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得巴克猜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作者&投稿:驹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正确还是错误~

它的本质是,:尚未有人证明它‘正确’,也尚未有人证明它‘错误’,所以还叫猜想,是一个比较谦虚的表述。

哥德巴克猜想 ?应当是哥德巴赫猜想吧!
哥德巴赫猜想是肯定正确的!哥德巴赫本人是数学家,两个奇质数相加等于一个偶数,是肯定的,并不需要猜测!哥德巴赫是猜测所有的偶数是否都可表为一对质数之和!
现在,那些“大数学家”要证明的是其较弱的命题——证明所有大偶数是否都可表为一对质数之和!
而根据我的推算,“大于‘10的100次方’的任何偶数,都至少可表为‘10的95次方’对质数之和!”
我相信这一推算肯定正确!如果有光子计算机,那么,肯定可以部分验证这一推算!
我是为了30分奖励而答的!有了分,我可以用于奖其他回答我问题的人!

既然是猜想,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当然不能用做公理
哥德巴赫猜想
8月20日
我们容易得出:

4=2+2, 6=3+3,8=5+3,
10=7+3,12=7+5,14=11+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и.M.Bиногралов,1891-1983),用他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任何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从20世纪20年代起,外国和中国的一些数学家先后证明了"9+9""2十3""1+5""l+4"等命题。

1966年,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成功地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这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领域最佳的成果,距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轰动。"1+2"也被誉为陈氏定理。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费马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 1, 18 = 5 + 13,……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和“2 +3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4+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3+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1 + 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最终会由谁攻克 “1 + 1”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哥得巴克猜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既然是猜想,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当然不能用做公理 哥德巴赫猜想 8月20日 我们容易得出:4=2+2, 6=3+3,8=5+3,10=7+3,12=7+5,14=11+3,……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

什么是哥德巴克猜想啊?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赫拉巴克的猜想不成立
不存在最大的质数。具体证明方法,百度上搜“最大的质数”即可。

格的巴克猜想是什么东西(数学问题)
你好,哥德巴赫猜想,简单说就是,"任何一个大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数·之和"。现在还没有人可以找出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偶数!

《冰河时代3》的经典台词
这种明显不可能的猜想也只有巴克才想得出来。场景描述:巴克和众人赶到,发现地上只有吃剩的骨头和西兰花。巴克拿起西兰花:席德当时肯定用这颗西兰花把恐龙打成了植物人。耍贫要活用流行语:低薪上岗很囧改装上阵 旁观者觉得很囧,巴克只是觉得翼龙嘴巴里有股鱼腥味。场景描述:巴克驾驶的翼龙被打晕,...

关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提出来哪些猜想 是怎样提出来的 有什么依据_百度...
根据罗伯特-巴克的说法,海洋退潮,陆地之间相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与传播问题。火山爆发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为什么会一个都不剩?真是个谜!
根据巴克的说法,海洋潮退,陆地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欧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问题。七.温血动物说: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

《你看起来很好吃》观后感
作为一个治愈的日本动漫,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完美的作品。每到下一个剧情就会思索着刚刚的内容,接着猜想接下来的剧情。 哈特的心里成长完完全全的为我展现出来,每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扣人心弦。 你看起来很好吃这部电影老少皆宜,充满亲情的主题备受好评。 妈妈对哈特的爱,并不会因为它是霸王龙而改变“不管...

世界上真有四维空间吗?有另一个世界吗?
根据爱因斯坦的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多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四维空间:零维:点的世界;一维:线的世界,只有长度;二维:平面世界,只有长和宽;三维:立体空间世界,具有长、宽、高;...

有史以来第一部鬼片是那个国家拍的什么?
主演:查罗特·巴克 国别:英国 孤寂的安娜发现自己能进入自己画的房子里面,而且发现了更多现实与自己幻想境界的联系,于是她被拉进了这个KB的梦魇。这部电影曾被KB小说大师史蒂芬·金选为最佳KB片之一,好莱坞也因为此片而挖他去拍KB片,但却渐渐脱离KB片而是转拍文艺片。《惊声尖叫》(1996年)导演:...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得巴克猜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
屠褚锡类: 既然是猜想,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当然不能用做公理 哥德巴赫猜想 8月20日 我们容易得出: 4=2+2, 6=3+3,8=5+3, 10=7+3,12=7+5,14=11+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正确还是错误 -
屠褚锡类: 它的本质是,:尚未有人证明它'正确',也尚未有人证明它'错误',所以还叫猜想,是一个比较谦虚的表述.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赫猜想有多大的可能是错的?
屠褚锡类: 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猜想,哥德巴赫猜想表述是那样的简单和谐,“一个偶数等于两个素数的和”.用计算机验证了相当大范围的数据,无一例外,全部满足猜想....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克猜想是不是有问题:距话两个奇质数相加等于偶数(奇质数不包含1,2).但是奇数包含了所有的奇... -
屠褚锡类: 哥德巴克猜想 ?应当是哥德巴赫猜想吧!哥德巴赫猜想是肯定正确的!哥德巴赫本人是数学家,两个奇质数相加等于一个偶数,是肯定的,并不需要猜测!哥德巴赫是猜测所有的偶数是否都可表为一对质数之和!现在,那些“大数学家”要证明的是其较弱的命题——证明所有大偶数是否都可表为一对质数之和!而根据我的推算,“大于'10的100次方'的任何偶数,都至少可表为'10的95次方'对质数之和!” 我相信这一推算肯定正确!如果有光子计算机,那么,肯定可以部分验证这一推算!我是为了30分奖励而答的!有了分,我可以用于奖其他回答我问题的人!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赫猜想是否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
屠褚锡类: 它很自谦不称''命题''仅是''猜想'',反而你这问题倒真是''错误的命题''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样的? -
屠褚锡类: 不难办: 歌德巴赫猜想是未解决的最为著名的一个数学猜想,没有记忆错的话这是最简单的了证明了 题是说: 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形式.例如6=3+3,8=3+5,10=3+7,...100=3+97.......以往人们在证明这个猜...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克的猜想是什么 -
屠褚锡类: 哥德巴赫猜想 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它的问题是什么?
屠褚锡类: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再任...

福清市18089896028: 什么是哥德巴克猜想啊? -
屠褚锡类: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福清市18089896028: “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解决了吗? -
屠褚锡类: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