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

作者&投稿:恭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讽刺了什么~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狐假虎威,拼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白话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扩展资料:
一、主要批评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
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
二、 揭示道理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用狐假虎威来讽刺那些仗着别人的威势,招摇撞骗的人,也讽刺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狐假虎威“出自战国时代的《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寓言故事。

原文:

《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西汉刘向等人考订整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释义: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注释:

1、假:假借,凭借。

2、求 :寻求,寻找。

3、子:你。无:不。

4、长(zhang):同“掌”,掌管。

5、然:对的,正确的。遂:前进,前往。

6、遂:于是。

7、走:逃跑。

8、畏:害怕。



扩展资料: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2200多年前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中的故事。说的是当时的楚国很强大,但是楚宣王担心北方各诸侯国害怕大将昭奚恤,而不怕他。有个大臣给宣王讲了个故事,然后告诉他北方的诸侯国怕昭将军是因为大王把军队都交给他掌管,所以,诸侯国真正怕的是大王啊。

大臣讲的就是狐假虎威这个寓言,其目的是让荆宣王知道: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荆宣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从而达到拍马屁、取悦荆宣王的目的。

后来人多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带贬义。寓意转变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做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的人。

"狐假虎威"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狐假虎威: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要是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扩展资料:

寓言故事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问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四散狂奔。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 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 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招摇撞骗狗眼看人低的人。

在现实社会中会遇到很多人因为手头有一点小小的权利而故作威风,去欺压他人。总觉得自己手里有一点权利别人都会害怕他,讨好他。

却不能够很好的定位自己,审视自己,去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够更好的受人待见。往往这种人是非常的不受待见的人,特别的让人厌恶反感的。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我国古代成语,出自《战国策》,含贬义,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读 音】狐 假 虎 威
  hú jiǎ hǔ wēi
  【英 文】Assume someone else's authority as one's own
  【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狐虎之威
  【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典 故】荆宣王问群臣(狐假虎威)
  现在我们来看看寓意
  【寓意】
  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狗仗人势的那类人


"虎假狐威"是什么意思?
虎假狐威 释义: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虎假狐威 拼音:[hǔ jiǎ hú wēi]出处: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是...

狐假虎威的意思是什么
狐假虎威,我国古代成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尹文子》,后来有多本文献引及,但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战国策》。“狐假虎威"是本书的一则故事,后来演变成为一句成语,含贬义,用来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解释】:假...

狐什么虎什么(成语)
是成语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读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解 释】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狐假虎威的解释
《成语——狐假虎威》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

狐假虎威的意思
就是用别人的威风台高自己.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
《狐假虎威》【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

文言文《狐假虎威》的译文和翻译???
(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求 :寻求,寻找。 子:你。无:不。 使,长(zhǎng):使:派遣。同“掌”,掌管。 逆,违抗。 然:可以。行:前进,前往。 遂:于是。 走:逃跑。 畏:害怕。

狐假虎威的古文是什么
(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求 :寻求,寻找。子:你。无:不。使,长(zhǎng):使:派遣。同“掌”,掌管。逆,违抗。然:可以。行:前进,前往。遂:于是。走:逃跑。畏:害怕。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闻:听说 诚,真...

狐假虎威的本意和寓意
狐假虎威,我国古代成语,出自《战国策》,含贬义,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文言文狐假虎威暗示了怎样的一种人sudu -
段卖合尔: 借别人的力量显示自己威风的人.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带"虎"字的成语,谚语,名言或典故 -
段卖合尔: 杯弓市虎 帮虎吃食 暴虎冯河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春冰虎尾 垂饵虎口 刺虎持鹬 豺虎肆虐 除狼得虎 豺狼虎豹藏龙卧虎 鸱目虎吻 鸱视虎顾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不畏虎 雕虎焦原 打虎牢龙 调虎离山 断蛟...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想象作文400字左右 -
段卖合尔: 开始了另一生活 ,它觉得很累,不禁&quot,青蛙出来找害虫吃;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么多美味的食物.就这样?于是,青蛙就悄悄地从后面把那些弱小的先消灭掉,它仰望天空.&quot.它来到了田野里从前,全都赞成,也适合我安家?倒不如...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这是什么意思?
段卖合尔: 这是HTML语言中的表示引号(")的字符实体. 一、知简单介绍: quot.是一个缩略形式,有两种: 1、quotation 2,quoted 二、HTML语言 超文本标道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 “超文本”就是指页面内可以回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结构包括“头”部分(英语:Head)、和“主体”部分(英语:Body),其中“头”部提供关于网页的答信息,“主体”部分提供网页的具体内容.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十八般武艺"都是什么 -
段卖合尔: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主要有四种说法: 1.指“刀、枪、剑、戟、鎲、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鎲、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这种列法,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练武者不善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这也是为今天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排列方法.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的用法 -
段卖合尔: 【“以”字的用法】"以"是文言使用频率很商的一个虚词,仅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就有18处之多,表意复杂、现对其辨析如下.一、作介词."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情节着力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 -
段卖合尔: 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个情节着力刻画了(林冲)这一人物形象.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何解? -
段卖合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错者,磨刀石也.后来又演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伸的意思是说,...多向别人学习吧,记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 "武" 解释为 "止戈为武" 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而成语什么表达的 -
段卖合尔: “戈”单独为字的时候,有一撇好像是斜拿在手里的武器随时准备战斗似的.可是形成“武”字以后,那像武器的一撇被平着放到了最上面,根本没有了战斗的意味.这证明“武”代表了一种罢止战争,停止争夺杀戮的和平思想,就是说,发展武学的目的是为了走向和平,进行更安定的生活.

克拉玛依区1836823272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意思 -
段卖合尔: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