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不能告诉我孔子的弟子子贡经商的故事?具体能学到什么?

作者&投稿:丘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谁能不能告诉我孔子的弟子子贡经商的故事?具体能学到什么?~

孔子一生行不言之教,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子贡是最富有的人,也成为最早的儒商,由于其名赐复姓端木的缘故,端木生涯便和陶朱事业一起成为商业的别称。子贡也被誉为商业鼻祖,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那么子贡身上有什么特质使其在孔子“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家累千金。”并最终做到了“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的呢?
我的拙见是子贡身上具备几点成为卓越商人的特质,具体为:
一、善于沟通
子贡擅长语言表达与沟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受业者七十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连老夫子也称“赐敏贤于我。”可见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强。要知道,田常作乱齐国,聚重兵伐鲁,当时鲁国的情形十分危急,孔子召集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意思是:鲁国是祖宗陵墓,父母所在的祖国啊,现在国难当头,谁可以出而救国难于为难之秋呢?史书记载: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既说明了孔子的知人善用,也足证了子贡的沟通能力之强,在孔子心目中远在他最倚重的弟子颜渊、最钟爱的弟子子路等人之上。也正是他凭借三寸不乱之舌,纵横列国,乃至取得”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外交成果。其外交才能比之晚期百余年以纵横家传世张仪、苏秦等人毫不逊色。
二、善于学习
论语中记载了子贡问学于孔子多达24处。从修身、为政、处世、交友、论人到征询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不一而足。而且他所问的问题都很实际,且具有一定的水准,以至于孔子的回答成为经典。言必信,行必果;贫而乐,富而好礼;去食,去兵,民无信不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过犹不及;行己有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均出于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可见,好的问题,实际上提问者对答疑者的恩赐,因为他可能帮答疑者将散乱的思想找到串起来的主线,让一盘碎珠,串成美轮美奂的倾城之链。我们前边所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是得于子贡”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问题。其他诸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智者知人,仁者爱人“的提问则更为高明,这不是老夫子其他的学生所能够企及的。
另一方面,载《论语》、《史记》、《孔子家语》等古代典籍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子贡对老师的尊敬,老师对子贡的钟爱。师生之间的融洽与和谐。《论语?学而》记载子禽向子贡询问老师到别国后,必打听当地的政治情况,是老师向做官呢,还是想乱政呢?子贡回答: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的追求难道会和常人的追求一样吗?温良恭俭让把老师高尚的品德概括的非常恰当,后来也成为儒家的修身精要。可以说绝对是孔子的知己,不知道老夫子当时听说这样的评价会怎么想,但是我想老夫子也会”莞尔一笑“吧。子贡对老师的其他评价也进一步展现了其对老师的尊重景仰之情,”夫子之文章(不是指刻写在竹简上的文字篇章,因为孔子述而不作,行不言之教,论语也是曾子和子思的门人编纂而成的。),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意思是说老师的才识气质可以看得到,听的到,感受到的;但是老师品行之高与对天地宇宙真理的理解,是无法达到和理解的;”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这一句话便是各地文庙”万仞宫墙“的出典,意思是老夫子和我(子贡)在道行相比方面用宫墙的高度类比的话,我的道行只能够到肩膀,看到房子里精美陈设;而老师的道行之墙高达数(十以上为数)仞(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等于十丈,一丈等于三尺,一尺随着时代不同,与今天的米换算有所不同,但一米的长度均在三尺以内。)换算成米的话,数仞,最低是30余米,要知道当时30余米的建筑物简直可以和现在曼哈顿的高楼相比了。齐肩之墙,也不过1米多一点,与30余米的高墙相比,用天壤之别,云泥之判来形容也未尝不可。简直太高了。在这么比较下,他说我不知道如何得到老师的门径,没有能力看到宫墙内宗庙的雄壮之美,百官的富有之状。则显得更为贴切。进一步验证了子贡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随后,他进一步表述”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意思是老师无与匹比的高度,我们与老师的差距,有如天庭的台阶高高在上,我们凡夫俗子只能望而兴叹,却没有能力登临啊。把自己对老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拜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孔子也曾试探地问他和颜回相比谁最聪明,子贡有自知之明,说颜回知一返十,自己连举一反三都做不到,只能做到举一反二。得到了老师的赞赏,竟然感叹: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得以和老师并列弗如,该是何等的荣幸。孔子也曾在听到子贡”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于人“的自评时,批评式点评说,赐啊,你做不到啊!能够得到老师的直教,可见老师并没有把他当作外人,而是认为孺子可教也,所以才会给他鞭策。纵观一部论语能获此教者颜回之后,子贡一人而已。
可以说,子贡是孔老夫子经商之道最早的受教者和受益者。离不开子贡对老师的尊重,离不开子贡的好学精神,当然也和子贡迥异于他人的特质,作为优秀商人的潜质分不开。另外一方面,也恰恰由于子贡的务实好学,尊师重道的精神,使儒商之道得以肇始,使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得以形成,而不至于局限于修身、为政两个层面,子贡当有半数之功。进一步而言儒释道,法术势,唯儒为商,商而好儒。何以如此,子贡有半力之功也。
三、重情重义
史书记载子贡在终身侍奉孔子的学友子路过世以后,便承担起侍奉老师的责任起来。孔子探望病中的孔子,老人正在拄着拐杖在门口散步呢,看到子贡说:”赐,汝来何其晚也。“这句话表面是嗔怪子贡来的晚,实际上是老人这时如深海夜行的孤寂心灵看到前方摇曳的灯塔之光而发出的欣喜之声,也表明了老人在心灵上对这位自己称赞为”瑚琏之器“弟子子贡的依赖。因叹而歌,悲喜涕下,后七日乃卒。孔子弟子三千,而子贡有幸成为陪伴老人走完生命旅程的人。可见,他对老人的真诚。如果到这里子贡与孔子的故事就告一段落的话,已经让我们足够感动了。可是,另据记载: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意思是,在老师过世三年之后,守灵的弟子们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向子贡行揖礼辞行(我的看法是继颜渊,子路辞世,冉有、宰予等人死于非命以后,子贡俨然成为同学们德行最高,恐怕也是年龄最长的学兄(史书记载: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有史可查孔子的弟子门人中年龄长于子贡的有11人,已经过世的诸弟子包括我们前边所说得,还有一些史书或有记载或失于记载。)所以大家会入揖于子贡,向子贡行揖礼道别。(揖礼:礼记记载揖礼在三代之礼中属于上行之礼,受礼者无须回礼。)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泪眼摩娑,痛苦失声。而子贡则回到灵地,在孔子墓旁搭起茅屋,独居守灵达三年,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简单而言孔子过时后门人弟子守孝三年,而子贡守孝达六年之久。要知道孔子娑推崇的三代之礼,父母过世,守灵也不过三年。要知道在孔子看来”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也算是孝了,而子贡守孝六年。不可谓不孝矣。不可谓不重情重义也。试想我们今人,直系亲属过世请假也不过7天;我不知道是进步,还是人类情感的退步。有人说,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这是不能比的。我无话可说。只是,提醒诸位相对于其他的门人弟子,子贡并不是纯粹的文人,他既做过鲁卫两国的相,有是一位”好废举,与时转货赀“的商人。显然,他应该比其他的同学更有理由三年而辞,也比其他的同学更看重时间的价值。而他做到了三年而后归。难道不值得我们击节而叹吗?
四、经营有道
前文我们提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货殖列传序》分别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着鬻财于曹、鲁之闲,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可见子贡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条路具体说来便是从事货物贩卖以谋利。他能够捕捉商机,且坚持人弃我取,贱入贵出的经营策略,从而达到了亦官亦商,以儒亦商最高的儒商境界。也可以说子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官一体的儒商。要知道在当时的时代,商业的地位还是非常低贱的,是哪些达官贵人们所不屑一顾,子贡下海的勇气和魄力远见显然令我等佩服之至。但是,我更倾向于子贡之所以选择亦官亦商,是怀着”有博施于民而济众的理想,也是怀着弘扬老师的绝学,发扬老师的事业的志愿身体力行老师的学说,继承发扬老师的衣钵。从政,是实践老师政治理想,慰藉老人周游列国,行教四方途中,楚狂接舆,荷杖老人,路戏小儿,对老师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让老人倍受打击而感叹:吾道不行,知之矣的伤感;慰藉老人被人成为丧家之狗,而不得不自嘲“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的无奈与心酸。经商,是为了“以身证道”让老师的学说得以更好的传播,证明老师学说的功用,从而使老师名扬天下。“德润身,富润屋,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岂不是子贡的写照。一千多年后,宋朝的张横溪张载的“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用于评价子贡我觉得也不为过。
作为一名商人,子贡无疑是成功,尽管他“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似乎并不够圆滑,但是,“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对于子贡的人际关系能力情商之高连老夫子也紫檀弗如。仅此一点,在那个时代足够了,足以使他“尝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和他的老师一样彪炳丹帛,绵泽后世了。

子贡成为富商的相关信息如下,供你参考:

1.关于子贡成为富商的记载:
原文:
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自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
译文:
子贡在向孔子学习,返回后在卫国任官职,在曹鲁之间贱买贵卖,经商致富,七十个高徒中,子贡是最富有的。原宪穷得连槽糠都吃不上,困居在陋巷之中。子贡车马连接,喧闹显赫,四匹马架一辆车。用丝绸货物结交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没有不以平等之礼相待的,他使孔子名扬天下,子贡相助他,这就是所谓的有了地位而更加显扬的例子吗?

2.具体投资项目不明:
子贡是搞投资的,司马迁记载他“亿则屡中”,亿就是判断,他判断什么东西能赚钱,然后去投资,这东西还就能赚钱。但具体投资项目不清楚。司马迁《史记》里有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商人传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里写的第二个商人就是子贡。其实,子贡应该是中国有史以来被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大商人。因为《货殖列传》中写到的第一位大商人陶朱公发财在子贡之后,司马迁不知为什么把他放到子贡前面了。
子贡最了不起的地方,还不是他神奇的赚钱本事,而是他独特的花钱方式。历史上,钱比他多的人,很多;但是,花钱比他花得值的,没有。他的钱,大都贡献给老师了,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货殖列传》)这样的钱,花得其所,最得其所。

3.子贡的经商经历:
子贡原先家境就比较富裕,又出身在商朝后裔卫国的贵族,然而当了孔子的学生之后也没有停止经商“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
孔子去世后,还是以经商为业“好废举,与时转货赀;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着鬻财于曹、鲁之闲。”
从以上看来,无论是子贡认识孔子之前、当学生的时候,还是孔子去世之后,子贡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4.子贡是一个杰出的“职业经理”人:
孔子和弟子困于陈蔡之间.断粮七天.子贡设法搞到一石米.为什么派子贡出马?这是和子贡的沟通能力固然有关,更重要的是,子贡是有钱人,花钱的事情,自然子贡去干。现在看来, 孔子弟子三千,除了学费之外,教育的赞助古代和现代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不仅仅是学生,子贡还充当了孔子的职业经纪人和赞助人的角色。每次周游列国,子贡除了经商之外,还送礼打前站,“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为孔子做了良好的铺垫。因此,“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子贡非常注意孔子形象的维护,《论语•学而》记载子禽向子贡询问老师到别国后,必打听当地的政治情况,是老师向做官呢,还是想乱政呢?子贡回答:“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在孔子在世的时候,很多人就认为子贡的能力超越孔子,这个时候,子贡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贡表现出了一个职业经纪人的良好操守,宣扬了孔子的精神。

5.对子贡经商的评价:
《史记•货殖列传》说:“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后先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子贡是孔门高足弟子,而且“亿则屡中”,特别是他懂得向春秋列国的王公大人进行“感情投资”。这一招果然很灵,“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使他能与国君分庭抗礼,身价一下子就抬高了。当然作为师父的孔子,自然也名扬天下。他不像其他商人除了打算盘,就没有什么文化了,所以极少走上层路线的。
这一点,子贡有点像今日的大企业家、大金融家、大商业家一样,显得非常机灵,善于傍大腕。如今的巨商大贾旅游出国,或到他国投资洽谈业务,都要和所在国的上层人物打交道;如果得到元首接见,事情就更加好办得多。毫无疑问,子贡是聪明的。凭着这一点,他不但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还成功地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另一面——成为一代富商大贾,并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儒商鼻祖。

孔子一生行不言之教,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子贡是最富有的人,也成为最早的儒商,由于其名赐复姓端木的缘故,端木生涯便和陶朱事业一起成为商业的别称。子贡也被誉为商业鼻祖,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那么子贡身上有什么特质使其在孔子“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家累千金。”并最终做到了“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的呢? 我的拙见是子贡身上具备几点成为卓越商人的特质,具体为: 一、善于沟通 子贡擅长语言表达与沟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受业者七十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连老夫子也称“赐敏贤于我。”可见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强。要知道,田常作乱齐国,聚重兵伐鲁,当时鲁国的情形十分危急,孔子召集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意思是:鲁国是祖宗陵墓,父母所在的祖国啊,现在国难当头,谁可以出而救国难于为难之秋呢?史书记载: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既说明了孔子的知人善用,也足证了子贡的沟通能力之强,在孔子心目中远在他最倚重的弟子颜渊、最钟爱的弟子子路等人之上。也正是他凭借三寸不乱之舌,纵横列国,乃至取得”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外交成果。其外交才能比之晚期百余年以纵横家传世张仪、苏秦等人毫不逊色。 二、善于学习 论语中记载了子贡问学于孔子多达24处。从修身、为政、处世、交友、论人到征询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不一而足。而且他所问的问题都很实际,且具有一定的水准,以至于孔子的回答成为经典。言必信,行必果;贫而乐,富而好礼;去食,去兵,民无信不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过犹不及;行己有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均出于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可见,好的问题,实际上提问者对答疑者的恩赐,因为他可能帮答疑者将散乱的思想找到串起来的主线,让一盘碎珠,串成美轮美奂的倾城之链。我们前边所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是得于子贡”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问题。其他诸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智者知人,仁者爱人“的提问则更为高明,这不是老夫子其他的学生所能够企及的。 另一方面,载《论语》、《史记》、《孔子家语》等古代典籍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子贡对老师的尊敬,老师对子贡的钟爱。师生之间的融洽与和谐。《论语?学而》记载子禽向子贡询问老师到别国后,必打听当地的政治情况,是老师向做官呢,还是想乱政呢?子贡回答: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的追求难道会和常人的追求一样吗?温良恭俭让把老师高尚的品德概括的非常恰当,后来也成为儒家的修身精要。可以说绝对是孔子的知己,不知道老夫子当时听说这样的评价会怎么想,但是我想老夫子也会”莞尔一笑“吧。子贡对老师的其他评价也进一步展现了其对老师的尊重景仰之情,”夫子之文章(不是指刻写在竹简上的文字篇章,因为孔子述而不作,行不言之教,论语也是曾子和子思的门人编纂而成的。),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意思是说老师的才识气质可以看得到,听的到,感受到的;但是老师品行之高与对天地宇宙真理的理解,是无法达到和理解的;”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这一句话便是各地文庙”万仞宫墙“的出典,意思是老夫子和我(子贡)在道行相比方面用宫墙的高度类比的话,我的道行只能够到肩膀,看到房子里精美陈设;而老师的道行之墙高达数(十以上为数)仞(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等于十丈,一丈等于三尺,一尺随着时代不同,与今天的米换算有所不同,但一米的长度均在三尺以内。)换算成米的话,数仞,最低是30余米,要知道当时30余米的建筑物简直可以和现在曼哈顿的高楼相比了。齐肩之墙,也不过1米多一点,与30余米的高墙相比,用天壤之别,云泥之判来形容也未尝不可。简直太高了。在这么比较下,他说我不知道如何得到老师的门径,没有能力看到宫墙内宗庙的雄壮之美,百官的富有之状。则显得更为贴切。进一步验证了子贡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随后,他进一步表述”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意思是老师无与匹比的高度,我们与老师的差距,有如天庭的台阶高高在上,我们凡夫俗子只能望而兴叹,却没有能力登临啊。把自己对老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拜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孔子也曾试探地问他和颜回相比谁最聪明,子贡有自知之明,说颜回知一返十,自己连举一反三都做不到,只能做到举一反二。得到了老师的赞赏,竟然感叹: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得以和老师并列弗如,该是何等的荣幸。孔子也曾在听到子贡”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于人“的自评时,批评式点评说,赐啊,你做不到啊!能够得到老师的直教,可见老师并没有把他当作外人,而是认为孺子可教也,所以才会给他鞭策。纵观一部论语能获此教者颜回之后,子贡一人而已。 可以说,子贡是孔老夫子经商之道最早的受教者和受益者。离不开子贡对老师的尊重,离不开子贡的好学精神,当然也和子贡迥异于他人的特质,作为优秀商人的潜质分不开。另外一方面,也恰恰由于子贡的务实好学,尊师重道的精神,使儒商之道得以肇始,使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得以形成,而不至于局限于修身、为政两个层面,子贡当有半数之功。进一步而言儒释道,法术势,唯儒为商,商而好儒。何以如此,子贡有半力之功也。 三、重情重义 史书记载子贡在终身侍奉孔子的学友子路过世以后,便承担起侍奉老师的责任起来。孔子探望病中的孔子,老人正在拄着拐杖在门口散步呢,看到子贡说:”赐,汝来何其晚也。“这句话表面是嗔怪子贡来的晚,实际上是老人这时如深海夜行的孤寂心灵看到前方摇曳的灯塔之光而发出的欣喜之声,也表明了老人在心灵上对这位自己称赞为”瑚琏之器“弟子子贡的依赖。因叹而歌,悲喜涕下,后七日乃卒。孔子弟子三千,而子贡有幸成为陪伴老人走完生命旅程的人。可见,他对老人的真诚。如果到这里子贡与孔子的故事就告一段落的话,已经让我们足够感动了。可是,另据记载: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意思是,在老师过世三年之后,守灵的弟子们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向子贡行揖礼辞行(我的看法是继颜渊,子路辞世,冉有、宰予等人死于非命以后,子贡俨然成为同学们德行最高,恐怕也是年龄最长的学兄(史书记载: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有史可查孔子的弟子门人中年龄长于子贡的有11人,已经过世的诸弟子包括我们前边所说得,还有一些史书或有记载或失于记载。)所以大家会入揖于子贡,向子贡行揖礼道别。(揖礼:礼记记载揖礼在三代之礼中属于上行之礼,受礼者无须回礼。)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泪眼摩娑,痛苦失声。而子贡则回到灵地,在孔子墓旁搭起茅屋,独居守灵达三年,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简单而言孔子过时后门人弟子守孝三年,而子贡守孝达六年之久。要知道孔子娑推崇的三代之礼,父母过世,守灵也不过三年。要知道在孔子看来”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也算是孝了,而子贡守孝六年。不可谓不孝矣。不可谓不重情重义也。试想我们今人,直系亲属过世请假也不过7天;我不知道是进步,还是人类情感的退步。有人说,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这是不能比的。我无话可说。只是,提醒诸位相对于其他的门人弟子,子贡并不是纯粹的文人,他既做过鲁卫两国的相,有是一位”好废举,与时转货赀“的商人。显然,他应该比其他的同学更有理由三年而辞,也比其他的同学更看重时间的价值。而他做到了三年而后归。难道不值得我们击节而叹吗? 四、经营有道 前文我们提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货殖列传序》分别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着鬻财于曹、鲁之闲,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可见子贡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条路具体说来便是从事货物贩卖以谋利。他能够捕捉商机,且坚持人弃我取,贱入贵出的经营策略,从而达到了亦官亦商,以儒亦商最高的儒商境界。也可以说子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官一体的儒商。要知道在当时的时代,商业的地位还是非常低贱的,是哪些达官贵人们所不屑一顾,子贡下海的勇气和魄力远见显然令我等佩服之至。但是,我更倾向于子贡之所以选择亦官亦商,是怀着”有博施于民而济众的理想,也是怀着弘扬老师的绝学,发扬老师的事业的志愿身体力行老师的学说,继承发扬老师的衣钵。从政,是实践老师政治理想,慰藉老人周游列国,行教四方途中,楚狂接舆,荷杖老人,路戏小儿,对老师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让老人倍受打击而感叹:吾道不行,知之矣的伤感;慰藉老人被人成为丧家之狗,而不得不自嘲“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的无奈与心酸。经商,是为了“以身证道”让老师的学说得以更好的传播,证明老师学说的功用,从而使老师名扬天下。“德润身,富润屋,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岂不是子贡的写照。一千多年后,宋朝的张横溪张载的“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用于评价子贡我觉得也不为过。 作为一名商人,子贡无疑是成功,尽管他“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似乎并不够圆滑,但是,“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对于子贡的人际关系能力情商之高连老夫子也紫檀弗如。仅此一点,在那个时代足够了,足以使他“尝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和他的老师一样彪炳丹帛,绵泽后世了。

子路


谁能告诉我孟子和孔子心中的理想君主分别是什么样的?在线等,急!!!别...
认为君主应该施行仁政!孔子认为:君主应该倡行“德政”,反对行“苛政”,反对对劳动者的非人行为。孔子要求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当然不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而是反映了当时由奴隶主贵族向封建主阶级转化的这一阶层的要求。他们一方面和奴隶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趋势面...

关于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孔子近前一看全都明白了,微笑着拍拍颜回的肩说:“好孩子,为师错怪你了,看来这眼睛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的,何况是听来的呢。”从孔子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要学会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不能随意错怪他人。其二:高柴是孔子的坐下弟子,是齐国人。关于高柴这一人物,他很有政治才能。曾在20的时候就被...

两小儿辩日节奏划分是什么?
两小儿辩日节奏划分如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

孔子的故事文言文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春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全文翻译是什么?
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

孔子的故事
“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答道。子贡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是孔夫子的车!” 听到子贡与小孩发生争执,孔子无奈只得亲自下车瞧个究竟。见到仪表堂堂、儒衫飘逸\\举止优雅的一...

孔子母亲为什么一直到死都不告诉其生父是谁
无论是欧阳修、孟子甚至是孔子,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失去的了父亲,所以很多人觉得,一代圣人大儒的出现和练成,是因为早年缺乏父亲的疼爱,所以比其他同龄孩子成长的更快,能够在某些方面取得出色的成绩。所以,孔子的母亲不告诉他父亲是谁,也有一定的原因是不想让他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分心。

能告诉我100条孔子名言吗?
30.君子周急不继富。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3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4.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3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6.不愤不...

孔子最经典的六句话,至今仍是真理,到底是哪几句话?
第六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这句话讲的就是换位意识,你不想做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时候我们就是需要换位意识,你到他那个位置去思考,认为你想不想要,你如果都不想要的话,那就不要去责怪人家,因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千万不要去强迫别人,这也是孔子的中心...

墨子·非儒
就算有后代儒生也会修改掉的。个人认为是可能的。因为孔子困于陈蔡的确是没吃没喝,而且和当地的百姓打起来了,子路在这种情况下,去百姓那里弄些东西来也算正常。或者可能用其他不讲究的方式。

芝罘区18042278235: 子贡的生平趣事 -
蓟伊达克: 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中,子贡是最善经商的一个.他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尚义尊礼,舍小利而取大义的精神.一次,子贡外出经商,途中以得金赎回一位沦为外国奴隶的鲁国人,按照规定,他可以获得国库的一笔奖金.但考虑到法时国家贫弱,他没有领取奖金.子贡的行为不但没有使他蒙受经济损失,反而因此而广受世人称誉而给他带来了更多商机.孔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对子贡说:子贡你为什么不去领取这笔奖金呢?子贡说:我不缺那几个钱,且国家不富裕,所以我成人之美.孔子摇着头说:在大家看来你是做对了,但是却因为你这样做了,以后再有鲁国的人被沦为奴隶就会越来越少人去救了.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你的榜样,后来的人就算救了也不敢去领奖金了,久而久之这倒反成了一件坏事情.

芝罘区18042278235: 孔子的学生中最有商业头脑的是谁?
蓟伊达克: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还有着卓越的天赋.他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最有钱,算是一位富豪,很会做生意.在当时儒学可是提倡重文轻...

芝罘区18042278235: 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
蓟伊达克: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芝罘区18042278235: 子贡准确预测行情,从而成为富商的故事有哪些? -
蓟伊达克: 子贡成为富商的相关信息如下,供你参考:1.关于子贡成为富商的记载: 原文: 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自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芝罘区18042278235: 求孔子徒弟子贡的简历
蓟伊达克: 子贡,端木,复姓,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第子之一.同时子贡还是一位积聚胆商、智商与情商于一体的天才商人. 据史料记载,子贡在做生意方...

芝罘区18042278235: 孔子的弟子 子贡姓什么? -
蓟伊达克: 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字.卫人,少孔子三十一岁,善于经商.孔子说他:“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子贡不做官而去从商,猜测行情,竟每每猜中.他是七十二子中最富有的人,史称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收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芝罘区18042278235: 孔子犹江海中子贡是什么样的人 -
蓟伊达克: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商曹、鲁间,富至千金.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

芝罘区18042278235: 孔子弟子中谁最擅长经商 -
蓟伊达克: 端木赐 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芝罘区18042278235: 孔子的弟子谁最优秀? -
蓟伊达克: 子贡 最会做生意,最有钱的一个弟子,儒商鼻祖 善于言语,外交.子贡一出,存鲁,乱齐,强晋,亡吴,霸越. 使孔子名扬天下,多子贡之力也 孔子困陈蔡,是子贡出使楚国,楚昭王亲自迎接孔子 甚至有人说子贡比他的老师还强些,但子贡很谦虚,认为自己比不上他的老师

芝罘区18042278235: 子贡的介绍 -
蓟伊达克: 端木赐,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80927.htm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