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西方人名时是否有必要翻译得像中国人名呢?

作者&投稿:邗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评价将外国人名翻译得像中国人名~

可以接受,这样的译法主要是对那些对中国做出过贡献的外国人,比如陈纳德,南怀仁,这样也算一种我们中国人的敬意吧。一般这些名字也不会单独出现都有相应的文字介绍。

外国人名字都是音译,因为是音译,读起来音差不多就好,如果同音字多的话,就可以翻译得很像中国人的名字,那是故意这样翻译,让我们读起来顺口一点。不过实际上全名能翻译得很像中国人名字的外国人是很少很少的,因为外国人名字都很长。
例如苹果教父乔布斯,他的全名是Steve Jobs,音译就是“史蒂夫·乔布斯”,我们平时叫的“乔布斯”其实只是他的姓。

个人觉得不可一概而论,主要看翻译是为什么:0。约定俗成或者本人有确定的汉语名字,应遵从既定的通译法。比如Adam Smith翻译成亚当斯密,Einstein翻译成爱因斯坦均属约定俗成,Herbert Simon翻译成司马贺,James Cahill翻译成高居翰均属本人有确定的汉语名字。1。偏重故事情节的翻译:以文学翻译为代表,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读者能欣赏故事,人名的命名所以语言上应该和故事相一致,选字在字音和字义上都做贴合原文的调整,中式西式倒在其次,比如Jean Valjean的台湾译法“尚万强”虽是中式,但是很好的体现了Jean Valjean这个人的顽强精神,比大陆通译的“冉阿让”要好得多。2。偏重讲述事实的翻译:以学术翻译和新闻翻译为代表,其的目的是为了读者能够参阅、引用和检索相关资料,对音、意都不是很重视,应该采用各种人名词典中的“通用译法”,也可以采用其它前人用过的译法。无论怎样翻译,均要用括号注明原文以便查阅。3。无论怎样翻译,均应遵从前后一致原则。曾经见过一本书中提到同一个人Bandura,一会儿翻译成班德拉,一会儿翻译成班得拉,一会儿又是班杜拉,这样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混淆。



民国时候,官定译名范围还不够宽广,所以大家经常私拟译名。有些来华办事的,会起一些好听的名字,以便打入人民内部。雨果Hugo在鲁迅笔下,被呼做“嚣俄”。20世纪30年代有报刊为显得风流雅驯,热心的把托尔斯泰译成陶思道,把果戈里译成郭歌里——不知道的,真以为前者是饱学宿儒,后者是风流诗人,两个地道书香门第中国人呢。傅雷先生总把提香译成铁相。《茶花女》男主角Armand Duval,现在流行的译法叫阿尔芒•杜瓦尔,听着洋气。然而林琴南先生当年写《茶花女遗事》,给人定译名就格外霸道:男主角叫啥?哼哼,亚猛著彭!而且之后叙述台词,一口一个“亚猛道如何如何”。本来清秀痴心一男生,被叫了个亚猛,忽然就蓬头粗服、猛汉一条了。于是也就产生了许多好听的译名,作为习惯,一直流传。比如枫丹白露——读音其实更接近“封太纳布勒”,如此译出,虽然意思大变,但文藻上看,实是神来之笔。比如徐志摩将佛罗伦萨译做翡冷翠,逸清沁碧,绝妙好词。所以说,想给自己找好听雅驯的汉译名,真得趁早。斯嘉丽奥哈拉被译作郝思嘉,瑞德巴特勒被译作白瑞德,就是老译本的功劳。跟洪秀全探讨过基督教的伊萨卡•罗伯茨(Issachar Jacox Roberts)先生,汉名罗孝全,真是十全孝子的大好名字。但把外语名中文词藻化,是有一个大前提的:即,当时中国人民,还很难接受外国名字,记不住。这问题到现在还是,你让一个老大妈来记骆家辉,保证记住;你让她记加里-费耶-洛克,老大妈恨你一辈子。实际上,晚清时,把拿破仑译做拿破轮,还出过考试题:《项羽拿破轮论》。有士子不通外务,真以为让项羽去拿个破轮子,上来就想当然发感慨:“以项羽拿破轮,是大材小用,其力难施,其效不著,非知人善用之举也! ”



首先来一篇文章嘛。“我一九八六年去美国漪色佳的康奈尔大学,因那里有个很美的湖,所以这音译名实在是恰当。另一个译得好的是意大利的翡冷翠,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佛罗伦斯。我去这个名城,看到宫邸教堂用绿纹大理石,原来这种颜色的大理石是这个城市的专用,再听它的意大利语发音,就是翡冷翠,真是佩服徐志摩。”——阿城,《闲话闲说》我觉得翡冷翠这个梗快要被说烂了。。。总之,那么绝妙的翻译,现在大家用的不也还是“弗洛伦萨”嘛?那就说说“归化”和“异化”嘛。这一对概念是由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其中“归化”是指故意打破源语言的环境,把“译文带向读者”;反之,“异化”则是“将读者带向原文”。记得上翻译理论课的时候,我们老师吐槽过这一对概念,韦努蒂教授自己发表了许多关于这一对概念的文章,但是并没有做清晰的定义,所以逐渐变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么一对儿notions。总之,归化异化就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那么来说说名字翻译,我们是归化(题目中的像中国人名)还是异化(保留原文音译)呢?我且不说好坏,我们来看看这一组翻译。



这就像是夏伯阳还是恰巴耶夫一样。都是从俄语Чапаев译来的,但现在大多采用后者。


...将自己的姓名翻译成英文时,是否也象中国一样颠倒姓名顺序?
我就不顺从他们的习惯。。。从来都是姓在前名在后。。。

中西方姓名文化差异
当然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大都采用音译,即读什么音,译什么字。如,Mrs.Bird(鸟)译成伯德夫人、MissFish(鱼)译成费斯小姐、Mr.Fox(狐狸)译成福克斯先生、Mr.Strong(强壮)译成斯特朗先生等。二、中西方取名方式比较1、中国人的取名方式中国人的名字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特别出名的外国人的名字音译过来的时候就统一了呢?
如果是权威发布的,尤其是官方发布的,那大家就约定俗成了,比如特朗普,央视新闻放的一直是这个名字,不仅人名,新冠这种新词名称也一样统一。但是小说里的人名,不同出版社经常还是有不同说法。

为什么翻译家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人名地名不考虑
因为直译比意译更好,比如人名smith按照其本意翻译过来的时候是“铁匠”,但是翻译成“史密斯”的话会更让人理解其人名意义。即使是中国的特殊名次,翻译成外文的时候一般也是直译的,比如“建国”这个名字总不能翻译成found a country,“夫妻肺片”这个菜名要是意译成the couple's lung slices肯定会引起...

人名的英文翻译有四种写法?
,其中“Weaver”意为“编织者”,与“伟”字在发音上相近,同时也有一定的寓意。这四种写法各有优劣,选择哪种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具体需求。在选择英文名字时,最好考虑自己的文化背景、个人特点和目标受众的接受度,以选择一个既合适又有个性的英文名字。

汉语翻译外国国家名和人名是译音还是译意?
所以就翻译成了冰岛。还有像Cambridge(剑桥)这样的,不是音译,也不是意译,而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还有意译之后不同的。比如jordan这个单词,J大写就是约旦的国名,j小写就是乔丹的人名。最熟悉的一个例子china,C大写是中国,c小写是瓷器。怎么好怎么来,一般就是音译。

中国人名翻译成英文名字,名要在前姓要在后吗。
1、中国人名翻译成英文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因为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 自取名- 姓。如 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但在很多场合中间名往往略去不写,如 George Bush。2、BBC上的新闻,在提到中国人名时都是“姓在前名在后”,是因为在正式场合西方人会尊重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时姓...

人名的英文翻译也是按照这四种原则吗?
2. 音译:将人名的音调、音韵等因素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进行翻译。例如:张三(Zhāng Sān)翻译成英文可以是 Zhang San。3. 形似翻译:如果人名的字形与英文单词或名字相似,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例如:苏芳(Sū Fāng)翻译成英文可以是 Susan。4. 组合翻译:有时候,可以组合使用多种翻译方法进行...

翻译论文时致谢里的英文人名需要翻译吗
不用,翻译过来也没有意义。外国人名翻译过来只不过是“音译”,不是“意译”,比如我们天安门,翻译过去tian’an men,只不过读音一样,根本没有意义。翻译外国人的名字最多是方便朗读和记忆,没任何用处!只要你会读就行了

...可否在译文中直接照抄人名 ,且英文人名有姓 有名时,是先翻译逗点...
可以直接抄人名 如果不能的话,也就是必须要求全中文的话一般都是直接翻译,比如说,一个人的名字是Michael·Daniel·Eric,那么就直接翻译成迈克尔·丹尼尔·埃里克。我举的这个例子应该能看懂吧XD 当然,你也可以按中文译名(英文名)的格式来写。希望能帮到你 ...

花都区19797159769: 为什么中文翻译外国人名字的时候英文一样,翻译中文的却要不一样? -
油枯伊维: 原因之一:因为有的读者不懂英文.如果不翻译成中文的话,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是人名还是什么,而且英文名在他们眼中留不下很深的印象.

花都区19797159769: 为什么有的外国人的名字翻译的很像中国人的名字 -
油枯伊维: 外国人名字都是音译,因为是音译,读起来音差不多就好,如果同音字多的话,就可以翻译得很像中国人的名字,那是故意这样翻译,让我们读起来顺口一点.不过实际上全名能翻译得很像中国人名字的外国人是很少很少的,因为外国人名字都很长. 例如苹果教父乔布斯,他的全名是Steve Jobs,音译就是“史蒂夫·乔布斯”,我们平时叫的“乔布斯”其实只是他的姓.

花都区19797159769: 汉语翻译外国国家名和人名是译音还是译意 -
油枯伊维: 在翻译实践中,对人名地名的翻译首先是音译,然后是意译,有时两者结合起来.比如,奥巴马属音译、互联网属意译、因特网属音译+意译,不能一概而论.

花都区19797159769: 为什么外国人的名字翻译成中文要按外国人习惯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名字翻译成外文也要名在前姓在后? -
油枯伊维: 翻译出来是为了让外国人看懂,如果他们理解错了,被误解的是我们自己.当然现在外国人报道中国新闻的时候,尤其是政治类的新闻,都会按中国习惯来排中国的名字,我们翻译的时候也只要在姓与名之间加 , 分开就可以了,比如 ZHANG,ZIYI别人都是这么念的,也是这么翻译. 按什么习惯排列只是为了方便别人理解,知道什么是家族姓氏,什么是自己的名字,并没有崇洋媚外之说.

花都区19797159769: 英文姓名翻译成中文姓在前吗 -
油枯伊维: 英文姓氏翻成中文后,还是姓放在后面.比如奥巴马,全名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奥巴马是姓.中文名则不同,按国家标准,姓放在前,且全部字母大写,如范冰冰:FAN Bingbing,如果姓大写,放后面也可以,也可区分

花都区19797159769: 考研英语翻译能否不翻译人名地名? -
油枯伊维: 正常来讲,这些人名和地名是需要翻译出来的,因为在考研英语翻译中出现的人名和地名,一般都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这就需要看你平时的积累,如果积累到了自然就能翻译出来了.但如果你真的没见过,不会的话,也可以采取音译的方法,但是如果翻译错了是会扣分的,但问题不大,当你不认识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原文的英文照搬在译文中.英语翻译时,不会不翻就会避免扣分.

花都区19797159769: 翻译题的英文名字,地名,或专有名词需要翻译成中文吗 -
油枯伊维: 根据情况而定 书籍等文化产物译制最好翻译,并注释 像翻译题这类只是为了理解,用不着翻译

花都区19797159769: 关于英语人名和地名翻译的问题 -
油枯伊维: 1、应该翻译成赵恩,可那样就显不出洋气来了. 2、中国人名古代有字,只有一个字,现代中国,基本人名都是两个字的.其实john只有一个音节,在我看来,可以翻成 赵、张、正,或者介于这三者之间,只用一个字的话就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了. 3、还有种说法是粤语音译.因为港台地区开放国门较早,所以催生一批翻译,可是他们要把外国人名音译成汉语才能让普通中国人听懂,久而久之,可能某个比较有名的翻译把john翻成约翰,于是约定俗成了.如果大陆的开放时间早,可能就翻成赵恩了.以上是个人看法,具体是怎么来的,就需要语言学家去科研一下了.

花都区19797159769: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专有名词一定要翻成中文读音的汉字吗?
油枯伊维: 翻译中 遇到专有名词 正常都是要翻译的 不要留着英语 就是

花都区19797159769: 英语翻译 “人名”是否需要翻译? -
油枯伊维: 需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