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是对是错,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有什么问题?

作者&投稿:塔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隆中对》出自于陈寿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后,提出先取荆州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那么,诸葛亮为刘备定制的战略到底有没有问题呢?我认为不应该以知道结局的后世角度来讨论,而应该回到当时的情形之下,去看待这个战略构想。

建安十三年的天下局势,天下仅有荆州、益州为可取之处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先后三次前往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才得以面见,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三顾茅庐”。由于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初,我们不妨便来看看此时的天下局势。

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建安十二年(207年)天下局势

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末,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已是北方霸主,中原地区尽入其手,乃是天下各诸侯中实力最强者。而盘踞江东的孙权地盘虽然不大,但历经父兄三代人的治理,早已是根基稳固,且在积极图谋发展。

荆州刘表虽然占据地利,却只求自保而不思进取,再加上建安十二年(207年)刘表刚刚去世,却又未能处理好后嗣事宜,荆州已经初现乱局。而坐拥益州的刘璋懦弱多疑,加之与盘踞汉中的张鲁有杀母杀弟之仇,双方相互争斗不休,且刘璋多次被张鲁所破。

从以上局势来看,北方曹操势大,江东孙权稳固,而交州、西凉则因地处偏远而不利于发展,也仅有势力疲弱,且已经出现乱局的荆州、益州最为可取。因此,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其实并没有问题。

刘备处境极为尴尬,想要谋取天下道阻且长

看完了天下形势,我们再来看看建安十二年(207年)末的刘备处境。纵观整个东汉末年,刘备不仅起步晚且起步慢,要说最大的优势,恐怕就是汉室宗亲的身份和较好的名声了,然而乱世之中,仅凭这两点显然不足以立足。

刘备自起兵以来,始终处于寄人篱下的境况之中,虽曾短暂入主徐州,却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便又被迫流离失所。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在曹操的进攻之下,被迫投往刘表,刘表使其留驻新野,刘表这才短暂有了立足之地,广招贤良、招募将士,结果此举又遭至刘表的提防。

此时的刘备处境可谓极为尴尬,虽然有新野这个立锥之地,可毕竟还是寄人篱下,大肆发展势力必然会引起刘表的忌惮和猜忌。此外,由于新野地处荆州北部,而曹操稳固北方之后,已经在积极准备南下,曹操一旦南下,刘备将是首当其冲。

对于这一时期的刘备来说,谋取天下显然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他现在急需要一块稳定且富庶的地区作为根基,这样才能谋求发展,继而谋求天下。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给刘备的建议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结合前文的天下局势,刘备想要拥有一块稳定根基,荆州、益州的确是最佳的选择。事实上,占据荆州、益州的刘备的确达到了其势力巅峰,如果能够稳稳占据荆州、益州两地,那么刘备未必便没有谋取天下的可能。

结语:诸葛亮规划合理,奈何刘备实力太弱没有容错率

正如前文所说,诸葛亮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以及为刘备提供的战略规划,不仅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那么,刘备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呢?其实还是源于这个战略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预料的变化。

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虽然合理,可惜别人根本不会给你从容施展的机会,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荆州,进而以荆州为跳板夺取益州,可以说此时的计划进行的相当顺利,然而在此后事情的发展,却开始逐渐脱离原本的计划,刘备至少遇到了以下几点问题:

1、孙权对荆州虎视眈眈。孙权对于荆州早有意向,这点从其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至208年)先后三次进攻江夏郡,最终击杀黄祖,吞并江夏郡大部便可看出来。毕竟,对于东吴来说,荆州乃是极为重要的西大门。赤壁之战后,孙权对于荆州落入刘备手中本就不满,奈何刘备以刘琦名义夺取荆州乃是名正言顺,再加上曹操对荆州虎视眈眈,孙权这才没有采取行动,而是对刘备采取了拉拢政策。然而,当曹操重心转向西北,且刘备占据益州后,孙权自然不会继续容许荆州继续被刘备占据,进而直接威胁东吴腹地,因此孙权与刘备这对盟友的决裂已经不可避免,这也是后来湘水划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2、曹操突然出兵汉中。刘备夺取益州之后,面对这个开始崛起大敌,曹操自然同样极为忌惮,自然不会容许其继续夺取汉中,进而威胁关中地区。毕竟,对于曹操来说,西凉刚刚平定不久,而其主要势力又集中在中原地区,关中地区乃是他连接西凉的关键,一旦刘备占据汉中,曹操无疑将要调集重兵应对刘备对关中的威胁,曹操自然不可接受。于是,曹操选择了率先进攻夺取汉中,希望利用地利将刘备牢牢限制在汉中以南。刘备自然也不愿被限制于益州,因此才有了与曹操的汉中之战,此战后刘备虽然夺取了汉中,却也让刚刚崛起的刘备付出了极大代价。

3、与孙权争夺荆州失败。其实湘水划界后,荆州被刘备和孙权各占一半的局势刘备并非不能接受。然而,由于荆州对于东吴威胁太大,孙权显然无法接受这个局面,他不希望时刻面对刘备的威胁,而是更希望将荆州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从而牢牢将刘备锁死在益州地区,这点其实和曹操夺取汉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在刘备刚刚结束汉中之战,而关羽又与曹军争夺襄樊地区时,孙权突然派兵偷袭荆州得手,杀死关羽的同时将荆州拿下,从而使得刘备遭受重创。刘备为了重新夺回荆州,结果又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败。丢失荆州和夷陵战败,可以说让刘备瞬间从云端跌至了谷底,蜀汉其实从这一刻起,就已经丢失了谋取天下的根本。

虽然最终的局势走向证明了刘备的失败,但这并不能证明是《隆重对》的错误。正所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虽然无比正确,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可惜刘备在这个乱世之中,始终是最弱的那一个,战略实行的容错率实在太差,而局势的变化又使得他根本没有从容发展的机会,进而导致了《隆中对》的夭折。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曹操占据北方,势力庞大,孙权占据江东,政权稳固,而交州,西凉偏远,不适宜开发,只有荆州,益州可取,诸葛亮制定的策略并没有问题。

我认为诸葛亮为刘备指定的隆中对战略是有问题的,只是因为刘备集团夺得西川后荆州的人意外丢失,加上夷陵之战惨败导致国力严重衰弱,没有结合刘备集团的实力制定,所以战略是有一点问题的。

以当时刘备的资源和实力来看,《隆中对》中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并没有问题。刘备在后汉时起势本就晚,唯一能拿得出手就只有汉室宗亲的身份,从当时的天下局势来看,北方曹操势大,江东孙权稳固,只有地处偏远的交州、西凉能让刘备夺取作为根据地。

我认为,这里基本都是对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到东吴的存在,甚至没想到他们会偷袭。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
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确是有错误的地方.1.根据<地理志>记载:"荆州,益州,扬州在当时是三个比较近的地方.而诸葛亮在隆中对的计划是跨荆,益二州的,而荆州其实是一个四山环绕的地理位置,比起益州,和扬州的话,荆州的地理交通是非常不方便的.而且荆州是一个易进不易退的地方.然而诸葛亮却选择了跨荆,益二...

诸葛亮隆中对是对是错?
隆中对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按照隆中对的计划,大业必成。只是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关羽会大意失荆州。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从此统一天下成了虚幻泡影。如果关羽没有丢失荆州,刘备集团统一天下,绝对是铁板钉钉的事。

为什么说隆中对是错误的?原因在这三点
《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然而,《隆中对》的战略构思只对了前半部分,因而后半部的失利,最终诸葛亮的北伐失利,蜀汉也失去了天下的争夺全。 2.《隆中对》中的错误 谷城浅说历史接下来和大家聊聊,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犯的三个错误。 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战略思路在当时...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
从当时的角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后来刘备等人在与孙刘联盟的问题上没处理好,以至于失去荆州,其后刘备攻打孙权惨败,蜀汉元气大伤,使隆中对的计划遭到破坏,而诸葛亮无法审时度势,顺应形势改变策略,不断的北伐虚耗国力。

三国里隆中对的战略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大错特错,战略目标是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立足点1兼有荆益,2外和孙权,3内修理政,时机在天下有变。除了战略目标正确,其他全错,首先,兼有荆益,就不可能外和孙权,荆州是江东咽喉,对于蜀汉,拿不下荆州,就没可能北伐成功,对于东吴,没有荆州,随时有亡国之危。所以要么你蜀国放弃荆州让吴...

为什么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有错误,注定了刘备最后的覆亡?
首先,这个提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无论“隆中对”是否有错误,它都不是导致刘备覆亡的核心原因。虽然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来的,但他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肯定不会照本宣科,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动。接下来,咱们再分析下诸葛亮隆中对的主要策略。他提出的核心策略主要是两点,第一个是同时占领...

谈谈孔明的"隆中策"对了还是错了?
三是"隆重对"主张"俟北方有变"方举兵北上,即曹魏内部有变故,有机可乘之时北上伐魏,"一举可得".但是后来北伐之时,正值曹魏鼎盛,政通人和.如果诸葛亮能够等到北方司马氏与曹氏争锋,曹魏内部混乱之时,恐怕历史要改写.时机不佳,致命之三."隆重对"称得上是出色的战略决策,但是环境变化了,条件变化了,执行...

《隆中对》是对是错,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有什么问题?
但这并不能证明是《隆重对》的错误。正所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虽然无比正确,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可惜刘备在这个乱世之中,始终是最弱的那一个,战略实行的容错率实在太差,而局势的变化又使得他根本没有从容发展的机会,进而导致了《隆中对》的夭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隆中对”的“对”:___ “故不错意也”的...
对:回答、应对 错:通“措”放置,此中是把主意打到谁身上的意思 辱:辱没、辜负

诸葛亮的隆中对究竟是千古名篇还是错误战略
个人认为:不能据此认为《隆中对》中联吴思想是错误的。诸葛亮制定隆中对的时候,是以刘家为主导战争而设计的,并不指望早早割据脱身事外的东吴能够主动与刘备联盟攻击曹魏。因为攻击曹魏对东吴没有实质性的利益,这就决定了蜀吴联盟中东吴必定是被动方。但是,刘备要实现恢复汉室的计划,单凭一家之力是不...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诸葛亮在隆中对给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
饶静金诺:[答案] 隆中对》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 -
饶静金诺: 当然是错误的了.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诸葛亮<隆中对>中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么?
饶静金诺: 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隆中对》中诸葛亮根据什么为刘备提出战略方针 -
饶静金诺: 答: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隆中对》中诸葛亮给刘备对外方针是??? -
饶静金诺: 外结好孙权,对付曹操.占荆州,益州以为帝业.内修政理.若天下有变.命一大将帅荆州之兵.将军帅益州之兵.则天下可图.汉室可兴.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隆中对的对什么意思 -
饶静金诺: 答对.《隆中对》说的是昭烈帝刘备与山人诸葛亮于隆中的一次谈话,备向亮请教当今天下局势及成就霸业之方式,亮予以应答.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对隆中对的评价 -
饶静金诺: 诸葛亮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其著名的《隆中对》(也称《草庐对》)的战略决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隆中对》是诸葛亮对汉末时代风云观察的杰作、蜀汉政权立国的建国方略,同时也是诸葛亮善于审时度势,决策北伐的战略方针.本文...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真的可行吗? -
饶静金诺: 诸葛亮的隆中为在困境中的刘备展开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刘备也是听得热血沸腾.然而任何计划的实施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曹操平定马、韩、张鲁,荆州被三家三分之时,形式已大有不同.曹操不可卒除已成现实.最先击败关羽的也并不是东...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隆中对》是否成功
饶静金诺: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本身的目的是成功的 隆重对中的整体战略方向也是正确的 刘备从一无所有到称王称帝一路走来都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传略部署 怎么能说隆中对不成功呢?隆重对中明确说道待天下有变 可是天下没有变 那能怎么办呢?某事在人,成事在天.

霍林郭勒市15853719100: 历史大家都知道诸刘的隆中对诸葛亮有云: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
饶静金诺: 诸葛亮心中并没有人选,因为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演义里的孔明是知道的,隆中对之际只是为刘备指明方向而已. 孔明既知三分天下,当然也知道三分归晋,不可逆天,本来是不打算出茅庐的,只不过抹不过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之心,才答应帮刘备打天下的,临行前曾嘱咐其弟诸葛均:勿荒田亩,待吾功成身退,即归隐山林.后因刘备白帝托孤,无法身退,只能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所以“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蜀国是根本没有机会命一上将了,所以不需部署规划了.有机会的是后起的司马世家,命钟会、邓艾吞吴灭蜀,一统天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