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 觚不觚觚哉觚哉的详细阐释

作者&投稿:悟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学习的好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个人感觉先看一些文学味道比较浓的历史书籍或者古典感觉比较深的文学作品,首先培养兴趣,利用里面比较有吸引力的情节使自己能够沉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慢慢习惯了自己就会对那种文学味道比较浓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理科的后来也比较喜欢文学方面的东西就是从看关于历史的东西开始的。

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出处:《论语·雍也》

例子:江谦有一段对《朱子集注》的评议,程子当然没有佛法的高度,只是就世上的乱象做一个评议。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说这个话,你说他有没有什么意思?他没有意思,圣人不会有意思,说出来,你能领悟多少是你自己境界上能领悟多少。

就像佛讲经说法,《金刚经》上讲的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无有法可说,他没有说法。那他说了那么多法,怎么说没有说法?他无心,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孔子举了一个觚这个酒器说觚不觚,觚哉觚哉,程子理解君不君臣不臣的意思,也行,这是你的境界,你是入在世间的境界,你是世谛。江谦他是佛法的高度,出世谛,他理解也行。所以,一句话有无量义。这句话,你自己有这个意思,你理解也行,那就看谁的见地高。

2、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出处:《论语·雍也》

例子: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毛驴背上驮着口袋。忽然,从他的后面跑来一只狼,求他救它,还说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东郭先生见它可怜,便把它装进口袋。

猎人追来了,问东郭先生有没有见到一只狼,东郭先生说没有看见。猎人走了,东郭先生把狼从口袋里放出来。狼一出口袋,非但不感谢东郭先生,还张开嘴向东郭先生扑来。

东郭先生绕着毛驴,一边躲闪,一边骂狼没有良心。正在危急时,走来了一个老农。东郭先生和狼都向老农讲理由。老农都不信,要狼重新装进口袋给他看。狼同意了,东郭先生把狼装进了口袋。老农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并对东郭先生说:“对狼讲仁慈,你真糊涂,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3、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出处:《论语·雍也》

注释:孔子骄傲的说:“我能背诵古代口口相传留下的文化遗产,这些东西太美好了,我不敢有一点篡改;我是非常诚信的人,说出的话必须作到,我喜欢继承古人好的优良传统。私下我把老彭当作学习的榜样。

例子:学习经典,传承文化,例如现在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以及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 本篇共包括30章。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雍也》



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这还叫觚吗!这还叫觚吗?”

孔子看到一个酒杯与原来叫作“觚"的酒器已经不同了,但是人们依然叫它“觚"。对此,孔子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他觉得既然东西已经名不副实了,只是徒有虚名,应该赶紧给它正名,使其名实相符才是。在这里,孔子借助“觚不觚''感叹,讽刺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

2,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白话文释义: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不让自己陷人井中;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因白天睡觉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宰我,向孔子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地回答。他认为君子会想方设法救助落难的人,但不会陷自己于危险境地。然后批评宰我问的问题不道德,说君子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阐逋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说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他这么说,只是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这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

扩展资料

前两章“觚不觚,觚哉?觚哉?”和“宰我问曰”出自《论语·雍也》篇,觚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上下都圆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了。

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

“宰我问曰”此问深得夫子之心,夫子明白一切经典、原则、总方针等皆是死的,而现实生活却是活生生的。他担心弟子会以“依于仁”作为条条框框,把自己套住又陷进去,希望他们能保持归零的心又能知道具体怎么做。所以回答说 :“何为其然也?”也就是“先想想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

其实孔子是告诉弟子们要保持清醒明觉,回到当下看清实相,不要听到有仁就莽撞乱为。譬如不会游泳而跳进河里救人,虽精神可嘉,但大部分是救不了人反而搭上自己生命的。救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何况这里也有可能是他人设了圈套或制造谣言。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则出自《论语》第七篇《述而篇》,这一篇内容多是记录孔子他们自谦和教导别人的语言,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一些事例,对于教育和启发学生们是很有帮助的。



觚是古代书写所用竹木简策,与竹简不同的是顶端末端是梯形或者圆形。戴氏所注论语上说,孔子削觚,觉今之觚不像觚。于是作叹。朱子解为酒器,即商觚,亦可。觚字通孤,实在是无稽之谈。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这段文字确实让人莫名其妙,自古就众说纷纭。网上众多说法都狗屁不通。相比之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所著《丧家狗——我读论语》第138页上的两种解释中的后一种比较可信,就是说,“觚”就是“孤”,是孔子自言自语:我孤独吗?孤独呀!孤独呀!


鹤山区18350263342: 论语·雍也 觚不觚觚哉觚哉的详细阐释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①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 -
潜雯酚酞:[答案]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伤感的说:现在君王祭祀的时候,大酒杯造的太次了,不像酒杯了.那是摆在供桌上的大酒杯呀!那是神圣的大酒杯呀!例子:“上坟烧报纸骗鬼”与此类似.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鹤山区18350263342: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如何理解 -
潜雯酚酞: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参考资料:http://vxingzhe.blog.hexun.com/4372451_d.html

鹤山区18350263342: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的翻译 -
潜雯酚酞: 意思说.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算是觚吗?这算是觚吗?

鹤山区18350263342: 《论语》第六章,“子曰:瓢不瓢,瓢哉瓢哉啥意思”啥意思? -
潜雯酚酞: 孔子说:能叫做瓢的其实都不是瓢,是葫芦一半,那么真的瓢呢真的瓢什么样子呢?哈哈,以上开玩笑,楼主打错了.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觚,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

鹤山区18350263342: 论语雍也的意思 -
潜雯酚酞: 简介 论语雍也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

鹤山区18350263342: 《论语.雍也》的内容 -
潜雯酚酞: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1)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6.2)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

鹤山区18350263342: 论语中的一句话赏析 -
潜雯酚酞: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1.这里孔子很明确地道破诗用,所谓:兴、观、群、怨指人的感情和情绪,而事父、事君则指诗的社会功能,但主要还是抒发人的感情...

鹤山区18350263342: 论语中“觚不觚,觚哉觚哉.”为何“觚”有人解做“诂”或“孤”? -
潜雯酚酞: 那都是2B,这是比喻事物名实不符.语出《论2113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何晏 集解:“以喻为政不得其道,5261则不成.” 朱熹 集注:“觚4102,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1653稿·四分论》:“《续汉志》内云:'在天成度,在宪成日,凡三百六十五日小馀不及四分日之一,则减四分也.'是古人容命度未有觚不觚,不依日而散分於各宿者.”

鹤山区18350263342: 根据《论语·雍也》“觚不觚,觚哉!觚哉!”联系现实谈感想(1000字左右) -
潜雯酚酞: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gu一声):古代的酒器,喇叭口,细腰,高圈足,青铜制.孔子说:“觚不像原来的觚,这还叫觚吗!这还叫觚吗!”孔子是在慨叹西周早期的礼仪制度,慢慢被人改变,担心礼崩乐坏之后,天下乱矣.

鹤山区18350263342: 请问《论语》中:“瓠不瓠,瓠哉,瓠哉”是什么意思? -
潜雯酚酞: 查了几个版本,都写得是觚(读姑). 觚,行礼酒器.上圆下方,容二升.或日:取名觚者,寡少义,戒人贪饮.时俗沉湎于酒,虽持觚而饮,亦不寡少,故孔子叹之.或日:觚有棱,时人破觚为圆,而仍称觚,故孔子叹之.饩羊之论,所以存名.觚哉之叹,所以惜实.其为忧世则一.或说:觚乃木简.此属后起,今不从. 白话试译】先生说:“觚早不是觚了,还称什么觚呀!还称什么觚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