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

作者&投稿:徭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六尺巷,百米长,两米宽,看似是个寻常的窄巷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在中国文化历史名城安徽桐城,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清代出了方苞、姚鼐为首的桐城派文化学派。更出了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六尺巷的故事就出在父子宰相之家。下面跟着我来看看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篇1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历史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

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文化价值

“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六尺巷文化意蕴生发的根源,虽然局限在张英与吴家的个人道德层面上,但它凸显的.是官方怎么对民众的态度,和利益之争的立场,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一个时代处理官民关系的范本。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篇2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说起清代的张英,人们可能并不熟悉,可说起他的儿子,那些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就是那位张廷玉。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是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曾官至礼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书房,史载:“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他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康熙四十年他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他曾在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就是张英家。

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张廷玉也是康熙朝的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50年宝刀不老。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淡泊致远、克己清廉的家风。

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

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在张家官运的背后是康、雍、乾三世,在这样的皇帝身边做事没有能力和操守是不行的。特别是雍正皇帝,虽然执政时间不长,却勤于国政,“崇俭而不奢”,“毫无土木声色之娱”。张廷玉记录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一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皇帝连饭粒落于桌上也不舍弃!而张家父子为官也如履薄冰,严格自律。历史记载,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以留得名额给天下平民英才。雍正深为感动,将其子降级任用。

张英以下,家族更是人才辈出,家族六代共出进士13人,其中入翰林者12人。张英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代为相,“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门第荣耀,世不多见”,是中国历史的美谈。而张家“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更是传为美谈。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什么意思?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出自清代张英的《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是个典故。意思是【千里写信求援只是为了修墙,让给邻居三尺墙又有什么关系】。【出处】《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清代张英 原文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是怎么形成的?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来自于清朝宰相张廷玉的历史典故。张廷玉身在朝廷为官,妻子在老家伺候老人和小孩,有一次因为道路的问题和邻居起了争执,双方互不相让,于是张廷玉妻子就写了一封信给张廷玉说了此番事情。张廷玉回信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于是张廷玉妻子就...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她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着首...
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出自哪里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六尺巷”的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

让他三尺又何妨出处是哪里?
家书上说桐城老家的家人打算重新盖房子,却因为和邻居争三尺宽的宅基地而发生了纠纷。家里人写信想要通过张英疏通一下关系,方便自家人打赢这场官司得到这三尺宽的宅基地。张英看到这封信,并没有去跑关系疏通人脉,而是写了一封信寄回了老家。信上写着:“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不倒,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写作背 ...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什么...
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诫子弟书》,其中刊载了林瀚的《诫子弟》诗:“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林瀚明弥留之际,子孙问他有什么遗言,林瀚明说:“学吃亏而已。”这是林瀚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不竭的宝贵精神财产,有此遗训,家门鼎盛,林氏三代出了五个尚书。

"让地三尺”究竟是谁的故事?
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位于哪?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来自于清朝宰相张廷玉的历史典故。张廷玉身在朝廷为官,妻子在老家伺候老人和...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里?
唐戚胃膜: 这个典故出自林翰明的《诫子弟》诗,后被写成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让他三尺又何妨,这句话是谁讲的 -
唐戚胃膜:[答案]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相传当年宰相张英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修书一封到京城求宰相张英主持公道,张相爷看完书信回了一封信,内容: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我想知道“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出处 -
唐戚胃膜:[答案] 六尺巷”故事:相传当年宰相张英(1637~1708)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完整故事 -
唐戚胃膜: 相传当年宰相张英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修书一封到京城求宰相张英主持公道,张相爷看完书信回了一封信,内容: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书羞愧并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邻家人见相爷家人如此胸怀,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段佳话也成桐城人以礼待人的一个写照.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是谁说的?他是什么朝代人,因为什么说的这番话. -
唐戚胃膜:[答案]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脍炙人口的“让墙诗”,在流传中还有一说,是“纸纸索书只说墙,让渠径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墙成不见王.” 关于这两首弘扬仁义、倡导谦让的诗作,到底...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求历史文学达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历史典故. -
唐戚胃膜:[答案]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 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和为贵的历史故事简要概括?
唐戚胃膜: 三尺巷的故事,是对和为贵最好的诠释.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一天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让墙三尺又何妨讲的是()时期()的故事 -
唐戚胃膜: 清朝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南沙群岛17299805829: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全诗? -
唐戚胃膜: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全诗是“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出自张英的《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呢. 万里长城如今还在,而看不到秦始皇了.”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