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角的名词解释

作者&投稿:人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静脉角反射,名词解释~

颈静脉角venousangle: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共有两个,左侧有胸导管(左淋巴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此处的血液走向是将颈内静脉血液和锁骨下静脉血液汇集为头臂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进入右心房。
拓展资料:
静脉角测量方法
测量静脉角的方法有多种。较常用的方法是做鼻根至鞍结节连线的延长线为基线,通过静脉角顶做与基地线相垂直的线,正常静脉角应位于鞍结节后方10-29毫米和基地线上方32-46毫米范围内。
静脉曲张的临床
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症状是,腿部疼痛,不适感与日俱增,与站立和静止不活动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晚上腿部疲劳,沉重和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平卧患者抬高患指的情况下得到缓解,数小时后不适感完全消失,多数病人在夜间发生小腿和足部肌肉痉挛(抽筋)。
除了全下肢疼痛外,部分患者在浅静脉的行径上,或其一曲张的部位发生局部疼痛,红肿。这种疼痛可全并有疼痛静脉,表面皮肤的小范围湿疹。女性疼痛常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内加重。
静脉曲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是由于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引起浅静脉内压升高而发病。有家族史者,占15~20%。继发性多见于下肢静脉血体妊娠及盆腔肿瘤,其因长期重体力劳累后受寒冷刺激使其肌肉毛细血管大面瘀积反复酸胀感后而使离心脏远端静脉曲张。
大脑内静脉和丘纹静脉在侧位显示两者的相汇合处形成一角度,称静脉角,一般为30角.角顶向前,稍圆钝,位_固定,相当于室间孔的所在。其临床指导。
额叶上部占位使静脉角向后下移位;
2、额叶下部占位使其向后上移位;
3、顶叶占位使静脉角下移,且角度变小;
4、颞叶占位使静脉角向上移位,且角度变大;
枕叶占位使静脉角向前下方移位;
6、鞍上肿瘤使静脉角向后上移位。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9%9D%99%E8%84%89%E8%A7%92/6018079?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静脉角">百度百科-静脉角

头臂静脉:
又称无名静脉。左右各一,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头臂静脉属于大静脉,管径大于9~10mm。内皮下层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纵行平滑肌束。
内弹性膜有较大的窗孔或呈断裂状。中膜薄,由几层平滑肌组成,或没有中膜。外弹性膜不明显或不存在。外膜最厚,比中膜厚几倍,由结缔组织组成,含纵行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束,常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

扩展资料
静脉分级:
1、小静脉:
毛细血管渐变为静脉,最初只在内皮周围增加了薄层结缔组织。管径达50μm时,内皮和结缔组织间出现排列稀疏的平滑肌。管径再大时平滑肌成为完整的一层,管径小于500μm的都属微静脉。
管径0.2~1mm的静脉称小静脉。小静脉内膜只有内皮,中膜有2~4层平滑肌,少许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组成。
2、中静脉:
血管的管径为1~10mm,管壁厚约为管径的1/10。除静脉主干外,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内脏静脉和四肢远侧静脉属此类。内膜薄,内皮细胞呈多角形,内皮下层很薄或不明显,含少许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大多没有内弹性膜,但下肢血管有薄的内弹性膜。中膜薄,为排列不密的环行平滑肌束,肌束间有少许结缔组织。外弹性膜很薄或无。外膜相当厚,成自结缔组织,有些血管有较多纵行平滑肌束,有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3、大静脉:
管径都大于9~10mm,包括颈外静脉、无名静脉、奇静脉、肺静脉、髂外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门静脉和腔静脉等。大静脉的管壁较薄,约为管径的1/20。内膜的构造与中静脉的基本相同。
内皮下层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纵行平滑肌束。内弹性膜有较大的窗孔或呈断裂状。中膜薄,由几层平滑肌组成,或没有中膜。
外弹性膜不明显或不存在。外膜最厚,比中膜厚几倍,由结缔组织组成,含纵行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束,常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营养血管和淋巴管比动脉多,可深入到内膜附近,也有丰富的神经。
4、不典型静脉:
头静脉、基底静脉、肠系膜静脉、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隐静脉、子宫静脉和阴茎背静脉的内膜含纵行或环行平滑肌。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中膜内层平滑肌多为纵行;肾上腺静脉中膜几乎都是纵行平滑肌。
肾静脉、门静脉、脾静脉和膈静脉的外膜主要由纵行平滑肌组成。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相当长的一段管壁没有中膜,外膜很厚,含丰富的纵行平滑肌。肺静脉中膜较厚,有纵行平滑肌,弹性组织少。脐静脉中膜有内纵和外环平滑肌。
有些静脉平滑肌缺如,故没有中膜,如阴茎的海绵体静脉、胎盘母体部的静脉、脾小梁静脉、皮肤和甲床的小静脉、硬膜静脉窦、脑膜和脑的静脉、视网膜静脉和骨的静脉等。大静脉的中膜含胶原纤维和较多的弹性组织,弹性组织多是不完整的膜,与平滑肌更迭配布。
精索的蔓状静脉丛壁厚,富有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弹性组织少,中膜与外膜无明显分界。腔静脉和肺静脉近心脏的一段,外膜中有环行心肌纤维,这些血管通入心脏处有少量纵行心肌纤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静脉

颈静脉角venous angle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共有两个,左侧有胸导管(左淋巴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此处的血液走向是将颈内静脉血液和锁骨下静脉血液汇集为头臂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进入右心房。

拓展资料:

静脉角测量方法

测量静脉角的方法有多种。较常用的方法是做鼻根至鞍结节连线的延长线为基线,通过静脉角顶做与基地线相垂直的线,正常静脉角应位于鞍结节后方10-29毫米和基地线上方32-46毫米范围内。

静脉曲张的临床

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症状是,腿部疼痛,不适感与日俱增,与站立和静止不活动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晚上腿部疲劳,沉重和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平卧患者抬高患指的情况下得到缓解,数小时后不适感完全消失,多数病人在夜间发生小腿和足部肌肉痉挛(抽筋)。

除了全下肢疼痛外,部分患者在浅静脉的行径上,或其一曲张的部位发生局部疼痛,红肿。这种疼痛可全并有疼痛静脉,表面皮肤的小范围湿疹。女性疼痛常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内加重。

静脉曲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是由于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引起浅静脉内压升高而发病。有家族史者,占15~20%。继发性多见于下肢静脉血体妊娠及盆腔肿瘤,其因长期重体力劳累后受寒冷刺激使其肌肉毛细血管大面瘀积反复酸胀感后而使离心脏远端静脉曲张。

大脑内静脉和丘纹静脉在侧位 显示两者的相汇合处形成一角度,称静脉角,一般为30角.角顶向 前,稍圆钝,位臵固定,相当于室间孔的所在。其临床指导。

额叶上部占位使静脉角向后下移位;

2、额叶下部占位使其向后上移位;

3、顶叶占位使静脉角下移,且角度变小;

4、颞叶占位使静脉角向上移位,且角度变大;

枕叶占位使静脉角向前下方移位;

6、鞍上肿瘤使静脉角向后上移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静脉角



又称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在胸锁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处称静脉角。

颈静脉角venousangle: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共有两个,左侧有胸导管(左淋巴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此处的血液走向是将颈内静脉血液和锁骨下静脉血液汇集为头臂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进入右心房。
拓展资料:
静脉角测量方法
测量静脉角的方法有多种。较常用的方法是做鼻根至鞍结节连线的延长线为基线,通过静脉角顶做与基地线相垂直的线,正常静脉角应位于鞍结节后方10-29毫米和基地线上方32-46毫米范围内。
静脉曲张的临床
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症状是,腿部疼痛,不适感与日俱增,与站立和静止不活动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晚上腿部疲劳,沉重和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平卧患者抬高患指的情况下得到缓解,数小时后不适感完全消失,多数病人在夜间发生小腿和足部肌肉痉挛(抽筋)。
除了全下肢疼痛外,部分患者在浅静脉的行径上,或其一曲张的部位发生局部疼痛,红肿。这种疼痛可全并有疼痛静脉,表面皮肤的小范围湿疹。女性疼痛常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内加重。
静脉曲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是由于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引起浅静脉内压升高而发病。有家族史者,占15~20%。继发性多见于下肢静脉血体妊娠及盆腔肿瘤,其因长期重体力劳累后受寒冷刺激使其肌肉毛细血管大面瘀积反复酸胀感后而使离心脏远端静脉曲张。
大脑内静脉和丘纹静脉在侧位显示两者的相汇合处形成一角度,称静脉角,一般为30角.角顶向前,稍圆钝,位_固定,相当于室间孔的所在。其临床指导。
额叶上部占位使静脉角向后下移位;
2、额叶下部占位使其向后上移位;
3、顶叶占位使静脉角下移,且角度变小;
4、颞叶占位使静脉角向上移位,且角度变大;
枕叶占位使静脉角向前下方移位;
6、鞍上肿瘤使静脉角向后上移位。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9%9D%99%E8%84%89%E8%A7%92/6018079?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静脉角">百度百科-静脉角

与静脉角相关的疾病: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症状是,腿部疼痛,不适感与日俱增,与站立和静止不活动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晚上腿部疲劳,沉重和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平卧患者抬高患指的情况下得到缓解,数小时后不适感完全消失,多数病人在夜间发生小腿和足部肌肉痉挛(抽筋)。
除了全下肢疼痛外,部分患者在浅静脉的行径上,或其一曲张的部位发生局部疼痛,红肿。这种疼痛可全并有疼痛静脉,表面皮肤的小范围湿疹。女性疼痛常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内加重。
静脉曲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是由于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引起浅静脉内压升高而发病。有家族史者,占15~20%。继发性多见于下肢静脉血体妊娠及盆腔肿瘤,其因长期重体力劳累后受寒冷刺激使其肌肉毛细血管大面瘀积反复酸胀感后而使离心脏远端静脉曲张。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共有两个,左侧有胸导管(左淋巴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此处的血液走向是将颈内静脉血液和锁骨下静脉血液汇集为头臂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进入右心房。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共有两个,左侧有胸导管(左淋巴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此处的血液走向是将颈内静脉血液和锁骨下静脉血液汇集为头臂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进入右心房。


名词解释—解剖—危险三角
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通俗的说是从鼻根到两口角。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且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

乳糜池名词解释是什么?
乳糜池是人体淋巴循环的一部分,收集肠干,左右腰干的淋巴,注入到胸导管中,再注入左静脉角,汇入血液中。乳糜池的生理学意义:胸导管起始端呈囊状膨大的部分,位于第1腰椎的前面,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因小肠内的脂肪物质主要通过小肠绒毛内的淋巴毛细管的吸收,所以小肠绒毛内的淋巴毛细管内...

透热转气名词解释
透热转气名词解释如下:“透热转气”出自叶天士《外感温热论》,是温热病邪入营分时期的治疗原则。《外感温热论》其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说明热邪虽入营分,犹可开达转出气分而解。具体治法叶氏例举:“如从风热陷入者,用...

上腔静脉的脉系
1、上腔静脉:为一粗大的静脉干,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2、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在胸锁关节的后方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1) 颈内静脉:回流头颈部的静脉血,上端于颈静脉孔处与乙状窦相...

肝门的名词解释
肝门管的名词解释:人的肝脏每个肝小叶间含有3~6个肝门管区,在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即一个肝小叶多边形的角处),结蒂组织较多,其中含有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的分支,它们分别称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此外还含有淋巴管和神经纤维。此区称为肝门管区。相关解释:关肝门管区:...

股三角的名词解释
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从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及其分支,还有股管(空隙)等结构。股三角在大腿的前面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

泰医颈静脉角的组成,位置及注入静脉角的结构
锁骨下静脉与劲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形成的角为颈静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起端的深面。胸导管劾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

心壁的构造及心脏由哪些血管供应营养?
心壁从内向外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心肌层是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心壁版3层结构分别与权连接心的大血管的3层膜相对应。心房壁和心室壁以及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都附着于心的纤维支架上。纤维支架将这几部分连接起来,并为房室瓣和主、肺动脉瓣提供附着处,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及瓣膜的开启和...

医学上危险三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由口角两侧至鼻根区的三角区,称为面部的危险三角区。面部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纵横交错的血管在面部肌肉中穿梭。浅静脉又与深静脉相连并直接进入颅内的静脉海绵窦,且面部的静脉内没有阻止血液反流的静脉瓣,当肌肉收缩时,血液可以反流进入颅内。千万别挤压危险三角区,如在危险三角区内的小疖肿、痤疮等...

泰医局解名词解释
翼静脉丛 位于翼内,外肌与颞肌之内,收纳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至下颌 后静脉。翼静脉丛通过面部的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并经过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 ,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咬肌间隙 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隙。咬肌的...

巴楚县19725354167: 静脉角 - 搜狗百科
营庆金磬:[答案] 又称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在胸锁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处称静脉角.

巴楚县19725354167: 颈静脉角的概念?急急急急 -
营庆金磬: 静脉角:又称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在胸锁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处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巴楚县19725354167: 颈静脉角的概念?急急急急 -
营庆金磬: 是解剖学的名词解释吧,我们是这么答的——静脉角: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成头臂静脉时所形成的夹角.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巴楚县19725354167: 关于系统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
营庆金磬: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2.Pterion(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

巴楚县19725354167: 静脉角和上消化道的定义 -
营庆金磬: 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夹角为静脉角,上消化道为十二指肠以上.

巴楚县19725354167: 肾区、麦克伯尼点、静脉角、体循环、名词解释?
营庆金磬: 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renal region).肾炎和肾盂肾炎时肾区可有扣击痛,称做:肾区扣击痛;病历记做:肾区扣击(+). 麦克伯尼点(McBurney's point)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又称阑尾压痛点.麦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