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有什么典故?

作者&投稿:字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一、典故:
据《史书·蜀王本纪》记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望帝以鳖灵功高,禅位于其。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他想,国家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将是万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后,竟然慢慢变了样,不仅把国家治得乱七八糟,还占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一个个传言飘到望帝的耳边,望帝变得心急如焚,于是想赶回都城劝那宰相回心转意。可是,人家城门紧锁,根本连都城都不给他进。望帝求也没用,喊也没用,只好郁郁寡欢地回到西山,并日夜掩泪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伤过度吧,他黯黯然断了气。不久,他化作了一只鸟,目光呆滞地站在屋顶上,望着远处曾经熟悉的都城哀声啼鸣,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红红的鲜血来……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说的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前,有一个叫杜宇的人在四川那边称了帝叫望帝。这望帝是个模范丈夫加标准父亲,对妻女非常的爱,视如己身;他还非常的勤奋,而且非常的爱民,隔三差五便卷起裤腿跑到田里去,跟自己的子民百姓一块乐呵呵地犁田和种地。后来,因为他的宰相治水有大功,又因为这位宰相貌似一位极高尚并极有抱负的人,他开始觉得自己不如人家,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再坐帝位了,于是一咬牙将帝位让给了那位宰相,自己却一个人躲到西山清修去了。
二、子规啼血: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宇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

“子规啼”有“子规啼血”的典故。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

“子规啼血”的典故常被引用在诗词中,试举如下:

1,烘托伤春、惜春,表达惜时之意 。

《送春 / 春晚》宋代: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释义:

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回来。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不相信春风唤不回。

2、倾述乡愁、思念,寄托羁旅之愁 ,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宋代: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释义:

你独自靠着船舷向远处的岸边望去,淅淅沥沥的雨快要停歇了。天空中还是布满了黑云,让人觉得仿佛到了傍晚时分。水边的小洲上一片寂静,并没有采摘香草的女子。放眼望去,只见双双鸥鹭立在水边。一阵风拂过芦苇荡,芦苇轻轻摇晃,几点渔灯时隐时现。

舟上两人在闲谈,一问“今晚宿在哪儿”?一手遥指远处,烟雨绿树中隐藏着一处村庄。你四处为官,早已成了他乡客。闲倚桅杆凝思长久立。望,万水千山迷茫远近处。家乡在何处。子别后、亭台楼榭依旧在,不见人欢聚。想到此、肝肠寸断,离情苦。却听到,杜鹃声声叫:不如归去“,让你更添愁绪。

3、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释义: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4、抒发伤感、亡国之情。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释义:

樱桃落尽,春天已经离去,只有那蝴蝶还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人群渐渐散去,小巷一片冷冷清清,只见袅袅残烟草色不清。炉里的香烟随风轻轻摆动,闲绕着香炉上的凤凰绘饰。但见她愁容满面拿着罗带,回首往事只觉仇恨绵绵。

5、抒发春闺之怨。

《踏莎行·院落深沉》宋代:洪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释义:

夜晚的院落幽深隐蔽,池塘寂清谧静。我睡不着觉,把窗帘卷挂在帘钩上,映入眼帘的是满树梨花的花影。手指拢住古筝的弦,黑暗中筝面的雁柱也摸不到,音调也调不准。香炉中的盘香耗尽,懒得去添香料,身处屏风旁也徒然感觉到室内的寒凉。

凤形的头钗倾侧在头发的一边,蝉形的鬓发发武零乱不整。憔悴面孔的脂粉颜色即刻减退,也懒得去照一下镜子。月下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催归的啼叫声,不经意间,一年中三春的美好时光就这样轻易终结了。



子规是一种鸟,俗称杜鹃。也就是布谷鸟。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称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于是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巫山,独自离去。死后他化作了一只小鸟,由于思念故土,这只小鸟整天叫着“不如归去”,以至于嘴上都啼出血来。人们便称它为“子规”。地上有一种跟他同名的花叫做杜鹃花,据说就是他啼出的鲜血滴在地上变成的。李商隐有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

子规是一种鸟,俗称杜鹃。也就是布谷鸟。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称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于是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巫山,独自离去。死后他化作了一只小鸟,由于思念故土,这只小鸟整天叫着“不如归去”,以至于嘴上都啼出血来。人们便称它为“子规”。地上有一种跟他同名的花叫做杜鹃花,据说就是他啼出的鲜血滴在地上变成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05164.html?fr=qrl3




“子规啼”有什么典故?
“子规啼”有“子规啼血”的典故。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2. 古代蜀国王杜宇去世后化作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的啼叫声提醒人们,其啼声甚至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形成了“子规啼血”的成语。3. 王维在《送梓州李使君》中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又是满山杜鹃红。”描绘了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映红了山间的景象。4. 李白在...

“子规啼”有什么典故?
子规是一种鸟,俗称杜鹃.也就是布谷鸟.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称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于是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巫山,独自离去.死后他化作了一只小鸟,由于思念故土,这只小鸟整...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1. 子规啼血的典故源自《史书·蜀王本纪》,讲述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便哀婉啼叫,其声带血,因而有杜鹃花。2. 这个故事中的杜鹃鸟,其啼声被认为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来形容极度悲痛之情。3.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季,其啼声唤醒人们,泪水染红了...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相关诗词:1、王维《送梓州...

子规啼血的故事是怎麽来的?
子规啼血的典故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蜀王本纪》。望帝当国的某一年,江水里逆流来了一个人,楚国人,名叫鳖灵。望帝觉得鳖灵智慧聪明,便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鳖灵做宰相没有多久,一场洪水忽然暴发,望帝就叫鳖灵去治理洪水。之后,鳖灵治水有功,望帝将王位禅让给他,望帝到西山去隐居起来。但没想到...

子规夜半犹啼血的典故
子规夜半犹啼血,这句诗里的典故是子规啼血。子规鸟又叫杜鹃鸟,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俗称断肠鸟。子规啼血典出《史记·蜀王本纪》。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一种说法是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子规啼血什么意思
子规啼血的具体介绍:子规啼血,历史典故,典出《史记·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记载传说:据《史记·蜀王本纪》记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为什么用子规啼
用“子规啼”表达悲伤的感情。典故:杜鹃啼血_金山词霸 【拼 音】:dù juān tí xuě 【解 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子规什么时候叫?有什么讲究?
子规一般是在夏季,半夜有月亮的时候啼叫。子规啼有“子规啼血”的典故。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大足县15820883273: “子规啼”有什么典故? -
捷苇奥普:[答案] 子规是一种鸟,俗称杜鹃.也就是布谷鸟.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称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于是退位将皇位让给...

大足县15820883273: 古代诗词中子规啼血一词有何典故?
捷苇奥普: 据说,先闻子规杜鹃初啼的人将有悲伤离别之事 发生.后世诗人多以“子规啼血”比 喻凄凉悲伤之状、生离死别之苦.参见“啼血”条.唐•孟郊《答韩愈李观 别因献张徐州》:“古树春无花,子规啼有血.”唐•李群玉《题二妃庙》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大足县1582088327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引用的典故出自哪一神话故事 -
捷苇奥普: 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落满飞”.子规,即杜鹃鸟.唐末诗人吴融有《子规》一诗,从蜀帝杜宇死后魂化杜鹃的故事落笔来抒发悲慨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大足县15820883273: 夜宿七盘岭中的子规啼的作用是什么 -
捷苇奥普: 芳春平忡绿,清夜子规啼二句有何妙处,在于用了比喻,将子规夜班啼血的历史典故应用到文中.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大足县15820883273: 又闻子规啼夜月暗指什么典故 -
捷苇奥普: 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大足县15820883273: 子规啼微是什么意思 -
捷苇奥普: 子规啼血吧,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大足县15820883273: 杨花落尽子规啼,作者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
捷苇奥普: 写杨花落,子规啼的目的是:既写景又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伴随着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 语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原文如下: 杨花...

大足县15820883273: 杨花落尽子规啼的子规啼是什么意思啊,急用,快,必 -
捷苇奥普: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简称子规.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

大足县15820883273: 子规为何是杜鹃鸟?有甚么小故事?
捷苇奥普: 在诗歌《浣溪沙》的诗句里,''萧萧暮雨子规啼''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子规是古代的1种鸟类,名叫杜鹃鸟.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唱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所谓杜鹃啼血猿哀鸣.

大足县15820883273: 子规有多少别名?有什么典故? -
捷苇奥普: 子规,也叫杜宇、杜鹃或布谷鸟,古称鸠或鵋鵴.关于子规的典故很多,诸如杜鹃啼血、鸠占鹊巢等.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相传杜鹃性拙,笨得不会做窝,经常霸占鹊巢孵雏,不讲道理.这就是成语鸠占鹊巢的来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