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

作者&投稿:象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的几种用法

摘要:在现代汉语里,状语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做状语。

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做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做状语却相当普遍。一、普通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有的表比喻,有的表对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有的表示工具、凭借或方式。

1.表示比喻。这是拿用做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

例如:(1)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3)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4)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汉书·李广苏建传》)简析:(1)句中“犬”名词,用做状语,“犬坐”意思是“像犬一样坐着”。(2)句中“云”用做状语,“云集”意思是“像云一样聚集起来”;“景”通“影”,“景从”意思是“象影子一样跟从”。

(3)句中的“人”和(4)句中的“鸟兽”跟(1)句中的“犬”用法类似。这种用法修辞的意味非常浓厚。

2.表示对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做用做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2. 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的情况都有哪些

在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有以下情况: 一、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翻译为“向+方位名词,例如: (1)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 “南指”“向南指”。 二、称谓名词作状语,译为“当作+称谓名词,例如: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 “隶使”“当作奴隶使唤”。

三、一般名词作状语,译为“用+一般名词,例如: (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处恭边枷装磺膘委博莲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火令药熔”,“用火让药熔化”。

(4)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促织》)“力叮不释”,“用力叮着不放”。 (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隧入”“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促织》) “笼归”“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四、人或动物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译为“像+名词+一样”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坐在面前”。五、时间名词作状语 日:表示一 日食饮得无衰乎? 每天的饮食都不曾减少吧? 表渐进 相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者说》 日:一天比一天还有很多,这需要时间慢慢积累的,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了你不曾见过的句式,一定要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文言文就难不倒你。

3. 急求

这个真的很难解释……名词就是可以做主语的词语,用我的理解就是只要说这个词或这个字,就能想到具体的人或物.比如月,你就能直接想到月亮,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比如每天刷牙 这样就限制了刷牙的时间,不是两天,也不是一小时,就是每天.名词作状语一个名词在句子中不做主语或宾语,而是限制形容词或动词.其实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看到文言文的句子,你自己尝试翻译一下,不用太生硬的直译,按照自己的理解念出来,你就会发现那个名词前面会有一些字,比如在,等等.那它就不是做名词,而是做状语。

4. 语文文言文中常有名词作状语的用法,状语是什么怎么看出文言文的一

状语(adverbial)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

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在不同的语言中“状语”有不同的作用。

中文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德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英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例句:(括号内为状语) 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空(谷)传响。

状语常以以下形式出现: 1.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 2.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不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很少做状语。

3.介词结构常做状语。 4.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景。

状语说白了就是修饰动作的词,也可以理解成修饰谓语的词。 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这种名词作状语的词类活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如“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灰”与“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壁”,“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中的“影”,就属于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成语,如“土崩瓦解”中的“土”与“瓦”、“星罗棋布”中的“星”与“棋”、“蚕食鲸吞”中的“蚕”与“鲸”、“风起云涌”中的“风”与“云”,也都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状态的例子。

仅以“土崩瓦解”为例,指出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土崩”与“瓦解”均为主谓关系,然后构成了联合结构。

错了,因为在成语决不是说“土”与“瓦”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

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的“船,“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的“杖”,“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促织》)中的“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等,就应该归入状语这一种用法。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除了可以加介词之外,还可以时灵活一些,如“余自齐安适临汝”(《石钟山记》)句中的“舟行”就应该译为“乘着小船”再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中的“目见耳闻”也该译为“亲眼亲耳”才是。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比如时间名词“日”与“月”活用的例子就有“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中“日”(译为“每天”),“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每日”)等。再如时间名词“岁”的活用就有“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中的“岁”(译为“每年”),“良庖岁更刀”中的“岁”(也译为“每年”)等。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例子俯拾皆是。如“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孔雀东南飞”、“北伐”、“南征、“西行”等,译时加介词“向”;“外调”“上访”等,译时加“到”,而“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外”、“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中的“内”与“外”译时均得加上介词“对”。

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如“卒廷见相如”中的“廷”应译为“在朝廷上”,“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中“郊”也得译为“在城郊”,“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中的“草”和“露”,需译为“在草丛中”、“在露天里”,而“沛公已去,间至军矣”、“道芷阳间行”两句中的“间”就应译为“从小道”了。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中的“隶”,“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中的”客”,就需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奴隶一样”,“像对待宾客一样”。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

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如下面的例子,“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采草药》)中的“古法”(译为“按照古代的方法”),“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

5. 怎样理解语文中的"名词作状语"

(二)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这个概念属于语法中,由句子成分领属的一个概念,在句子成分中,有主、谓、宾、定、状、补六个概念,名词作状语是由名词的特定位置和作用所决定的.一般来讲,名词总是充当主语或宾语,充当主语的时候,名词总是在谓语的前面,充当状语的时候,名词也是在谓语的前面,因为,"谓前为状,谓后补"的语法规律,决定了主语后面,谓语前面的句子成分是状语,所以,谓语前面的名词不作主语,就只能是状语.谓语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构成,所以,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谓语前,起一种修饰或限制作用时的用法.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不需要依靠介词的介引,它省略了介词,但不是省略句.名词用作状语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1 表示处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表示比喻、表示比拟、表示一种形势等,名词前加介词去理解.例如:例1 相如廷叱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句中,"廷"是名词,用作谓语"叱"的状语,有"在朝廷上"的意思,加介词"在……上",表示处所.例2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例句中,"人" 是名词,用作谓语"立"的状语,有"如人"的意思,加介词"如",表示比喻.2 表示动作的方式,名词前加动词去理解.例如: 例3 辞楼下殿辇来与秦.(杜牧《阿房宫赋》)例句中,"辇" 是名词,用作谓语"来"的状语,有"乘辇车"的意思,加动词"乘",表示动作的方式.3 时间名词表示一种状态,在时间名词前加"每",或用"……地"表示.例如:例4 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例句中的"日" 是名词,用作谓语"蹙"的状语,有"一天一天地"的意思,用"……地"表示一种状态.。




名作状文言文
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 14、吾得兄事之 (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 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名词“间”充当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关于语文 文言文的词性的问题
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 “货”像对待货物一样地。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兄” 像对待兄长一样地、或“把他当兄长对待。(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和处所,译成现代汉语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一个“用”、“拿”、“在”字。如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

语文语法中什么是状语什么是状语
①副词 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状语.②形容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和代词作状语.③短语作状语.2、状语的语义类型 状语的意义类型可以分为限定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两类.①限定性状语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意义.②描写性定语描写动作状态或人物情态...

什么叫状语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分。状语 [ zhuàng yǔ ]详细解释 语法名词。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分。形容词、副词、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都可以做状语。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学习中,怎样理解词类活用、句式判断?
要先了解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结合练习加以巩固。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

语文中的状语在句中干什么用的?表语呢?副词呢?兼词呢?补语呢?
此外,少数名词带上表比况的助词也可以作状语.(三)状语的书面标志——"地"状语的书面标志是结构助词"地".状语后面带或者是不带"地",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讲来,数量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作状语时,大都带"地";而介词短语,方位短语,能愿动词,时间处所名词作状语时不能带"地",副词,单音节形容词作...

语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定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在句子中怎...
名词就是名称的词,包括任命、地名、物品等,做主语、宾语 动词就是动作的词,做谓语 形容词是“...的”,做定语 副词是“...地”,做状语, 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方式等都是状语。双人得后面是补语 辛勤的园丁默默地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辛勤的-定语 园丁-主语 默默地-状语 浇灌着-谓语 祖国...

总结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2. 语文 1、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

(语文的)名词 助词 谓语 状语...等等 这些 不太懂 帮忙解释一下_百度...
在不同的语言中“状语”有不同的作用。中文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德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英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词性: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陋室铭》 有灵性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使……杂乱 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爱莲说》 长枝蔓、长枝节 名词作状语 箬蓬覆之 《核舟记》 用箬蓬 名词作状语 石青糁之 《核舟记》 用石青 名词作动词 中峨...

漠河县15259467240: 名词作状语的古文例句 -
昌莎百梅:[答案]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3、日食饮得无衰乎 ...

漠河县15259467240: 古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情况有哪些? -
昌莎百梅: 在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有以下情况: 一、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翻译为“向+方位名词,例如:(1)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 “南指”“向南指”. 二、称谓名词作状语,译为“当作+称谓名词,例如:(2)不...

漠河县15259467240: 什么是名词作状语请用文言文举例 -
昌莎百梅:[答案]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漠河县15259467240: 语文古文里,什么叫名作状解释的详细些,举几个例子 -
昌莎百梅: 所谓“名作状”指的是名词作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如:工作已经完成了.\他很高兴.(“已经”“很”是副词作状...

漠河县15259467240: 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的几种用法 -
昌莎百梅: 摘要:在现代汉语里,状语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做状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做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做状语却相当普遍.一、普通名词做状语...

漠河县15259467240: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设计思路 -
昌莎百梅: 文言文中,名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又不作主语,则活用为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凭借、趋向等.具体来说,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表示动作、行为所依凭的工具,译时在这个名词前加“用”等介词.例如: ①叩石垦...

漠河县15259467240: 文言文中名作状的含义 -
昌莎百梅:[答案] 名词作状语、起修饰作用、翻译为像…一样、或修饰名词

漠河县15259467240: 名词活用为状语有哪几种情况 -
昌莎百梅:[答案]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

漠河县15259467240: 文言文中名词作动词是不是名词作状语 -
昌莎百梅:[答案] 不是. 名词做状语一般起修饰作用,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借助船只的人,不一定能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劝学》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做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翻译:我像对待兄...

漠河县15259467240: 语文古文里、什么叫名作状? -
昌莎百梅: 名作状: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