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行为,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

作者&投稿:里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识和行为不是一前一后的问题,而是谁能控制谁的问题。按照正常的想法,都属于意识控制行为,人们怎么想才会怎么说或者怎么做。不过有时候,行为往往会抢先于意识,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做出的。

我的看法是双方没有绝对的前后,也没有绝对的引导。是意识先于行为,然后又被行为所影响。很多时候是我们先养成了某种习惯,而后在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情况下,这种习惯得到了延续。双方是相互的关系,没有绝对的领导。

 

1、意识先于行为

意识先于行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然后再去做。可能会有人说,自己某些行为不用思考,像是吃饭、喝水,到了点就知道。可实际上,这就是意识在操控人。只有我们身体感觉到饿,才会想要去吃饭,身体内缺乏水,才会想到要喝水。

即使到了饭点去吃,那也是意识帮助我们养成的习惯。就像是游泳、骑车、做饭,这些东西属于潜在意识的影响,已经不再需要我们去思考。换句话来说,下意识的行为也是意识先于行为。

 

2、行为影响意识

虽然说意识先于行为,但是在很多时候,行为又影响着意识。比如说被蚊子咬,大家都知道挠破之后,会暂时留下一个小疤痕,对生活可能会造成影响。但是在痒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去挠。这可以算是意识控制思维,不过也算是行为影响意识。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某些事情之后,才会去用意识思考。有时候我们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要为其买单。生活中一些后知后觉的反应,也可以算作被行为影响。

 

3、相互

其实除了日常行为之外,大脑里还分为意识和思维两个概念。意识是身体不由自主去做,思维才是大脑的思考。当意识强于思维是,就由它来主导行为,当思维强于意识是,行为就由它主导。

无论是哪一种,行为都有可能要先于它们,在意识或者思维作出反应前,一些行为已经发生。我们可以理解为潜意识或者隐形记忆,一种不用思考就可以让身体做出反应的记忆。总得来说,不存在先后,需要依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判断。意识和行为,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觉得意识在前,因为先有了意识才能去行动,行为同时也会牵制意识。

意识在前,行为在后,因为意识是由大脑中形成的一个想法,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才会支撑着我们去做一些事情。

我觉得应该是意识在前行为在后,这样才是一个理智冷静的人,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意识和行为,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
我的看法是双方没有绝对的前后,也没有绝对的引导。是意识先于行为,然后又被行为所影响。很多时候是我们先养成了某种习惯,而后在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情况下,这种习惯得到了延续。双方是相互的关系,没有绝对的领导。1、意识先于行为意识先于行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进行思考...

行为在前,行为改变了,意识也会随之改变
好在如今,有一种更快也更简单的方法来破解大脑的秘密,帮助你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得到了科学的支持,我称之为神经记忆,亦可称之为行为在前。——行为在前是一种心理技巧 持久的行为改变通常,并不始于意识告诉身体要做出持久的改变,它始于先做一些小小的行为改变,接着让意识反映出这种改变。人...

意识与行为,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个人认为,意识在前

请教一个关于佛教中“八识”的问题。
一、不同宗派对“八识”的看法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除了唯识宗之外的其他宗派,在意识问题上探讨的深度不如唯识宗。他们将各种觉察和反思能力都归结为意识,早期部派佛法和中观思想中,意识就涵盖了前五识的作用。二、色、受、想、行等概念和功能基本上都是由识参与。从某种角度来看,第七识和第八...

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哪个更重要?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意思就是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来支配的 ,行为的积累养成习惯。当一个孩子在犯错误时,作为父母应该积极的进行思想教育,而不是立刻就采取行动教育。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行动教育远远没有思想教育重要的多。在面对各种事情时,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所占比重不同,所起到的意义也就有...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学习理论,我认为是心理学的一门最发达的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心理学们各自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学习理论是完全与事实相吻合而能排除所有与之竞争的学习理论...

行为学派和认知学派的区别和联系及启示
人总是以信息的寻求者,传递者,甚至信息的形成者的身份出现,人们的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也象通讯中的编码与解码一样,必须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转换和加工。认知心理学是随着科技发展与人们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逐渐发展起来的,成为当前最主流的心理学学派。认知...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详细论述
在前文的论述中,对西方法学界的观点已经简要提及。而在我国,由于受前苏联和前东欧地区法学的重大影响,存在以下几种学说: ①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能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行为人只对必然因果关系承担刑事责任。这是毕昂特科夫斯基教授于30年代运用马列哲学原理提...

知行合一与识人术
他做出的偶尔正确地行为,也只是妥协一时,不会长久。如果女孩子学会这样的识人术,就能在选择对象上看得深看得远些,避免婚后的很多问题。 又比如,看到一个会闯红灯的孩子,就知道他的家人也是会闯红灯的。闯红灯的观念,是基于没有原则,所以不守规则;基于性子急,着急结果,所以不顾过程等等。如果他的家人正打算和我...

信任一个人的时候,会在言语跟行为上表现出来吗?
很多的人在自己的伴侣和好朋友的面前,就是这样的一种坦诚的态度。三、下意识的寻求对方的帮助和理解。如果在信任一个人的时候哦,当自己遇到困难总是会下意识的寻求对方的帮助,或者是想要对方理解自己就是人之常情,因为当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面对自己信任的人永远都能够...

大丰市13947887051: 意识一定产生与行为之前吗?那条件反射怎么说? -
狂俩嘉瑞: 正好看过这本书.行为是有意识驱动的.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意识.在《探索生命》一书中,意识划分是这样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条件反射肯定有感觉,感觉也是一种意识.

大丰市13947887051: 关于意识和行为 -
狂俩嘉瑞: 如果已经意识到就属于有意识的行为.一般是意识决定行为,意识是先形成的.有意识但不一定会行动,这就在于人的控制力.

大丰市13947887051: 潜意识是第六识还是第八识 -
狂俩嘉瑞: 这是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来是无法共同使用的概念. 从西方的精神分析的心理学角度说,意识是我们一切言语和身体行为的外在表现,前意识是这些外在表现背后的意识过程,而最终影响我们做出各种思维、行为的,属于背后的深层潜意识....

大丰市13947887051: 心理学中 无意识、前意识、下意识、潜意识分别怎么解释和归纳 -
狂俩嘉瑞: 通俗地说, 无意识是你没有在想什么, 前意识是你能够感知到的你在想什么, 下意识和潜意识是一个意思,都是你没有感觉到你在想什么,但是存在.

大丰市13947887051: 什么是意识行为?难道不是所有的意识行为都有一个对象吗?那又何来意向性之说呢? -
狂俩嘉瑞: 意向性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继承和再用!它是意识活动的特点.而意识行为必然存在意识主体.这个意识活动的主体就是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不存在的.这个跟意向性相一致,没看出有矛盾的地方!意识的意向性正说明两点:第一,意识活动必然有对象.第二,意识活动必然存在目的.(当然这些观点都是一些大哲学家的观点,我们只能尽力通过他们的表述去理解,但是要我们自己说很难说明白!) 意识行为更准确一点应该描述为意识活动.

大丰市13947887051: 怎么解释人的意识和行为,以及两者关系要 -
狂俩嘉瑞: 1.打野的话,要注意队友这边是否需要支援,适当的支援队友.保护好自己的野区,适当的反野.大龙和暴君很重要.2.adc的话,适当的时候要萎缩一些,团的时候小心被切.3.战士、刺客的话,简单而言在团的时候要有切对方后排的意识.4.坦克,简单而言要抗,保护后排.

大丰市13947887051: 意识和意志有什么差别 -
狂俩嘉瑞: 意识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人的意识是人的组成部分,是人体行为表现出来的规定和本质,是人脑产生和发出的指挥人体行为的意向、意念、欲望、理想、方案和命令.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大丰市13947887051: 在英语中,由谓语动词 be 构成的一般过去时 和 行为动词一般过去时 有什么区别? -
狂俩嘉瑞: 1. 由 be 来作谓语动词的句子属于“主系表”句型,其一般过去时要把 be 变成 was 或 were.例如 I was a student. They were in the park yesterday. 2. 这种句型的否定式是在 was / were 后面加 not.例如 They were not in the park yesterday. 3. 这...

大丰市13947887051: 自我意识左右行为 -
狂俩嘉瑞: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由无机物具有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发展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