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与赏析

作者&投稿:旗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集》

这篇所谓“传”,实际是作者抒述自己志趣的小品。林云铭《古文析义》,谓赞末“无怀”、“葛天”二句,“暗寓不仕宋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刘裕移晋祚,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刘裕之篡晋为宋,在永初元年(420),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采林、吴之说,因而假定为渊明五十六岁前后之作。渊明的贫困,也至晚年而益甚。

全文共用了九个“不”字,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以为“不”字为一篇眼目。既然称为“传”,岂有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不详其姓氏籍贯之理?现在这样写,“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说得也对。总之是对世俗势利的一种蔑视。文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即《庄子·外物》的“得意而忘言”之意。

其次,文中的“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云云,推测渊明的原意,大概以此表白自己无意于仕进,不以得失为怀,因而希望人家不要推荐劝诱,最后的无怀、葛天之民,便是“帝力于我何有哉”之意。但张廷玉《澄怀园语》卷一说:“余二十岁时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为此后人代作,非先生手笔也。盖篇中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诸语,大有痕迹,恐天怀旷逸者不为此等语也。此虽少年狂肆之谈,迄今思之,亦未必全非。”也确实是“未必全非”。因为不慕荣利、不忧贫贱这一类志趣,即使产生于其他文士,也是被人看作清高雅洁的,如今由陶渊明自己来说,反而成为标榜,率真还得有一个界限。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
是的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题解】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梁朝的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及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见本文是作者自抒志趣的文章。文中描绘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

五柳先生传写作背景
陶渊明在他的散文中无不渗透了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天真性情的思想,从而使其散文在抒发追求自然本真表达、崇尚自然方面比前人更有自己的魅力。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简洁流畅的塑造了一个超脱俗世、清高怡然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他自身形象的显现。 散文中以《桃花源记》最为著名。语言...

何以证明《五柳先生传》为陶渊明的自传
南朝人沈约、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它突出地刻画出一个脱尘拔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便是证明,...

号五柳先生是谁
2、因为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有“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所以世人就用“五柳先生”来称呼他。《五柳先生传》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五柳先生指的是陶渊明。五柳先生是陶渊明。因为他写过《五柳先生传》,因而自...

桃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桃渊明为什么要托名五柳先生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自己就号五柳先生。

他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世人称他为什么?
陶渊明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世人称他为什么?... 陶渊明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世人称他为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22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 方天温候吕奉先 2007-03-29 · TA获得超过27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

都认为《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可是...
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为何要以传的形式来写作《五柳先生传》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陶渊明为什么要写《五柳先生传》?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
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

德庆县15037769958: 五柳先生传原文译文注音词解? -
貂中盐酸:[答案]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

德庆县15037769958: 《五柳先生传》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愿望?《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表达了作者陶... -
貂中盐酸:[答案] 不慕名利,淡泊,安贫乐道.

德庆县15037769958: 运用散文欣赏理论知识,分析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
貂中盐酸:[答案] 《五柳先生传》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飘忽,也起得风趣.但不要轻轻...

德庆县15037769958: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表达了他什么的精神追求 -
貂中盐酸:[答案] 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德庆县15037769958: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貂中盐酸:[答案]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

德庆县15037769958: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的原文和译文
貂中盐酸: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

德庆县15037769958: 《五柳先生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背景及简介?还有写作特点和表达情感! -
貂中盐酸:[答案] 《五柳先生传》作者 陶渊明 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考证陶为奚族人,但...

德庆县15037769958: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简介及作品! -
貂中盐酸:[答案]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

德庆县15037769958: 五柳先生传里的主要内容 -
貂中盐酸: 《五柳先生传 》实为其自传.该文言“不”,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 高洁 志趣、人格的向往与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 陶渊明 平淡自然的境界. 来自百度百科.

德庆县15037769958: 五柳先生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貂中盐酸: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