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

作者&投稿:点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的理解:孔子这里的“中”,并非以官位、钱财来分的,而是以人的“根器”来分的。子思撰写的《中庸》第二十章已经把这三种根器说得很清楚:“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王阳明先生概括为“生知安行、学之利行、困知勉行”,他对学生徐爱(其妹夫)解释说:“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之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命’,是困知勉行事。”先生又以“孝亲”为例来解释这三类人的“良知”与行为之层次:“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困知、勉行的却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从阳明先生的这几段话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孔子所谓“上中下”即指圣人、贤人、愚人。为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为贤人,其特点是学之利行,正因为他好学,并能“时时省觉”,与之讲论传授上层智慧为其所愿并所好,能知之,亦能行之。“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是因为他只是个“困知勉行”的人,却要他作“生知安行”的事,这叫“反其道而行之”,是不可能成就的。

       言语旨意:作为“人师”,孔子至少在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要辨明受教者根器之层次,不明层次胡乱教之,沦为“对牛弹琴”;二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不可行揠苗助长之事。统而言之为“因材施教”是也,故相同的问题,一百个人问,孔子便可能有一百种解答,《论语》处处皆有据可查。

       知行合一:我们是“教育者”,从身份而言亦是“人师”,然我等之层次远不及“人师”。阳明先生论曰:“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只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我等乃“愚人”也,尚有如阴霾般之私欲障蔽良知,然人人就有良知,宛如日头一般,虽有浮云、阴霾,拨云定可见日,故我等当行“困知勉行”之事,时时警策祛除私欲,以拨云见日,方能从愚人转而为贤人,转而为圣人。故孟子言:“人人皆可为尧舜”,佛家亦有“人人皆可成佛”之语。我等虽为“愚人”,然亦不可妄自菲薄,既已业从教育,便当以育人为己任,在“日日知非、日日改错”前提下,尽心竭力“备学生”“备教材”,思考教育本质,明了教育真谛,研究学生身心特点,明晰教材是非曲直,便不至于视学生为演习教案之工具、完成任务之陪衬。至于“个别化教育”“个性化教学”“研究性学习”等,仅为教育手段之名相而已,若能成就“明师”,方法自然手到擒来,无需思量。


描写热心的词语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淡而不厌 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二十:“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可也不故意的偷懒,就那么淡而不厌的一天天的混。”耳提面命 不仅是当面告...

论语巜雍也》告诉成们快乐在于精神追求对吗
论语巜雍也》告诉成们快乐在于精神追求,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

形容人很热心美好的成语
宾至如归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倒屣相迎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古道热肠 指待人真诚、热情。解衣推食 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论语中雍也原文及拼音
【原文】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2017-03-18 论语 雍也 译文 2016-06-08 论语·雍也篇的详解 2 2013-10-15 论语原文及翻译 86 2020-04-02 论语 雍也篇第六(拼音标注) 更多...

《论语》全文
论语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亦凡主页 亦凡商城 新闻中心 商务助理 聊天广场 四海纵谈 贺卡天地 亦凡书库 ...

描写人物热心的四字词语
宾至如归 [bīn zhì rú guī]生词本 基本释义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出 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

论语·雍也 觚不觚觚哉觚哉的详细阐释
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注释: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出处:《论语·雍也》例子:江谦有一段对《朱子集注》的评议,程子当然没有佛法的高度,只是就世上的乱象做一个评议。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说这个话,你说他有没有什么意思?他没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
翻译:“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背景: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关于学习的一则重要论述。在这个篇章中,孔子讲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就包括了这句著名的话。赏析: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

论语八则 原文
论语八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学而》)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形容做了好事的成语?
形容人做好事的成语有啥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大发慈悲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二回:“他说三天之内,照着祖爷爷的吩咐送过来。请祖爷爷大发慈悲...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 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
微府月见: 出自《论语· 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意思是: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 也就是说,自己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自己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雍也》的内容 -
微府月见: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1)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6.2)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雍也的意思 -
微府月见: 简介 论语雍也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雍也》
微府月见: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原文及翻译 -
微府月见: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

伊川县18427721543: 子日,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微府月见: 这是孔子对表里不一之人的描述,出自《论语雍也》.侗,音通.悾,音空.侗,无知貌.愿,谨厚也.悾悾,无能貌.吾不知之者,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诲也.白话解释: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看上去忠厚却不讲信用,我无法理解这种人.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微府月见: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论语·雍也》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雍也》的内容
微府月见: 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伊川县18427721543: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微府月见: 《论语·雍也第六》原文∶子曰:“贤哉回也211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526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4102在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1653在穷陋的小房回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答”

伊川县18427721543: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如何理解 -
微府月见: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参考资料:http://vxingzhe.blog.hexun.com/4372451_d.html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