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的“三论五说”?

作者&投稿:娄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古史分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什么问题~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三个阶段或时期。即以30年代为第一阶段,讨论的焦点是围绕中国社会史论战,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历史的问题。这时的进步史学家郭沫若、吕振羽、何干之、王渔村(王亚南)、翦伯赞、邓云特(邓拓)等纷纷发表论著,论证中国历史曾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国民党右派陶希圣、梅思平等,托派李季、王昌宜、胡秋原等也发表论著,提出“永恒封建论”、“商业资本主义社会”等论点,否定奴隶社会历史阶段的存在,其目的是为了否定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歪曲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性质,从而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30年代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进步史学家不但有力地批驳了陶希圣之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歪曲,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应用到中国历史研究上,为中国历史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第一阶段的讨论中,也有不足之处,正如郭沫若所说的“是犯了公式主义的毛病”,“差不多死死地把唯物主义的公式,往古代的资料上套,而我所据的资料又是那么有问题的东西”。这就是说在第一阶段讨论中,进步史学家们在理论和资料运用方面都有严重缺点,所取得的成就政治性大于学术性。另外,就学术性而言,在进步史学家中,对奴隶社会的上限和下限也有不同的认识,如郭沫若的殷商原始社会末期说,吕振羽等人就坚决反对。
  40年代,是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讨论焦点是具体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上限和下限问题。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侯外庐等学者都发表了宏篇巨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在理论上摆脱了从概念到概念的公式化倾向,在资料上做了比较详尽的考订工作,克服了忽视史料辨伪与不重视时代性的缺点。在第二阶段的讨论中,除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在第一阶段基础上继续深入讨论外,还讨论了商代社会性质、西周社会性质、春秋战国社会性质等问题。在这一时期,郭沫若放弃了殷商原始社会末期说,承认殷商是奴隶社会。对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间问题,则由西周与东周之交说,改为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制度的变革时期,这一变革到秦末农民大起义才完成,这就是说郭沫若从原先的东周封建论,转变为西汉封建论。在这一时期,当郭沫若放弃殷商是原始社会末期说的同时,侯外庐和尹达却进一步论证了殷商是原始社会末期说的问题。在这一时期,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为代表的西周封建论者,则建立了其学说体系,这些都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作了准备。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古史分期讨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讨论所涉及的问题之多,方面之广,争鸣之激烈,都是前两个阶段所不能比拟的。
  关于理论方面的争论,除亚细亚生产方式有原始社会说、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特殊经济形态说、特殊阶段、混合阶段说相互争鸣外,还有对奴隶制的不同形态与古代东方社会特点的讨论,关于区分奴隶制与封建制标准的讨论,封建社会形成的条件和途径的讨论,如“日尔曼道路”,“中国封建早熟论”,原始社会解体后,既可向奴隶社会发展,也可向封建社会发展的“双轨论”等问题都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关于社会性质不同学说的讨论。在第三阶段中形成了“三论五说”的八种不同意见。所谓“三论”,即在第二阶段形成的,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为代表的西周封建论;以及以郭沫若、吴大琨、白寿彝、林甘泉为代表的战国封建论(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发表后,改主战国封建说);还有以尚钺、王仲荦、日知(林志纯)、何兹全为代表的魏恶封建论。以上三论,就是在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中所形成的三大主要学派。此外还有五说,即以李亚农、唐兰、祝瑞开为代表的春秋封建说;以黄子通、夏甄陶、金景芳为代表的秦统一封建说;以侯外庐、赵yáng@①元为代表的西汉封建说;以周谷城、郑昌淦为代表的东汉封建说;以梁作干为代表的东晋封建说。此五说的前三说,即春秋说、秦统一说、西汉说,与战国封建论相接近;后二说,即东汉说、东晋说,与魏晋封建论有相似之处,但他们都各执己见参加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必须说明,在“三论”中,魏晋封建论由于与前苏联史学界有相同的认识,也由于王昌宜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而被认为是苏修观点、托派观点而受到压抑。
  《综述》中还扼要地介绍了“三论五说”的主要论点,并对“三论五说”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论。由于这些内容早为学术界所熟知,也由于其篇幅过大,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第三阶段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其深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前两个阶段。

先秦前170万---前221
秦汉前221---公元220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隋唐589----907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
明清1368----1840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0年代为第一阶段,讨论的焦点是围绕中国社会史论战,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历史的问题。
40年代,是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讨论焦点是具体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上限和下限问题。在这一时期,郭沫若从原先的东周封建论,转变为西汉封建论;侯外庐和尹达却进一步论证了殷商是原始社会末期说的问题;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为代表的西周封建论者,则建立了其学说体系,这些都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作了准备。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古史分期讨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所谓“三论”,即在第二阶段形成的,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为代表的西周封建论;以及以郭沫若、吴大琨、白寿彝、林甘泉为代表的战国封建论(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发表后,改主战国封建说);还有以尚钺、王仲荦、日知(林志纯)、何兹全为代表的魏晋封建论。以上三论,就是在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中所形成的三大主要学派。此外还有五说,即以李亚农、唐兰、祝瑞开为代表的春秋封建说;以黄子通、夏甄陶、金景芳为代表的秦统一封建说;以侯外庐、赵钖元为代表的西汉封建说;以周谷城、郑昌淦为代表的东汉封建说;以梁作干为代表的东晋封建说。此五说的前三说,即春秋说、秦统一说、西汉说,与战国封建论相接近;后二说,即东汉说、东晋说,与魏晋封建论有相似之处,但他们都各执己见参加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必须说明,在“三论”中,魏晋封建论由于与前苏联史学界有相同的认识,也由于王昌宜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而被认为是苏修观点、托派观点而受到压抑。

即:三论:

学说       代表人物

西周封建论    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

战国封建论    郭沫若、杨宽、吴大琨、白寿彝、林甘泉

魏晋封建论    尚钺、何兹全、王仲荦、林志纯

五说:

学说       代表人物

春秋封建说    李亚农、唐兰、祝瑞开

秦统一封建说   黄子通、夏甄陶、金景芳

西汉封建说    侯外庐、赵钖元

东汉封建说    周谷城、郑昌淦

东晋封建说    梁作干


上古中古和近古的分期是什么?
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界古代史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到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

说出中国历史的分期及起止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

中国古代史分期的“五说”
” 主张此说者有唐兰、祝瑞开、吴慧等。代表作有:唐兰《春秋战国是封建割据时代》(《中华文史论丛》第3 辑,1963年。《光明日报》1962 年5 月10 日刊逯立达《唐兰论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对其“春秋封建说”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祝瑞开《春秋初中期齐晋楚的封建主革命》(《西北大学学报》...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有哪些?
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直到现在,从今天走向未来,金属制造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强有力的生产工具。中国古代史七个历史时期:1、史前时期:特征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2、夏商周时期: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3、秦汉时期: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三国...

中国史学史的分期
本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率先提出 “史学史”的概念,认为:“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 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 学的趋势。”即古代(按指 秦及先秦)、汉魏南北朝及唐初、唐宋至清等三个时期。这个分期虽 很粗略,但...

为什么要将历史分期中国历史可以怎么来分期
现在最广泛的划分是: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中国特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代史(1949年建国至今);原始社会时期归为蒙昧时代,奴隶社会至今归为文明时代。个人认为,中国历史的特点是连续性,相较于西方历史而言,中国历史更呈现出简单、线性的特点,没有大...

中国历史上的上古中古近古是怎么分的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 《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

商周的学术观点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一般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应从春秋战国算起,其中又分为春秋说和战国说。大多数学者主张战国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具体年代为公元前475年。这一种观点是前辈史学家郭沫若等的观点。西周封建说,即认为我国...

我国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为什么会有3种观点,依据是什么?_百度...
根据欧洲历史得出这五种社会形态说,针对欧洲的历史都被人家欧洲人认为是错的,那么拿到别的国家的历史上就更牵强啦。中国的历史,在全世界的历史中,称得上是最为复杂的。最典型的严格按封建社会说来定位,在中国的任何一段历史时期,其实都找不出来完全符合的,从商朝开始我们就有了地主,而到了民国...

中国中古和上古史是怎么划分的?
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以《中国通史》为准。

衡水市14739533508: ...但是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不已.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被称为“古史分期”的学术大讨论中,相继出现了“三... -
曲琳创伤:[选项] A. 争论的原因在于历史感性材料的相对缺乏和史学家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 尽管尚无定论,史学界仍然坚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 C. 历史就像小姑娘,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D. 对于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史学界莫衷一是

衡水市14739533508: 奴隶社会是如何定性的?
曲琳创伤: 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全归奴隶主所有,包括生命.就如现实中你养的肉鸡,或马羊.

衡水市14739533508: 封建社会 -
曲琳创伤: 关于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分期问题的讨论包括诸如奴隶社会形成的条件、中国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基本区别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主要有以下八种观点: 1.西周封建说.此说以范文澜为代表...

衡水市14739533508: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 -
曲琳创伤:[答案] 答案示例: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衡水市14739533508: 中国古代史分期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曲琳创伤: 古代史可以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二者的分期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西周、春 秋、战国、秦、东汉、魏晋封建说

衡水市14739533508: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5分) -
曲琳创伤: 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中心是“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主要人物有“范文澜、翦伯赞”“郭沫若”“尚钺”.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即可.

衡水市14739533508: 史学界的五朵金花是谁 -
曲琳创伤: “五朵金花”(中国史学界)历史分期(五阶段论)农民战争(进化论动力)土地所有制(产权所有制)中华民族(民族理论)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跨越)

衡水市14739533508: 上古中古的分界线
曲琳创伤: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衡水市14739533508: 什么是远古时期和中古时期 -
曲琳创伤: 一、远古时期 远古时代指的是距21世纪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历史时期,当时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点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中国远古时代指的是夏、商、周以前的时代,距今4000年以上,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