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妃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投稿:田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后妃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满族妇女的鞋称为“旗鞋”,极富特色。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通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在中间,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随着年龄增长,鞋底高底也逐渐降低,一般老年或劳动妇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
起源
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
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第一、认为满族妇女爱穿旗袍,置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又不暴露双脚。
第二、认为满族妇女,为了增其身高,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
第三、满族妇女上山劳动为防蚊叮,同时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在鞋底部附木块,后发展为花盆底鞋。

这种高跟鞋叫旗鞋旗鞋是旗女最有特色的服饰之一,上至宫廷贵妇,下至民间妇女都可穿着.旗鞋在清初还没有出现,天聪八年皇太极在赏给班额附格格的衣服中,有:"钉有金花的靴三双,倭缎靴九双,缝的靴三双,缎靴三十二双,毛青靴八双,股皮靴十双,并无高底旗鞋的记载.这种高底旗鞋的形制显然是不适合于游牧生活的,其出现时间应在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常见的有花盆底、马蹄底、船底、平底,元宝底等样式.
  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花盘底鞋 清代一种绣花鞋名称,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起源于古代汉族木屐。木屐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古人穿的一种木底鞋。古人称鞋为“履”,“屐”是一种有齿之“履”,屐齿在底板下,有双齿(前后各一)、单齿(平底木屐)、三齿等。屐齿呈直竖状,有扁平、四方及圆柱体等多种,高度在6-8厘米之间。满清入关后,贵族妇女改良汉族平底单齿木屐成花盆底鞋,底鞋仍以木制成,外裹白布,一般为7cm,最高的可达13cm,鞋帮饰花草是鸟等刺绣。有的鞋底上也有绣花图案,脚尖处有针线编成的穗子及地,清代特别盛行,连慈禧太后也常着此鞋。 起源 关于花盆底鞋(木屐)的起源 民间相传, 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第一、认为古人衣服比较长,置高底,可使衣袍不拖地弄脏(男女都可以穿),(《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妇女穿还可不暴露双脚。 第二种说法 第二、认为古代妇女,为了增其身高,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在汉代成为妇女出嫁时所必穿的鞋子。(《后汉书·五行一》云:“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采为系。此服妖也。) 第三种说法 第三、古人行军为防止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同时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在鞋底部加附木块增高,(《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藜,懿使军士三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马步俱进。)到清代后发展为宫廷妇女专用的花盆底鞋。


古代人穿的鞋子叫什么
入清以后,帝王百官及后妃命妇祭祀朝会都穿靴子,舄制被废。 舄是古代贵族所用的朝祭之鞋。士庶百姓不参加朝会,当然不必备有朝履;但祭祀活动还是有的,只是仪式不像贵族男女那么复杂,行礼时间也不会那么长,所以履制比较简单。 在百姓所穿的祭鞋中,有一种鞋式比较特别,名叫"鞔下",也有作"晚下"的。它的形制...

清宫戏中的女性都会穿花盆鞋,花盆鞋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鞋底的跟是由物质制作而成的,外面是由白布包裹起来,再在鞋面上用刺绣或者一些穿珠珠饰来进行装饰。花盆底鞋是非常受到满清女子的喜欢,因为鞋跟高中间细,所以在穿着上是非常好看的,后来也被一些养尊处优上了年纪的后妃穿在身上,在慈禧晚年的时候就一直穿花盆底鞋。花盆底下还有一种是上敞下敛,...

清宫后妃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还穿?
据说这种扭曲的审美来源于南塘后主李煜的特殊嗜好,当时李煜的一位妃子为了能得到李煜的宠幸,于是用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以完成一种在金莲高台上跳动的舞蹈。时间久了,李煜迷上了这样的小脚,于是宫中妃嫔竞相模仿,成为风气。清宫后妃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还穿?据说可以“遮丑”!清代满洲...

女人的生活用品(来自盛京——清宫后妃的生活用品)
但在清宫廷的生活用品中,后妃于生活中的精致打扮又是何其丰富。当我们在看一些清宫剧的时候,除了被剧情所吸引,也惊叹于剧中出现的华丽服饰、精致首饰和其他生活用品。图为【黑漆屏白地彩绣花蝶纹团扇】【画珐琅把镜】【木柄铜镜】结合前图,穿好服饰,弄好发饰,佩上首饰,鞋子的搭配也很重要。图...

清宫戏中的女性都会穿花盆鞋,花盆鞋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花盆底鞋的鞋跟通常高达三寸左右,鞋底形状像小船,两头宽大,中间窄小,穿上后让脚部看起来更加美观。鞋底由木质材料制成,外面包裹白布,鞋面则用刺绣或穿珠装饰。满清女子普遍喜爱花盆底鞋,因其鞋跟高而细,穿着起来美观。老年后妃也喜欢穿这种鞋,尤其是慈禧太后,晚年时一直穿着花盆底鞋。另一种...

清朝皇妃为何要穿“花盆底”鞋?是为了好看吗?
2.帮助皇帝认出女眷的身份。除此之外,花盆底鞋还是专门定制的鞋子,也就是身份不同,鞋子上的装饰也就不同。这些花盆底鞋往往还是后宫女子的身份象征。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些花盆底鞋不止是为了让妃子穿着美观,更是为了帮助皇帝去辨认这个女眷是谁。他们认为皇帝忙于政事的,很可能没办法记住后宫中的每...

古人穿什么鞋?
问题二:古代人下雨都穿什么鞋子的? 木屐 木屐,它是古人穿的一种木底鞋。古人称鞋为“履”,“屐”是一种有齿之“履”,其构造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底板,这就是“屐”的基础,通常以木料为之,作鞋底形,上钻有小孔数个,以穿绳系;二是绳带,被称之为“系”;三是屐齿,被安装在底板下,前后各一,呈直竖...

中国古代鞋子中的等级制度
后妃们的鞋子颜色和装饰有哪些等级差异,鞋子的颜色和装饰有没有按官职的高低有具体规定?... 后妃们的鞋子颜色和装饰有哪些等级差异,鞋子的颜色和装饰有没有按官职的高低有具体规定?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鑫鑫紫 2009-11-27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知道大有...

清朝什么样的女人才可以穿花盆鞋?除了后宫妃嫔以外。
像苏麻喇姑这样的老前辈地位都是按后妃来的,所以可以穿花盆鞋。清朝不一定只有满洲妇女才可以穿花盆底鞋,汉族的小姐只要父亲在朝中为官(是较大的官职)或者嫁给了满足的贵族男子、大臣都可以穿花盆底鞋。只不过是满族的妇女穿的比较多一点而且更精致一点。 在清朝,只要是命妇,都是有资格穿花盆底...

清朝宫廷女子头上戴的装饰叫什么。 她们脚上穿的鞋叫什么?
至于她们穿的是特制的高跟鞋,鞋跟在鞋子的中间,这种鞋叫花盆底鞋,这些鞋子由于底部厚而且面积小,所以穿上的人走路必须要慢且稳当,无形中增添了从容淡定的皇家味道。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20742.html

文县17167762795: 清朝后妃穿什么样的鞋子? -
住秋珍芪: 中国式高跟鞋

文县17167762795: 清朝后妃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
住秋珍芪: 花盘底鞋 清代一种绣花鞋名称,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起源于古代汉族木屐.木屐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古人穿的一种木底鞋.古人称鞋为“履”,“屐”是一种有齿之“履”,屐齿在底板下,有双齿(前后各一)、单齿(平底木屐)、三齿等...

文县17167762795: 清朝后妃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
住秋珍芪: 满族妇女的鞋称为“旗鞋”,极富特色.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通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

文县17167762795: 关于清朝妃子的鞋子
住秋珍芪: 花盆底鞋,清朝满族妇女喜欢穿长袍,行走不便,便在鞋底上加上高底.鞋底上宽下圆,形似花盆,因此叫花盆底鞋.这种花盆底鞋为木头底,上面裹一层布,鞋底制成马蹄状,所以又叫马蹄底鞋,走路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传说满族穿上这种鞋可以驱蛇虫,蛇虫听到走路的声音,就会远远的避开.还有一传说: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

文县17167762795: 古代嫔妃穿什么样的鞋子?
住秋珍芪: 宋代:绣鞋、锦鞋、缎鞋、凤鞋、金缕鞋; 明代:弓鞋; 清代:马蹄底、花盆底

文县17167762795: 清朝后宫妃子们为什么喜欢穿花盆鞋
住秋珍芪: 花盆鞋,也称“高底鞋”、“马蹄底”鞋,是满族特有的一种绣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尤为盛行,汉族女子们以穿弓鞋为多,而满族妇女则不缠足.大清入主中原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裹脚之风有增无减.尽管满族的...

文县17167762795: 清朝嫔妃花盆底鞋名称 -
住秋珍芪: 月白色缎绣花卉料石花盆底鞋: 高17cm,长21.50cm. 清代后妃用鞋.底呈花盆底状,由木头制成,外裱一层白布,上罩白色涂料.鞋帮由两块鞋料缝制而成,鞋跟部接缝用黑色压条,鞋头部接缝由绣线和绦带装饰,鞋里衬白布.木鞋底下缝百纳布鞋掌.湖色缎上绣荷花,钉料石. 兰色绣花花盆底靴 : 用兰色缎料绣花制作的花盆底鞋,仿清代满族宫廷鞋型制作,鞋面绣以植物花朵,作工精细,黑绒面作鞋帮口,绿色缎面包底边,鞋底为白色呈马蹄状.又称马蹄底鞋.

文县17167762795: 清朝的嫔妃们都穿鞋底中间有跟的鞋是为什么? -
住秋珍芪: 满族妇女喜欢穿长袍,行走不便,便在鞋底上加上高底.鞋底上宽下圆,形似花盆,因此而得名.这种花盆底鞋为木头底,上面裹一层布,鞋底制成马蹄状,所以又叫马蹄底鞋,走路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传说满族穿上这种鞋可以驱蛇虫,蛇虫听到走路的声音,就会远远的避开.另说妇女穿长裙,花盆底鞋可使身体增高,便身体更加修长,另外由于鞋的特殊造型,女子走路双手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身材更加婀娜多姿.

文县17167762795: 清朝妃子服饰描写,顺便告诉我,清朝的妃子可以穿的服装、发饰、鞋子、……有哪些.
住秋珍芪: 1, 暗红的眸清澈见底又不失明媚,却透着神秘,另人无法琢磨,如柳般的秀眉,眉宇眼角满是甜甜的笑,水灵得能捏出水来,小巧精致的鼻子,如樱桃般轻薄如翼的小嘴,荡漾在精致无暇的脸上的笑颜,妩媚动人,集万千风情与一身,诱惑着...

文县17167762795: 古代妃子鞋子长甚么模样 -
住秋珍芪: 历朝历代的都不同,比如“辫子朝”,他们旗人的贵族女子穿的鞋子,鞋跟在鞋子中间.他们觉得汉人女子3寸金莲的模样“婀娜多姿”,但又不想裹脚,就在鞋子下面做1个跟,走起路来也是1样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