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覆没的全过程。讲解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形成的全过程。

作者&投稿:出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覆没的全过程~

  中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时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附近海面。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中午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诸舰,但北洋舰队中致远舰亦受重创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由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吉野号率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火炮/门 鱼雷发射管/架 总排水量/吨 总兵力/人 平均航速/节
  北洋水师 195 556 27 2126 14.5
  日本舰队 268 568 36 3916 10.2
  其中,日本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
  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发射时炸膛,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 沉没。
  当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本军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遭到北洋舰队截击。
  “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比睿”、“赤城”。“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阵亡。“西京丸”也受创。
  14时15分左右,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号”、“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伊东佑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吉野号”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致远”舰向“吉野”号右舷高速撞去。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终于被另一条击中,全舰清兵共252名全部阵亡。(根据双方史料,致远 沉没有了新的说法,日军史料记载日方舰队并未发射鱼雷,致远 沉没成了黄海海战的一个谜。)
  “经远”继续迎战“吉野”,也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阵亡,随后舰也被鱼雷击沉,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阵亡。“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方伯谦等是否临阵脱逃,近年有不同看法)。“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
  “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几次起火。
  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5公分大炮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二次。“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装药,发生了大爆炸。“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灾大作。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本军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负伤,旗舰“松岛”情况也不容乐观,“吉野”、“扶桑”也受了伤,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佑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
  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伤(“西京丸”、“赤城”两舰被拖行后不久后沉没),死伤官兵600余人。
  黄海海战进一步揭露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北洋水师建立之初,舰队在火力和整体吨位上远超当时的日本海军,日本海军的制定扩充海军计划,为筹集经费,天皇甚至从后宫经费中拨款给海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慈禧太后反而从海军经费中抽钱建她的颐和园。大清水师军舰年久失修,海军训练差,不少水兵吸食鸦片,高级官员贪污成风,整支军队素质低下。日本海军加紧训练,军舰保养好,在自主造舰的同时,向英国皇家海军购置新舰,学习经验。在海战开始前,北洋水师军舰老旧,锅炉破损,舰炮使用实心炮弹,射速慢,威力不足。日本海军训练有素,装备了大批的新式战舰,使用大口径火炮,并装备了速射炮,开发出了新型的炮弹,在总体吨位上也超过了北洋海军,在海战上有了极大的优势。


  第二阶段
  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
  鸭绿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是清军面对日军攻击的首次保卫战。当时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82,约28000人。清政府任命宋庆为诸军总统,节制各军。日军进攻部队是山县有朋大将统率的第一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共30000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庆虽负节制诸军之名,各军实则不服调度,而且士气不振,将领多无抗敌决心。是日午前时,日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当夜,日军又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未觉察。25日晨6时,日军越过浮桥,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坚持抵抗,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在不到三天内,清朝重兵近三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
  金旅之战也开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日本第一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二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进占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7日,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十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当时旅顺地区清军有七统领,道员龚照玙为前敌营务处总办,有“隐帅”之称,共辖33个营,约13000人。18日,日军前锋进军土城子,徐邦道的拱卫军负隅顽抗,次日,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19日,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统领也先后潜逃。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22日占领旅顺口。
  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二军,包括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的第二师团和黑木为桢中将的第六师团,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23日全部登陆完毕。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顽强抵抗,最后被歼灭。日军也死伤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被清军炮弹打死。由于兵力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被敌人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绝。5日凌晨,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自杀。11日,丁汝昌在洋员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洋员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镇远管带杨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杨用霖最终自杀。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伪托丁汝昌的名义,派广丙管带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舰。14日牛昶昞与伊东佑亨签订《威海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与双方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无关。
是古代人与现代人在打仗。
战争的胜负是由参战双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决定。
腐败的清朝,当时就是给它巡航导弹也必输无疑。
中国北洋舰队是远东地区最强大的舰队,尤其是定远和镇远号铁甲巨舰.主要是清政府在对敌策略的软弱和举棋不定,主战和主和派一直在争论.战和不定,海军的行动受到制约,其次是战术上的失误.本该采用"人"字形战术,李鸿章为保存实力,采用"一"字战术.使得舰队本身易被冲散,各自为战,不能协调.再者双方兵员素质上的差异.北洋舰队本身存在做腐败,士气不正等现象.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 人为的原因(当时的形势很复杂 到底什么人为原因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说清的) 吧 什么武器装备在这个原因面前都是次要的 抗美援朝 不是明证 嘛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爆发标志 丰岛海战

结局 中发失败 签订《马关条约》

北洋舰队覆没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由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吉野号率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定远舰 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发射时炸膛
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沉没。


甲午中日战争三大战役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三大战役分别是:平壤之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平壤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于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平安道首府平壤进行,是日本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的决定性作战。1894年9月初,日军开始向平壤推进,参战部队共16000余人,清军防御部队为15000余人。日军至9月15日完成部署,...

在甲午战争中,清朝究竟有没有获胜的可能性?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是没有获胜的可能性的,因为这个不仅有内在的因素,还有外在的因素导致的。首先,是内在因素。那时候的清政府已经腐败无能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他们成为了井底之蛙,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清政府自上而下都已经烂透了,你看看慈禧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依然有心气...

中日甲午战争的的过程是怎样的?
9月17日,日本舰队又在黄海向北洋舰队挑起一场海战。这是整个甲午战争中最悲壮的一幕。当时双方参战的,有日舰吉野、松岛等12艘,中舰有定远、致远等10艘。战幕一拉开,北洋舰队虽险情丛生,但广大爱国将士莫不同仇敌忾,英勇奋战。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有“定远”、“致远”、“经远”3舰。旗舰定远...

在甲午战争中,慈禧为何不与日本打持久战而是急着投降?
慈禧急着投降,是因为当时清朝和日本的军力悬殊,再怎么拖下去也打不了胜仗,而且她害怕接着打下去,日本会侵略京津之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压力,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朝重臣在1895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两国军...

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体现出了哪种精神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_百 ...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和广大爱国官兵的顽强抗敌、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当时的中国封建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落,而日本则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展成为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日之间的矛盾和战争的爆发。战争的导火线是在朝鲜半岛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当时,朝鲜是中国的...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全面失败。这场战争暴露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清朝的衰弱。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有( )
【答案】:A、B、C、D 此题考查考生对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的掌握.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卫战斗中牺牲.因此,备选项ABCD为正确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结果,影响
一、原因 1、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线。2、根本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

中日甲午战争 在刘公岛发生的故事
1895年2月3日,日本舰队排成单列纵阵,在威海港口外进行挑衅。上午10时,日本舰队驶往港湾南口,首先对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发炮轰击。这时,南帮炮台上被清军破坏的7门大炮已被日军修好,并被日军用来向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进行轰击。北洋提督丁汝昌及广大将士并无惧意,拼死而战。双方炮战一天,日本军舰...

榆社县15530405531: 简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覆没的全过程 -
赏沸强舒:中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时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

榆社县15530405531: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赏沸强舒:[选项]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辽东战役

榆社县15530405531: 简述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覆没的全过程,要概括的说. -
赏沸强舒: 第一 大东沟济远号和两艘木壳炮舰护航时被日本偷袭 济远逃逸 第二 黄海海战 5沉没5重创 第三 镇远搁浅 鱼雷艇突围被击沉 第四 海军基地被攻陷 全军覆没

榆社县15530405531: . ①简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覆没的全过程.②讲解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形成的全过程. -
赏沸强舒: 1894年9月15日,北洋舰队的主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护送军队登陆后返航,于大东沟外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主力12艘,决定中日两国命运的海上决战开始了.战斗过程如下: (1)北洋海军10艘主力舰呈“一”字型平行出击,旗舰定远和镇远两艘巨舰居中,为第一队;致远、靖远为第二队在左;经远、来远为第三队居右;济远、广甲为第四队在左,超勇、扬威为第五队在右,希望发挥各舰舰首重炮的威力,但在行进中变阵失败,交火时呈“V”字型迎敌. (2)中午12时50分,双方相距5000米时开火,日舰第一游击队的4艘军舰围攻落单的超

榆社县15530405531: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赏沸强舒: 你好是威海战役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

榆社县15530405531: 北洋军师全军覆没是在哪一天
赏沸强舒: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榆社县15530405531: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赏沸强舒: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中日甲午战争

榆社县15530405531: 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
赏沸强舒: 没有.镇远和定远日本人打不沉的,不过北洋损失很大,后来是在港口内覆灭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