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与老子.庄子之间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薛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的思想和庄子的思想和列子的思想和杨朱的思想有什么区别?可不可以将他们的思想一起用?怎样用?有什~

这些都是修养人性的思想代表,大同小异,
中国的哲学现代人看来多有消极的成分,其实这只是一个侧面,每个人都有局限性,不是做学问没必要深究
在自己烦恼的时候想想自己为什么烦恼,烦什么,人的一生有什么意义,
少点欲望,清静无为,有何不可。
爱自己,也爱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人是属于社会的动物,做人取钱,内方外不方

老子的思想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列子的思想是唯心主义
杨朱重视个人的存在

顾准在他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中这样写到:“把天地宇宙的‘道’搞成了在逻辑上完整的学说的是庄子。然而庄子的主旨和老子是绝然不同的。老子是为侯王常保富贵出谋划策,他的清静无为是常保富贵的手段,他全书中绝无半然隐世遁世的话。庄子把老子的道弄到另一个方面上去了,然而绝非老子本意。”[1] 这种说法乍看有些惊世骇俗,但仔细想来还是有根椐的,老子固然也同情百姓,固然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并由此而怀疑了整个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但是他的五千言重心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还是在于政治,在于如何治世。在《老子》一书之中,对于王侯将相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建议简直是俯拾皆是,在《德经》中犹为明显。他的理想是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不是无人而治,无为而治也不是其它什么,恰恰就是治世的方案。所以他的重心在于政治。而庄子的重心则在于个人的自由,即“逍遥”。其隐士思想更重。《史记》记载老子是个史官,怎么说也是个官,而庄子则绝不同,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但关于他不肯出仕的传说则更吸引人。而且《庄子》一书中隐约可见其身世的消息,可以见得其生活是十分贫困的,其对现实的失望是深刻的,遁世思想是坚决的,这与老子不同,老子始终不忘对帝王将相出谋划策。当然,他们也还有一致的重心,那便是保真全身。

一般说来,哲学思想的提出总归于用,用的出发点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思想。由此我们确定一条由学术之用到其学说产生的线索,及学说产生之后如何指导其用的线索。老子出于对现实社会的怀疑与治世的渴望,提出了他的“道”,希望人们守道,返道,“致虚极,守静笃”,从而建构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而庄子出于他遁世避世的需要,将老子的道发展成为相对主义,自然主义。由此观之,老庄思想的不同之处就不点自明了。

由上文分析可知,老庄思想的不同之处从目的上来说,一个重心在如何治世,一个重心在避世,这的确是关键的线索。沿这条线索,我们再看看他们思想的不同。

从哲学上来说,庄子与老子最大的不同是从《齐物论》开始的,老子没有齐万物,齐是非的思想,这是庄子对老子思想的最根本的改变。但是改变却不是没有依据的。老子的思想中心是“道”,道有什么特点呢?道是一个整体观念,道不是矛盾的某一面。但是老子思想里,静的一面似乎更符合于道。不过无论如何,老子承认的事物对立面的存在。事物的对立面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矛盾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可以向对立面转化,但是这种转化被老子看做是一种必然趋势,无抗拮性。因此,人若是要长生,君王若想长治,那么怎么防止那种满则盈的必然转化呢?有两种方法,一是回到矛盾未生的状态,所谓“仁义出,有大伪”,回到仁义未成的状态,则无此弊病,然而这毕竟不现实。还有一种办法,是要“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守住矛盾的弱的一面,静的一面。表面的现实如“功遂身退”等主张。这种哲学观点也是老子的社会观,历史观的体现。而庄子则不同。庄子也同样有老子这种倒退的社会观,但是他更彻底,庄子将老子的形式的对立也取消了,是为“齐物论”。在《齐物论》里,庄子否定万物有差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他也否定了是非存在,在他眼中,是非标准被解放了,“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最后,他甚至否定了物我的分别,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实是庄子的创举,而非老子哲学所有的东西。

应该说老子的“道”与庄子的“道”差别最大的也是在这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因此说庄子的道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老子的道则更近于唯物主义,差别也就是在此了。不过,庄子的道未尝没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最大的差别实在是庄子的道与我为一,人的主体也成道的一分子,这是自然主义的思想,而在老子的思想里,道更多地表现为规律性的东西,而人在道之外。

以上分析了老子的“道”与庄子的“道”的不同,老子站在人的立场上看“道”,人要顺道而行,是“守道”。而庄子站在“道”的立场上,站在“道”的立场上看,则万物莫不相同,从而变成了相对主义了。

从上文还可以得知,在老子的哲学里,主体与客体是比较分明的,而庄子的哲学里,主体与客体就没有分别了。因此老讲守道,而庄子讲得道。庄子也讲守道,而老子却不讲得道。如《老子•三十章》说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这里讲的是守道,人不是道,但必须守道,否则为不详。而庄子则不同。庄子虚构了许多得道真人的状态,这样的人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看看《逍遥游》里的描述:“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其尘垢 康,将犹陶铸尧舜,孰肯以物为事!”,这样的人物是很符合庄子的理想的,逍遥自在,绝对不参与政治,“其尘垢 康,将犹陶铸尧舜,孰肯以物为事”,这样的人自然是绝对自由的。但是得道如何可能呢?正是从“万物与我为一”的齐万物的思想而来,既然人是道的一部分,那么主体的存在便是道的存在,道并不消亡,人纵然有生死,但是生之前、死之后人又在哪里呢?岂不是在道里吗?他把人看做道的产物,因此,人应与道携游无羁,这样既不生不灭了。因此我们可以回到那条由“用”到学说的产生的线索,庄子梦想逍遥游世,绝对自由,在这里从哲学上实现了。而老子梦想的是太平治世,但同时又怀疑当时的社会秩序,因此提出了他心中的“道”,人要依道而行,从而提出了他治世的一剂药方。当然,他们亦有一致的地方,他们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充满不满与怀疑,对于下层阶级富有同情之下,猛烈地抨击当时的统治者,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强梁者不得其死”,而庄子与更进一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因此,庄子也讲守道,但老子不讲得道。

初读《老子》与《庄子》,一眼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个不同,那便是文风的不同,《老子》简约谨慎,字字千金,《庄子》恣纵洒脱。其实这不仅是风格上的不同,也是思想不同的表现,老子守道,固谨慎处虚,庄子讲得道,固逍遥自在而无端崖。这是根本的不同,以下我们再看看他们在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方面的不同。

老子的人生观是谨慎处虚,不妄做为。因为老子的道更近于柔弱的一面,所谓“柔弱胜刚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这种静的段向实在是老子的主张,动虽然也是道之动,但是动最终还是要返的,即返回道的本真状态,只有静才能常保不变,只有卑下才能才保不变,所以老子的人生观,是谨慎处虚,不妄做为。那么庄子的人生观怎么样呢?庄子的人生观是坚决出世的,他最想往的人生状态就是得道真人的状态,绝对自由,水火不侵,“庄子是一个在大悲局中的无可奈何的人,于是一切以自然的命来解脱”[2],应该说庄子对于命运是不抗争的他想通过人天合达到自由,这是不可能的。例如他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命是无可抗拒的,“天地岂私贫我哉?本其为之者而不得也,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大宗师》)。命实在是道的一部分,人不能改变命运,只能顺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他是把人消解了,从来达到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改变命运而得到的,而是顺从自然而得到的,由此,一切苦痛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生梦想。那么,现实中的人该怎么办呢?那就是要“安时而处顺”,主张“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秋水》),在世俗中游戏,虽然形不自由,但心却自由。这是庄子的人生观。

那么社会观呢?老庄的社会理想都是倒退的。不过,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小国寡民,庄子也一样,但更进了一步,他的最理想的社会并不是小国寡民,而是更加彻底的无知无欲,“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溺,民以止矣。”(《马蹄》)“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应帝王》)人类纯自然化了!这也就是庄子把人解放了的后果,这样的社会固然自由,其实也没有自由,因为自由的主体消失了,没有意志,何来自由?就实在是庄子的可悲之处,他硬是把悲剧喜剧化了。

再看看历史观吧。庄子的历史观是倒退的。其实由上文可以看出,庄了的思想其实是超历史的,是非历史的历史观,他虚构了许多人物,老子还想有一个社会,庄子这里连社会的存在也可以不要了。

老庄的思想实在是非常宠杂,而且有很多原本就说不清楚的矛盾,因此绝对化了是不行的,彻底的比较也不是本文所能做到。总结全文,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异同的关键在于他们对于人生,社会的理想的异同,因为他们即有一样的社会观,但又不完全相同,庄子对于社会的怀疑更为深刻,对于社会的绝望同样如此,因此老子还热衷于提出治世方案,而庄子则解构是非,解构社会,这些异同是理解他们学说异同的中枢所在。

有人说老子是唯物主义的,庄子是唯心主义的,我认为不必然,在老庄的体系里,唯物与唯心并不分明,因此后来的唯物者与唯心者也都可以各取所需,不过,看看后世的禅宗、儒家的心学与《庄子》齐物的思想的关系的确是别有兴味,其实从庄子开始,人就成了一个小宇宙。总而言之,老庄之间差别是大的,但同时也是模糊的,庄子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列子、老子和庄子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老子注重“道”的思想,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相合的状态,反对过度追求名利权势。庄子则更强调自由、无为、逍遥游的生活方式,主张通过超越常规的二元对立来达到心灵上自由的境界。

而列子则以修身治国为主要关注点,强调人类的理智能力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主张通过道德自觉和个体修养来推进社会进步,与儒家思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总的来说,虽然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区别,但它们都秉承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试图提出与之相应的生活和社会组织方式。

老子思想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例如:“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样的论断。
庄子思想比较有艺术气质。
列子贵虚,这个有学者认可的。但我对列子了解不是太多。
三者都阐述“道”但侧重不同,形式也有较大不同。比如庄子的文章洒脱,老子就比较古朴。

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从各自的角度阐述道。


周易与老子,庄子它们三者间究竟有什么关联
周易与老子,庄子三者之间联系甚多,三者里面的很多内容核心思想都是源于易学一体,由伏羲氏画卦到老子出关后之时,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而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

庄子与老子并举老庄思想上突出表现是
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老庄...

庄子与老子是师徒关系吗?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365zn.com收集]老子西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其后,庄子作《南华经》以阐述道德之义,其对道家之重要,如孟子之对于孔子。使老子之学成为道家之祖。[365zn.com收集]自...

老子与庄子的区别
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单纯地以《庄子》为《老子》的注疏,不仅掩盖了庄子,而且实际上也不能正确估价老子在道家传统中的地位。老子与庄子二者既不能互明,就只有各生疑惑了。

两小儿辩日的意思,中心思想,以及词语的翻译
一、《两小儿辩日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

两小儿辩日的字词解释
《两小儿辩日 》字词解释 1、东游:向东游历。2、见:看见。3、辩斗:辩论,争论,争辩。4、其:代词,代“两个小孩”。5、故:缘故,原因。6、以:认为。7、始:刚刚,才。8、去:离。9、日中:正午。10、初:刚刚。11、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12、及:到。13、则:...

歧路亡羊的原文和译文
列子,生卒不详,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信奉道家的与世无争思想,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他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农耕之馀,醉心读书著述,潜心撰文二十篇,约十万多字。流传有《列子》...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曾子等古代先哲,“子”是他们的名字吗?“子...
子不是他们的名字,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用来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等。其中老子、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

《庄子》与《周易》、《老子》并称“三玄”,这个合称有什么含义?_百度...
《东京华严普子禅师续灯录》:“师者俊秀出众,唱林佶《三玄九区》,创曹东五大十大奇案,家风皆妙,学问当富,船家只望其金牙。”赵干的《神仙和尚坐脱》诗:“脱了桶底无物,机轮有三玄。”一、《庄子》简介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

孔子和庄子的关系
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的一些问题.但老子属于道家.庄子与老子同属于道家学派,但是他们俩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庄子倒是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有很深的渊源.据考证,庄子是出儒家的颜渊学派.颜渊即颜回,孔子的 学生. 出现这一现象也不并难理解.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中,道家和法家都不擅长培养人才.反倒是儒家为...

上虞市15159933658: 列子与老子.庄子之间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
笃泄新力:[答案] 老子思想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例如:“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样的论断. 庄子思想比较有艺术气质. 列子贵虚,这个有学者认可的.但我对列子了解不是太多. 三者都阐述“道”但侧重不同,形式也有较大不同.比如庄子的文章洒脱,老子就...

上虞市15159933658: 列子与老子.庄子之间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笃泄新力: 老子思想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例如:“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样的论断.庄子思想比较有艺术气质.列子贵虚,这个有学者认可的.但我对列子了解不是太多.三者都阐述“道”但侧重不同,形式也有较大不同.比如庄子的文章洒脱,老子就比较古朴.

上虞市15159933658: 老子、庄子、列子,他们有什么异同? -
笃泄新力: 老子:道德 庄子:养生 列子:生死

上虞市15159933658: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有哪些异同点? -
笃泄新力: 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庄子的思想是承继于老子的.相同点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观点中,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还有就是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在养...

上虞市15159933658: 列子继承了老子的什么思想,其政治哲学主张无为而治我会去看的,太好了. -
笃泄新力:[答案] 私以为,无为,无不为.无生于有,有归于无.最爱无为. 列子与道教思想接近,但与老子无为而治有异,不尚权治,爱养生之道.接近庄子的思想,更为缥缈.

上虞市15159933658: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又哪些不同 ? -
笃泄新力: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有哪些不同,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 (一)道和人的关系 《老子·第25章》宣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这个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却有别于...

上虞市15159933658: 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有何区别 -
笃泄新力: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道”是老子庄子哲学的根据和基础,这一点彰显了道家哲学的精神内核,但他们对道的理解却不甚相同.所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具有许多相同点的同时,却也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所以不能将老子庄子等同起来...

上虞市15159933658: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又哪些不同 ? -
笃泄新力: 《老子》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为老子所作.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晚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

上虞市15159933658: 列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
笃泄新力: 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道家著作,八卷,相传为列子所撰,约成书于晋太康二年后.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天瑞》、《力命》、《杨朱》三者为最.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并变化不居,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包括天地及圣人,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唐朝诏告《列子》为《冲虚真经》,北宋加封为“至德”,列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上虞市15159933658: 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笃泄新力: 简单的说: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他讲究的是心静无为,顺应自然.庄子也是道家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但他的地位与老子不能等同.也没有提出过什么出名的思想,还是围绕老子的思想来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