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张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原文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首诗暗指人生的烦恼和困惑都是来自于自己,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于非分和过度的欲望追求,种种诱惑会使人内心的明镜蒙上尘埃。故古人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既不抱怨贫贱又不仇视富贵,而对世俗,不随波逐流,面对权贵,又如雪峰坚守自己的高洁。
告诉我们生命匆匆,不必委曲求全,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宠爱自己,做一个独特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生命中的那些风雨历练,冷的,热的,重的,痛的,都在淬炼心地的内敛和沉静。
生命里不管相逢什么,关键都在于用什么心态去面对,看待。心清凉,世界便不纷扰。所谓真生活,就是该放松时就放松,到自由处尽自由。

扩展资料:
禅宗故事——菩提本无树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观后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静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举手投足赫然而生,"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
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慧能的意思"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对世界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
要知道,世界上万物都是终须败坏的。所以是虚妄的,不是永恒的,不应该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恋它。所谓万物皆为我所用,并非我所属。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的意思: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这四句分开解释:
1,"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
2,"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3,“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4,"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出自——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菩提偈》。

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译文: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扩展资料:

菩提本无树的故事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刚入佛门修行时,他的师父出题让他们写一首偈语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于是大师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则对大师兄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佛法的修为及境界上来看,慧能的显然要高得多,所以最终慧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传授,称为禅宗第六代法脉传承(你可以理解为“掌门人”)。

大师兄神秀的诗是这样理解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而慧能则这样来解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意思是:菩提树不是菩提树,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镜子本来就不是镜子,而是比喻清静的心的。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二者的差异在于,神秀要借助具体的物体意象来表达自己感悟,而慧能则超越了神秀的境界,不需要比喻,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



这首诗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出自《菩提偈》,是六祖慧能作的偈,见载于《坛经》,因为是以菩提为题所以称为菩提偈。共有四首。

全文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译文如下: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诗句注释如下:

(1)“菩提”,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佛的境界。

(2)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两句均采用了倒装语法结构,可理解为“本无菩提树,亦非明镜台”,《菩提偈》前两句是针对神秀《无相偈》的前两句所作,应联系在一起理解。菩提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觉悟成佛。 

扩展资料: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

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 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大师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佛教认为,一切法都是相上有,性上空,空有不二,当体即空,了无所得.
这两首偈子,都是说一心的.
神秀的意思是认为,身是觉悟的根本(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以前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后世便将此树称为菩提树),心像明镜一样,能照万物.物象来时,镜不增加,物象去时,镜不减少.这里的“身”和“心”,实是互文,意思相同,只是为了符合诗歌的句法而作的安排.

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思是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集宁区18920145268: “菩提本无树”如何理解? -
产栏更昔: 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合成.因,即变化的根据;缘,即变化的条件.而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处于成、住、坏、空的过程,就象辩证唯物主义说的,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佛教还认为,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其实是看到事物的存...

集宁区18920145268: 菩提本无树的全文是什么??不要翻译 -
产栏更昔: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集宁区18920145268: “菩提本无树”的全文是什么?顺便解释下其道理可否? -
产栏更昔: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要了解这句偈言的意思,得先了解一些佛教常识. 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修成正果的,佛教把菩提树作为修行得正果的一种象征.明镜台也是一种比喻,比喻我们人的心,像明镜一样,反观自...

集宁区18920145268: 菩提本无树..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 -
产栏更昔: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

集宁区18920145268: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 -
产栏更昔:[答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菩提本无树...

集宁区18920145268: 歌曲《菩提本无树》释义 -
产栏更昔: 愚见是指人心中的困惑、忧伤及一切情绪三千烦恼的来源 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说菩提本不是指的树,明镜亦不是明镜台,只是人心中的想法需要有个依靠所以要有具象的东西来作为凭依.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者,乃是说人心本是清明的,何处来的尘埃将它蒙蔽? 我心非我心,他心皆我心,乃是自己的心已经因为被蒙蔽而迷失,所以受到他心的干扰而以他心为我心. 我执非我执 空望天下事,说我所执念的并非是我所追求的,天下事终是空.

集宁区18920145268: 菩提本无树是什么意思? -
产栏更昔: 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此句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集宁区18920145268: 请用简短的话,解释“菩提本无树”这个佛诗. -
产栏更昔: 两个偈子各有侧重,就象楼上一位讲的,神秀讲的是缘起或是叫做妙有或是叫做别相,是讲事,慧能讲的是性空或是叫总相,是讲理."缘起"和"性空"是万事万物本体也就是我们本性的一体两面,理事不二,不能偏执任何一边.在运用的时候...

集宁区1892014526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 -
产栏更昔: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是慧能知道了他的师兄神秀所做的偈,然后在他的基础之上改的(当时慧能大师在寺庙里的地位没有神秀大师高,且不识字).五祖弘忍大师认为这个比神秀做的偈要好,但当着大...

集宁区18920145268: 请解释菩提本无树的意思.并给出他的来处,给出全首诗 -
产栏更昔: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六祖的《坛经》."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