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的起源是什么?

作者&投稿:李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木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是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在中国,是汉服足衣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足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的盛行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屐不仅用于出行,还用于家居。

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是我国山水派诗的鼻祖。性喜山水,根据《南史》记载,他创造了一种活络木屐。为了登山时保持人体平衡,这种木屐利用榫头、插子和两枝活动齿屐,在上山时卸掉前齿,下山时则脱掉后齿,史称“谢公屐”。宋代以后,木屐多用作雨鞋。

木屐的特点:

从整个器形观察,木屐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是屐形设计趋于成熟,符合保护足部,便于行走的要求,长宽比例适中,略呈宽体型。

底部前后均为削磨成弧形,使用时用柔性的绳子固定足部,而通过底部的绳子,恰好嵌入凹槽,避免与地面接触,增加了使用寿命,就象今天宽松式保健鞋,穿着舒适方便,行动灵活自如,又坚固耐用。

第二个是木屐所用材料质地细密轻便,制作工艺精细,并运用了切削、刻槽、钻孔、磨光等多道工序,使屐面平整光滑,孔位准确合理,边线流畅美观,充分显现了娴熟的加工制作手法。

与同期出土的木耜、木柄、木桨等器物相比,其制作工艺要细致不少,这一点第一只屐更为突出,估计为有一定身份的人穿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木屐



木屐中国人发明的。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个小孔,头部一孔;中间和后跟处各有二孔,两孔间挖有凹槽,槽宽和孔径相同。

推测其用途是在绳子穿过小孔后将其嵌入槽内,以使表面平整。出土时绳带已腐,也不见屐齿(如图1)。另一件为圆头方跟,开有六孔,后跟处二孔间也挖有凹槽。据研究,这两件木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属良渚文化遗物。

鞋履特色

齿被安装在鞋履底部,前后各一,呈直竖状,多用于出行。鞋底设齿,为的是行走方便,因古代路面崎岖不平,有了双齿,就可减少鞋底与路面的接触,行走时就会显得稳当便捷。屐齿通常以木料为之,和一般的麻底之履相比,木齿更经得起磨损。

木齿坏了还可以更换,所以特别适合外出旅行。由于装上了双齿,鞋底的高度有所增加,在雨天的泥地或长满青苔的山道上行走还不易滑跌。



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

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个小孔,头部一孔;中间和后跟处各有二孔,两孔间挖有凹槽,槽宽和孔径相同,推测其用途是在绳子穿过小孔后将其嵌入槽内,以使表面平整。出土时绳带已腐,也不见屐齿。

另一件为圆头方跟,开有六孔,后跟处二孔间也挖有凹槽。据研究,这两件木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属良渚文化遗物。



鞋履特色:

屐是一种有齿之履。齿被安装在鞋履底部,前后各一,呈直竖状,多用于出行。鞋底设齿,为的是行走方便,因古代路面崎岖不平,有了双齿,就可减少鞋底与路面的接触,行走时就会显得稳当便捷。

屐齿通常以木料为之,和一般的麻底之履相比,木齿更经得起磨损,木齿坏了还可以更换,所以特别适合外出旅行。由于装上了双齿,鞋底的高度有所增加,在雨天的泥地或长满青苔的山道上行走还不易滑跌。




木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

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个小孔,头部一孔;中间和后跟处各有二孔,两孔间挖有凹槽,槽宽和孔径相同,推测其用途是在绳子穿过小孔后将其嵌入槽内,以使表面平整。出土时绳带已腐,也不见屐齿。

木屐分类

1、缠足木屐

满清末年距今一百二十年前的古物,清朝女子流行缠足,脚越小越美,大概六岁起就用白布绑紧双脚,再穿这种木屐使脚长不大,木屐要越穿越小。

2、潮州木屐

潮汕木屐的式样与省城广州的木屐大致相同,但制作工艺比较精巧、讲究,其形式有:椭圆形,前略宽,后略窄,只适应男人穿的“龙船屐”;分左右脚,前趾略低,中呈弓形,后跟略高的“认脚屐”。




木屐的起源是什么
木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是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在中国,是汉服足衣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足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的盛行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屐不仅用于出行,还用于家居。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是我国山水派诗的鼻祖。性喜山水,根据《南史》记载,他创造了一种活络木屐。为了登山时保持...

“木屐”的起源
木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下雨天,或是在泥地行走。而木屐最早是起源于中国。汉代时期,女性出嫁的时候会穿上彩色系带的木屐,南朝梁的贵族也经常穿着高齿屐。南朝宋之时,贵族为了节俭也跟着穿上了木屐。但除了两齿木屐之外,古代行军打战时也会使用平底木屐,防止脚部被带刺...

日本木屐鞋的由来?
木屐来自日本 木屐又叫「柴屐」、「脚屐」、「鞋屐」,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根据古文献记载,战国时代就开始有木屐了,由於木屐具有许多优点,特别适合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使用,因此受中国南方人的喜爱,早期我国南方多数农民脚上穿的仍然是木屐,尤其以 福建 、台湾等地最...

日本木鞋叫什么
木屐的起源:木屐中国人发明的。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个小孔,头部一孔;中间和后跟处各有二孔,两孔间挖有凹槽,槽宽和孔径相同。推测其用途是在绳子穿过小孔后将其嵌入槽...

木屐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木屐鞋最初起源于中国。在汉朝时期,许多人穿着这种宽大的鞋子。后来,木屐鞋传入日本,并一直流传至今,但在中国却较少见。木屐鞋是中国特别古老的一种脚部鞋子,根据鞋面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如牛皮和帛制。鞋底有两条木齿,以保持走路时的稳定,还有两个高起的齿,方便在雨天行走时不会踩到...

木屐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木屐,简称屐(giek),是华夏传统的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普遍服饰,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木屐在潮汕地区仍非常普及,据说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木屐是为我国古代人所钟爱服饰,在隋唐以前非...

木屐到底起源中国还是日本啊???
木屐,就是木制的鞋。提起它,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春秋时,晋文公出国流亡19年,即位以后,便封赏他的追随者,追随者之一介之推却不受禄,隐于深山,敦请不出。后来文公以火焚山,以为这一下子可以把他逼出来了。但介之推仍然不愿出来,抱树焚死。事后,文公甚为哀惜,便以这棵树制成木屐,...

清朝后妃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起源 关于花盆底鞋(木屐)的起源 民间相传, 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第一、认为古人衣服比较长,置高底,可使衣袍不拖地弄脏(男女都可以穿),(《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妇女穿还可不暴露双脚。 第二种说法 第二、认为古代妇女,为了增...

日本人为什么穿木屐?
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制作则称作牛皮屐。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木屐由汉族人发明,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的常见服饰。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后传入...

古代公主穿什么鞋
简称屐,是部分服饰足衣的一种,起源于中国流行于日本,是最古老的足衣。汉代末年,女子出嫁多穿木屐,屐上彩画十分美观。木屐是华夏传统的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3、绣花鞋。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

囊谦县19634172990: 木屐起源中国还是日本? -
五李安脑: 木屐,就是木制的鞋.提起它,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春秋时,晋文公出国流亡19年,即位以后,便封赏他的追随者,追随者之一介之推却不受禄,隐于深山,敦请不出.后来文公以火焚山,以为这一下子可以把他逼出来了.但介之推仍然不愿出来,抱树焚死. 事后,文公甚为哀惜,便以这棵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此后木屐普遍流行.当时木屐不仅为一般平民穿着,士大夫亦喜穿用.到了宋代,京师长者就都穿着木屐.仕女出嫁,亦以漆画制彩屐为妆奁.

囊谦县19634172990: 郑州日语 日本木屐的由来 -
五李安脑: 木屐的由来:木屐来自日本木屐又叫「柴屐」、「脚屐」、「鞋屐」,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根据古文献记载,战国时代就开始有木屐了,由于木屐具有许多优点,特别适合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使用,因此受中国...

囊谦县19634172990: 传统木屐的由来,有哪位大侠能帮我解答?<br/>谢谢!
五李安脑: 出花园小孩穿的红木屐,是潮汕人日常的一种便屐.《潮阳县志》(光绪十年,潮阳知县周恒重监修,简称“周志”或“甲申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远湿...

囊谦县19634172990: 有何传说?木屐的由来?木屐的由来,有何传说?
五李安脑: 相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曾因国内之乱而出外流浪19年,回国即 王位后,便对曾与其同甘苦者进行封赏.但介 之推却拒不受禄,隐于山中,屡次敦请,终不出 kj.文公无法,乃以火烧山,以为可逼之出仕. 但介之推却抱树焚死.事后,文公甚是哀惜, 便以该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

囊谦县19634172990: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木屐,木屐是日本人发明的吗? -
五李安脑: 木屐,顾名思义是用木头做的鞋.木屐鞋底用木板做成,前面用一根带子系着,以便套在脚上行走.木屐的发明是跟我国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分不开的.故事发生在约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晋国晋献公有个儿子名叫重耳,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晋文公.迄今,日本还流行穿木屐,它也是从我国流传过去的.并成为日本的传统衣着服饰,穿和服必配木屐.

囊谦县19634172990: 日本人穿的木屐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吗? -
五李安脑: 是中国传过去的.唐朝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写到“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唐朝初年,木屐就在中国很盛行.

囊谦县19634172990: 有关鞋的文化故事 -
五李安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出自春秋末老聃所著《老子》六十一章.一直沿用至今,用来比喻大的事情要从第一步做起,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人要走路,必须要穿鞋.鞋是人们为了保护脚部免受带棱...

囊谦县19634172990: 木屐是什么意思?
五李安脑: 木屐,简称屐(giek),是华夏传统的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普遍服饰,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木屐在潮汕地区仍非常普及,据说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

囊谦县19634172990: 中国古代有这样的木屐吗 -
五李安脑: 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制作则称作牛皮屐.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木屐由汉族人发明,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

囊谦县19634172990: 日本人为什么穿木屐 -
五李安脑: 木屐,是日本传统的鞋子,俗称下踏,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木屐来自源自中国,是汉服足衣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足衣.木屐是从我国流传过去的.并成为日本的传统衣着服饰,穿和服必配木屐. 1、日本人穿木屐的原因是由他们的地处岛国分不开的,因为岛国物产太过于贫瘠,但是森林覆盖率非常高,这就流传下来. 2、木屐是刚性的,走起路来有咔咔的感觉,不像鞋软塌塌的,这与日本人的性格相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