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野之制的国人和野人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衅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野制国人野人区别~

西周实行“国野制度”,生活在周王畿,也就是镐京(西安)城里的人被称为国人,周王畿以外的人被称为野人。国人跟野人之间不仅地位千差万别,他们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
区别一:承担的军务不同。在西周,当兵是国人的事,野人没有资格去当兵,只能给国人提供一些军赋。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诸侯国需要的兵力不断增加。野人也加入了征兵的行列,国野界限逐渐消失。

区别二:文化水平不同。国人是受过教化,知礼乐的一批人,整体而言文化水平较高,也可以担任政府的官职。而野人生活在乡下,受教育程度少,属于“粗鄙”的野蛮人,文化水平较低。在日常的生活中,野人经常受到国人的歧视,要给国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区别三:社会地位不同。国人可以经商,可以从军,可以是一个手工业者,从事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在西周奴隶制度之下,很多的野人都是奴隶,而国人是奴隶主,监督野人工作。

拿现在的话来说,国人就相当于市民,野人就是市民之外的乡下人。“国野制度”决定着野人和国人的社会地位不同,野人处于整个社会的底层。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的需要和城市范围的扩大,国野之间的界限消失,野人也可以当兵,也可以受教育和拥有自己的土地,对野人的歧视也逐渐消失。

国人、野人
西周社会的平民阶级是国人和野人,西周实行国野制也称为乡遂制。
国野制产生于周初的武力征服,国是统治宗族聚居的城郭与郊区,野则是被征服者散居的鄙邑,国人是贵族的远系旁枝,由于贵族的子孙繁衍,超出宗族所能容纳的限度,就将血统关系疏远的分离出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分离出去的贵族后裔就逐渐发展为庞大的国人阶层,由于国人和贵族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因而他们享有一定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
国人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是执干戈以卫社稷,他们是甲士的主要来源,是军队的主力。
野人也称为庶人,居住在郊外的野鄙之中,因此又称为鄙夫,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包括殷商等诸多古老部族的后裔,还有迁徙到内地的周边民族成员与流亡人口等。
野人的义务就是农业生产,他们是井田制下的劳动者,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逸地租,虽然他们受到比较强的人身束缚,但能不同于完全失去自由的奴隶,他们的地位虽然低下,但是能够组织家庭并随土地被赏赐给贵族,不会被任意的杀死。

西周实行“国野制度”,生活在周王畿,也就是镐京(西安)城里的人被称为国人,周王畿以外的人被称为野人。国人跟野人之间不仅地位千差万别,他们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

区别一:承担的军务不同。在西周,当兵是国人的事,野人没有资格去当兵,只能给国人提供一些军赋。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诸侯国需要的兵力不断增加。野人也加入了征兵的行列,国野界限逐渐消失。

区别二:文化水平不同。国人是受过教化,知礼乐的一批人,整体而言文化水平较高,也可以担任政府的官职。而野人生活在乡下,受教育程度少,属于“粗鄙”的野蛮人,文化水平较低。在日常的生活中,野人经常受到国人的歧视,要给国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区别三:社会地位不同。国人可以经商,可以从军,可以是一个手工业者,从事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在西周奴隶制度之下,很多的野人都是奴隶,而国人是奴隶主,监督野人工作。

拿现在的话来说,国人就相当于市民,野人就是市民之外的乡下人。“国野制度”决定着野人和国人的社会地位不同,野人处于整个社会的底层。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的需要和城市范围的扩大,国野之间的界限消失,野人也可以当兵,也可以受教育和拥有自己的土地,对野人的歧视也逐渐消失。



国人指的是城市里的人,野人指的是农村里的人。
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封诸侯或征服异族的过程中建立的,居住着大小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人等,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
"野",亦称"遂",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
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国、野之制作为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春秋时期,基本上未曾真正实行。

国人指的是城市里的人,野人指的是农村里的人。
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

承担的军务不同。在西周,当兵是国人的事,野人没有资格去当兵,只能给国人提供一些军赋。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诸侯国需要的兵力不断增加。野人也加入了征兵的行列,国野界限逐渐消失。

拿现在的话来说,国人就相当于市民,野人就是市民之外的乡下人。“国野制度”决定着野人和国人的社会地位不同,野人处于整个社会的底层。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的需要和城市范围的扩大,国野之间的界限消失,野人也可以当兵,也可以受教育和拥有自己的土地,对野人的歧视也逐渐消失。


国野之制的国人和野人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承担的军务不同。在西周,当兵是国人的事,野人没有资格去当兵,只能给国人提供一些军赋。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诸侯国需要的兵力不断增加。野人也加入了征兵的行列,国野界限逐渐消失。区别二:文化水平不同。国人是受过教化,知礼乐的一批人,整体而言文化水平较高,也可...

周朝的国野之制怎么样?国野之制是什么意思?
国野之分,亦带动国人与野人的不同政治地位。国人与野人同属平民阶层。所谓世卿,是指在天子或诸侯之下之世族世袭享有卿的地位并且掌有政权者。如周公之职,直到东周中期仍然为周公旦家族所世袭,同样还有召公一职。这种世卿制度与民族集团互为表里,世代执政本于氏族共治之习,而氏族的存在也仰赖于世代把...

国野制国人野人区别?
国人、野人 西周社会的平民阶级是国人和野人,西周实行国野制也称为乡遂制。国野制产生于周初的武力征服,国是统治宗族聚居的城郭与郊区,野则是被征服者散居的鄙邑,国人是贵族的远系旁枝,由于贵族的子孙繁衍,超出宗族所能容纳的限度,就将血统关系疏远的分离出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分离出去的贵...

西周时推行的国野制,是怎样的一种等级制度?
国野制度就是先秦村社结构的一个基本组织框架,它就是从封建制度的架构中发展而来的。国野制度也确定了不同地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国人和野人的地位是大不相同,在政治待遇上就可以看得出他们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国和野的对立,就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周朝时期“国人”和“野人”有什么区别
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农民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 2. 国内之人,全国的人。 《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唐 韩愈 《题楚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

齐桓公实行了什么制度
周代实行“国野”制度,一般将国家分为“国”与“野”两部分,分而治之。 “国”又称“都”,指由武装保卫的作为当时统治中心的城市及其四郊之地。生活在“国都”中的人是统治族的成员,构成了统治阶级的主体部分,被称之为“国人”。其中可分为贵族和平民,当时军队的首领和军官由贵族担任,而...

“国人暴动”一词中的“国人”是指:
在周代,所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城内称“国人”,城外的称“野人”或者“鄙人”。 西周的土地基本制度是“井田制”,将大块的田地分割成九块,排成“井”字形。中央一块田地由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为公田;其余八块收获物归各家所有,为私田。井田制下受田的...

什么是野人?
2.泛指村野之人;农夫。3.庶人;平民。4.士人自谦之称。5.借指隐逸者。6.粗野之人。指缺乏教养,没有礼貌,蛮不讲理的人。7.旧指未开化的民族。8.指传说的猩猩之类。亦称“鄙人”。与“国人”相对。四郊之外土地为野或鄙。住在田野小邑的人,西周、春秋时称“野人”。野人供赋税,服徭役。殷...

古代的队伍编制是怎么样的?
中国古代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就是“什伍”之制。先秦时期,步兵、骑兵尚未成为独立的兵种,战斗的主力是战车兵。春秋时期步兵逐渐成为独立的兵种,与车兵并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队的总趋势是部、曲的地位日益下降,成为将领的随从亲兵。隋唐继承了府兵制度,各地遍设折冲府,为组织、训练的编制单位。设...

古代的时候野人就是指农民么?
古时野人大概指的是山野村夫。没什么文化的人。粗野之人。

普格县18971115802: 国野制国人野人区别 -
丘牵普乐: 国人指的是城市里的人,野人指的是农村里的人.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

普格县18971115802: 周朝时期“国人”和“野人”有什么区别 -
丘牵普乐: 1. 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 《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 贾公彦 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左传·成公十三年》:“ 子驷 帅国人盟于大宫.”《史记·伯夷列传》:“ 叔齐 亦不肯立而逃之...

普格县18971115802: 国人和野人有什么区别 -
丘牵普乐: 国人城市户口 野人农村户口

普格县18971115802: 古代国人指的是什么制? -
丘牵普乐: 西周时期,把居住在都城之内的平民叫做国人,而居住在郊外的,叫野人,但两者都不是统治阶级,这里的国人不是指农民,而是指有奴隶,平民,手工业者,小奴隶主等等一些权力较小或者没有权力的人,而不是单单的农民而已. 不要以为奴隶社会没有农民,奴隶社会也是有农民的,一些有少量地而自己耕种的有“公民权”的人就是农民,只是数量很少而已.现在用于中国人的统称.不过因为历史上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国人”的定义域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公民,并不包括港澳台.

普格县18971115802: 野人是什么? -
丘牵普乐: 亦称“鄙人”.与“国人”相对.四郊之外土地为野或鄙.住在田野小邑的人,西周、春秋时称“野人”.野人供赋税,服徭役.殷代野人绝大部分是战俘,实际为奴隶.周代野人则是非本部族的客民、周代国人和野人的区别除住地、历史不同外,国人有姓氏,野人无姓氏;国人受教育,可入仕,野人只能务农;国人可当兵,野人则不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荀子.非相》:“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杨倞注:“鄙人,郊野之人也.”《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就是俗人的意思了

普格县18971115802: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奴隶社会森严等级秩序的关系 -
丘牵普乐: 是夏商周时期吧 当时是奴隶制度,到东周开始瓦解 周朝的奴隶制度有关的是 国野制和井田制 国野制把除贵族外的人民分成国人和野人,所谓野人就是国人的公用奴隶.他们没有参军权,不能进城市居住,为贵族和国人务农服务. 井田制就是建立于国野制之上的制度,野人们和普通的国人们要在井田中务农,先从中间的 公田开始 这是公家的田,而四个边是属于奴隶主的.

普格县18971115802: 小人是什么概念 -
丘牵普乐: 小人,通常指儒家定义的“君子”的反义词,古语亦有多种涵义.但当下定义中普遍认定儒家对小人的定义,指像小孩子那样说翻脸就翻脸,说变脸就变脸,出自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说.现如今,在中国社会生...

普格县18971115802: “国人暴动”一词中的“国人”是指: -
丘牵普乐:西周时期,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 事件背景 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时期,...

普格县18971115802: 西周诸侯与平民吃住行上的区别
丘牵普乐: 西周时期社会阶层分为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统治阶层是天子、诸侯、大夫、士阶层.天子是西周的独自概念.天子的成立成为西周统治体制重要支柱.西周政权为了强化统治实行封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同姓诸侯.西周为了解决异姓诸侯问...

普格县18971115802: 土著人在西周时被成为野人?
丘牵普乐: 周朝的野人 住在“野”里的“野人”亦即“庶人” ,与西周的统治阶级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来源 是被征服的民人.庶字,似有卑贱、藐小、旁出和次等诸义,例如,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