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区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作者&投稿:骑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简述一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对钠离子和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膜的去极化⇒总和达阈电位⇒动作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超极化

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相同点是:
1、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
2、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状态改变;
3、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该电位经总和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改变。
不同点是:
1、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抑制性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2、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

3、兴奋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即EPSP;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即IPSP。
4、前者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它们的不同这是由轴突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以及这些递质与突触后膜的不同受体相结合来决定的。epsp沿着轴突传导去影响其他神经元,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ipsp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因而出现抑制效应。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的相互影响决定着特定的神经元是否有可能在特定时刻发放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兴奋或抑制。突触传递类似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是一种“电-化学-电”的过程;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过程。
1.EPSP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
2.IPSP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
特点:(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2)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3)EPSP和IPSP都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4)EPSP和IPSP都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
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因为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突触后膜有受体。
2.突触延搁。递质经释放、扩散才能作用于受体。
3.总和。神经元聚合式联系是产生空间总和的结构基础。
4.兴奋节律的改变。指传入神经的冲动频率与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因为传出神经元的频率受传入、中枢、传出自身状态三方面综合影响。
5.后发放。原因: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及中间神经元的作用。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反射弧中突触是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它们的不同这是由轴突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以及这些递质与突触后膜的不同受体相结合来决定的。epsp沿着轴突传导去影响其他神经元,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ipsp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因而出现抑制效应。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的相互影响决定着特定的神经元是否有可能在特定时刻发放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兴奋或抑制。
突触传递类似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是一种“电-化学-电”的过程;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过程。

1、引发原因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l-内流引发的。
2、递质释放方式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
3、机制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产生的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下降.
4、产生结果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容易兴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更不容易兴奋。
扩展资料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猫脊髓运动神经元中,刺激对应Ia群的向中纤维时所产生的EPSP在1
1.5毫秒内达顶点,以后则大致按指数函数下降,10
-
20毫秒内回到静息电位水平。
这时,突触后膜在化学递质作用下,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称此电流为突触后电流(post-synaptic
current),结果发生膜电位变化,亦即产生EPSP。
递质的作用即离子透性的增大约在1毫秒内结束,以后EPSP将按膜的电时间常数消失。与这种化学传递的EPSP相对应,电传递的EPSP是因突触前纤维的动作电流,通过电紧张的结合,流到突触后神经元而发生的,其时间过程也与动作电位的时间过程大致对应。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其产生机制为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盾膜上的配体门控CI-通道开放,引起CI-内流,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K+通道的开放或Na+、Ca2+通道的关闭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EPSP和IPSP的比较?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简称EPSP。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产生的电位。神经冲动传入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提高了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这促使膜外的钠离子迅速内流,造成膜内钠离子急剧增加,膜内电位高于膜外,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膜...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时,突触后膜出现的电改变是A.极化B.去极化C.超...
【答案】:B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突触传递电生理的理解。发生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上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两种电位变化。前者是由于突触前末梢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主要提高了后膜对Na+的通透性,使后膜去极化,这种去极化可使膜电位向阈电位靠近...

兴奋性突触神经传导
兴奋性突触神经传导是一种关键的神经传递机制,它与抑制性突触形成鲜明对比。当突触前纤维的末端产生动作电位时,兴奋性突触通过化学方式将这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在鱼类和甲壳类等生物中,传递方式则有所不同,它们依赖电传导。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表现为去极化电位变化,这种变化会随着多次兴奋性突触活动...

名词解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指在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上产生的电位变化。当神经冲动传递至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增加突触后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由此,钠离子迅速流入细胞内,导致膜内电位变得高于膜外,使突触后膜去极化,表现为膜电位的降低,这是突触后膜兴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形成机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对钠离子和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膜的去极化⇒总和达阈电位⇒动作电位 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前膜电压门控Ca[SB2jia.gif]通道开放,细胞外Ca[SB2jia...

突触后膜电位相对幅度
不同的神经元和突触类型中会有所不同。突触后膜电位的相对幅度在不同的神经元和突触类型中会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突触后膜电位的幅度可能较小,例如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会使神经元的膜电位下降,幅度通常在几毫伏到几十毫伏之间。相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会使神经元的膜电位上升,...

EPSP 和IPSP在生理学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在生理学中,EPSP(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和IPSP(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分别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突触后电位。EPSP是由兴奋性突触活动产生的,它在突触后神经元中引起去极化,即膜电位向正极方向变化。这个过程是由于递质如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Na⁺或Ca²...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的
【答案】:C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使配体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并且由于Na+的内流大于K+的外流,故发生净的正离子内流,导致细胞膜...

什么是IPSP和EPSP
I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改变,导致该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IPSP。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导致该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增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PSP。是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兴奋,可以...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答案】:D 分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兴奋性突触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电位变化,只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产生的信号传递,通过离子通道或者第二信使在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而没有扩散到周围的神经元,故属于局部电位的范围。掌握“突触传递和神经反射”知识点。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简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形成机制及特点 -
释初派君: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略称EPSP.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性质的膜电位变化.这种去极化超过阈值时,就产生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亦即产生动作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求名词解释:突触电位 -
释初派君:[答案] 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略称PSP.也可称突触电位(synaptic poten- tial).这是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另外还区别为以化学传递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传递所产生的突触后电位与...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叙述突触的信息传递过程? -
释初派君:[答案] (一)突触概念 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按接触部位不同,可将突触分为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轴突突触三类;按功能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据电镜观察,突触由突触前膜、...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不同
释初派君: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它们的不同这是由轴突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以及这些递质与突触后膜的不同受体相结合来决定的.EPSP沿着轴突传导去影响其他神经元,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IPSP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因而出现抑制效应.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的相互影响决定着特定的神经元是否有可能在特定时刻发放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兴奋或抑制. 呵呵,me的生物,就这样了.不知道你懂了没.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过程有何不同? -
释初派君: 冲动传到突触前末梢,触发前膜中的二价钙离子(Ca2+)通道开放,一定量的Ca2+顺浓度差流入突触扣.在Ca2+ 的作用下一定数量的突触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后开口,将内含的递质外排到突触间隙.此过程称胞吐.被释放的递质,扩散通过突...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叙述突触的信息传递过程? -
释初派君: (一)突触概念 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按接触部位不同,可将突触分为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轴突突触三类;按功能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据电镜观察,突触由突触...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如何用突触的形态特征鉴定突触的功能 -
释初派君: 突触的功能与突触形态上的对应关系为:I型突触、S型突触为兴奋性突触,如小脑皮层内的平行纤维与浦肯野细胞间的突触;Ⅱ型突触、F型突触为抑制性突触,如小脑皮层内的篮状细胞与浦肯野细胞间的突触.兴奋性突触的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它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的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它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苏尼特左旗13461332310: 若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则下一神经元会不会引起膜电位变化 -
释初派君:[答案] 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的机能活动的影响不同分为两类: 1.兴奋性突触. 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经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受体,与之结合,使后膜某些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