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人性论和荀子的人性论的异同

作者&投稿:郯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异同点~

不同之处:
1、人性论提出的背景时代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周朝之后了,奴隶制度基本被消亡。当时的商鞅主张变法,推行制度变革,追求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的建立。。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在这个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意识到统治的维护不能仅仅依靠“仁政”来完成了,对于法制的加强更加急迫。
2、具体内容不同
孟子用这种上天赋于的恩德来说明人性生来就是善良,他提出的人性论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唯心主义性善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极大的欲望,喜欢争利好斗,而善良只不过是对恶的伪装,是一种“伪”。人性生来就在向恶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加约束和教育终究会成“恶”。
3、出发点不同
孟子对“生之谓性”的说法并不全盘否定,人性和动物之性最大的区别是人具有对道德理解的属性,即人性的第二种属性。
荀子对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并不认同,他认为“性”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传统自然的属性,这种“性”是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效仿来改变的,然而人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定义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并不能叫做人的本性。

相同之处:
1、两种人性论都具有抽象性
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和理解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孟子和荀子定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且具有先天性。
2、都重视后天的培养
认为后天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说的,整天的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知识,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没有办法行千里路。这些古人所说的具有警示作用的道理都在告诉我们后天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3、两人对人性论讨论的最终目的相同
孟子强调的性善,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并不断发展,那么人人都能够拥有好的道德,生活都会安居和幸福。荀子强调的性恶,如果能够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将这种恶约束起来并且能够转化为善,那么国家一定会长治久安。
其实不管是善还是恶,“性善”是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性恶”只不过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两位儒家大师都是为了人民和国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论

一、相同点:
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
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二、不同点:
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恶论”。
2、思想不同: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荀子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扩展资料:
孟子民本思想的意义和影响:
1、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2、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3、《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一、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同之处 首先,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任何思想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应,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周朝的奴隶制已经基本不复存在,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商鞅主张改革,推行法治,提倡战争,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孟子反对商鞅等人的观点,主张实行改良,施行“仁政”,因此宣扬天赋道德的“性善”论,从而为其“仁政”思想打下理论基础;荀子所处的时代则是战国后期, 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不能单靠“仁政”来维护其统治,统治者迫切的需要加强法制。王先谦先生曾在《荀子解集》的序中说“余谓性恶之说,非荀子本意也。……余因以悲荀子遭世大乱,民胥泯棼,感激而出此 也。 ”[4]3 其次,孟子和荀子对“性”立论的出发点不同。孟子对“性”的定义,体现在《孟子·告子》一章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的辩论中。告子把“生之谓性”当做其人性立论的基础,他把性看成是一种传统的自然属性。孟子则不同意告子的观点, 他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2]197 孟子 把“性”分为两种,一种属于人的本能的“性”;另一种属于人的道德的“性”。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 也。”[2]263孟子没有完全否认“生之谓性”,只是认为单从“生 之谓性”的角度来谈人性未免太过肤浅,所以他把味、色、声、臭这些本能的“性”归结为其中“有命焉”。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单从生理功能上看,区别并不大,人性与动物之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道德性,即人的第二种“性”;荀子则对孟子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荀子针对孟子所说提出的“人之学 者,其性善。”[3]355 说:“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 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3]355 荀子在这里首先明确“性”指 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是不能学习不能效仿的。接着阐明性、 伪之分,并提出判断二者的标准,人身上那种不能学习、不能努力就能做到的东西,叫本性;人可以学会、可以通过努力实践做到的,叫做为。荀子批判孟子将仁义礼智这些具有社会属性的道德性归结到人的本性之中,认为这是没有辨别性、伪之分。 第三,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具体内容不同。孟子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道德层面出发才能真正的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每个人都是先天具有道德心的。他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2]59 孟子在 这里举例说人们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将要跌到井里去,都会产生一种惊惧、 同情的心情,人们这种心情的产生是没有任何主观目的的。孟子通过这种对于人心理的分析从而得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观点。所谓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 孟子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不具备它,就不能称其为人。孟子在举例论证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后,进而引申出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认为这些是仁义理智之端。同时, 孟子也意识到,举小孩将入于井之例,来说明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法说明“善”的普遍性。孟子为了进一步说明人性本来就善良,借助天道,把“性善”提升到不需要证明的高度。“《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 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2]200 孟子以孔子对诗经“知道”的评 价来说明仁义礼智这些道德是原本就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天德,用天赋道德来解释人性本善。他把仁义礼智这些善,认为是人天生就有的,同时刻意回避讨论先天之恶的可能性,孟子的人性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天赋“性善”论;荀子不同意孟子的这种天赋“性善”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 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
于暴。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联系和区别?
一、二者联系 1、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基础都是儒家“仁”的头脑。2、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的本性没有区别。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性可以在后天改变。3、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样 是通过“求”与“学”的实践原则, 从而到达儒家“仁政”理想, 这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二、二者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孟...

孟子主张“性本善”论,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善者伪之”论,你认为...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孟子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荀子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道德修养是主体通过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两种人性论看似对立,实际上是互补的。当然孟子主张的性本善论在中国历史上盖棺...

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四端,四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就是...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

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苟子是如问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学说的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意义研究 摘 要:在人性论问题上,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恶”。 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人性属于生成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内省、学习和实践,克服人性的弱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1、共同点:(1)教育作用: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2)教育目的: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3)教育内容: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2、不同点:(1)人性论: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荀子肯定“...

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人性论有着怎样的不同?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极荐齐桓公发政施仁,实行仁术,最终达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荀子强调“外在之礼,主张“修身”,认为环境能对人的塑造...

论述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的区别
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

荀子的核心思想
2、荀子的生平事迹不详,据史书记载,他活动在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赵国,后来到齐国担任过祭酒之职,晚年回到楚国,担任兰陵县令。荀子在晚年的时候,收徒讲学,为后来的儒家学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3、荀子的思想涉及人性论,道德论,政治哲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他的...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张
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人有好坏之分,社会秩序也需要不断去维护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恶”是荀子人性论的核心思想。化性起伪是荀子人性论中相当重要的内容。根据子的人性论,所谓“性”就是指人对自然生理的欲望和物质生活的欲求。人为获得这些欲求而采取的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的实践活动就是...

西平县13831858885: 孟子的人性论和荀子的人性论的异同 -
鱼嘉复方:[答案] 一、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同之处 首先,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任何思想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应,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周朝的奴隶制已经基本不复存在,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商鞅主张改革,推行法治,提倡战争,从而建...

西平县13831858885: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鱼嘉复方:[答案] 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

西平县13831858885: 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
鱼嘉复方:[答案] 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所以孟子主张“性善...

西平县13831858885: 论述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各自的基本内容,并比较两者异同. -
鱼嘉复方:[答案] 人性论是哲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在先秦诸子中,性善论以孟子伪代表,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使人保持天赋的善性不丧失.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就连圣人也不例外.而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很多努力去...

西平县13831858885: 简述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假说的异同 -
鱼嘉复方: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荀子性恶论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西平县13831858885: 孟荀人性论比较 -
鱼嘉复方: 荀子是法家,且在楚国做官时处处体现法家治国思想.荀子的两位杰出门生韩非子、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既反对“性善论”,又反对“斯孟学派”

西平县13831858885: 简述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假说的异同 -
鱼嘉复方: 孟子强调的是人性善,是为了推广他的以仁治国的主张. 而荀子强调人性是恶,是为了说服治理国家要与时俱进的主张,也就是推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的主张.

西平县13831858885: 荀子和孟子各自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鱼嘉复方: 孟子“妈妈”和荀子“爸爸”的“隔空辩论”!孟子的性善论受到荀子的强烈批评.荀子是战国晚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因“荀”与“孙”...

西平县13831858885: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鱼嘉复方: 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

西平县13831858885: 比较孔、孟、荀人性论的异同如题了啦 700字左右 是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哟~要的是他们三人的人性论的异同,是异同~不要简单的给我三人的人性论观点 -
鱼嘉复方:[答案] 荀子是法家,且在楚国做官时处处体现法家治国思想. 荀子的两位杰出门生韩非子、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既反对“性善论”,又反对“斯孟学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