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蘇家阁历史

作者&投稿:汉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寻访济宁胡同与老街巷的前世今生

说济宁的胡同与老街巷,便是说济宁的城市发展史。

济宁的街巷涵盖了城市的几乎所有内容。

探究街巷变迁,无疑是一次对城市灵魂的探究。

这是个发展、渐变的城市,它的街巷也是发展、渐变的。

胡同也叫“里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

街巷是人们往来通行的地方,通常指居民区、城镇中交通功能较完善、两边有房屋或开设商店的道路。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居民生活的场所。

它是居民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

胡同是一种文化聚集,历史的记忆,人们感情的寄托,家园的乡愁。

地名专家张培安向记者讲诉了济宁的胡同与老街巷。

千年古城的街巷胡同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

行走在城区众多老街巷之中时,街巷中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就像是神奇的“时光隧道”,把我们的思绪回溯到遥远的历史年代;它们承载着千年来的部分记忆片断,是城市的历史卷轴,为后世提供了回味追思的绝好例证。

济宁城若从公元518年的古任城迁来算起,也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济宁城的鼎盛时期,历史上有两个阶段,一是盛唐时期,一是元明清时期。

由于连接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的纽带———大运河纵贯济宁南北,济宁一度成为运河南北过渡地区的转漕要地、水陆兼具的物资集散中心,每日里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官船商舟,画舫游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大运河为济宁流来了信息、财富、技艺、人才。

竹器业、药材业、铜器业、皮革业、酱菜业、烟草业、点心业等百业并举,当铺、钱庄、粮行、茶楼、饭店、戏院、会馆、教堂等遍布大街小巷;“古运河畔弦歌杂,南门内外灯火明。

大街小巷车辐辏,城内城外路纵横”,朝廷命官、贩夫走卒、军阀官吏、貂裘豪客、富商大贾、金钗玉坠、名伶艺女、青红帮、一贯道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济宁水旱大码头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将济宁推向历史的巅峰。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济宁直隶州后,这时的“市区规模不断扩大,如在老城区,清道光年间,济宁商号计有千余家;商业的繁荣,使城区内不断发展。

清康熙年间,城内有街衢45条,城外43条。

至道光年间,城内新增街衢62条,城外新增140条。

在新增加的街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工商专业化街道”。

至民国二年(1913年)济宁直隶州改为济宁县,当时县城分为四隅六区、二十四地方,三百九十四街巷。

至上世纪80年代,城区有20条路、375条街巷胡同。

当然,现在济宁城区路街巷就更多了,比那时约增加了一倍。

城区旧时的街巷概貌

穿梭于一些老街巷中,那古老的石板路,古旧的民居,那些耐人寻味的典故和传说,还有坐在门槛上的年迈老人,会让你有种变换时空的感觉。

一条老街,一条古道,一座旧宅,都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一定时期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

每条街巷都是一个故事,每条街巷就是一段历史。

济宁沿运河的街道排列为棋盘式,通称“前街”,背后与之平行的街道通称“后街”,它们大都是商店、作坊、货栈密集的繁华地段。

“前街”与“后街”相互间有多条胡同或小巷连通,而临河巷口的运河岸上,皆有石砌码头。

这样,既便于船运货物的装卸,又便于居民河上汲水,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旧时消防水源的供应,从而构成了当年济宁城区的特殊景观。

沿街多是二层砖木石结构的楼房,三至五开间,“上宅下铺”“前店后作坊”,多种行业皆是如此,不只限于竹竿巷的竹货店。

门楣上悬金字墨地或蓝地匾额,下悬木刻抱柱对联,古雅大方,皆有济宁当时的书法界名人题写。

除了商店字号牌匾以外,其他匾额如绸布店的“蜀锦湘绣”“杭纺贡缎”,中药店的“济仁寿世”“橘井泉香”“杏林春暖”,茶叶店的“巴山云雾”“滇西普洱”、酱园业的“秋油伏酱”“浙绍腐乳”“独流老醋”,浴池业的“兰汤浴德”“清气爽神”,糕点业的“龙凤喜饼”“庆寿糖桃”,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特别是“玉堂酱园”四字是清代书法大家、江南道巡案御史钱澧(钱南园)书写的。

“兰芳斋”果品糕点店的匾额,出自曲阜孔德成的教师、前清翰林庄陔兰的手笔。

街面上用条石铺路,路侧的条石下面筑砌下水道,雨季排水十分通畅。

街巷两端大多数建有“街坊门”,有三种形式:一是俗称“闸栏门”,门楼下设木门两扇,关闭后,门中部可在两侧墙洞中插放木杠,名曰“腰拴”,十分坚固。

门楣镶嵌题写街坊名称的石匾,字体浑厚刚劲或典丽大方。

上世纪50年代初,尚存街坊门的有清宁巷、永丰巷、糖坊街、里仁巷、文大街、工字巷、五衢巷、塘子街等等。

二是街道两端建有石质或木质牌坊,如城隍庙街、西大寺街、学门口街、院门口街、牌坊街等等。

三是有部分街道一端为“街坊门”,另一端建筑过街楼阁,用以祀神。

阁下砖石砌筑的墩台中央为砖券过洞,方便车辆行人通过。

如文昌阁、黄经阁、关帝阁、玄帝阁、观音阁、青帝阁、碧霞元君阁、天香阁等等,其建筑形制或重檐歇山式、或四角捻尖式、或单檐硬山式,亦有单檐歇山式的,大都巍峨壮观。

以上种种,尽显明清时期城市风貌,沉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济宁城区旧时的民居,在建筑风格上,以“青砖灰瓦”为其特点,体现了古朴、浑厚、庄重的氛围;在建筑结构上,无论平房或楼房,都是“抬梁硬山、莲花托、圆形柱”,地面铺方砖或条砖;在布局上以两进至三进为主,又有偏房跨院,以侧门相通。

部分达官显贵的宅邸达五进至六进;在装饰上以砖雕、石雕、木雕构件为主,花纹多样,尤其是以门窗、隔扇、栏杆、楼梯更为精彩。

1938年至1958年的二十年间,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各街巷的坊门、牌坊、楼阁、街巷两侧的店铺、作坊、民居遭到炮击和焚烧、或常年失修而被拆除、改建。

解放后曾经仿建过一部分,至改革开放后,济宁的街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网格式的街巷胡同被一座座居民区高楼取代。

济宁街巷胡同中的名家大户

济宁有着众多的街巷胡同,而这些街巷胡同的得名,有许多就来自生活于此的名家大户,这成为济宁地名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运河造就了老济宁的繁盛,运河在推动济宁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水利环境的同时,也载来诸多的江南士人,来济宁为官或经商和定居,成为当时全国33个大城市之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明清民国时期济宁街巷胡同中省部级大户有:玉堂孙家,分别住里塘子街、石门口、回龙街、天香阁街等,俗称“城外有庄,庄外有城”。

孙如瑾家,状元,古槐路,原来名叫红牌坊街。

靳学颜,当过明代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今府河砚水桥西北为其园林。

杨士聪,住翰林街,官拜翰林院检讨,街名故称翰林街。

于若瀛,居住大于街,明万历进士,陕西巡抚(督察主持一省事务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戴时宗,总督河道大臣,住戴家口街。

熊士伟,进士,居熊家街。

陈伯友,住陈家胡同,位于城内西北隅,今红星中路,明太常寺卿。

太常寺属于五寺之一,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

孙景耀,住孙家街,因明代进士孙景耀在此街中段路南建一园林名曰“孙园”,位于城西南隅,今市区古槐街道办事处南部,东起南门大街(今古槐路),西止白衣堂街,南与西马道衔,北与申家口街相邻。

霍维鼐,住霍家街,武状元,官至副将,相当于四品官,后世评价他在惩恶扬善、地方风化上颇有建树。

冯德馨,住冯家大院街,今人民公园西,官作湖南巡抚。

据统计,整个明朝时期还有众多的来济宁做官的四品官,知府、知州中出身江南地区有19人。

“知府”,是一府的长官,亦称“府尹”,驾五马,正四品,授“中宪大夫”,尊称为“五马诸侯”“大尹”“黄堂太守”,比“州”“省”的长官小,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一府辖数个县。

同知中出身江南地区有14人,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

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同知办事衙署称“厅”。

另有知州的副职称为州同知,从六品,无定员,分掌本州内诸事务。

通判、州判中出身江南地区的有13人,通判是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也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

州学、学正中出身江南地区有6人。

主簿中出身江南地区有3人,主簿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另外,马家大坑、石家胡同、大罗家胡同、文家园街、孟家坑涯、赵家胡同、高家胡同、北曾坑街、井家胡同等都有名人故居,多是些科举之家。

胡同、老街、小巷,绝不仅仅是一条条具象的街与巷,里面包含着城市居民世代生存与生活环境的不解情结,因而是世代口口相传传、妇孺皆知的,并演绎成独有的地名文化,广泛传播于大街小巷,成为今天城市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很多充满韵味的街巷路名活色生香,让人浮想联翩,让你忍不住想走进去,寻觅历史的踪迹。

这些路名和它们附着的历史与故事,已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静心漫步于老街巷的历史文化遗存中,似乎能品读出城市漫长的历史岁月孕育形成的独特文化。

从这些仅有的遗存中,也映射出老济宁的生活百态:既有官员的勿勿步履与直抒胸臆,也有文人墨客驻足的潇洒行迹;既有水路码头、商业店铺的繁荣闹腾的兴旺,也有江湖旅人、市井小民的平和淡然。

图①翰林街。

图②兴隆屯街。




山东济宁蘇家阁历史
济宁城的鼎盛时期,历史上有两个阶段,一是盛唐时期,一是元明清时期。 由于连接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的纽带———大运河纵贯济宁南北,济宁一度成为运河南北过渡地区的转漕要地、水陆兼具的物资集散中心,每日里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官船商舟,画舫游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大运河为济宁流来了信息、财富、技艺、人才。

山东济宁蘇家阁历史
济宁城的鼎盛时期,历史上有两个阶段,一是盛唐时期,一是元明清时期。由于连接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的纽带———大运河纵贯济宁南北,济宁一度成为运河南北过渡地区的转漕要地、水陆兼具的物资集散中心,每日里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官船商舟,画舫游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大运河为济宁流来了信息、财富、技艺、人才。

贾阁老历史
2.山东济宁苏家阁历史 寻访济宁胡同与老街巷的前世今生 说济宁的胡同与老街巷,便是说济宁的城市发展史。 济宁的街巷涵盖了城市的几乎所有内容。探究街巷变迁,无疑是一次对城市灵魂的探究。 这是个发展、渐变的城市,它的街巷也是发展、渐变的。 胡同也叫“里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

浦北县15816282021: 济宁历史上八大书院 -
裘雯氧氟: 济宁古城八大书院(1)正学书院 (2)三省书院 (3)济阳书院 (4)讲德书院(5)旧任城书院 (6)新任城书院 (7)池楼书院 (8)考院街书院

浦北县15816282021: 为什么整个济宁被称为孔孟之乡 -
裘雯氧氟: 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人类始祖 黄帝、少昊、少康帝均出生于济宁;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都在济宁留有足迹.元明清三朝在济宁设立河漕衙门,乾隆等帝王到这里驻足探访.

浦北县15816282021: 山东省济宁市古建筑有哪些 -
裘雯氧氟: 太白楼,顺河东大寺,浣笔泉,黄家街教堂,牌坊街教堂,慈孝兼完牌坊,凤凰台,戴庄天主教堂及周边荩园,修道院,声远楼,柳行东寺,还有北湖那

浦北县15816282021: 山东名胜古迹有哪些 -
裘雯氧氟: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拥有中国最古老...

浦北县15816282021: 济宁运河西岸有一个牌坊,想知道来历. -
裘雯氧氟: 这是“旌表故民汪杰妻程氏贞节之门”,它位于太平街和古运河的交汇处,也是在旧城改造时移到这里来的,按《济宁州志》程氏汪杰妻夫亡守节终身不二奉诏旌表.

浦北县15816282021: 孔子故乡是在山东哪个地方?是曲阜还是济宁?我同学说还举办了一个摄影大赛叫——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 -
裘雯氧氟:[答案] 东方圣城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济宁市,古称鲁县,是鲁国国都,更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被中国政府第一批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浦北县15816282021: 济宁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裘雯氧氟: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邻临沂地区,西与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八大城市之一.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835.44万人.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希望能帮助到你

浦北县15816282021: 济宁邮编是多少济宁市 -
裘雯氧氟: 济宁的邮政区码: 272000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08.19万人.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浦北县15816282021: 济宁市市情市况 -
裘雯氧氟: 济宁是山东的17个省辖市之一,现辖2区(市中区、任城区)、3市(兖州、曲阜、邹城)、7县(泗水、微山、鱼台、金乡、嘉祥、汶上、梁山)、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55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6631个行政村居.总...

浦北县15816282021: 济宁在中国的地位 -
裘雯氧氟: 济宁是一个在山东省西南部的地级市.与泰安、临沂、枣庄、菏泽接壤. 济宁市的范围包括多个历史名城,如:曲阜、兖州、梁山等.春秋时代属于鲁国,有孔子、孟子、颜回等优秀文化人辈出.由于地处交通要冲,济宁一带一直都是古代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