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代表一定可以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居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文哪些字表示肯定或一定

"夫””盖”

固定句式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

“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

(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

——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

——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

——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

(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

2. 文言文中表示“可以”“能”的词

文言文,主要是通过能愿动词来表示“可以”和“能”。

在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有:“愿”、“欲”、“敢”、“肯”;“获”、“能”、“得”;“可”、“足”等,它们通常表示四种意义,即:1、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2、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3、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4、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以下例句,就是能愿动词表示“可以”和“能”的例子,仅供参考!! ○原文:《左传·定公元年》:季孙愿与子从政。

译文:季孙愿和您一起参与政事。 解析:本例主语“季孙”是施事主语,表主观愿望。

能愿动词“愿”,所带谓词性词宾语,而能愿动词“愿”可以解读为:可以、能。 ○原文:《荀子·大略》: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译文:齐国人想攻鲁国,但畏惧卞庄子,所以不敢经过卞地。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齐人”是施事主语,能愿动词“敢”所带谓词性宾语“过卞”,而能愿动词“敢”可解读为:可以、能。

○原文:《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译文:假如我能够善终,上天可依礼而懊悔并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宁可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寡人”是郑庄公的自称,能愿动词“得”所带谓词性宾语“没于地”,而能愿动词“得”可解读为:能、可以。 ○原文:《左传·昭公三年》:大叔曰:“吉贱,不获来,畏大国,尊夫人也。”

译文:大叔说:“吉的地位低下,不能前来,这是害怕大国、尊敬夫人”。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吉”是大叔的自称,他之所以不能来,是身份决定的,在这里“吉”也不是施事。

能愿动词“获”所带谓词性宾语“来”。而能愿动词“获”可解读为:能;“不获来”表示“不能来”。

○原文:《榖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 译文:周王畿内的诸侯,没有天子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国拜会诸侯。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诸侯”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所带谓词性宾语“出会诸侯”。而能愿动词“得”可解读为:可以、能。

3. 古文哪些字表示肯定或一定

"夫””盖”

固定句式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

“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

(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

——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

——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

——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

(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




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什么
文言文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白话文不同,它需要注意每一个句子都要逐字翻译,不能遗漏(例如:妻子,在文言文中是分开翻译的,妻翻译成妻子,子翻译成儿子,连起来就是妻子和儿子。)文言文中很多字的词性发生了变化,这也要注意。文言文中,很多字词不能用我们现在的学问去理解,千百年来的变化,导致字词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只要文言文怎么说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

文言文有哪些写作特色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

文言文起源于什么朝代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

要学文言文的观点
这里我不同意韩先生的观点,他说只有学好文言,才能学好白话,这是个误导,打个比方说,吃饭才能饱,喝酒才会醉,你不能说我吃饭会醉,喝酒会饱,对不对?!朱自清先生说,白话比文言要精致的多,严密的多,为什么不花时间去学呢? 文言文不能作为现代文必要的学习条件。 说学好文言文就一定能学好白话,我觉得这中间不存在...

文言文内容解说
现在只表示“男子的配偶”,词义范围变窄了。 3. 词义转移。“涕”在古义中指“眼泪”,如“汪然出涕曰”,现在则专指“鼻涕”。词义出现了转移。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其词性,这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朗读过程中,要把握这种语言现象,一般...

正确文言文怎么说
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

写文言文好吗
1. 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处 学习文言文能体会到了文化美感。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文(包括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能直接陶冶中学生修养,提高中学生文化素养,有利于将来成为一个气质高雅的人。一个对古代文学有一定基础的人,在实际工作中...

文言文应该怎么个写法
希望能给LZ帮助!都是些个人的看法,以前我都是这么写的,楼主加油吧! PS:LZ可以看看《三国志》之类的书,开始看起来有点吃力,但读的多了就有语感了,我有段时间总读,结果一不小心就便成个文言句出口了,虽然有点囧但是对于写文还是有好处的! 6. 文言文怎么写 曾经在某贴吧上面,看见各种文言文文章,其中固然有...

文言文的会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

龙海市13532318344: 古文哪些字表示肯定或一定???急!!! -
独孤疯帕米: "夫””盖” 固定句式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

龙海市13532318344: 古文哪些字表示肯定或一定? -
独孤疯帕米:[答案] "夫””盖”固定句式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

龙海市13532318344: 表达“一切都得靠自己”的文言文有哪些? -
独孤疯帕米: 1、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宋陆游 译文:你们得记住,封侯的事在自己,功名不是在于上天注定的. 2、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唐代李咸用《送人》 译文:眼前有多少不如意事...

龙海市13532318344: 古文中 “可以”,“然则”什么意思 -
独孤疯帕米: “可以”在文言文中一般是两个词,“可”是“可以”,“以”是“用”、“凭借”的意思,根据不同语境,可解释为“可以用”“可以凭借”. 然则:“然”是“这样”,“则”是“那么”.根据不同语境,可解释为“虽然这样,那么”或“即使这样,那么”. 文言文中词组代表意思的非常少,一般都是一字一义,有些已经和在一起组成现代词组的一定要注意把它们分开解释,别陷入惯性思维.

龙海市13532318344: 表达“态度坚决、坚定,一定”的意思的文言文词语有哪些? -
独孤疯帕米: 固、决、必、定

龙海市13532318344: 语文的文言文,表示数量多用“百”来代替可以有吗? -
独孤疯帕米: 不一定.“百”可以用来表示一般的多,如:百无聊赖,百无一用,百炼成钢,百思不得其解等等.假如要表示更多,需要用千、万、千万、千百万的.如:千古绝唱;万籁俱寂,气象万千;虽千万人吾往矣……

龙海市13532318344: 我相信,只要我们互相爱着对方好.就一定会有结果,用文言文怎么说 -
独孤疯帕米: 对于”是介词,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文言文用一个字“于”. 举例: 《论语》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这里的“何有于我哉”,就是“对于我还有什么呢”.‍

龙海市13532318344: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
独孤疯帕米: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

龙海市13532318344: 寻找简短,可读性强的文言文 -
独孤疯帕米: ①《鸿门宴》②《屈原列传》③《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信陵君窃符救赵》⑤《愚溪诗序》⑥《岳阳楼记》⑦《游褒禅山记》⑧《六国论》⑨《伶官传序》这几篇文章都属于浅易文言文,可读性强

龙海市13532318344: 文言复句的种类有哪些 -
独孤疯帕米: 1 文言句式复习指要 1《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能力等级为B. 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 ,古文言中存在着大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而这些句式也恰恰成为阅读、理解古文言的关键所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