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去世前写的最后一首诗

作者&投稿:进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去世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人物生平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苏辙简介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在常州(今属江苏)去世,临终前以不见苏辙为憾。苏辙得知后,在悲痛中为其撰祭文,不久又作《追和轼归去来词》,其后作《东坡先生墓志铭》。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蔡京当国,党祸复起,苏轼等已去世的元_党人,原追复官告并缴纳;苏辙等在世之人,并不与在京差遣。同年,削苏辙五...

苏轼不平凡的一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

苏轼的人生经历
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的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 “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第六卷 【流放黄州】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

苏轼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王弗去世后三年,苏轼娶了妻子的堂妹为妻或许正是二人早已心有所属的一个有力表征。王闰之既是王弗在苏轼生活中的替身,同时也是苏轼能得以安然度过久经磨砺人生的一个最有力的支持,王闰之陪他走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所以,苏轼对她既有爱情又有患难与共的感情,可谓爱之至深。在王闰之过生日的时候,苏轼放生...

苏氏三父子代表作
《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是《赤壁赋》的姊妹篇。与前篇纯写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记游,以登岸履险为主,也无谈玄说理的内容。文章前面记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

苏轼一生经历概括
1 宋仁宗景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在美丽的眉山市,有一个婴儿降生了。没有什么电闪、也没有什么雷鸣,平静的如同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六十四年之后,也就是在他去世后,有人说他出生的那一天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的日子。此后这条八卦消息流传了将近千年。 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纷纷...

宋史对苏东坡的简练评价
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文言文翻译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原文
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原文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

苏轼与王安石什么关系
安石的希望当然落空了,但使希望达成了,也没有甚意义,因为两年后,安石就去世了。关於苏轼与王安石二人事迹的记载,见於下列书文:一、《司马文正公日录》:介甫初为政,每赞上以独断,上专信任之。苏轼为开封试官,策问进士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见《晋书‧羊祜传》),符坚伐晋以独断而亡(时苻融、权翼等皆...

苏轼的人生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所以他写了很多的名言警句其中哪一个表达...
1、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

赤城县18080795413: 苏轼临死前写的一诗是什么诗 -
龚态活血: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赤城县18080795413: 苏轼临死时写什么诗给后人 -
龚态活血: 苏轼临死前的话 僧人惟琳方丈凑近他的耳朵大声说:“端明宜勿忘.”(不要忘记去西天的事)苏轼说:西方不无,但个里著力不得.”(西方是有的,但此中不应用力.)钱世雄在旁大声说:“固先生平时履践,今此更须著力.(你平时信佛,现在更要用力!)苏轼声音已很微弱,他说:“著力即差.”语绝而逝.

赤城县18080795413: 谁知道苏轼的最后一首词是什么 -
龚态活血: 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这是苏轼离开海南 就是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时离开儋州(海南)时写的不知道是不是最后写的 我看了大半东坡文集 貌似到了永州之后就没写,或是没记载,以后大赦天下,奉召回京任职时,东坡先生就gg在路上,卒于常州

赤城县18080795413: 苏东坡最后一首诗或者词在什么地方写的?什么内容? -
龚态活血:[答案] 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这是苏轼离开海南 就是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时离开儋州(海南)时写的 不知道是不是最后写的 ...

赤城县18080795413: 我有个疑问,苏轼到底是8.24逝世还是7.28呢.历史记载是824?然后苏轼最后一首诗是什么? -
龚态活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这是苏轼离开海南时写的,不知道是不是最后写的.貌似到了永州之后就没写,或是没记载,以后大赦天下,奉召回京任职时,东坡先生over在路上,卒于常州.

赤城县18080795413: 苏轼一共写过几首悼亡词?分别是写给谁的? -
龚态活血: 苏轼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记梦》...

赤城县18080795413: 苏轼在妻子死后写了一首较为悲伤的诗 诗名叫什么
龚态活血: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赤城县18080795413: 苏轼江城子记梦是不是第一首悼亡词 -
龚态活血: 是第一首 当时苏轼的妻子去世十年 苏轼写词以怀念妻子 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怀念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赤城县18080795413: 苏轼的《悼朝云》赏析.....速度点噶!! -
龚态活血: 这首词是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 苏东坡做了一个遇见亡妻的梦, 醒来感慨系之,写这首词,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 此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被行家视作悼亡词中绝唱. 上片一开始, 作者并未以通常的写景、写情起头之手法, 而是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