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什么未知之谜?

作者&投稿:鄘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文学与历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2、来源不同:
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起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
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孙子兵法》,相传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全书共分十三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事篇、变篇、行军篇、地形篇、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规律,全面地论述了战争致胜因素。该书阐明了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取胜、出奇制胜、审时度势、正确决策、因势利导、主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战略思想,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现代军事战争都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孙子兵法》被世界公认为“兵学圣典”,孙武本人也被称为“兵圣”、“东方兵学鼻祖”。

人们一方面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一方面也产生了疑问:《孙子兵法》的作者真的是孙武吗?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详细记述了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进谒吴王,令吴王阖闯赞叹不已。孙武被拜为将军,整肃军队,全面迅速地提高了吴军的战斗力。于是,吴国西伐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称霸中原。千百年来,大多数人一直认同这个史实。

但是,宋朝陈振孙、叶适,清代姚际恒却把《孙子兵法》定性为伪书,否认兵书的成书年代及兵书的作者,原因如下:

一是《左传》成书春秋,早于汉代《史记》,然而,《左传》记述阖闾征战大事并未提及孙武之名,可见,春秋时未必有孙武其人。

二是《史记》除记载孙武用兵,也记载了孙膑用兵事例,清楚地谈到《孙子兵法》,模糊地叙述孙膑兵法理论。是否把二人兵书混为一谈?也许《孙子兵法》的真正作者是孙膑。

三是《孙子兵法》使用了春秋末期不适用的词语或不存在的情况,因此,此兵法可能是后人伪造,假托孙武之名。例如:春秋时期,仅称大夫为主,而兵法却屡称国君为主;春秋各国征战,规模不大,大的战役也不过兵车几百辆,而兵法却提到兵车千辆,军士十万人,描写的应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春秋时代,国君经常亲征,与将帅一起带兵打仗。并未有兵书所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再有,兵书曾提及“矢弩”。而“弩”是战国时代才发明的兵器,春秋时期,“弩”并不存在。“谒者、门者、舍人”都是战国时的官名,春秋时都不存在。但兵书却在用它们。因此,人们怀疑《孙子兵法》是战国之人所作。

有一些学者坚持《孙子兵法》确系孙武所著,《汉书·艺文志》就把兵书作者分得十分清楚:《齐孙子》(孙膑),《吴孙子》(孙武)。司马迁以治史严谨著称,怎么会搞混孙武和孙膑?《左传》偶有遗漏孙武之事,也有这种可能性。至于《孙子兵法》出现了一些后世才有的文字,极有可能是后人编录中增加进来的。但丝毫掩盖不住原著的思想光辉,更改变不了原著作者是孙武这个事实。

也有学者认为《孙子兵法》应为孙武及其门徒共同撰写。孙武协助吴国,壮大军力,成为中原霸主之后,隐退乡下教书授徒,孙武一边传授自己的军事思想,一边总结完善《孙子兵法》。众门徒一边学习军事理论、技战术方法,一边帮助孙武整理抄录兵书。经过几代门徒共同努力,使《孙子兵法》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体系更加科学完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兵法不可避免地被增删了一些与当时时代背景不符的文字,白璧添瑕。可这并不影响原著的精神实质。孙武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体系没有任何改变。《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的事实千真万确。

1972年2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银雀山一号汉墓发掘出一批竹简,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证明了孙武、孙膑两个著名的大军事家的军事著作确实存在。虽然考证出了墓葬年代为西汉初年,但不能确定《孙子兵法》成书的年代,也无法证明孙子就是孙武。

《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孙武呢?随着科学的新发现和史学家的深入研究,我们早晚会破解这个谜的。


《孙子兵法》有什么未知之谜?
一是《左传》成书春秋,早于汉代《史记》,然而,《左传》记述阖闾征战大事并未提及孙武之名,可见,春秋时未必有孙武其人。二是《史记》除记载孙武用兵,也记载了孙膑用兵事例,清楚地谈到《孙子兵法》,模糊地叙述孙膑兵法理论。是否把二人兵书混为一谈?也许《孙子兵法》的真正作者是孙膑。三是《孙子...

孙子兵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2、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

孙子兵法有哪些内容?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

孙子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意思是:在战争未发动以前,先在庙宇里预测估算比较敌方和我方优势和劣势,估算的结果,如我方优势条件居多,夺取胜利的机会便大,如我方所占优势较少,则得胜的机会亦较少。多做比较计算,对敌我方面的形势就越有把握,少做比较计算就越没有把握,更何况毫无计算比较呢?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运筹帷...

《孙子兵法》有哪些局限性?
孙子兵法在现代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世界许多著名的军事分析家认为,中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去世将近2500年之后,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战场。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国防部官员和美军军官中举办了上千次《孙子兵法》讲座。美国陆战队指挥官凯利将军认为《孙子兵法》是所有机动战的基础。他将该书...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是什么意思?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的意思是:长时间打仗的国家,对自己有利的,从来没有过!意思说长时间打仗对自己国家没有好处!出处: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孙子兵法·作战篇》简介:作战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二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兴起”之意。“...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内容介绍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

请问《孙子兵法》中“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的“得”是什么意 ...
得,读de。得到,具有。 凡是开战之前预计可以打胜仗的,是因为筹划周密、得到胜利的条件充分。

孙子兵法的全文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在什么朝代(孙子兵法写了什么)
杨黛利君: 【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在什么朝代? -
杨黛利君: 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为什么没有流传至今? -
杨黛利君: 一、魏晋南北朝是《孙子兵法》的早期注解时期,《孙子略解》是进入这一时期的里程碑,这一时期的孙子注为后人注解和运用《孙子兵法》奠定了基石. 早在魏晋之前,就应已经有人注...

阳西县19672643764: 世界有什么未解之谜 -
杨黛利君: ·地球邻居的月球起源之谜 ·中国古兵书《孙子兵法》如何走向世界? ·天狼星系外星人传授古多贡人天文知识? ·2600年前巴基斯坦卡拉奇木乃伊之谜团 ·中国四川三星堆千年未解的五大谜团 ·揭开亚马逊密林中“黄金”城之谜 ·走进历史:揭开维纳斯断臂之谜 ·科学家揭密人体自燃 并非纯属无稽之谈 ·恐怖的亚利桑纳州金矿 ·古印度“战神之车”解密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最大的奥秘是什么 -
杨黛利君: 下下计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还是孙膑写的? -
杨黛利君:一、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与成书,学界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此书的作者应为孙武,其后学曾对之进行过校理;“十三篇”成书的时间为春秋末期 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与成书...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是什么时间被发现的? -
杨黛利君: 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中出土了4941枚竹简,发现其中有两部兵书,一部是《孙子兵法》,另一部是《孙膑兵法》.孙膑是战国人,是孙武的后世子孙,与商鞅、孟轲同时期.《孙子》书简300余枚. 整简每枚长27.6厘米,宽...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故事中哪些有争议性,谈谈看法 -
杨黛利君: 《孙子兵法》的大多数篇目都是经典格言的堆砌,有标题而无主题.说它是“汇编”,的确是实实在在,若说它是某一个人的“原创”是无据可查的. 问:《孙子兵法》里就没有完整的原创篇目吗?答:有.第二篇《作战》和最后一篇《用间》就是完整的原创.这两篇内容纯粹,文气完整,没有拼接的痕迹.在语言习惯上,这两篇与其它十一篇大体相同,总是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不厌其烦的样子.其中“者”、“也”、“矣”等语气词的用法,与其它兵法相比,尤其能显示出文人特色.这证明《孙子兵法》的“主编”对国家财政、军需和国家级的情报、间谍工作十分娴熟,颇有心得.他对打仗虽然外行,但是,把各家兵法的精华汇编在一起,再进行一番点化、润色、发展的工作,其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阳西县19672643764: 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有无其人其书曾经是一个难解之迷,史学大师钱穆原来一直认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一部书,下列选项中最能够直接帮助他... -
杨黛利君:[选项] A. 《史记》和《汉书》的记载 B. 《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 C. 梁启超的历史学著作 D. 银雀山同时出土的兵法竹简

阳西县19672643764: 孙子兵法,最早出现的时间. -
杨黛利君: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