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可知而不可为”与“胜可为也”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祗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胜可知而不可为 与 胜可为也 什么意思~

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因素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有点类似于尽人事听天命)
胜可为也:
胜利的因素我们可以左右

辩证法思想在孙武军事思想中的表现

孙武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形》篇)就是说,自己可以使自己具有不可被战胜(“不可胜”)的条件,还不能使敌人有可以被战胜(“可胜”)的条件。从这一方面看,“胜可知而不可为”。就是说胜利可以预先知道,但还不可必定得到。需要等待时机,才可以使可能变为现实。

善用兵的人,不能停止于此。他要的是胜的现实。孙武注重考察、研究战争胜负的客观条件,同时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他一面说“胜不可为”,一方面又说“胜可为也”。(《虚实》篇)这不是他自我矛盾。这是他的辩证法思想。孙武的军事思想的可贵,在于他的素朴的唯物主义思想并不是同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联系起来,而是同生动的辩证法观点联系在一起。

孙武初步认识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矛盾着的双方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动的。战争也是如此,而且其变化比其他现象更为迅速剧烈。他指出:在自然界,“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篇)作为社会现象之一,战争也不能例外。“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势》篇)对立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切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进行的。孙武注重主动地创造条件,使战争中的变化向与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

为了创造条件赢得战争的胜利,孙武着重研究了集中与分散,实与虚的辩证关系。他提出如何利用双方兵力数量对比的关系,以控制战争发展的方向,创造对于自己有利的条件。善用兵的人总是设法使自己的军队在数量上占优势,争取主动,以众击寡,取得胜利。他说:“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虚实》篇)“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而击寡者,则吾之所战者约矣。”(同上)又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引诱敌人,使之分兵)。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篇)意思就是说,要尽量地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使自己化虚为实。同时要调动敌人,分散敌人,使敌人化实为虚,然后以我之实,击敌之虚,以自己的优势兵力打击分散薄弱的敌人。如果自己的兵力不能取得优势,那就宁可逃避也不可决战。孙武认为自己在数量上占优势的兵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要创造这个条件,就要以种种方法分散敌人的兵力。这就常能保持“以众击寡”,使量变成为质变,“每战必胜”。

孙武认为,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争取胜利。这就叫“胜可为”。其办法是用各种办法调动敌人。他说:“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虚实》篇)就是说,使自己成为敌人的司令官、参谋长。

这样,就克服了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思想,把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这充分表现了孙武兵法中的辩证法思想。

在战争中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全自己。所以进攻是第一位的,防御是第二位的。进攻可以保持主动,即军队行动的自由权,这是军队的命脉。孙武也接触到这个原则。他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就是说,要争取主动,避免被动,战争要以进攻为主。孙武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形》篇)就是说,防御只能使自己不可被战胜,战胜则需要进攻。防御不足以达到胜利的目的;进攻则可以取得胜利而有余。进攻、防御,都能保持主动,那就可以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即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

孙武提出了这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则,但原则并不是死的公式。他强调,原则必须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他又研究了用兵正、奇两个方面的互相转化问题。他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势》篇)正兵是从正面打击敌人的,奇兵是从侧面打击敌人的。可是,随着敌形变化,正兵也可以成为奇,奇兵也可以成为正。孙武指出,“兵形象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一方面要认识原则,一方面又要灵活运用原则,这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

孙武明确地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这里所说的“之”、“其”都是指敌人而言。这是因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计》篇)对于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于自己的残忍。宋襄公的“仁义”,就是以自己的国家的存亡为儿戏。孙武的军事思想和路线,同宋襄公的军事思想和路线是直接对立的。

孙武的《吴孙子》比较科学地从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总结出战争的一般规律,富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生动的辩证法思想。它是古代一部优秀的兵书,也是一部出色的哲学著作。它是春秋时期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产物。它在当时起了很进步的作用。孙武兵法是我国古代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Phylogeny/DL/DL-20031121161820/

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因素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胜可为也:胜利的因素我们可以左右。



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因素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有点类似于尽人事听天命)
胜可为也:
胜利的因素我们可以左右


“胜可知而不可为”与“胜可为也”是什么意思?
可以理解为,胜利是由很多条件来决定和制约的,是受客观规律约束,不是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只有通过改变客观的条件,变被动为主动,获得有利于自我的形势、环境与条件,才能取得胜利之势。如何在投资活动中遵循“胜可知而不可为”原则,我理解为首先要建立合理可靠的安全边际。建立安全边际是为了使投资在未来取得胜利,...

胜可知而不可为者,胜已败矣何况胜者!
意思是: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该句出自《孙子兵法·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孙子兵法说:胜可知不可为.怎么理解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句话是说善战者首先立己于不败之地,而战胜敌人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因此善战者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但却不可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我所战胜。所以,...

胜可知,而不可为。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段话出自孙子兵法。从来都听说善战者,一定要看孙子兵法,无论是商场、战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孙子兵法》都是我们必读课本,可直到今天我才下定决心:读...

胜可知而不可为 与 胜可为也 什么意思
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因素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有点类似于尽人事听天命)胜可为也:胜利的因素我们可以左右

胜可知而不可为,败可虞而不可不备。
出自《孙子兵法》。原文是: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解释:赢了,不要太高兴;输了,也不要太气馁。 心有大志但在表面却很平常(看不出来)的人,可以封很大的官。

胜可知而不可为是什么意思?
胜可知而不可为,出自《孙子兵法》的《虚实篇》,意思是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以强求。在战争中,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因素和迹象,预测胜利的可能性,但即使知道胜利的机会很大,也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因为胜利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准备和实力,还受到敌人的实力和行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是我们无法...

如何正确理解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
孙子·军形》篇中还在“任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胜可知而不可为。”这体现了一种前于老子的无为思想,即指出了人力的限度。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坐以待毙;而顺势而动,是拒绝造作。在条件的限定中,人的努力无法创造奇迹。一个好的战略家,通过分析、研究,可知胜利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取得胜利。是之谓...

“胜可知,而不可为。”出自哪里?
出自《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全文(节选)如下: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

《孙子兵法》军形篇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军形篇 原文 作者:孙武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孙子兵法》的阅读感悟《孙子兵法》中《军形篇》有这么一句话“胜可知,而不可为”,但是在后面的《虚实篇》里面又说“胜可为也”...其中的深刻含... -
永程胃乐:[答案] 我的理解!胜利有很多因素,胜可知 而不可为 是说 胜利可以预知,而阻碍胜利的因素有很多,将领要知道哪些因素会阻碍胜利.不要去做这些事情. 胜可为也!也正是这句话的相反的说法.! 当然一个经验不够的将领是看不到这些潜在问题的!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为何孙子兵法的军行篇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而在虚实篇里却说胜可为?
永程胃乐: 军行篇: 善战者,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敌暴露出弱点或犯错误以击败之.前者取决于自己,而后者取决于敌人.“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虚实篇与之并不矛盾,因为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发现敌人的弱点、寻找战机,这需要人谋.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孙子在《虚实篇会所“胜可为也”,在军形》又说要胜可知而不可?
永程胃乐: 辩证法思想在孙武军事思想中的表现 孙武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形》篇)就是说,自己可以使自己具有不可被战胜(...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孙子兵法》中主要提出了哪几个谋略制胜思想和作战用兵原则? -
永程胃乐:[答案]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 因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里,孙子指出,战胜敌...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胜可知而不可为是什么意思 -
永程胃乐: 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因素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有点类似于尽人事听天命)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孙子兵法全解 -
永程胃乐: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 、时制也...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什么意思 -
永程胃乐: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军形篇》 意思就是: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 用现在的话胜利之师不打无准备之仗.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有关军事古文...能者试试.. -
永程胃乐: 出处:《形篇》第一--孙武?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注:先为不可胜,...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孙子兵法》里的重要思想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永程胃乐: 明明知道我方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却并没有撤走而仍然要与异常强大的敌人交战,这并不是因为我方不知道敌我力量悬殊,而是因为有绝对交战的必要.在另一种情形中,明明知道我方兵力占据绝对的优势,却并没有与弱小的敌军交战而是迅...

大厂回族自治县17193328350: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出自哪?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出自哪里
永程胃乐: 孙武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