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作者&投稿:芮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出自司空图《诗品》强调诗歌所要表现的,不是从语言意义层面上就可以理解的情绪或形象,而是语言意义层面之外的某种可以感受却不可究诘的韵味。这和一般地说含蓄说朦胧尚有所不同,它和中晚唐盛行的禅宗思想有较深的关系,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从重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强调诗的作用在于引发联想而不在于描述和说明这一点来说,司空图的诗论对后人有重要的启发。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和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受到他的影响。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立普斯把艺术中的移情现象称之为美的象征。象征相近于汉语中的兴、暗喻、借喻、隐喻、暗示等。象征能最充分表现诗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即诗的含蓄美、朦胧感、神秘性、陌生化。象征的对象是观念、感情与看不见的事物,象征的媒介是某种意象,象征的方法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这就打破了诗歌直抒胸臆...

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的关系
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③ 在被欣赏接受时,典型和意境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欣赏者投入到审美再创造的状态之中。因此,优秀的艺术...

“二十四诗品”是什么?
”他要求诗应有“味外之味”。所谓“味外之味”,便是“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就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所引发出的联想、想象、美感的无限性。《二十四诗品》论风格也贯穿着这种艺术好尚。如“雄浑”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含蓄”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小说的诗化
诗的意境,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物象(境)与意象(意)交融契合,从而产生出神余言外、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都是说的语近情遥、有余不尽。小说的诗化,正是要追求这样的一种艺术效果。在富有流动美和造型美的艺术画面中,浓缩进静伏的、暗蓄的...

什么是意境?
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我们前面说“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的规定性之外,还有特殊的规定性。这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

谈谈诗歌当中的情景关系
四、显景隐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偏重含蓄蕴藉,唐司空图主张要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显景隐情表现为全篇都是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歌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景物画面中。这种意境创造的方法,与移情入景不同的是,落实到文字上的情感词极少,...

结合唐诗宋词中具体诗歌作品试分析“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不着...
它充分地表达了司空图所谓“象外之象”“韵外之韵”“味外之味”的诗美情趣,为历代诗家所重视。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与领悟其中要义。 首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含蓄的主旨,是纲领性的理论判断,是含蓄的精要所在。那么,何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臆说》中解释如下:“纯用烘托,无一字道着...

谁知道什么是 中国气派 ?我学黑白木刻的..
“形外语言” 是“幻变”的造型的重要语言形式,是作者首次从传统写意造型现象和个人实践体会总结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以“形外形”、“形外线”、“形外色”等语言建构所谓“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造型语言系统,在学术上加以规范。 B, “安泰美学” 是作者从广博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蕴含...

急---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
(《天安门诗抄》)这样的诗没有“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李商隐这首《登游乐原》诗就有“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本象”是夕阳的坠落,它像是昭示其他物事的凋败;本意是哀叹人生晚景虽好,但如美丽的夕阳一样,这好景不长了,如夕阳西下了,他意是暗示唐王朝的衰落。“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的诗...

中国书法与山水画所讲究的“神”和“韵”各是怎样的意境?
三是神韵即情趣说。明屠龙云:意趣具于笔前,故画成神足。张旭的趣长笔短、司空图的象外之象、严羽的兴趣等,都可归于情趣说。四是神韵即意境说。意境是作者通过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思维和体会,运用熟练的笔墨技巧,从而在其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修养,并贯穿于全幅作品。刘...

安新县19761396034: 何谓:“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
植供甘草: 出自司空图《诗品》强调诗歌所要表现的,不是从语言意义层面上就可以理解的情绪或形象,而是语言意义层面之外的某种可以感受却不可究诘的韵味.这和一般地说含蓄说朦胧尚有所不同,它和中晚唐盛行的禅宗思想有较深的关系,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从重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强调诗的作用在于引发联想而不在于描述和说明这一点来说,司空图的诗论对后人有重要的启发.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和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受到他的影响.

安新县19761396034: 求文学概论中的韵外之致,序拔,语象的概念解释?请专业人士回答.谢谢 -
植供甘草: 韵外之致.(是象外之旨 韵外之致中的韵外之致吗) 出自司空图《诗品》强调诗歌所要表现的,不是从语言意义层面上就可以理解的情绪或形象,而是语言意义层面之外的某种可以感受却不可究诘的韵味.这和一般地说含蓄说朦胧尚有所不同...

安新县19761396034: 象外之旨 韵外之致 -
植供甘草: 出自司空图《诗品》 强调诗歌所要表现的,不是从语言意义层面上就可以理解的情绪或形象,而是语言意义层面之外的某种可以感受却不可究诘的韵味. 这和一般地说含蓄说朦胧尚有所不同,它和中晚唐盛行的禅宗思想有较深的关系,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从重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强调诗的作用在于引发联想而不在于描述和说明这一点来说,司空图的诗论对后人有重要的启发.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和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受到他的影响 意境大概是:文章写的令读者如痴如醉,另人思绪万千.它没写一些具体事物,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绪.

安新县19761396034: 象外之象是什么 -
植供甘草: 出自唐朝司空图的“诗味”论,最后一句应是味外之旨,多了个宗. 意思是:此形象之外的形象、此景观之外的景观、此韵意之外的韵意、此味道之外味道.最后一个旨,古代也指美味. 这四句,是古代文人对诗文鉴赏的一种方式,希望跳出诗文的表面,品味出更高更多的意境与知识,比如美学、哲学、禅学、人生、情感等

安新县19761396034: 唐朝时学术文化分为几个流派,中心思想是什么? -
植供甘草: 1.殷璠“兴象论” “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

安新县19761396034: 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中的“意境”理论有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一个简答题,简要回答一下 -
植供甘草:[答案] 诗歌意象的和谐形成意境.意象内部分为意隐象中、意象俱显、见象生意、以意取象四种构成方式.虚实相生的诗歌意境包含两种基本美学特征:寓无限于有限,使诗歌的审美内涵更加丰富,形成“象外之象”“味外之味”的意境;情与景的统一,主...

安新县19761396034: 怎么理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急!!!! -
植供甘草: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文艺理论大家...

安新县19761396034: 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人是谁? -
植供甘草: 是刘禹锡提出的. 盛唐以后,意境论开始全面发展.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了“意境”的概念,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诗僧皎然《诗式》中的“静,非如松风不动,林...

安新县19761396034: 文论中,典型、意境与意象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希望能尽量写的详细点,能举几的例子就更好了.时间紧迫啊. -
植供甘草:[答案] 1.--------------------- 一、文学意象的涵义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结合. 在文艺学、美学中,意...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的特征:虚实结合、“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诗、词有意境,散...

安新县19761396034: 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 -
植供甘草: 答:说司空图是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王昌龄的“境思”、皎然的“采奇于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理论,认为诗歌形象是虚实相生的,是在有形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