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子敬的相关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尾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猷 子敬的故事~

  子猷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三公子名徽之,字子猷。这个人一生放荡无羁,玩世不恭。做官时他总是蓬头垢面,宽衣散带,从不登堂问事、处理公务。上司派他管马匹,他既叫不出自己官职的名称,也不知道他应该管理多少马匹。朋友问他,他总是轻蔑地说:“我从来不关心马是什么东西,哪里还知道它们有多少呢?”

  子猷不贪官,不爱财,可对竹子却爱得如痴如狂,简直到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地步。民间流传了不少子猷爱竹的故事。

  有一次,子猷听说吴中一位士大夫家栽种着一种极其名贵的竹子,就驾车日夜兼程,前往观赏。那家的竹子长得果然出类超俗,亭亭玉立,竿竿青欲滴,枝枝绿生凉。喜得子猷神驰意飞,惊呆在竹林前,久久不肯离开。主人见状,忙命人搬出椅子,请他落座。可是连唤几声,他却一动不动,只是呆呆赏竹,根本没 有听见主人的招呼。观赏良久,暮色渐浓,书僮几次催促,子猷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走了一程,心中只觉余兴未尽,又调转马头,回到士大夫门前,却见院门已关,子猷便立在门口,透着门缝细细观赏。

  从此,子猷爱竹的名声越传越响,渐渐地竟和他父亲王羲之爱鹅的名声一样大了。

  子猷喜欢游历四方,每到一个地方,常暂借他人空宅小住。只要一住下,他便立刻命人栽竹。朋友们都很诧异,问道:“你住时不长,何必如此劳神费力呢?”子猷仰天大笑,手指青竹说道:“何可一日无此君!”


  子猷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子敬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近旁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他就要坐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过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音已经不协调,(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消亡了!”于是痛哭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子猷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三公子名徽之,字子猷。这个人一生放荡无羁,玩世不恭。做官时他总是蓬头垢面,宽衣散带,从不登堂问事、处理公务。上司派他管马匹,他既叫不出自己官职的名称,也不知道他应该管理多少马匹。朋友问他,他总是轻蔑地说:“我从来不关心马是什么东西,哪里还知道它们有多少呢?”

  子猷不贪官,不爱财,可对竹子却爱得如痴如狂,简直到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地步。民间流传了不少子猷爱竹的故事。

  有一次,子猷听说吴中一位士大夫家栽种着一种极其名贵的竹子,就驾车日夜兼程,前往观赏。那家的竹子长得果然出类超俗,亭亭玉立,竿竿青欲滴,枝枝绿生凉。喜得子猷神驰意飞,惊呆在竹林前,久久不肯离开。主人见状,忙命人搬出椅子,请他落座。可是连唤几声,他却一动不动,只是呆呆赏竹,根本没 有听见主人的招呼。观赏良久,暮色渐浓,书僮几次催促,子猷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走了一程,心中只觉余兴未尽,又调转马头,回到士大夫门前,却见院门已关,子猷便立在门口,透着门缝细细观赏。

  从此,子猷爱竹的名声越传越响,渐渐地竟和他父亲王羲之爱鹅的名声一样大了。

  子猷喜欢游历四方,每到一个地方,常暂借他人空宅小住。只要一住下,他便立刻命人栽竹。朋友们都很诧异,问道:“你住时不长,何必如此劳神费力呢?”子猷仰天大笑,手指青竹说道:“何可一日无此君!”

  子猷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子敬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出自哪?
《世说新语·伤逝》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

古代兄弟相敬相爱的故事
王徽之和王献之的故事:见《晋书》本传。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

人琴俱亡子敬子猷
分别是王羲之的两个二字 王徽之,字子猷和王献之,字子敬。人琴俱亡的意思是子敬死了之后,他的琴也坏了,子猷悲痛万分,不久也死去了。、所以后人常用人琴俱亡来形容兄弟之间的真挚感情

世说新语王子猷、子敬谁的胸襟气度更大
当然是更做作,但是却被世人更称道的王献之。雅量第六之三十六、上忽发火 (原文)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译)王子猷(王徽之)、子敬(王献之)曾在房间里闲坐,突然屋顶着火了,子猷慌忙...

王子猷,子敬倶病笃
人琴倶亡 刘义庆 南朝人 王子猷、子敬倶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 敬子敬,人琴倶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于此病笃的文言文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

人琴俱亡人死是因为病,琴死如何理解
人琴俱亡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qín jù wáng,意思是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

王子猷子敬俱坐一室文言文翻译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①.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②;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③.世以此定二王神宇④.【注释】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献之,字子敬,官至中书令.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遽:匆忙.不惶:没有时间.惶,通“遑”,空闲.③扶凭:搀扶...

子猷子敬感情深厚体现在哪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 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 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

子敬子猷谁是哥哥,王羲之的儿子
子猷是兄,子敬是弟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

太仓市19465565210: 关于王子猷、子敬的故事 -
薄陈恩再: 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近旁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他就要坐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过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音已经不协调,(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消亡了!”于是痛哭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太仓市19465565210: 关于王子猷、子敬的故事 -
薄陈恩再:[答案] 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

太仓市19465565210: 求两篇关于王子猷,王子敬的文言文小故事要有原文和翻译,除《人琴俱亡》.谢谢 -
薄陈恩再: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

太仓市19465565210: 关于兄弟情深的短篇故事
薄陈恩再: 皎然 【康造录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访兄弟】 阮咸别曲四座愁,赖是春风不是秋.漫漫江行访兄弟,猿声几夜宿芦洲. 杜甫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元稹 【遣行十首】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卢纶 【寄郑七纲】 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羁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萦若网牵.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太仓市19465565210: 有关兄弟情深的小故事 -
薄陈恩再: 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有一幅名画“祈祷之手”,这幅画的背后有一则爱与牺牲的故事. 十五世纪时,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里,住了一个有十八个孩子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冶金匠,为了维持一家生计,他每天工作十...

太仓市19465565210: 王子猷和王子敬是兄弟吗?其事迹在哪里有记载 -
薄陈恩再: 王子猷,又名王徽之,是东晋鼎鼎大名书法家、写《兰亭集序》和独笔鹅的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字子猷.王子敬(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王大令”,为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两人为兄弟,王子猷为第五子,王子敬为第七子,王子猷事迹在《世说新语》有所记载,王子敬不知.两人共有记载为《人琴俱亡》,若有意,可往此处看:http://baike.baidu.com/view/1097020.htm?fr=ala0_1 http://baike.baidu.com/view/1206707.htm?fr=ala0_1_1

太仓市19465565210: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 -
薄陈恩再: 王子猷、子敬两兄弟曾经一起坐在一间屋子里,屋子上面突然着火,子猷匆忙逃出,没来得及穿鞋,子敬神色平静,慢慢地叫来左右随从,扶着他出去,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世人用这件事情来评定他们的深情气宇.出自《世说新语》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雅量第六》)

太仓市19465565210: 古代兄弟相敬相爱的故事 -
薄陈恩再: 王徽之和王献之的故事:见《晋书》本传.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

太仓市19465565210: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 -
薄陈恩再:[答案] 1、笃:(病)重 既:已经 了:完全 都:总,竟 2、A、E...

太仓市19465565210: 王子猷是怎样悼念弟弟子敬的? -
薄陈恩再: 坐在弟弟的灵床上,弹弟弟用过的琴. 出处:《世说新语 伤逝》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