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投稿:却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家对我国的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感兴趣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 辩证分析 现代价值

   论文摘要: 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 、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 ·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 ·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 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 ,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 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 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 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 ,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 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 ,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 ,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3]林妹珍.《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J].《龙岩学院学报》,2006(4)

  [4]杨彦辉.《试论我国传统孝道的现代涵义》[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




提倡家庭和社会秩序重要性的是哪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被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孔子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广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他强调“仁”的重要性,认为仁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孝道,认为孝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础。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

儒家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3、儒家思想的流变与贯通天人:董仲舒的...

先秦儒家的刑治思想
先秦儒家的刑治思想 (一)孔子的齐之以刑 孔子讲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75]尽管从治理的效果来说孔子更看重德礼之治,可他毕竟确认了政刑之治能够使民众免于惩罚的事实。 1、刑罚必中。孔子强调为政必须正名,这是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中心思想
孔子 :“仁”孟子 仁政 荀子 仁礼

儒家思想导论图书目录
以下是《儒家思想导论》图书目录的改写,分为上篇和下篇,每章内容概述如下:上篇 先秦儒家思想 第一章:孔子的仁与礼,分为三节:一,从古代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二,孔子的仁的核心理念;三,孔子对于礼的阐述与实践。第二章:探讨孔子的孝道,包括《论语》和《孝经》中的孝观念,以及其对...

侍坐提现了孔子哪种教育思想?
4. 先秦儒家的礼法观强调为国以礼,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判断人们一切是非的标准。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推崇周礼,并主张用礼来治理国家。他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的礼、听、言、动都要合于礼的规范。5. 礼在儒家思想中是关于政治、伦理的重要规范,几乎无所不包。孔子认为只有在礼的指导之下,...

儒家思想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另一则是:甲以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为由,提出控告,要求官府对丙处死刑。官府当即就派令吏前去把这个不孝子捉拿归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秦统治者对孝道是大力提倡并在法律上严格保护的。汉朝初年,法律制度不乏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例如我们在背景知识中介绍的文帝废肉刑一事。虽然通常认为,文帝之...

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礼论发端于孔子,经过孟子、荀子的传承阐发,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先秦儒家礼论,对于认识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演变及传统社会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是一个富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拟在孔、孟、荀礼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同异做一...

宋代儒家士人群体的思想特点
1. 在宋代,由于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士人们从小便接受儒学文化的熏陶,将儒家思想视为精神支柱,并将孝道作为道德信仰的核心。2. 宋代士人的孝道观念与政治文化生活紧密相连,他们在继承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基础上,对其内涵和形式进行了发展和变化,使得孝道在实践中更具说服力和约束力。3. 孝与礼的深...

学习儒家思想
提取码: 8sjy 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结合当代青年的现状谈谈儒家孝道思想的当代意义?300字万分感谢 -
蔺泻感冒:[答案] 先秦儒家的“孝”道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一直以来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其基本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在:第一,先秦...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儒家的孝道还有什么用? -
蔺泻感冒:[答案] 儒家宗教根源于对生命创造者的感恩之情与敬畏之心,“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孝道的言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强调“博学于...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孔子的孝道思想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
蔺泻感冒:[答案] 孔子作为多少年来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虽然在当今的社会,已没有多少人在把夫子的话挂在嘴边,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孔子的思想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论语》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 -
蔺泻感冒: 【古代的理论在现在社会应用】1《论语》书中的道德思想.《论语》中认为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中心思想 -
蔺泻感冒:[答案] 【孔子】杀身成仁.孔子在春秋时期,诸侯互相之间还是相对讲求礼义的(就连宋襄公洪水之战也还是想保持君子风度)孔子... 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儒...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现在这一辈的年轻人应该没有太大的儒家思想吧? -
蔺泻感冒: 时代在进步,当然老祖宗们千百年前留下并不都是糟粕,相反精华是占据了大部分,教世人为人处事之道,有思想,有信仰,有教化,尊师重教,上行下效,修身修心,儒学作为中华名族传承下来的最好的思想,确实引起的关注不够...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儒家思想中的"仁","孝","礼"等道德观念,在当今社会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
蔺泻感冒: 有一句话叫“学我者升,似我者死”. 古代的道德规范,直接拿到现在用,肯定不行. 准确理解精神实质,接受其伦理友爱,社会和谐的思想,形成符合现代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是对的.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关于孝道的资料 -
蔺泻感冒: 摘要:“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结合当代青年的现状谈谈儒家孝道思想的当代意义? -
蔺泻感冒: 晓之以理,动之以实,引之以礼,促之以孝,践之当世.

吉木萨尔县17325071866: 中国传统孝文化有什么 -
蔺泻感冒: 中国传统孝文化 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据记载,孝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点》,“克谐以孝.”《尚书》以后的文献中对孝的记载很多,最早对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