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讲稿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百家讲坛 赵晓岚李煜讲稿完整稿~

  赵晓岚: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历史人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我们称他为“后主”李煜。李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首先是一个错位的帝王,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天生的情种。但我认为,这个李煜他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什么呢?他是一个天才的、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所创作的歌词,几乎首首都上了那个时代的“最流行金曲榜”,其中有些歌词至今都是脍炙人口呀。我想在座的大家很多都听到过,可能还唱过。比方说《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再比如有一首《乌夜啼》,大家也可能比较熟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那么李煜,他是怎样地把这多重的人生角色集于一身的呢?在他故国的雕栏玉砌边,他究竟留下了哪些令他永生难忘的往事?在他的传奇而复杂的一生中,他又品尝过什么不同于一般的滋味呢?要了解这些,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煜的人生和心灵的真实世界。


  公元961年的7月,在南唐的首都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场盛大的登基典礼正在举行,一位名叫李从嘉的青年,身着黄袍,踩着红地毯,一步一步地向那张象征最高权力的龙椅走去。从此他将拥有另一个新的名字--李煜。“煜”是照耀的意思,就象征着他今后将要像太阳一样把他的光辉洒遍他的国土和人民。我们想,这样的时刻有多少人是梦寐以求的,又有多少人为它争得是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呢。但是对于李煜来讲,这样得时刻绝对是个意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他登基以后写给宋太祖得报告中间,我们就可以知道:


  自出胶庠(xiang),心疏利禄,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


  胶庠是古代对学校的称呼,荫育就是指的庇护和抚育。巢父、许由、伯夷、叔齐这四个人是古代宁做隐士也不当皇帝的高人。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自从出了学校,对功名利禄是心不在焉,靠着父亲和兄长的庇护和抚育,我的日子是过得自由自在,心里只希望追随着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的足迹,仰慕着他们,宁当隐士也不继承王位的高风亮节。那么这个自小生长在皇宫,而且最终也登上了皇位的年轻人,他为什么连一点权力欲都没有呢?
  赵晓岚:
  李煜的父亲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任皇帝,历史上称为“中主”。这个李璟要论治国的本事,那时稀松平常。不过写历史的人对他还算客气,有褒有贬,认为他有经营天下的志向,但可惜不会用人。在他领导期间,南唐曾经一度搞过扩张,想把南方的几个邻国都吃掉,但是因为用人不当,结果是得不偿失,所以当北方后周的部队来进攻南唐的时候,几乎打得他是跪地求饶,最后是以割地、赔款、称臣来收场。在朝廷内政上,李璟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任用了像冯延巳这些“问题人物”,冯延巳这个人是很有文才的,也陪李璟读过书,但是品性却很成问题。他对上是溜须拍马,对同事和下级他就专横猖狂。被当时的人视为朝廷的“五鬼四凶”之一。


  什么叫“四凶”呢?“四凶”是尧舜时代的四个恶名昭著的部族首领,后来就专门用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五鬼”多用来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在这里的“四凶”就是指当时南唐朝廷的冯延巳、冯延鲁、陈觉、魏岑,在加上一个查文徽,那就是“五鬼”。据说有一次冯延巳和一个开国元老对骂,他就讽刺开国元老说,你有什么本事,你居然敢坐这么高的位置。那个元老他也不示弱,他就回敬他说,我只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书生,论玩文字的话,十个我也比不上你,要论唱歌、喝酒、说笑话,一百个我也比不上你,若是要比什么拍马屁、玩手段,那我永生永世都不是你的对手,不过,我虽然没有这些本事,但我对国家和人民没有害处,你有这些本事,你足以祸国殃民。


  但是就像冯延巳这样的人,李璟他一直是偏心袒护。有人要弹劾冯延巳,他就出来和稀泥,或者各打五十大板。史书上曾表扬李璟是仁厚,其实就是说他心慈手软,该出手时不出手,讲人情不讲法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朝廷内部拉帮结派,内讧不断。那么这样的朝政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李璟虽然没有把他的皇帝的本职工作做好,但是他在书法、诗词这些业余爱好上他是样样高手。比方说书法吧,他的楷书、草书、隶书、篆书样样都写得好。特别是隶书,他要模仿前代名家得那个手迹,连那个鉴宝专家都分辨不出来。他写的词,现在只留下了五首,但首首都是精品,足以列入词坛名作家的排行榜。特别是什么呢?特别是他因为这些爱好,所以就对南唐的文化事业格外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去兴办学校,搜集图书,然后招揽这些文艺人才。君臣之间还经常展开一些像研讨会一样的文艺活动。有一次冯延巳就写了一首词,其中有一个得意的名句,就叫做“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璟就开他的玩笑,他说,风把一池塘的春水吹皱了,关你什么事呢?冯延巳是很会拍马屁的,他马上接上去说,那可比不上陛下的“小楼吹砌玉笙寒”。这“小楼吹砌玉笙寒”正好是李璟一首词中的名句。我们从君臣之间这种轻松随意的谈话中间就可以猜想到南唐宫廷中间的那个文化氛围是怎么样地浓厚了。


  有这么一样的一个父亲,那么李煜要去学这个治国的本事,那恐怕是学不到什么了,但是在文艺方面,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因为父亲所营造的那个文化环境,李煜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在这方面,他是表现出来惊人的天赋,不但学了个十成十,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什么音乐、书画、诗词,他几乎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李璟对于李煜来说,他是一个理想的父亲,一个很好的导师。他不仅魏李煜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他还引导鼓励他走进了一个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在父亲的庇护和抚育下,李煜的少年时代的生活本来是可以过得非常的平静,他本来可以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而把艺术只当做生活的调味品。不过别忘了,我们前面提到过,李煜还有一个兄长,正是这个兄长让李煜平静的生活蒙上了一丝阴影,让他想由富贵闲人进一步去做一个隐士,而把艺术当做生活的全部。这位兄长有时何许人呢?他和李煜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实在太多了
  可以自己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还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谕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终成诗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这个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宇航局、琴侣一起游乐。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又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如此说来,与陶渊明的苦况,当然不同。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不算小。

  他喝酒时,有时是独酌。如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如果没有九天的疲劳,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没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娱乐的的身心。他是用酒来进行劳逸结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饮。他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在《赠元稹》一诗中说: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在《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一诗中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白居易逝世时,时年75岁。葬于龙门山。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河南尹卢贞刻《醉吟先生传》于石,立于墓侧。传说洛阳人和四方游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来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宽的土地上常是湿漉漉的,没有干燥的时候.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谕,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己。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谕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

  \
  迅雷里好象有全部讲稿.你自己去下吧.

  (一) 大江东去

  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三国,究竟是英雄的传奇,还是智者的比拼?穿透演义迷雾,还原历史真实。《易中天品三国之大江东去》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立场,通过近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在本集节目中,易中天教授将就几个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为您梳理三国历史的多重形象。画龙点睛品三国,继往开来说三分。

  易中天: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黄州赤壁所写,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水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就说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迎娶江东美女小乔已经十年,并非小乔初嫁了。但是苏东坡把小乔初嫁和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是要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所以下面说“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呢,贵族和官员开始时髦穿戴平民的服饰,这就是戴头巾。如果是军事将领,而一身平民的服饰,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赤壁之战当时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乱世英雄,他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秀、灭袁绍、征刘表,获得了当时北部中国的统治权,这个时候他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这就是孙权的军事集团。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他一统天下、九合诸侯的一个战略举措;而对于孙权集团来说,那可谓危急存亡之秋。当时曹操亲提大军十几万人,号称八十万沙奔江东而来,列阵于长江的西北岸,地点是现在湖北省的赤壁市附近。当时曹操的军队在长江西北列阵,战舰连成一片,军旗在江风中飘拂,虎视眈眈,雄心勃勃。而江东的君臣谈虎色变,魂飞魄散,胆颤心惊,纷纷向孙权提出立即投降曹操。但是34岁的青年将领周瑜却不把曹操的几十万人马放在眼里,他头上戴着青丝做的头巾,手上拿着羽毛做的扇子安之若素、指挥若定,谈笑风生之间曹操的几十万人马就灰飞烟灭了!不可一世的敌人就立即遁逃了。

  * 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对《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角周瑜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年英雄形象。而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主角应当是诸葛亮,周瑜不过是作为衬托诸葛亮智谋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英雄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叫孙策为孙郎。“郎”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个时候呼他们为郎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招美女喜欢的,帅哥也都是喜欢美女的。我们古人有两句话,自古美女爱英雄,自古嫦娥爱少年,所以美女最喜欢的那就是少年英雄,周瑜和孙策恰恰就是这样的少年英雄。而且,他们也都娶到了江东最美丽的女孩子,那就是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想想看吧,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个地方的高级将领,驰骋战场,建功立业,而且娶得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妻,作为一个男人还有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吗?连苏东坡提起这件事情来还表现出他的无限羡慕呐!我们去品读一下苏东坡的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家了”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反正我是羡慕他,你想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去忌妒别人呢?我们忌妒他还差不多。他又怎么可能因为忌妒别人而会被别人气死呢?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受冤枉的,蒋干确实到过周营,因为蒋干和周瑜是同学,但是蒋干没有盗什么书。看来历史有时候离我们真的是非常地遥远啊,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了。

  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方说《三国志》的记载。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操不像,这个周瑜不像,这个林黛玉不像,这个贾宝玉不像。你怎么能说不像,你见过吗?可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这个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

  这三种形象是有差距的,对于三国来说,形象最离谱的是诸葛亮。

  * 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到空城计,而说起空城计,则展现出了人们对诸葛亮军事天赋的无比推崇。那么,诸葛亮的空城计究竟发生过没有?人们对诸葛亮的追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易中天先生对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又有着怎样独辟蹊径的品评呢?

  诸葛亮这个人,至少从晋代开始就已经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当时有一个叫郭冲的人,�逭飧鋈舜蟾攀侵罡鹆恋奶�恕胺鬯俊保�醯孟衷诖蠹叶灾罡鹆恋钠兰墼对恫还唬�谑切戳艘黄�恼拢�凶觥疤趿廖迨拢��徊晃庞谑勒摺保�裁匆馑寄兀烤褪撬滴艺饫锘褂形寮�虑槭悄忝谴蠹也恢�赖模�谌��虑榫褪强粘羌啤V罡鹆恋目粘羌谱钤缂�诠�宓恼馄�恼隆?

  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

  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其中最可笑的是借东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三国演义》,当时诸葛亮借东风是个什么形象?披头散发,光着脚丫,穿一身道袍,所以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个妖不是妖精也不是妖怪,是妖人。妖人就是当时那些装神弄鬼的,什么巫婆啊,神汉啊,这类的人物。诸葛亮当然不是妖人,诸葛亮不但不是妖人,而且是帅哥。《三国志》说诸葛亮身长八尺,这个八尺是汉尺,汉尺的八尺合现在市尺五尺五寸,相当于一米八四。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年龄是多少呢?26岁,大家想一想26岁的年龄一米八四的个子该是什么形象?和我们心目中的,我们舞台上的一样不一样?借东风这个事情当然也是没有的。而且就算有,去借东风的人也不该是诸葛亮,该是周瑜啊。我们读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没说东风不与诸葛便啊。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他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幅攻心联其实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批评他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其他的军事将领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傻乎乎地带着军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袋,军师给我的锦囊妙计,打开看看,哦,这么办。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 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而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像以上分析的空城计和借东风等,只不过是文学家们把诸葛亮神话了,所以历史形象并不等于文学形象。而对三国人物崇拜达到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关羽,关羽已经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而且他还被奉为行业祖师爷。那么,民间为什么那样崇拜关羽呢?易中天先生对民间的关羽崇拜又有着怎样的精彩点评呢?

  文化人是非常崇拜诸葛亮的,而民间信仰更多的是崇拜关羽,关羽也是一个值得崇拜的人,因为关羽特重情义,这是关羽最大的特点。关于被曹操俘虏以后,曹操对他非常非常好,关羽也非常感激曹操对他的收留和信任,但是关于仍然心向刘备。那么这个时候关羽就面临一个选择,是效忠曹操呢,还是效忠刘备呢?而关羽采取了一个什么做法呢,就是我重重地报答曹操以后,回到刘备身边,这就是重情重义。当然关羽走的时候曹操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当时有人提出来要追杀关羽,曹操说不用,这样的义士我们应该尊重他。可惜现在民间只记住了关羽的情,忘掉了曹操的义,正是由于关羽如此地重情义,因此关羽成为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

  但是这个民间信仰呢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有点怪怪的,我们知道这个民间信仰受两本书的影响最大,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三国演义》。虽然在文化人那里《红楼梦》的地位最高,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NO.1,但是民间喜欢的还是《水浒》和《三国》。比如说民间行业会用《水浒》和《三国》的人物做祖师爷,比如说强盗以宋江为祖师爷,小偷以石迁为祖师爷,编制业以刘备为祖师爷,屠宰业以张飞为祖师爷,没有以《红楼梦》人物什么贾宝玉啊,王凤姐做祖师爷的。那么这些都还有些道理,奇怪的是剃头匠以关羽为祖师爷,关羽没有剃过头啊,而且东汉的时候这个我们中国人是不兴剃头的,是留全发的。那么想来想去一点联系,无非是剃头匠和关帝爷手上都有一把刀嘛,但是关羽的刀是杀头的,不是剃头的。我就想起来清代有一个剃头匠在门口贴出一幅对联来,倒是蛮像关羽的口气,怎么说呢:“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我不知道有人敢去剃头不?

  这是一个奇怪的事情,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关羽现在变成财神爷。你看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里面,民营企业,或者是个体商贩他的家里面都供者关羽的像。这个关羽是一个军事将领,你说他是战神这个话还说得过去,他怎么是财神呢?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财都是抢来的?而且依我看,关羽总有一天会变成爱神,会供奉在婚姻介绍所。为什么呢?因为关羽这个人对爱情追求也是很执著的,当时刘备带着他都投奔曹操,曹操是和吕布作战。战前关羽就提了一个要求,说曹公我可以英勇奋战,但是打下吕布以后,有一个女人你要把他嫁给我。曹操说好,刘备也去帮着说,然后到了决战前夕,这个关羽又去提醒曹操,那你说话要算数的,我们打赢了以后那个女人你一定要嫁给我的。曹操说不对啊,这个关羽怎么就认准了这个人,我去看看,曹操一看,哎呀,国色天香啊,我曹某人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结果弄得关羽非常的郁闷。

  不过曹操这个人虽然抢了别人的老婆,他也被别人抢了功劳,抢了什么功劳呢?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空城计的“发明权”,实际上空城计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

  * 历史上的空城计看来是有的,但是它不属于诸葛亮,而是属于曹操。通过易中天先生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历史,每个人也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点评三国人物,所以这就造成了空城计这种张冠李戴的冤假错案。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看待三国这段历史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呢?我个人的看法还是首先要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

  对于三国来说,还是要读《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叫陈寿,是现在四川省南充市人。陈寿完成《三国志》这部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一中国只有五年,就是相隔的时间不是很久。第二点呢,陈寿这个人治学非常严谨,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他宁肯不用,留下来的应该说是基本可靠。但是正是因为陈寿有这样一个特点,所以《三国志》这本书非常地简略,不是太好看。所以过了130年,又有裴松之来为《三国志》做了注。一般人为古书做注主要是进行一些解释,比方说名词解释、动词解释、时代背景介绍,怕你看不懂,做一个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样,裴松之把陈寿弃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陈寿写《三国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选择地补充了进去。补充的时候裴松之也做了一个甄别工作,就是他认为不可靠的材料,他会在后面加以说明,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时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什么什么。那么如果几个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自己去甄别。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较可靠的。

  所以要弄清三国的历史面目,历史形象,也就是这两个东西: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寿志裴注。但是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比方说空城计这个故事,钱钟书先生就认为是“不欺售欺”的典型,什么叫“不欺售欺”呢?就是以不欺骗来欺骗。我这里面没有人,我明明白白就告诉你是没有人啊,结果呢,对方还不相信。你越是说我这城里面真的没有兵,他越不相信。这叫做“不欺售欺”,钱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典型。

  因此《三国演义》这本书历来被当作兵书来看。明清之际,清人要入关,他们就用《三国演义》做教材。当时把《三国演义》翻译为满文,印了一千份,作为内部文件发给一定级别的贵族和官员阅读。甚至还有这样的故事,说是有一个满洲将军结识了一个汉人,成了朋友以后这个满洲将军说,你这汉人不错,来来来,你到我房间来,我给你看一个内部文件,不公开的。打开一看,《三国演义》。因为哪怕就像空城计那样的例子,它也有心理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战。所以为三国演义做批文的毛宗岗父子他有个说法,他说只有谨慎的人才不会做大胆的事,也只有谨慎的人才最能够做大胆的事,因为这个谨慎的人他一生都小心谨慎,他突然大胆一回没人相信。诸葛亮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叫做诸葛一生惟谨慎,他谨慎了一辈子突然来一个空城计,那司马懿不相信了,因为只记住了他平时的小心谨慎。当然这个事情也就是碰上了司马懿是个知识分子,想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有个叫魏禧的人说了,他说如果是碰上一伙山贼,一伙强盗,土匪,他哪想那么多,管他娘的老子进去再说!诸葛亮不就抓走了吗?

  所以,三种形象,各有各的道理。那么我们这个系列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三种形象都告诉观众朋友,然后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三件工作:第一是还原,就是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是比较,就是比较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什么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这个形象为什么会演变。实际上,品读历史也可以有三种意见,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第二种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时代意见;第三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个人意见。

  任何人研究历史都难免会有这三种意见,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实际上进入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今后的节目里,我将给大家笑谈三国,品读三分。而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在历史上争论最大、意见最分歧、形象最多样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请看下集——真假曹操。

现在的百家讲坛好多都是讲的战国时期的事,、

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且寓意深刻,要平民化,普众化。
并不要十分深奥,不要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如果能加点幽默就更好了。

我也想要哦


《孟子》两篇演讲稿
从五四运动开始打倒了“孔家店”,人们不再讲孔、孟,讲也是批判对象,把中国落后的原因不归罪于一言...5月19日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诸子”,头一位就是孔子。(孔子、孟子是否属于“子”里面,有...2008-12-27 《孟子》两篇演讲稿 11 2009-02-15 写孟子的演讲稿 30 2020-12-03 写孟子的演讲...

道德讲堂演讲稿5篇
看到他的水瓶脏兮兮的,而且不停地漏水,我赶紧从家里给他拿一个;看到他哪天衣冠不整,我赶紧帮他整理,一边整理一边嘱咐;三八节那天,我给他拨通他妈妈的电话,让他问候妈妈,引导他去爱亲人。 道德讲堂演讲稿6 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掀起这次“道德讲堂”活动的高潮,其主题非常明显: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

演讲与口才的演讲稿
物质财富尚可用金钱统计,而许多著名的思想 教育 专家与社会活动家通过演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无法用金钱统计,更为珍贵。他们通过演讲可以使许多原来不相认的人携起手来,也能使许多本来彼此不发生兴趣的人相互了解;通过演讲能替人排除纠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也能医治他人的愁苦、忧闷,使人们生...

顶级专家教你究竟吃什么编辑语录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和《精品健康导刊》社联手,近期推出了一套名为《百家健康讲坛》的丛书。这套精心编纂的系列书籍源自50多位顶尖专家的100多篇演讲稿,旨在为大众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究竟吃什么’的篇章尤为引人关注,由顶级专家亲自指导,教你如何做出科学的饮食选择。王陇德专家提醒...

我心中的班主任演讲稿
我心中的班主任演讲稿7 班主任,是初中路上一盏明亮的灯,带领我们前进,寻找成功的方向;班主任,又像一棵大树,任风吹雨打,教给在树下避雨的我们,要坚强,勇敢;班主任,更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太阳,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阳光,更带给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孙老师,我们四班的班主任,也是四班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一个月前...

百家讲坛讲的那些比较好?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纪连海的另类首先...

关于教育的演讲稿教师5篇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们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关于教育的演讲稿教师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阳光和春风伴随孩子们成长》 我很荣幸,因为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幸运的是,从教二十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

我心中的老师演讲稿
老师,您不是演员,却吸引了我们对知识渴望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最最动听的歌谣。 黄老师,一只粉笔,写下了你辉煌的人生;一块黑板,记录了你无悔的追求;一张讲台,使我们驰骋知识的海洋;一间教室,放飞我们美好的梦想。 黄老师,谢谢您,您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求已故演讲家曲啸的演讲稿,好像题叫“心底无私天地宽”?有音频、视频的...
1979年,他的历史冤案被彻底平反之后,重新登上高等院校及社会的讲坛,以《心底无私天地宽》、《人生的价值》、《信念的力量》等数十个专题,在国内外作过2000多场演讲报告,他的演讲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成为我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演讲家之一。1982年,...

励志演讲稿
励志演讲稿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人生并不是非要梦想成真才算成功,也许梦想永远都实现不了,但是追寻梦想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更多,充实了原本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意义。 有个人,小时候,他梦想当科学家,立志长大后要做像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达尔文……那样的人,为人类做出杰出的贡献。为此他拼命地学习科学基础知识...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百家讲坛 赵晓岚李煜讲稿完整稿 -
将茜咪康:赵晓岚: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历史人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我们称他为“后主”李煜.李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首先是一个错位的帝王,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天生的...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百家讲坛讲稿 -
将茜咪康: 旁白: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这一计的产生本是出于一次善意的欺骗.但后来却被演变成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阴谋.瞒天过海之计,可大可小,它不仅被用于重要的战略战术,也被演变成生活中化解尴尬的智谋.乔良教授认为:...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四大名著百家讲坛演讲稿
将茜咪康: 我读《四大名著》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个泱泱大国,它不仅仅有着5000年的历史,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以,中国的历史,是不能不了解的,就犹如作为一个中...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央视百家讲坛讲座精选(要最经典的) -
将茜咪康: 【视频点播及视频、MP3下载】百家讲坛8年讲座精选(共几千部) 好多好全好好看胡雪岩的启示(曾仕强)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易中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六部)继往开来 易中天 先秦诸子...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求二十篇百家讲坛的大概内容
将茜咪康: 第一部分 庄子何其人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无拘囿.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人:庄子. 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诵.大家都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但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 在 还有的发布上来,你加我q512418863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急需关于百家讲坛的演讲稿,历史和地理(不要原文)
将茜咪康: http://book.gougou.com/search?search=%e7%99%be%e5%ae%b6%e8%ae%b2%e5%9d%9b&restype=3&id=10000002 全套的.或者http://book.gougou.com/search?search=%E7%99%BE%E5%AE%B6%E8%AE%B2%E5%9D%9B%20%E5%8E%86%E5%8F%B2&restype=3&id=10000002&pattern=0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百家讲坛:康震 苏轼《初出茅庐》讲稿 -
将茜咪康: 展开全部画外音: 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二十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文人从政相比有那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求有关西游记的百家讲坛的讲稿 -
将茜咪康: http://www.so138.com/qa/so.aspx?vfw=%b0%d9%bc%d2%bd%b2%cc%b3%20%ce%f7%d3%ce%bc%c7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百家讲坛李清照》康震(演讲稿) -
将茜咪康: 话说李清照:再嫁之谜 马瑞芳 满朝皆知,李清照是当朝宰相的儿媳,是着名金石家、江宁知州赵明诚的遗孀,她手里有比金子贵得多的金石书画.即使战乱丢失,仍是守死的骆驼,想占有这些稀世珍宝?将夫死无子、孤苦无依的才女娶进门是...

扎赉特旗13527651356: 小小百家讲坛之中国传统美德的演讲搞,500字 -
将茜咪康: 儒,代表:孔子,孟子.作”,“孟子”,“荀子” 2.道教代表人:老庄.作品:“道德经”,“庄子” 3.学校代表:莫作品:“莫” 4.法家,代表人:韩非子,斯科特.作品:“韩非子” 5军,代表:孙武,孙膑.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6.大师,代表作:邓分析,惠施,龚桓申岛群.作品:“公共孙龙子” 7博物学家,代表:邹押嗯 8战略家,代表:鬼谷子,苏,章仪. “由桂” 9不拘一格,代表通过了“战国”重要讲话:卢浦 10.农家乐,农家代表人:旭兴 你知道这么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