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耕

作者&投稿:微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农耕文明起源~

中国农耕文明起源追溯中国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 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
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
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
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扩展资料:
农耕文明的特点:
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相对的海洋文明而讲,就是清代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在距今10000~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栗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和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两大系统,以及与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的南稻北栗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农耕文化
百度百科-农耕文明

新石器时代,大约一万年前。

  在中国历史上,农耕生产依赖土地,农耕民族对土地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于农耕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组织与伦理习尚。游牧生产依靠于水草,游牧民族为着水草的肥美而终年迁徒,形成了流动性的社会组织和简洁意重的礼俗。中国历史上周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往来,实际上是
  游牧与农耕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的碰撞,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碰撞,也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交往和互补。
  农耕生产是一种完全依赖于土地的生产。农耕民族在土地上播撒种子,护理着从土地上长出的幼苗,收获着在土地上成熟的庄稼。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农耕民族都必须守留在土地之上,从不轻意离开,因为他们懂得土地的价值,失去土地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意外的自然灾害,没有巨大的社会变革,没有家破人亡,农耕民族将会世世代代都居住和繁衍于一定地域之上。因为,农耕民族需要始终如一地看护着种植于土地上的庄稼,不需要迁徙,不需要奔驰。恰好相反,为了最终的农耕收获,农耕民族更多的是追求生活的安定。背井离乡,离开世代劳作的故土,是农耕民族所不情愿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农耕民族大多居处中原。中原大地有黄河的滋润,土质松软,气候四季分明,没有酷暑暴寒,宜于农耕。良好的自然环境保障了农耕生产的稳定性。为农耕民族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也使农耕经济成为中世纪中国最为稳定的社会经济。与游牧民族相比,农耕民族的生活和性格就显得十分的安逸和恬静。
  于农耕民族依赖土地,要终年守候种植在土地上的庄稼,需要在土地上掘穴筑屋,建筑长久性居所,从而就形成农耕民族的定居生活。由于生活的定居化,也就形成了村落,形成了邻里。帝王 君主便可依土地划分和管理国民,依土地修建城池,依土地进行分封,依土地建邦立国,依土地划分州、郡、县、乡、亭、里,依土地征税纳赋。在中国古代,由于土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域的紧密相连,便形成了中央控制的“大一统”政权,形成驾驭宇内的封建王朝,形成天下独尊的封建皇帝。由于土地的相连性,使得在这一土地上发生的政治与军事的纷争,不管这种纷争所造成的分裂历时多长,最终都必将归于统一。
  对于农耕民族,土地就意味着财富,占有土地就是占有财富。因此,占有更多的土地,便是农耕民族一生的渴望。在中国历史上,为了占有土地,出现过激烈的土地兼并:为了占有土地,即使做了高官,成了富贾,也要返乡买田置地,建立田庄。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理想和追求,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一大特点。
  耕民族在农作物生长的时节,有较多的空暇,加上农耕经济能提供较为稳定和丰富的食物,农耕民族的生活就显得轻松和悠闲,可以有时间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农耕民族密切的地缘关系,又使人际间的接触与交往更为频繁和深入。随着人们交往关系的发展和规范化,就形成具有体系性的礼俗。这种植根于农耕经济的礼俗,在中国古代便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礼仪。与农耕民族不同的是,游牧民族所从事的生产是一种以水草为根本、带有流动性的生产,即使在生产的空闲季节,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常常因为水草的远离而天各一方。因而,游牧民族的交往稀疏而情深,简洁而意重,而且没有农耕民族那样的繁文缛节。

  农耕是一种不需要付出剧烈体力的劳动生产活动,不论青、壮、老年人都能参与其事,而且老年人长期积累的劳作经验,在青年人的农耕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老年人在农耕民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农耕民族对老年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幼小无知到长大成人都目睹父辈起早贪黑的农耕民族,将孝敬老人作为民族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道德伦理。

  万物周载的土地给了农耕民族以衣食,成了农耕民族的终生依赖。因此,农耕民族对于土地有着特殊的理解和认识。在他们看来,土地给予他们衣食,是他们的生命所在,也将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在百年之后,只有将尸骨埋入土地,才感到得以安稳。“入土为安”是农耕民族的最终宿愿。而对于游牧民族,更为崇敬的乃是草原,因为只有草原才奉给他们肥壮的牛羊。游牧民族魂系草原,认为百年后的尸骨只有返回草原,才重得其乐。


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农耕经济具有哪六个方面
答:农耕经济的特点:持续性、多元结构、早熟。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影响:第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且经历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

中国古代农耕规律是什么?
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开始,到尧舜禹时期的石器耕种,再到商周使用青铜器和春秋开始使用铁器。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是中国农耕方式的一次革命,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

中国的农耕经济为什么叫早熟
农耕经济的早熟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使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句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是,中国的农耕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的性格。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在战国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中国的农耕文明历史
农耕文明的特点: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相对的海洋文明而讲,就是清代没落的最主要原因。在距今10000~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栗为...

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原因?
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原因:中国的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中国的文化就是农耕文化,历代统治阶级都是重农抑商。

南稻北粟的农耕文化对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
南稻北粟的农耕文化对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如下:主要表现在南北所种的农作物种类:南方种的是水稻、北方种的是粟(就是小米)。一、南方春耕文化 南方是水稻的主产区,因此春耕季节是农民们最忙碌的时期。春耕一般在农历二月份开始,主要分为水稻田和菜地两大类。1、水稻田的春耕文化 南方水稻田春耕主要...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春秋战国:铁农具日益普遍,牛耕开始;汉代:安装犁壁,牛耕普遍,出现耧车和代田法;唐代:曲辕犁的发明;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等。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水利设施的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4.概括中国古代农业...

我国古代有哪些农耕用具?
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4.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封闭性...

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史
农耕文明,是指由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其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评价1000字以上
1.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3.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 4. 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5、政府应减灾减负 (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奠定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包括发达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裕华区15863158704: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
长兴进皮敏:[答案] 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不需要市场和商品交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来满足自己生存需要,即我们所说的男耕女织,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所以中...

裕华区15863158704: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
长兴进皮敏:[答案]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因为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就是奴隶制的产物,铁犁牛耕是封建社会的方式

裕华区15863158704: 说说中国的农耕文明为世界作了哪些贡献 -
长兴进皮敏:[答案] 在古代,中国不论是农业技术还是经济制度,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文化传播上,不仅对亚洲周边国家产生过深刻影响,欧洲各国也从中国古代文明中吸取了不少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成果. 就农业生物品种而论,中国最早驯化育成的水稻品种,...

裕华区15863158704: 中国农耕经济的两种主要形式 -
长兴进皮敏:[答案] 1,千耦其耘(商周大规模工具简单集体行动); 2,个体农耕(古代主体).

裕华区15863158704: 中国农耕业有哪些变化 -
长兴进皮敏:[答案] 最早是关中地区最发达,在唐朝初期以双牛抬杠为主,后来发明了曲辕犁一头牛可以很好的耕地,在安史之乱时候传到南方,. 翻车的发明使更多的土地都可以用来耕种,解决了灌溉问题.农耕发展一直不是很快,主要是农产品相关手工业的发展.

裕华区15863158704: 我国原始农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长兴进皮敏:[答案] 一、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二、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三、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裕华区15863158704: 简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 -
长兴进皮敏:[答案] 使用磨制石器,比如石刀、石镰、耒耜等;过着定居生活;在农业之外,还有其它经济生产活动,比如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等.

裕华区15863158704: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
长兴进皮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给自足: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所以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自身的需要.2. 封闭性:由于人们和市场的联系甚小,对于外界的变化仅仅通过人们的道听...

裕华区15863158704: 为什么中国的古代农耕文明最早起源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线等) -
长兴进皮敏:[答案] 文明的起源离不开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自然条件不用说,中西部是黄河流域,自古大河灌溉与农耕文化就脱不了关系.但为何长江流域就没有成为农耕文明的起源呢?这又要考虑到人文因素. 因为最早的王朝形成于中西部,伴随着国家而产生的土地制...

裕华区15863158704: 农耕社会是什么社会? -
长兴进皮敏: 大约在一万年前,古代世界开始发生了农耕和畜牧.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耕中心.最早的是西亚,在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带,这里的居民最早驯化了野生麦类,发展为种植小麦、大麦的农耕中心.其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