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的大臣,活到九十岁的他是谁?

作者&投稿:芒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氏族人时,为啥曹操老部下无动于衷?~



司马懿,字仲达,曹魏三朝元老,两次托孤重臣,曹魏后期举足轻重的人物。公元249年,七十岁的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铲除把持朝政近十年的大权臣曹爽,还屠杀曹氏宗族数千人。
那么,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无动于衷,制止司马懿的暴行,坐看曹操后人被屠。下面依据演义及相关史料,简要分析,得出三个原因。


其一,曹操的老部下大多作古。
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病逝于公元220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是在公元249年,距离曹操过世已经29年了。曹操病逝时65岁,他的老部下岁数和他相仿,在曹操病逝后不久,相继去世。如夏侯惇于220年病逝、曹仁于223年病逝、张辽222年病逝、于禁221年病逝等。
严格来说,司马懿比曹操低一辈,和魏文帝曹丕年龄相仿。古代大多寿命短,七十岁就是古来稀了,公元249年,司马懿也七十多岁高龄了,曹操时代人物自然作古了。司马懿发动政变时,自然不可能有曹操老部下来救驾了。


其二,曹爽和司马懿八斤八两,也是一个阴谋家。
曹爽,字昭伯,他并不是曹操的嫡系子孙。他的父亲曹真,本名秦真,字子丹,是曹操三个养子之一。据《三国志》记载:当年曹操发檄文号召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的父亲秦邵为曹操招兵买马,被豫州牧黄琬杀害,曹真成为孤儿。由于秦邵因公牺牲,曹操可怜孩子,便将其收养。裴松之注引《魏略》中记载与之略有不同。《三国志》中记载如下:“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不管历史如何记载的,曹真与曹操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曹姓血脉。因此,曹真之子曹爽与曹氏宗亲并没有血缘关系,他和司马懿一样,也是一个“外人”。司马懿可以篡权,曹爽同样也是可以的。曹爽和司马懿接受曹叡托孤辅政时,他将司马懿架空,又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任用自己兄弟为官,结党营私,不将小皇帝曹芳放在眼里。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曹爽很有可能夺权,自立为帝的。


因此,当时魏国朝堂高柔、王观、蒋济、王凌、郭淮等重臣、老臣认为曹爽是大奸臣,司马懿是大忠臣,拯救曹魏于水火之中。因此,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这些老臣站在了司马懿这边,支持废掉飞扬跋扈的曹爽。《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如下:“(蒋济)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


其三,曹丕打压曹魏宗亲重臣及曹操旧部,使其势力大大减弱。
一朝天子一朝臣,曹丕登基为帝时,很多曹魏宗亲故旧仗着有大功于社稷,看不上年轻晚辈曹丕。曹丕为了掌握大权,大肆打压这些重臣,如曹洪差点被曹丕所杀。同时,曹丕破格提拔司马懿等与自己亲近之人,来取代、对抗曹魏宗亲势力。曹丕曾对司马懿道:“我日理万机国家大事,没有一丝一毫的休息时间。现在重用你司马懿,不是让你享福,而是要你为我分忧。”《晋书·宣帝纪》中相关记载如下:
天子曰:“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在曹丕、曹叡两代皇帝的打击下,曹操老部下已经远离朝政中枢,到公元249年,大部分已经去世,就连他们的第二代,也是少有掌权的。此时,在司马懿的精准打击,魏国朝堂上还掌权的大都是士族力量,忠于曹魏的曹操老部下已经很少了。

当时的曹魏集团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权力,因为当时司马懿已经掌握了曹魏所有权力。可以说当时司马懿已经权倾朝野。曹魏家族根本没有实力和司马懿对抗。所以司马懿发动政变只用了3000人就已经足够了。再加上当时司马懿出师有名,并非是谋反。所以很多大臣虽然并不支持司马懿这样做,但是他们也并没有选择反抗。

因为司马懿他在发动政变以前将郭太后放出来,并且以太后的旨意来发动政变。所以这次政变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司马懿从一个谋逆之人转眼之间变成了一个匡扶君主的忠臣。不得不说司马懿他的头脑是非常的缜密的。再加上他精心的部署策划,使得当时曹魏集团根本没有时间反应过来。当然最主要的是当时曹魏集团已经被司马懿所控制。

在当时主要和司马懿对抗的曹魏集团的人,主要就是曹爽一派。然而曹爽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丧失了很多除掉司马懿的机会。才会使得司马懿后来慢慢的做大了自己的势力。并且当时司马懿出身大家族。所以说司马懿也是代表着大家族的利益。并且再加上几位大臣的支持,使得司马懿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然而这次政变也改变了日后的格局。并且也使得当时曹魏集团的势力逐渐烟消云散。也为后来结束三国的乱局提供了基础。但是随后在建立晋朝的时候,由于司马家族的混乱,使得中华民族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迫害。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魏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控制都城,从而诛灭了曹爽及其党羽,并篡夺了曹魏的大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曹魏后期的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之所以能战胜曹爽,离不开众多曹魏大臣的支持。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高柔,作为历经曹魏六位君主的老臣,就支持司马懿发动兵变,帮助司马懿击败了大将军曹爽。在此基础上,作为回报,高柔的后代也在西晋建立后得到了重用。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建安九年(204年),高柔归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为县令一职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曹操将高柔提升为丞相仓曹属。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要派钟繇等领兵讨伐张鲁,但高柔认为领兵入关必会惊动关中的马超和韩遂。对此,曹操没有听从高柔的建议,结果,钟繇等入关后,马超等果然叛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高柔显然是具有先见之明的。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魏国,高柔任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也即继续承担辅佐曹操的重任。后来,高柔转为颍川太守。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继位,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在汉末三国时期,高柔作为文臣,可以获封关内侯,已经是比较难得的事情了。因为相对于武将,文臣较少有机会立下战功,所以封侯的难度较大。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迁任廷尉。廷尉,始于战国时期,在秦朝时期属于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汉朝时期,廷尉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正和左、右二监。黄初七年(226年),曹丕因对御史中丞鲍勋有宿怨,借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他,高柔坚决不从,曹丕干脆调离高柔。而这,无疑体现出高柔刚直不阿的一面,也即连魏文帝曹丕的命令都敢于违抗。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高柔在此之前被封为关内侯,现在被封为延寿亭侯,显然属于加官进爵了。比如关羽的汉寿亭侯,也属于亭侯的档次。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虽然在位期间比较有成就,但是,他大建宫殿,百姓劳役繁重。对此,高柔经常直言劝谏。

高柔担任廷尉长达二十三年,后来升任太常。太常,是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因此,对于高柔来说,升任太常之后,意味着其距离三公只有一步之遥了。正始六年(245年),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高柔升任司空,正式位列三公。在汉末三国时期,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公,比如大家熟悉的王朗,就曾担任曹魏司徒一职,所以被称之为王司徒。


最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上奏请求免曹爽的大将军职务,郭太后诏令征召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的军营。因此,在高平陵之变中,高柔不仅是支持司马懿了,还亲自参与了这一兵变,并协助司马懿控制了曹爽的军营,这成为司马懿得以成功诛杀曹爽的关键。甘露元年(256年),曹髦即位,高柔进封安国侯曹奂即位后,增邑又封二子为亭侯。由此,对于高柔来说,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这六位君主,这成为曹魏资历数一数二的老臣了。景元四年(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岁,谥元侯。


对于活到90岁善终的高柔,如果再晚几年去世的话,应该就等到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正式建立晋朝了。当然,即便如此,在汉末三国时期,90岁的年龄,依然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因为受到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彼时的文臣武将,大多在四十五岁就去世了。在高柔去世后,他的儿子高光成为西晋黄沙御史,守廷尉,后任廷尉。官至尚书令,追赠司空,可谓受到了西晋王朝的重用。至于高柔的孙子高浑,则在西晋王朝建立后继承了高柔的爵位。凡此种种,显然是因为在高平陵之变中,高柔坚决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成为司马懿家族的有力支持者,从而在西晋王朝建立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建安九年(204年),高柔归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为县令一职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曹操将高柔提升为丞相仓曹属。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要派钟繇等领兵讨伐张鲁,但高柔认为领兵入关必会惊动关中的马超和韩遂。对此,曹操没有听从高柔的建议,结果,钟繇等入关后,马超等果然叛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高柔显然是具有先见之明的。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魏国,高柔任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也即继续承担辅佐曹操的重任。后来,高柔转为颍川太守。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继位,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在汉末三国时期,高柔作为文臣,可以获封关内侯,已经是比较难得的事情了。因为相对于武将,文臣较少有机会立下战功,所以封侯的难度较大。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迁任廷尉。廷尉,始于战国时期,在秦朝时期属于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汉朝时期,廷尉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正和左、右二监。黄初七年(226年),曹丕因对御史中丞鲍勋有宿怨,借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他,高柔坚决不从,曹丕干脆调离高柔。而这,无疑体现出高柔刚直不阿的一面,也即连魏文帝曹丕的命令都敢于违抗。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高柔在此之前被封为关内侯,现在被封为延寿亭侯,显然属于加官进爵了。比如关羽的汉寿亭侯,也属于亭侯的档次。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虽然在位期间比较有成就,但是,他大建宫殿,百姓劳役繁重。对此,高柔经常直言劝谏。



高柔担任廷尉长达二十三年,后来升任太常。太常,是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因此,对于高柔来说,升任太常之后,意味着其距离三公只有一步之遥了。正始六年(245年),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高柔升任司空,正式位列三公。在汉末三国时期,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公,比如大家熟悉的王朗,就曾担任曹魏司徒一职,所以被称之为王司徒。

正始九年(248年),高柔转任司徒。因此,在高平陵之变爆发前,高柔虽然没有直接掌握什么实权,但是,作为曹魏的三公,高柔无疑具有较高的威望和资历,甚至不在太傅司马懿之下。所以,在笔者看来,等到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爆发时,高柔对于司马懿的支持,显然会影响到其他中立的文臣武将。



最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上奏请求免曹爽的大将军职务,郭太后诏令征召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的军营。因此,在高平陵之变中,高柔不仅是支持司马懿了,还亲自参与了这一兵变,并协助司马懿控制了曹爽的军营,这成为司马懿得以成功诛杀曹爽的关键。甘露元年(256年),曹髦即位,高柔进封安国侯曹奂即位后,增邑又封二子为亭侯。由此,对于高柔来说,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这六位君主,这成为曹魏资历数一数二的老臣了。景元四年(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岁,谥元侯。

司马孚,字叔达,是司马懿的三弟。所谓的司马八达,跟着司马懿一起辅导曹丕。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魏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控制都城,从而诛灭了曹爽及其党羽,并篡夺了曹魏的大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曹魏后期的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之所以能战胜曹爽,离不开众多曹魏大臣的支持。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高柔的后代也在西晋建立后得到了重用。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建安九年(204年),高柔归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为县令一职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曹操将高柔提升为丞相仓曹属。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要派钟繇等领兵讨伐张鲁,但高柔认为领兵入关必会惊动关中的马超和韩遂。对此,曹操没有听从高柔的建议,结果,钟繇等入关后,马超等果然叛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高柔显然是具有先见之明的。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魏国,高柔任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也即继续承担辅佐曹操的重任。后来,高柔转为颍川太守。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即位,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在汉末三国时期,高柔作为文臣,可以获封关内侯,已经是比较难得的事情了。因为相对于武将,文臣较少有机会立下战功,所以封侯的难度较大。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迁任廷尉。廷尉,始于战国时期,在秦朝时期属于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汉朝时期,廷尉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正和左、右二监。黄初七年(226年),曹丕因对御史中丞鲍勋有宿怨,借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他,高柔坚决不从,曹丕干脆调离高柔。而这,无疑体现出高柔刚直不阿的一面,也即连魏文帝曹丕的命令都敢于违抗。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高柔在此之前被封为关内侯,现在被封为延寿亭侯,显然属于加官进爵了。比如关羽的汉寿亭侯,也属于亭侯的档次。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虽然在位期间比较有成就,但是,他大建宫殿,百姓劳役繁重。对此,高柔经常直言劝谏。

高柔担任廷尉长达二十三年,后来升任太常。太常,是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因此,对于高柔来说,升任太常之后,意味着其距离三公只有一步之遥了。正始六年(245年),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高柔升任司空,正式位列三公。在汉末三国时期,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公,比如大家熟悉的王朗,就曾担任曹魏司徒一职,所以被称之为王司徒。

正始九年(248年),高柔转任司徒。因此,在高平陵之变爆发前,高柔虽然没有直接掌握什么实权,但是,作为曹魏的三公,高柔无疑具有较高的威望和资历,甚至不在太傅司马懿之下。所以,在笔者看来,等到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爆发时,高柔对于司马懿的支持,显然会影响到其他中立的文臣武将。

最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上奏请求免曹爽的大将军职务,郭太后诏令征召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的军营。因此,在高平陵之变中,高柔不仅是支持司马懿了,还亲自参与了这一兵变,并协助司马懿控制了曹爽的军营,这成为司马懿得以成功诛杀曹爽的关键。甘露元年(256年),曹髦即位,高柔进封安国侯曹奂即位后,增邑又封二子为亭侯。由此,对于高柔来说,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这六位君主,这成为曹魏资历数一数二的老臣了。景元四年(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岁,谥元侯。

对于活到90岁善终的高柔,如果再晚几年去世的话,应该就等到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正式建立晋朝了。当然,即便如此,在汉末三国时期,90岁的年龄,依然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因为受到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彼时的文臣武将,大多在四十五岁就去世了。在高柔去世后,他的儿子高光成为西晋黄沙御史,守廷尉,后任廷尉。官至尚书令,追赠司空,可谓受到了西晋王朝的重用。至于高柔的孙子高浑,则在西晋王朝建立后继承了高柔的爵位。凡此种种,显然是因为在高平陵之变中,高柔坚决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成为司马懿家族的有力支持者,从而在西晋王朝建立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司马懿只有三千人马,为何敢发动政变?
大功告成后,司马师因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因此,对于司马懿来说,司马师暗中召集的3000死士,是其发动兵变的重要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发动兵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还能成功?一、司马懿获得了太后的支持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中记载:嘉平...

三国中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昭的精明和果断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积极参与魏国的政治斗争,通过智谋和勇气逐渐掌握了政权。例如,在高平陵之变中,他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打败了政敌曹爽,从而确立了司马氏家族在魏国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司马昭也表现出一定的野心和权谋。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掌握政权,还希望通过篡位夺取...

司马懿在发动政变的时候,曹操旧部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很多曹魏的支持者,他们的心计也远远玩不过司马懿。在这里唯一有远见的就是智囊桓范,但无奈真正做决定的是大将军曹爽,后者在司马懿的威慑下轻易投降,而作为追随者,他们根本没有军权,也只能望之兴叹,正是在诸多因素下,司马懿才成功的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架空了曹魏。

司马懿造反为何会如此顺利?
司马懿的造反之路之所以会如此顺利,第一个原因便是其高深的谋略,先是装病让曹爽放松对自己的监视,后等待时机成熟后发动政变,第二个原因是司马懿作了精心的规划,暗中培养三千死士,夺取武库,控制宫城,每一步都恰到好处,第三个原因是司马懿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当其控制皇宫后立马请出太后,进而...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氏三族,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坐视不管?
曹操的老部下们,要么比曹操先一步去世,要么在曹丕登基后的几年后离世,几乎没有人活到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所以不是他们坐视不管,而是像宗亲一样,实在是有心无力。最后一个世家大族,曹操能在北方站住脚跟,缺不了世家大族的支持,想当年曹操在兖州,怒杀名士边让,被大批世家所抵制,差点将心血毁...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为什么就没有人带兵对他进行反抗?
当时的曹爽也确实是一个比较无能的人,在他的辅政期间,可以说是没有干过什么有作用的事情,唯一成功的事情就是排挤司马懿了。当时曹爽无论是对吴国还是对蜀国的战争,都是战败居多,这也让魏军的损失很大,让他在魏国很不得人心,而这个司马懿的高陵政变可以说是得到了郭太后和很多的大臣的支持。再...

曹操纵横一生,留下无数谋臣强将,为什么司马懿篡权时全都没影了呢...
只能在边境战争中有所发挥,但实际上边境战争的规模都是局部的,并且由边防军将领负责,这些边防军将领的选拔也不是曹丕和曹睿所了解的。所以,到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曹魏的老一代名将已经全部去世,新一代却几乎无人可用,就算剩下的名将后代,也大多数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了。

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的三千兵马为何就可以轻松击败曹爽?
司马懿当时先是用自己的三千兵马控制了宫廷,然后让郭太后下旨废掉了曹芳的皇帝之位,然后又下旨命令曹爽交出兵权,而郭太后当时之所以这么做纯粹就是跟曹爽有矛盾。但是无论如何,司马懿发动政变都是获得了郭太后的支持,所以曹爽即便是再不爽也得听郭太后的话。二、曹爽交出了兵权虽然说当时郭太后是下旨...

司马懿为什么要发动政变?
然后当时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压制他的那股势力已经不在了,曹家那三个让自己有点提防的人已经驾鹤仙去了啊,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然后还有朝中大臣的支持,所以司马懿他何乐而不为呢?自己积蓄了那么久的的势力,隐忍了那么久,这时机已经成熟了啊,所以借着这股子劲儿,就发动政变吧。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已经70岁了,他如此隐忍,到底在怕什么?_百度知 ...
曹爽得罪的人,其实就是司马懿的同党,曹爽专权的行为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都被司马懿暗中笼络过来,包括郭太后,司马懿后来起兵讨伐曹爽的诏书都是郭太后写的,这就是曹爽的错误种下的因果。所以后来在高平陵政变中,有很多人支持司马懿,包括蒋济、陈泰、王观、孙礼等人,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受到曹爽的...

湾里区13627192596: 与司马昭有关的典故 -
彭崔小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语,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 成语典故 史实 司马昭的野...

湾里区13627192596: 高平陵之变的经过及其意义(影响)
彭崔小牛: 曹魏后期司马懿发动的政变.曹魏中后期,世族大地主代表人物司马懿的地位日益显要,明帝时官至太尉.明帝卒,司马懿与魏宗室、大将军曹爽共执朝政,政治矛盾日益...

湾里区13627192596: 三国中有几个同名同姓的人?我知道的有两个叫马忠的,有两个叫刘岱的
彭崔小牛: 三国同名同姓人物一览 曹节 1、曹操曾祖 2、宦官,十常侍之一,(史实中十常侍无此人) 陈矫 1、魏国重臣,与华歆、王朗等人请汉献帝禅位 2、曹操部将,守南郡时射...

湾里区13627192596: ( )之心 - -----路人皆知 -
彭崔小牛: 司马昭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湾里区13627192596: 司马懿的背叛是不是与曹操有关当年司马懿的归附是被曹操拉出来,而后
彭崔小牛: 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我个人觉得司马懿的野心膨胀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造成的: 1-曹丕的器重 在魏国谋臣中司马懿与陈群资力比较潜,但受到曹丕的器重. 特别曹丕晚期...

湾里区13627192596: 司马昭之心,众人皆知的典故? -
彭崔小牛: “司马昭之心,众人皆知”意思解释: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魏晋之交是个多事多乱、多灾多险之秋. 曹魏政权在固守中摇摇欲坠,司马氏在狭隘、贪婪、阴险、残酷中膨胀得势.公元二五四年,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公卿迎立曹髦为帝.司马氏在魏国的势力越来越膨胀. 公元二六零年,曹髦不甘为司马氏作傀儡,率宿卫玫司马昭,然事败,反被昭所杀.司马昭又另立傀儡元帝曹奂,从此大事政事皆决于司马昭.终于取代曹氏政权而建立晋王朝. 这段历史留给后人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湾里区13627192596: 谁能提供一下司马懿的生平,急用,先回答者优先给分
彭崔小牛: 司马懿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司州]河内温县 [今河南温县] 容貌 狼顾鹰视 官至 太傅 谥曰文宣 家族资料 父亲 司马防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司马朗 司马孚...

湾里区13627192596: 司马懿活到多少岁 -
彭崔小牛: 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病逝于公元251年,终年73岁

湾里区13627192596: 怎么点亮QQ穿越火线图标啊?
彭崔小牛: .【穿越火线】穿越火线激活每天10点会员可以抢激活码QQ帐号创建角色, 0级即可点亮QQ上的CF图标. 还要到穿越火线网站激活一下“点亮图标” CF图标只有在2008Beta1版本中才能点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