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树林中望月中的鹿的古诗是什么?

作者&投稿:官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鹿”的诗词有哪些?~

1、《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白话翻译:
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白话翻译: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
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3、《灵台》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白话翻译: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4、《吉日》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
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
兽之所同,麀鹿麌麌。
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
发彼小豝,殪此大兕。
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白话翻译:
戊日吉利好时辰,师神马祖都祭享。田车辚辚真漂亮,四匹公马大又壮。驱车登上大山岗,追逐群兽意气扬。
庚午吉日好时光,匹匹良马精挑选。群兽惊慌聚一处,雄鹿雌鹿满眼前。驱赶野兽到漆沮,天子猎场在此间。
极目远望原野中,地域辽阔群兽集。或是急奔或慢行,三五成群结伴嬉。左面右面来围赶,为让天子心欢喜。
我的弓已拉满弦,我的箭已握在手。射中那边小母猪,射死这边大野牛。烹调猎物宴宾客,举座欢呼且饮酒。
5、《短歌行》
【作者】曹操 【朝代】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白话翻译: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鹿柴》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作品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白话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

您好,根据您的提问,该古诗是唐代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诗歌全文如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作者: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鹿柴》古诗的意思是: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见人讲话的声音。...《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一个人在树林中望月中的鹿的古诗是什么?
您好,根据您的提问,该古诗是唐代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诗歌全文如下: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描写望月思乡的散文随笔?
月亮被一块飘过的云彩遮住,但是月光还是透过厚厚的云彩的空隙穿过,投射出坚韧的光芒,好似妈妈刚强的意志一样,我想妈妈,妈妈岂不是更加想念我吗,母亲对儿女的思念是无时无刻的,可她没有因为思念而停了手里的活计,为了思念而呆坐在那里而不劳作,而我也不可以因为思念而虚度时间,辜负了妈妈的用心良苦和期望。 遮...

描写中秋节好词好句好段
玉盘般的月亮高高悬在空中,可真圆啊!只可惜是个阴天,月亮像个顽皮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躲在云朵里与我们捉迷藏,一会儿又露出脸儿来跟我们打招呼,过了一会儿,它又行走在薄薄的云层中,就像戴着面纱的少女在轻歌曼舞。一阵阵清风吹来,多少有些凉意。风吹过树林哗哗地响,像流水,像瀑布,像涛声,还像美妙无比的的音...

《望月》一文中的“镀”字表达了什么?
《望月》一文中的“镀”字表达了月光的淡远与清幽。原文:《望月》 -赵丽宏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

中秋节作文优秀作文
远处一望无际的大海,显得是那么平静,离家近处的山坡被一层层薄薄的雾掩盖着,真像一个个可爱的驼峰,在山下,有几座白色的老式房子,隐隐约约地藏在树林中。此时,一阵阵的响声和一闪闪的亮光吸引了我们一同往左边的天空看,那烟花真美,一丛丛,一串串的,火焰将光明送上半空,盛开的花朵把个夜幕都点亮了。不久,...

关于中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形容中秋月亮的句子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十五的月亮,又升上了天空。看,一轮明月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微笑着看着大地,大地上一片洁白,好似笼着轻纱。 2、晚上,闲来无事,实在无聊,于是一个人就漫步学校后面的小树林中,独自去享受那夜色之美。抬头望着寂静的夜空,可爱的月亮从树梢后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圆润...

描写中秋节的现代诗歌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描写中秋节的现代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中秋节的现代诗歌1 皓月 法 魏尔伦 ○葛雷 译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

“愿逐月华流照君”中的“逐”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

关于月亮的诗歌
1.《一个人的月光文》李如英红月亮的欣喜越来越远,湖水的心事,退到了窗边。夜风吹不动影子,一个人的城里,都是荒凉。掂量矜持,冬天已接近尾声。没有举杯,文字好像在千里之外。案上的花欲开未开,就像小寒欲雪未雪。让人反复把那座山爬了一遍又一遍。月光砸落下来的时候,没有一丝儿声响。疼痛...

南澳县18445012676: “林深时见鹿”的下一句是什么? -
弭衫优普: 这句话不是原句,“林深时见鹿”原为“树深时见鹿”,下一句是“溪午不闻钟”. 一、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二、翻译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

南澳县18445012676: 鹿柴的古诗内容是什么? -
弭衫优普: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文解释】 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词语解释】 空山:空旷的山林.但闻:只听到.但,只.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诗文赏析】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这是一种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是诗人细致观察,潜心体会的结果.这首诗是诗、画、音乐相结合的和谐,幽深境界的表现.

南澳县18445012676: 古诗鹿柴复照是什么意思 -
弭衫优普: 注释 复:又 照:照耀(着)鹿柴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诗歌鉴赏 鹿柴(...

南澳县18445012676: 形容小鹿的诗句有哪些? -
弭衫优普: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先秦:佚名 译: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夜归鹿门歌》唐代:孟浩然 译: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渐至鹿门山...

南澳县18445012676: 鹿柴的作者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
弭衫优普: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闸极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柴』是木条围成的栅栏,鹿柴是养鹿的地方.这儿指的是王维的地名,位於辋川附近. 王维这首...

南澳县18445012676: 鹿柴古诗中的景字的解释 -
弭衫优普: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景(yǐng):同“影”,反射的阳光,返景: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南澳县18445012676: 鹿柴 这首诗的意思 -
弭衫优普: 一、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二、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三、作者 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

南澳县18445012676: “树深时见鹿”是什么意思? -
弭衫优普: 意思: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出自:《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翻译: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

南澳县18445012676: 鹿柴的诗意 -
弭衫优普: 1. 诗意: 《鹿柴》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2. 原文: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南澳县18445012676: 鹿柴的古诗意思,因为老师要教我们写鹿柴的意思,一定要超级完整的才可以这样就行了,问一下学吧,我写 -
弭衫优普: 《鹿柴》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