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盈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出处:《论语•为政》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的影响: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言文白话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写出原文解释译文...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出自《论语·为政》。全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是什么意思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出处:《论语·为政》第四章 1、立:自立。指确立人生目标。2、不惑:没有疑惑,指已经掌握了...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字词注释:①有:同“又”。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④天命:上天的意旨,此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古代人...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74 26 其他...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三、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浈江区19860511554: 说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含义 -
愈要桂枝:[答案] 七十岁又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浈江区19860511554: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的不逾矩什么意思?最好结合文章解读一下 -
愈要桂枝:[答案] 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浈江区19860511554: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 -
愈要桂枝: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

浈江区19860511554: 吾十有五,.........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什么意思具体点谢谢了 -
愈要桂枝: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

浈江区19860511554: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
愈要桂枝:[答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 这段话,一定是他在七十岁以后快八十时所讲的话,应该是孔子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上对自己一生的为人...

浈江区19860511554: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的不逾矩什么意思? -
愈要桂枝: 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浈江区19860511554: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什么 -
愈要桂枝:[答案]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浈江区19860511554: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什么 学霸 帮帮忙 -
愈要桂枝: 70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浈江区19860511554: 孔子的论语译文:“吾十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愈要桂枝:[答案] 文言文呢其实不难,只要找到几个关键的字眼就好.然后翻译的时候不要太过僵硬,灵活变通.记住文言文比较简洁,一般很... 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而欲. “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过了...

浈江区19860511554: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
愈要桂枝:[答案]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