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民营火箭创始人说了什么?

作者&投稿:盈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营火箭创始人畅想了什么?~

民营火箭创始人畅想:坐火箭从北京到广州20分钟
“坐火箭从北京到广州20分钟”
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火箭成功发射 创始人舒畅讲述商用火箭从0到1的故事
5月17日7:33,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OS-X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中国西北某基地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火箭,其首飞成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创始人舒畅获得了很多掌声。
首飞成功后,舒畅比之前更加忙碌,各种调研、考察以及媒体的采访接踵而至,“首飞成功是商业火箭的从0到1,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技术更多的创新从0到1”。
舒畅定了个规矩,在公司不允许叫“总”,而是直呼其名,谁称呼其为“舒总”,就要在公司群里发红包。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舒畅没有给自己单独设一间办公室,而是和其他员工一样,在偌大的办公区中有一个小小的“格子间”。这名32岁的年轻人有着过硬的技术功底、理科男的缜密逻辑、良好的口才以及毫无架子的真诚。
大学曾创业做外卖平台
“我们要打造的就是平等、有话直说的文化。”舒畅认为,创新是商业火箭公司的生命,而创新从一开始就是容易被质疑的,所以要鼓励大家把观点亮出来。因此只有当整个公司形成一种保护“有话直说”的氛围,大家才会敢把想法说出来。
在2015年创建公司的时候,舒畅年仅29岁,为什么是他?为什么要造火箭?这还要从舒畅在大学时期就种下的创业梦说起。
舒畅本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飞行器设计专业,因为觉得设计战斗机特别酷炫,所以他学的是战斗机设计。大学时代的他学习很刻苦,那时候他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经济、历史甚至包括医学等各种书籍都看。
“坦白说那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做什么,所以才天天看书。”舒畅认真剖析自己:有理工男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善于言辞、善于跟人打交道,综合素质较好,最后得出结论:“我是适合创业的。”在大二下学期,舒畅确定了自己要创业,并立刻开始尝试。
第一次创业是做夏令营,舒畅将高中母校和北京高校的资源联合起来,做的夏令营活动取得了成功。后来,舒畅又发现了大学生对外卖的需求,很多学生认为外出吃饭浪费时间,如果给他们送餐并加上一些跑腿费,他们是愿意接受的。在对大学生外卖需求市场进行了调研之后,舒畅从老家拉来了一些朋友,跟着自己创业送外卖。
“那时候还不懂互联网,就靠着小灵通,接到订单再去买去送,每一单加一两块跑腿费。”做了一段时间,舒畅发现,做不下去了。他认为,这次创业失败是输在了自己能力不足,不懂互联网,不懂融资。但这次经历让舒畅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本科毕业后,为了弥补自己不懂经济不懂投融资的“短板”,舒畅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经济学硕士,在北大读硕士期间,舒畅热衷于去报告厅听企业家们的演讲,在激励自己的同时努力获得创业所需要的资本和资源。
商业火箭从0到1
硕士毕业后,舒畅进入了航天科技集团,主要负责产业投资。2014年底,国家下发文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卫星研制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商业航天的政策窗口逐步开启。舒畅敏锐地嗅到了商业航天的风口,他想要投资一家民营航天企业,但找了一圈后发现,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公司。“我为什么不能自己来干?”
2015年8月,舒畅开始组建团队。如今舒畅公司的总裁马超是舒畅在北航的师兄,也是他的辅导员,博士毕业后便进入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一直从事国家重大科研工程,三十出头已经是单位重点培养的年轻领导干部。马超对舒畅要自己造火箭的计划很认同,但由于自己手中做的事情也很有成就感,因此一开始拒绝了舒畅。
最终让马超下决心加入的反而是困难和挫折,很多人对舒畅要自己造火箭不屑一顾,“不要拿美国来对比,国情不同,中国不可能造出私营火箭”。这刺激了马超,他跟舒畅说:“以前没觉得这件事多有挑战,现在我们非得把这枚火箭打上天不可。”
如今,舒畅的团队已有120多人,大多数都是85后,舒畅求才若渴,公司仍在大量招人。“我们需要聪明人,因为爱动脑筋的人总是不断有创新的点子。”让舒畅最为感动的是,一位同事曾经拉着他的手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一定会跟着公司走下去。”
走自主研发的路
火箭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组建团队后,舒畅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一听说我们要造火箭,一些人甚至把我当成骗子”,谈起早期融资的经历,舒畅坦言碰了很多钉子。“那时候我才29岁,还长着一张娃娃脸,说要在中国造商业火箭,别人觉得不靠谱也属正常”。舒畅坦然回顾着那时的窘迫,“好在我们每个阶段都熬过来了”。
公司成立之后,舒畅带领团队立刻着手做方案设计然后进行认证。他们认为,“穿新鞋,走老路”将是商业航天的末路,舒畅决定走自主研发的路,这意味着长时间的付出。而首飞火箭上的“黑科技”就是对团队付出最好的回报,“发动机、综控机、无线通信、飞控软件等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可以说,火箭上的心脏、大脑、小脑都是我们自己掌握的。”
首飞前半个月,核心研发团队已进驻发射基地,开始进行高强度的准备工作,半夜下班甚至通宵都很平常,其间一位同事过生日,当大家把生日蛋糕推出来的时候,这位同事流鼻血了。首飞成功后,研发团队所有人都哭了,自己造的火箭飞上了天,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舒畅对公司名字好不好非常在意。当初在给公司起名时,舒畅左思右想,有一天晚上舒畅躺在床上,手里有本书,是风靡创投圈的《从0到1》,书中认为,必须要有梦想,要不断创新,让未来与众不同并且更加美好,从0到1,才能创造无限的价值。
舒畅当时就决定了公司的名字——零壹空间,做中国商业火箭的从0到1,做商业火箭创新的从0到1。有了这个想法后,舒畅大半夜兴奋地给好多人发了微信,问他们对这个名字的看法,有很多人觉得不错,也有建议他,苹果公司这么牛,你不如叫梨公司,很有特点也很容易记住。但舒畅认为,名字原本没意义,因为公司有价值才得到大家的认可,名字才有价值。“把本来没有意义的名字变成大家都认可的名字,作为创业者很有成就感。”
让火箭成为交通工具
首飞成功后,有人称这是“中国版SpaceX”,舒畅则认为,自己走的是一条和SpaceX差异化发展的路。“我们现在做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是针对500公斤以下的小卫星,SpaceX针对的是一吨级以上的大卫星。”
目前舒畅公司有M和X两个系列的火箭,M系列运载火箭为小卫星客户提供发射服务;X系列火箭是为航空航天技术验证量身打造的专用飞行试验平台,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航天飞行试验专业、开放、低成本的助推火箭的空白,全面助力航空航天前沿技术实践与转化。舒畅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至少还有三次火箭发射计划。
实际上,舒畅更想做航天领域的华为。“这符合中国国情,我们不造梦,我们是实干派,希望能实实在在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对大众而言,火箭发射、航空航天神秘而遥远,发射商业火箭能给大众带来便利吗?对此疑问,舒畅举例解释,比如火箭发射卫星信号,解决了飞机、大海中上网的问题,这是目前已经实现的。“再大胆一点设想,一枚火箭从北京飞到广州大约只需要20多分钟,如果我们把成本降下来,火箭能不能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舒畅坚信,未来取代飞机的一定是火箭,不断的创新将带来变革。
为了实现梦想,作为创始人的舒畅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每天18小时,一周六天都是处于工作状态,还经常飞来飞去出差。在舒畅办公桌的最显眼位置上摆放着他们自主研制的火箭模型,在模型旁边,是一家三口的照片,舒畅抱着女儿,紧挨着太太,笑容灿烂。
“前几天在天桥下有一个可以上台唱歌的活动,4岁的女儿不敢上去,我就上去唱了,唱完再鼓励她。”尽管因为工作太忙陪伴女儿的时间不多,但舒畅尽量让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有一个为梦想努力奋斗的爸爸,我希望她能感到骄傲。”
对话
5~10年在细分领域成为龙头企业
广州日报:怎么看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前景?
舒畅:2015年是我国商业航天元年,这一年成立了若干家卫星公司、火箭公司,行业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公司的卫星还没来得及上天,火箭还没拿出产品,与国外差距很大。

但我国商业航天的前景很好,我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人才优势,工程师红利,而且军民融合的政策给商业航天很好的土壤,资本、人才、政策都有利于行业发展。以我们公司为例,虽然我们比美国的SpaceX公司成立晚13年,我有信心再过5到10年,可以拿出一些产品跟他们一较高下,在细分领域获得龙头地位。

广州日报:你对年轻人创业有什么建议?
舒畅:自带梦想和情怀的创业,能够激励很多年轻人做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现在我们的创业氛围很好,因而年轻人更要做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未来会有很多新技术,新变革,一定会有大量的人来质疑,希望年轻人能坚持梦想,把科技创新做到新的层次。

今晨7时33分 ,中国首枚自主研发的民营商业火箭OS-X型“重庆两江之星”号,在中国西北某基地点火升空。
该火箭设计制造商零壹空间总裁马超和航空工业沈阳所副所长林鹏共同宣布,光学测量、雷达测量和遥感测控一切正常,达到预定试验要求,可靠获取全部重要试验数据,试验成功。
7点38分,火箭残骸落入落区,落区工作人员已于落区10公里外待命,现正在搜寻回收残骸中,火箭具体飞行数据正在分析。
上午9时,火箭设计制造商零壹空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具体情况。
“重庆两江之星”火箭由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OS-X系列火箭的首飞箭,也是国内首枚由民间企业自主研制的商业火箭,该火箭总长度大约为9米,与大众所熟知长征系列火箭相比,个头小了一半,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可以达到350千牛,可以把35吨重的东西送上太空,能够为客户载荷实现最高20马赫飞行速度。

据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介绍,本次与“重庆两江之星”火箭一起首飞的是10所国内航空航天类顶尖高校校徽,以及“飞行联盟”的标志。该次火箭发射主要目的是测试火箭各项性能和指标,为未来产品布局设计提供技术储备,其飞行轨道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当火箭升空到达最高点之后,就会开始下降,采用弹道模式落回地面。
同年,北京零壹空间成立,零壹空间创始人兼CEO舒畅表示,微小卫星在通讯、遥感、电子、侦察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发射领域,却常常要等国家队火箭搭载的机会,这样导致发射时间不固定,发射费用也想对较高,因此,如果能将发射价格降下来,发射频率提高上去,简化发射流程,仅微小卫星的发射市场就可能是个千亿级规模的体量。

舒畅和他的团队在认定目标后,便开始了艰苦的在创业之路,不管是招人还是融资,都遭遇了各种质疑和嘲讽。曾经的老师和航天界的前辈都告诉舒畅,由于国情不同,中国不太可能让民营资本来造火箭。经过反复的推演和缜密的分析,舒畅最终将中国商业航天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中国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舒畅表示,造火箭的国家很少,但卫星需求的国家很多,去年中国有19次火箭发射,今年将达到40次,“国家队”的发射任务非常繁忙,而想对比较,商业航天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便显现出来。
业内解析:
民营火箭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航天领域长期由“国家队”主导,欧洲、美国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将其向市场开放。 2015年前后,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开始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国内最早的民营火箭企业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的专家表示,“经过这三年的探索,我们认为目前是我们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最好的时代。可以说,民营火箭正在经历被社会认识到认同的过程。现阶段,国内主要的民营火箭公司都在为能够打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运载火箭而努力。”(备注:运载火箭:发射高度200km以上,可以携带卫星入轨的航天载具;探空/亚轨道火箭:发射高度30-150km,多用于大气观测/试验,不能携带卫星入轨。例如:1958年,北航的“北京二号”探空火箭,发射高度97km)
商业运载火箭作为我国商业航天大生态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三个关键词能够表达它的部分特点。第一个关键词是“注定不凡”,运载火箭在整个航天体系里面是非常基础性的运载工具,商业运载火箭运载能力的大小甚至决定了航天产业未来发展的空间,进入到太空的能力越强,才能保证后面的包括卫星的制造、卫星的运营这样一个大的产能释放出来;第二个关键词是“星火燎原”,因为中国的商业运载火箭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商业运载火箭具备星火燎原的基础和能力;第三个关键词是“前赴后继”。在商业航天这个领域里面,不管是我们所处的运载火箭行业还是商业卫星,包括卫星应用,都是专注于数据端的创业企业,这个领域的进入者前赴后继、源源不断。我们可以非常欣喜地看到,原来的一些优势企业转型做商业航天的越来越多,这个领域的活力持续增强,也是未来能够持续更好发展的一个基础。
与SpaceX差距很大
有现实版“钢铁侠”之称的伊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已经突破了大型重量级火箭发射的技术难题。2018年年初的时候,SpaceX引爆了世界对商业航天领域的关注,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作为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自然也备受鼓舞。SpaceX作为行业的先驱力量,为行业带来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SpaceX是全球业内民营火箭企业的标杆,中国民营火箭现阶段,直言“赶超”SpaceX为时尚早。对于中国民营火箭企业来说,拥有自己的运载火箭核心技术,尽快打出真正意义上的运载火箭是第一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

5月17日7时33分,中国首枚民营自主研发的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腾空而起,火箭在306秒飞行了273千米后,落入预定区域,实现了长时间的临近空间有控飞行,获取了大量真实飞行环境数据。

坐在控制室里,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哭得稀里哗啦。几个小时后,他和创业伙伴一起踌躇满志地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路透社称,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最新的里程碑。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舒畅说,自己上一次这样哭得稀里哗啦,是8年前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时,被时年80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的毕业赠言打动了。

“你们不能天天想着沙滩和美女,因为你们接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那位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著名学者,给毕业生定了“两个100万”的目标:挣100万的钱、写100万的字。

“挣100万元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对你们来说太简单。” 厉以宁补充说,“要写100万字,就要追求不同,去做不同的事情,要不,有谁看?”

自此,如何做到“写100万字”成为舒畅的创业信条,“走不同的路”贯穿了他创业的各个阶段。在他看来,这“100万字”就是他的火箭事业。

“会尝试让中国人坐上你们的火箭去俯瞰祖国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问。

“我们眼下确实做不到。”顿了一下,他身体前倾,“以后,为什么不做呢?”

今年,舒畅33岁,他的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历史性机遇,他嗅到了梦想的味道

舒畅儿时就对浩瀚宇宙充满好奇。2004年,他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主修飞机设计,尤其偏好设计战斗机。

刚入校,一位老师播放视频。“看到工程师做出的飞机成功上天后无比激动的场景,我也热血沸腾。”他回忆说,“当时我想,如果能设计飞机上天,那该多好!”

2006年,念大二的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办过夏令营,搞过外卖平台,还脑洞大开地做起了飞行员培训。2008年大学毕业,他加入了一家刚成立的创业公司,从事航空材料进出口。这一年的汶川地震给了他思想的“余震”:“人这么脆弱,想创业就要行动,万一死了呢?”

为了创业,他希望提升知识的结构和层次,报考北大的研究生,在应用经济系就读。

有“理工科+经济”知识背景的他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的航天产业基金实习,靠踏实肯学,让本来不招应届生的航天产业基金破例招收了他。

他成为我国火箭、导弹、卫星“国家队”中的一员,在航天行业及其技术领域投资,有机会从产业视角审视这个貌似高不可攀的行业。

这是一个怎样的行业?传奇人物埃隆·马斯克和创立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在此“相爱相杀”,两个人的竞争让商业火箭将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甚至让火箭实现回收,极大地降低了发射成本,普通人乘坐火箭升空的夙愿很快就将实现。

天空展露出巨大的商机,舒畅嗅到了梦想的味道,“计算机问世之初普通人也只能仰望,后来却造就了巨大的商业王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航天行业会重复同样的故事吗?”他发现,中国有很多航天爱好者团体,却没有做火箭的民营企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勇敢去蹚这条路,三个理由让他选择坚持

舒畅试图在民营航天领域创业,“此前都不敢动这个念头。直到2014年,受到马斯克和他的SpaceX的激励,我才敢做这个梦!”

每个创业都充满了未知的探险,航天行业尤甚。即便“钢铁侠”般强大的马斯克,也伴随着很多争议。但是,科班出身并从业多年的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做过很多调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中国不可能有私营火箭公司。”但三个理由让他选择坚持。

一是经费。“大家都认定这事很烧钱,但SpaceX从2002年创业到2008年首飞只用了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他说,“如果用10亿元在中国打造一家一流的火箭公司,非常有社会价值,单纯看投入,这个量级在中国并不罕见。”

二是技术。“大家担心能否造出火箭。”舒畅大量走访,“我的大学老师马超做过火箭,他认为火箭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十二五’期间,我国发了100多发火箭,无一失败。只要找到足够的人才,技术并不是问题。”

三是政策。“民企在高度竞争的领域有优势,航天领域也一样,问题在于准入。”他发现,航天最发达的美国把探月等交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而将发卫星这种要靠成本、效率解决的问题交给商业公司。“我研究后,发现我国的航天相关政策并不拒绝民营企业,还有文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

“我看好这个机会,认定商业航天是历史潮流,所以不能等。我得勇敢地去蹚这条路,做先行者。做不成先驱,我也愿意做先烈。”他说,“只要我能说服自己,觉得我的逻辑认为这是OK的,就要坚持。”

“做不同的事情去写100万字”激励他作出抉择。“我对这话特别有感悟,也一直不走寻常路。”舒畅在大学时,只要发现了一条路更近、更美或者人更少,就一定会去走,“为什么要沿着大家习惯走的路呢?”

在他看来,创业就是要敢于去碰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感觉不可能,是因为存在一种恐惧,不少人就认定别想了。为何不问问自己:你喜欢吗?喜欢就做吧。”

“去做一些别人不曾做或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人家才会愿意读你的100万字。”于是,他一头扎了进去。

“传统上研制一个发动机可能需要3年,我们就9个月”

尽管并非一帆风顺,但舒畅和他创立的公司很快就表现出超凡的效率。

他邀请马超担纲技术,组建了10多人的团队,又吸引到春晓资本、哈工大、联想之星1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公司有了雏形。

2016年5月,公司仅20多人,也名不见经传,却得到了官方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重庆两江新区,显示出巨大的诚意。

这是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新区内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做发动机、钛合金、通航、跑道、飞机维修等的配套完备,生态链很好。

“我们想成长为国际化的公司,重庆是直辖市,又处在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同时,重庆人比较火辣,我们做的事情也需要‘血性’,一拍即合。”舒畅决定将生产基地设立在重庆两江新区,随即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此后,公司顺利完成多轮投资,总额已超过5亿元。

“回头看,我很庆幸,感觉只要坚持下来,所谓不可能其实没那么难。”他说,对于民营航天而言,资本、技术、政策都是瓶颈,“但人才是关键”。

“我们并不靠高薪吸引人才,很多人还是降了工资来的。”他说,很多从事运载火箭研究的年轻人,都因为梦想和情怀而加盟。

在舒畅看来,公司之所以创立不久就完成自主研发出火箭并成功首飞,是因为团队有好的技术,国家有成熟的产业链,“设计出来就有人可以制造出来,其他国家就未必能行。”

“民企的运行效率也至关重要。”他分析说,传统上研制一个发动机可能需要3年,“我们就9个月。”因为公司有扁平化的运行机制,总设计师直接管几十位设计人员,分成几个部门,沟通异常高效,节约了大量时间,“大家站黑板那儿一画,总设计师现场拍板就定了”。

在舒畅看来,这种体制优势会让民营航天迸发出极大活力。

“我们不是确定一个任务,产品定型了,交付后就束之高阁。”他表示,首飞成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定格X系列的1.0版本。此后会优化提升,“今年8月的第二批发射,就升级成2.0版,以后一直创新、改进,向前迭代”。

“不断推陈出新的迭代当然有风险,但我们勇于应对,迭代才能提升性价比,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公司需要建立敢于应战和接受失败的文化。

“2016年年底,我们决定自己研制发动机,同事不相信项目负责人能干成,我在台上代表公司表态‘毫无保留’地支持他放手干,如果点一发点不成,再点第二发,点第三发,不要怕失败!我这么年轻,也没当过这么大公司的CEO,我为什么相信自己能搞好,却不相信你呢?”

发射前,他们也考虑到可能会失败。“此前就有理性的措施,如果失败了,备份产品很快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发射,资金也做好了安排。”

“公司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团队要接受可能的失败,我们也希望媒体和社会宽容我们以后可能的失败,真要失败了,那还得继续往前干,站起来再打一发。”舒畅表示,这一发火箭都是自主研发的,很多单机比国家队产品的集成度都要高,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加大了失败的风险。

创业起步要踩实,问题论证清楚再行动

从最开始,舒畅就试图为创业植入“与别人不同”的基因。

从技术参数看,舒畅和他的团队发射的第一发火箭,与埃隆·马斯克当年的第一发大体相当,但两者其实相去甚远,“我们做火箭,就是遵循科学去设计制造,将客户的东西可靠地送到指定位置,而不是复制某款火箭,我们不需要一个样。”

“全世界都没有我们的X系列这样的产品,专门服务科研领域的飞行验证,这样的细分领域,我们算是第一个。”他说,“M系列可能是全世界总价最低的一款火箭,但是性能还很好。”

舒畅建议有雄心创业的青年努力做到与别人不同。同时,虽然创业需要赚钱,但并不是重大抉择都取决于钱。

“我研究生毕业后做了3份工作,从航天到联想,工资下降了30%,从联想出来创业,基本上没有工资。”他说,“我并不是不在意钱,而是不希望钱影响到选择。”

“我从未想过挣不到100万元,担心的是写不好100万字。如果站起来就够得着,那不是好的创业目标,会让你懒惰。要定一个通过较长时间的拼搏才能够到的目标。”他说,如果做出与众不同但能解决需求的产品,必然能赚更多钱。

“我建议创业起步要踩实,一定要把问题论证清楚再行动,而不是一冲动就去干,因为创业太难。”他说,前端论证越充分,未来战略就越清晰,“我们今天的很多战略,在成立时就想得挺明白了,一直沿着往前走”。




民营火箭创始人畅想了什么?
民营火箭创始人舒畅畅想:火箭成为交通工具的梦想 舒畅,一位年仅32岁的民营火箭创始人,正引领着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他的公司,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发射了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火箭OS-X“重庆两江之星”,开启了商用火箭从0到1的新篇章。舒畅的梦想不仅仅是发射火箭,他设想火箭未来能成为大众...

中国首枚民营火箭创始人说了什么?
5月17日7时33分,中国首枚民营自主研发的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腾空而起,火箭在306秒飞行了273千米后,落入预定区域,实现了长时间的临近空间有控飞行,获取了大量真实飞行环境数据。 坐在控制室里,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哭得稀里哗啦。几个小时后,他和创业伙伴一起踌躇满志地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首枚民营商业火箭是怎样的?
“重庆两江之星”火箭是由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OS-X系列火箭的首飞箭,也是国内首枚由民间企业自主研制的商业火箭。该火箭总长度约为9米,大小仅为长征系列火箭的一半。火箭发动机推力可达350千牛,能够将35吨重物送入太空,为客户提供最高20马赫飞行速度。据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介绍,本次...

中国民营可回收火箭的发射,对我国对航空领域进一步探索有什么帮助...
2018年10月27日,中国航天史上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微小卫星“未来号”发射升空,成为我国首枚发射的民营运载火箭,开创了中国民营火箭的先河。令人遗憾的是,在火箭在宇宙中正常飞行380秒后,由于三级出现异常,其载荷“未来号”卫星因未能进入轨道运行,坠入大气层,最终...

中国首枚民营商业火箭是怎样的?
“重庆两江之星”火箭由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OS-X系列火箭的首飞箭,也是国内首枚由民间企业自主研制的商业火箭,该火箭总长度大约为9米,与大众所熟知长征系列火箭相比,个头小了一半,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可以达到350千牛,可以把35吨重的东西送上太空,能够为客户载荷实现最高20马赫飞行速度。据...

星际荣耀创始人李顺成简历
李顺成带领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的低成本商业航天运输体系,2018年4月5日“星际荣耀”首枚固体验证火箭“双曲线一号S”发射升空,成为国内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民营火箭,也是美国以外第一枚取得飞行成功的民营火箭。2019年7月25日“双曲线-1Y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现我国民营火箭的...

蓝箭航天什么时候上市
蓝箭航天目前没有上市计划。2018年10月,全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完成发射,蓝箭航天迎来成立后的首个高光时刻。但在创始人张昌武的规划中,固体火箭只是“前奏”,正在积极推进的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才是蓝箭航天的主旋律。对蓝箭来说,这是一场硬仗,“不论是资金、人员的投入还是研发复杂...

蓝箭航天股票代码
蓝箭航天目前没有上市计划。2018年10月,全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完成发射,蓝箭航天迎来成立后的首个高光时刻。但在创始人张昌武的规划中,固体火箭只是“前奏”,正在积极推进的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才是蓝箭航天的主旋律。对蓝箭来说,这是一场硬仗,“不论是资金、人员的投入还是研发复杂...

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首飞成功有何历史意义?
5月17日援引中国媒体报道,“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于5月17日7时33分点火,7时38分落入预定区域。据地面监测,其飞行轨迹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弧线”。报道称,零壹空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舒畅指出,本次首飞除了验证X系列火箭本身外,还收获了三方面成果。一是完成科研目标;比如验证气动支杆的减阻、...

富豪那么多为什么民营火箭市场还是很小?
早在2018年,零壹空间自主研发商业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发射成功 蓝箭空间的“朱雀二号”完成全系统设计,“朱雀·南太湖号”成为中国首枚发射的民营运载火箭,开创了中国民营火箭的先河。但是最主要的是,民营火箭在没有政府、国家的支持下是很难做大做强的。国家高科技人才大...

开原市18274931205: 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首飞成功有何历史意义? -
习轻爽妙:外媒称,中国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零壹空间)披露,该公司“重庆两江之星”OS-X火箭5月17日7时许,在中国西北某基地成功点火升空.这标志着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业亚轨道火箭首飞成功,为接下来的民营自研商业火箭发...

开原市18274931205: 民营自研火箭发射是真的吗 -
习轻爽妙: 5月17日7时33分31秒,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OS-X型“重庆两江之星”号,在中国西北某基地点火升空. 据马超介绍,“重庆两江之星”为零壹空间OS-X系列的首型火箭.该火箭长度9米,总重7200kg,全程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高度约38.7km,最大速度超过5.7倍音速,飞行时间306s,飞行距离273km.零壹空间自主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推力达到350kN,能够为客户载荷实现0~20马赫的飞行速度.本次首飞载荷的客户是航空工业沈阳所.

开原市18274931205: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至今的大事记都有什么? -
习轻爽妙: 1、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8月26日,从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单位传出一个令全国惊喜的消息,他们联合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了. 这是当代中国科技发...

开原市18274931205: 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一枚火箭叫东风二号,为何不是东风一号?
习轻爽妙: 因为东风一号是仿制苏联的P-2近程导弹. 命名为“1059”代号,说白了就是仿制品. 而东风二号才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一枚火箭:1961年,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我国的导弹研制由仿制转向了自行设计,东风二号是我国首枚自行设计的地地导弹.

开原市18274931205: 朱雀一号未能入轨 朱雀一号是首枚什么火箭 -
习轻爽妙: 中国首枚民营火箭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朱雀·南太湖号”是由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级运载火箭,记者从发射现场获悉,全箭总长19米,箭体直径1.35米,起飞重量27吨,设立起飞推力45吨.蓝箭航...

开原市18274931205: 在中国谁最有可能做私营航天,会是什么时间? -
习轻爽妙: 现在国内已经有两家私人航天企业完成工商注册了,第三家即将注册,都是学生创业性质.如果要规模较大的企业,按照美国的先例,对于任何一种私人航天商业模式,从有“先烈”开始搞到有“先驱”搞成大约要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其中10...

开原市18274931205: 长安欧尚号火箭是什么情况?
习轻爽妙: 北京时间2019年7月25日13时00分,命名为“长安欧尚汽车号”中国首枚民营轨道级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将数颗卫星精确送入预定300公里圆轨道. 这算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长安欧尚汽车号”的发射升空即将记入中国航天航空发展历史.中国航天技术不断提升,也让我们国家的政治地位和在世界上的发言权逐步提升.

开原市18274931205: 谁设计了中国首枚洲际导弹
习轻爽妙: 屠守锷--洲际导弹总设计师1980年3月,中国导弹火箭事业进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时任7机部副部长的张镰斧和洲际导弹总设计师屠守锷,率领试验工作队来到酒泉发射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