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真正懂的进

作者&投稿:舟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代京剧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戏曲艺术家?~

你的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费劲,所以都两天了还没有人来回答,不是没有人知道,而是你的问题太大。回答你标题所述的问题还行,只要给你罗列出一些人名就可以了,而你的问题补充里所要求的就不那么容易回答了,因为这些内容可以写成一本书,想要在这里用三言两语说清楚很难。 我可以给你说一些人名: 京剧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是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一批卓越的演员,“同光十三绝”,就是这期间13位著名京剧、昆曲演员的合称,他们是: 程长庚、杨月楼、谭鑫培、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卢胜奎、朱莲芬、杨鸣玉、时小福、徐小香、郝兰田、张胜奎。与他们同时代的著名演员还有:余三胜、张二奎、汪桂芬、孙菊仙等。其中,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被称为“前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被称为“后三鼎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同时还出现了“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前四大须生),后来又有了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以孟小冬为代表的女老生。小生行当则以俞振飞、姜妙香为代表,老旦以李多奎为代表(老旦的创始人为龚云甫),花脸以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为代表,还有以言慧珠、童芷苓、赵燕侠、王玉蓉等为代表的坤旦。 其他的著名京剧演员还有:周信芳(麒麟童)、叶盛兰、杨小楼(杨月楼之子)、王瑶卿、裘盛戎、萧长华、袁世海、杜近芳等,还有“四小名旦”——张君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 以上所举的已经有50多个著名艺术家了,还能举出很多来,他们都对京剧艺术发展做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如果一一道来,那可就费老劲了。要不我大致说几个,并且点到为止,不展开。
1、程长庚(1811-1880):京剧形成的奠基人,人称“大老板”,勇于改革;
2、刘赶三(1816-1894):名丑。
3、谭鑫培(1847-1917):程长庚之徒。开创由重唱功转入唱做并重、文武兼备、以多种艺术手段刻画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感情之先河。
4、杨小楼(1878-1938):武生宗师,开创“武戏文唱”之先河,把京剧武生艺术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5、王瑶卿(1881-1954):人称“通天教主”,是杰出的京剧艺术教育家,是清末以来传人最多,影响最大的旦行艺术大师,曾教过400多位弟子(包括四大名旦)。
6、余叔岩(1890-1943):余紫云之子。将声腔艺术引向精巧细腻、音醇韵厚。是自谭鑫培之后最有成就,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
7、梅兰芳(1894-1961):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的创始人,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生坚持改革创新,对编、导、表演、唱腔、伴奏、化妆、服装、灯光、道具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舞台面貌为之一新。
8、周信芳(1895-1975):海派老生流派的旗帜,艺名麒麟童,人称“麒派”。
9、李多奎(1898-1974):创立了清越醇厚的老旦新腔,是继龚云甫之后影响最大的老旦演员。
楼主如果有兴趣,建议买几本有关京剧的书籍来研究。

被誉为中国“ 四大名旦 ” 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梅兰芳(1894~1961),原籍江苏泰州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攻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程砚秋(1904~1958),满族,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剧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见精练。不少本头戏逐渐删除繁冗,精简为自成起讫的折子戏,如全本《宇宙锋》通常只演"修本"、"金殿"二折。辛亥革命前后,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还出现了一批密切结合现实的新剧目,如汪笑侬的《哭祖庙》、《瓜种兰因》等。音乐方面,板式、曲调有所增益,字音、声韵更加定型,使京剧唱腔委婉、动听,更具特色。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也更为细腻、精致,色彩浓郁。京剧史上老生前三杰(程长庚1811-1880,徽派;余三胜1802-1866,汉派;张二奎1813-1860,京派)还带有京剧前身徽、汉的地方色彩,传到老生后三杰(谭鑫培1847-1917,孙菊仙1841-1931,汪桂芬1860-1906)时,原来那种地方色彩已逐渐融会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

  光绪九年(1883)起,大批京剧著名演员陆续被征为"内廷供奉",领取一定银米,平时在戏园演出,不定期地应召进宫当差,从而打破了乾隆以来宫廷蓄养戏班的旧制。由于皇室贵族的喜爱,既为演出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又在艺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留下了一批比较完整的剧目,并为京剧艺术的严格规范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同时,宫廷演出也在剧目内容的倾向上给京剧带来一些消极作用。

  这一时期,有些京剧艺人直接参加政治斗争。如戊戌政变中,名旦余玉琴、田际云等倾向维新变法,为光绪帝传递消息。在上海,辛亥革命攻打制造局之役,潘月樵、夏月润等直接参战,曾得到孙中山的嘉奖。

  光绪二十四年(1908),上海出现了第一个近代化的剧场新舞台。夏月润弟兄出于爱国热忱,在当时"租界"以外的地面,兴建了备有灯光布景设施的剧场,变革了传统的方形舞台,从而推动了京剧舞台艺术的革新,并影响到其他各地。

  从1917年到1937年,是京剧艺术出现高峰的时期。剧目方面,传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同时大量涌现新创剧目。题材范围扩大了,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增多了。剧目与演员的表演特色结合更紧,出现了为某些艺术流派所特有的剧目。舞台艺术方面,流派艺术大大发展。早先,京剧舞台上以老生为主,老生流派比较明显。到这一时期,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锐意革新,积极排演新戏。梅兰芳在新编演的《嫦蛾奔月》、《霸王别姬》、《西施》等"古装戏"中,把我国传统的古典舞蹈艺术吸收到京剧中来,唱腔曲调、伴奏乐器丰富了,服装、化装也有很多革新。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也都发挥各自的创造力,编演了能够体现自己艺术特色的新戏,如程砚秋的《春闰梦》,荀慧生的《钗头凤》、尚小云的《汉明妃》等,舞台上出现了"四大名旦"争衡的局面。这不仅使旦角艺术焕发出空前的光彩,而且带动其他行当,争奇斗绝,流派纷呈。如老生行,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言菊朋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流派。在上海,周信芳(麒麟童)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新剧目,独树一帜,影响广及江南各地,世称"麒派"。武生行,杨小楼、尚和玉等与南方的李春来、盖叫天等,也都形成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此外,花脸、小生、老旦、丑等,也都人才辈出,京剧舞台达到了艺术高峰。

  20年代以来,上海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连台本戏。这种戏剧结构形式,原具有情节生动、有头有尾、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一般观众欢迎,逐渐流行于江南各大城市,以后也传到了北京。其中某些片断还独立成为单折演出。但后来有些连台本戏走上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歧路。有时第一本戏主题还明确,但连演下去,本数越多,离题越远。

  同一时期,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女艺人,有的艺术成就颇高。自从道、咸年间京剧形成以来,京剧演员,无论生、旦、净、丑,一律皆由男演员饰演。大约在同治年间(1862-1874),上海开始有了幼女组成的戏班,习称"髦儿戏";辛亥革命后,北京、天津也出现了女班,有的女演员,颇著名声,但由于社会条件限制,大都昙花一现。20年代以后,许多优秀女演员先后脱颖而出,艺术上相当成熟,且能独立挑班。1930年在北京广德楼实行了男女合演(上海略早)。这些优秀女演员,除较早的老生恩晓峰、筱兰英,旦角王克琴、刘喜奎等外,20年代以后有老生李桂芬、孟小冬,旦角雪艳琴、新艳秋等。

  这一时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受到较多重视,并采取了新的措施。从光绪六年(1880创办小荣椿科班,到光绪三十年创办的富连成科班,都实行苦练幼功、技术第一的教学方法。1919年南方建立的南通伶工学社(欧阳予倩任主任),1930年在北京建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焦菊隐等任校长),1934年创办的山东省立剧院,1938年成立的上海戏剧学校,以及同年成立于西安,1945年后迁上海的夏声戏剧学校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革,除基本功外,兼重文化课程,并授以音乐及其他艺术知识。这种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对提高新一代演员的艺术修养却收到了一定效果。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这里是入梦说戏的第一篇,我们就先说一说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在清朝初期,中国的戏曲艺术到了昆曲与“乱弹”并重的时期。什么叫“乱弹”呢?这是与昆曲相对的其他戏曲形式,在那时被称作“乱弹”。清初的北京城,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的城市,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在安逸的外在条件下,人们就自然而然的来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此时在戏曲界,占主流地位的是昆曲,昆曲具有曲调婉转悠扬、辞藻华丽高雅的特点,深受上层阶级的喜爱。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的市民也开始来欣赏戏曲,有时过于高雅的昆曲,反而不能被接受,这时候,“乱弹”开始走上主流路线,并逐步得到了上层阶级的认可,随后,出现了“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主流戏曲形式,其中“南昆”是指以苏州一带为代表的昆山腔,“北弋”是指河北一带的弋阳腔,“东柳”是山东的柳子腔,“西梆”是指山西陕西一带的梆子腔。四大声腔的成功,刺激了各地的戏曲艺人争相到京城献艺,自然少不了南方的徽班和汉剧。 1790年,为了给八十岁的乾隆皇帝做寿诞,一个浙江盐务大臣带着皖南艺人组成的戏班“三庆班”入京演出。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 与徽戏同时的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由于徽班是演出团体,进京后他们演出的剧目和演唱的声腔,必须克服审美地域性,去迎合与全国各地有着紧密关联的京都观众。这就迫使他们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善于融汇贯通。于是,唱二簧调为主的徽班兼容了湖北汉调、皮簧腔。自此以后皮簧戏为主的戏班,形成了一个新剧种,被称之为京戏,立足帝都。这其间,杰出的艺人余三胜(1802--1866)、张二奎(1814--1864)、程长庚(1811--1880),是徽汉合流、并汲取昆腔、京腔(高腔)、梆子等诸腔杂调,衍变为京剧(即京调皮簧戏)的代表人物。人们称其为“三鼎甲”,自是情理中事。 《同光名伶十三绝》 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l860至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也正是这些著名的演员,台上的“大角儿”,进一步的推动了京剧的发展。 同光名伶十三绝:前排左起:张胜奎(《一捧雪》莫成) 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 程长庚(《群英会》鲁肃) 时小福(《采桑》罗敷) 卢胜奎(《空城计》诸葛亮)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 后排左起:郝兰田(《行路》康氏)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 徐小香(《群英会》周瑜) 杨鸣玉(《思志成》闵天亮) 朱莲芬(《琴桃》陈妙常)杨月楼(《探母》杨延辉) 京戏的艺术水平在高明艺人的推动下迅速提高,它激起了清廷皇室的狂热偏好。咸丰末年戏班开始被传入宫内演戏,有一个叫“升平署”的机构管理着进宫演出的事。昨日还在茶楼会馆表演,今朝便要为封建最高统治和京师百官献艺。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京剧实行着民间精神与宫廷趣味的融合,实行着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的交汇。而融合交汇的结果,是把京剧引向了更统一、更规整的境地。统一规整到它足以贯通各个社会阶层,穿络不同的地域范围。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老生后三杰”师承各有侧重,艺术风格各异,从全面权衡,谭鑫培文武昆乱不挡,艺术造诣及对京剧的发展,远远超过汪、孙。光绪年间,谭鑫培被称之为“伶界大王”。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二十年代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均在宗“谭派”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 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当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及外班(京剧班)演出。光绪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结止宣统三年(1911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余人曾入宫。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同期,位于大栅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尚有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这一时期,旦角的掘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这一时期除杨派(小楼),梅派(兰芳)、尚派(小云)、程派(砚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张派(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叔岩)、高派(庆奎)、言派(菊朋)、马派(连良)、奚派(啸伯)、杨派(宝森)、新谭派(富英);净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寿臣)以及50年代后产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叶派(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云甫)、李派(多奎);丑行中的叶派(盛章)等。同期尚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生行中的王凤卿、时慧宝、王又宸、李洪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 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

详见金盾出版社,《京剧史闻趣话》、《京剧票友》。


京剧的发展历程
1、中国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金元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从京剧诞生到成为“国粹”走进黄金时代,二百年的京剧史里产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大师。2、以富连成为代表的众多戏曲科班培...

京剧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65 64 为您推荐: 京剧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浅析京剧的演变论文 京剧的...

帮忙简述下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如下:1. 清朝的杂剧与戏曲融合:京剧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当时在北京流行着各种戏曲和杂剧表演。这些表演形式融合了宫廷音乐、地方戏剧和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京剧的基础。2. 四大名旦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开始崭露头角。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的...

京剧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天,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在琉璃厂西南建立。由吉林富商牛秉坤出资兴建,叶春善主持业务,管理各项事务。富连成每三、四年招收一科,科员学艺7年。富连成自开办以来,学员人数日渐增多,1906年,社址迁宣武门外前铁厂。1912年改称富连社。富连成科班培养出许多著名的京剧大师,如马连良、...

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真正懂的进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

京剧是国粹之一,它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另外京剧的发展历程也是让大家值得争议的,在古代的时候,腔调主要以西皮、二黄为主,但是徽剧被称为京剧的前身,在197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入了北京,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进行合作,同时也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的曲调,在这段历程当中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京剧。...

京剧素有中国国粹之称,你知道京剧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剧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见精练。不少本头戏逐渐删除繁冗,精简为自成起讫的折子戏,如全本《宇宙锋》...

京剧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京剧艺术比其他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唱、念、做、打的完整体系,并开始有了统一的风格。1919年,梅兰芳第一...

中国戏曲京剧发展历程详解
1、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已跨越八百余年,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金元杂剧的兴起,到明清传奇的盛行;从昆曲和弋阳腔的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的历史性时刻;再到京剧的诞生和其作为“国粹”进入黄金时期,京剧的短短两百年历史见证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众多表演艺术大师...

我国的京剧经历过什么样的演变?
京剧作为国粹,是我国的传统戏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较高的名誉。京剧距今已有150年左右的历史,在这150年里,京剧有过极度辉煌的时期,也曾受到过迫害,那么京剧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1790年,也就是乾隆当政时期,因为乾隆酷爱听戏,所以他经常会让南方的戏班子...

金乡县15799292842: 帮忙简述下京剧的发展历程 -
营乖赐尔: 清乾隆末四大徽班进京,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发展.分形成期、成熟期、鼎盛期.1917年以来,京剧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1927年,“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营乖赐尔: 京剧产生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发展大概分为: 孕育期、形成期、成熟期和鼎盛期(内容太多——略)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发展的介绍 -
营乖赐尔: 中国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金元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从京剧诞生到成为“国粹”走进黄金时代,二百年的京剧史里产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
营乖赐尔: 京剧起抄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袭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bai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du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zhi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dao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由什么发展来的 -
营乖赐尔: 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合流演变合成.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少点的 -
营乖赐尔: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满意请采纳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
营乖赐尔: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

金乡县15799292842: 戏曲的京剧发展史是什么?
营乖赐尔: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了,它以其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俗称“皮黄戏”.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
营乖赐尔: 京剧发端的契机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庆祝皇帝八十寿辰.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 是扬州盐商组织阵容强大的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祝寿.徽班进京,...

金乡县15799292842: 京剧发展的历史简说 -
营乖赐尔: 50字以内的答案:http://www.didida.org/club/Show.asp?id=176&BoardID=29&TB=1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