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作者&投稿:齐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尼族梯田文化形成的原因~

哈尼梯田奇观形成的自然因素

1.地形

云南有94%的面积为山地,核心区元阳县则100%的土地是崇山峻岭,这里亿万年来受元江、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凸起两侧低下,山地连绵,地形呈V字形发育,不易耕作。为了生产粮食,必须对当地地形进行改造,这是哈尼梯田形成的重要基础。

2.气候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因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坝峡谷因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水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哈尼族居住的海拔1400米~2000米为上半山区(2000米以上水稻很难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3000毫米),年均温在15℃左右,年日照1670小时,植被介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之间,非常适合水稻生产,因而在元江南岸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稻作梯田。

3.水源

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哀牢山河坝区蒸发旺盛,水汽随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区遇到冷气团而冷却凝聚成浓雾和充沛的降水。

由于植被的垂直变化,哀牢山形成大面积的高山森林,这既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巨大的贮水作用,还有强大的蒸腾作用。森林中有无数泉、溪、瀑、潭、河。境内以元江、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水资源总量26.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1.47亿立方米,是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也是梯田稻作的命脉。

哈尼梯田奇观形成的人文因素

1.历史上的修田和种植习俗

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有耕种梯田的传统,据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记载,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后为躲战乱,唐代定居元江南岸哀牢山区,据唐代樊绰所著《蛮书·云南省内特产》描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证明1200年前哈尼族的梯田耕作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虽然哈尼、彝、汉、壮、傣、苗、瑶等民族共居一山,但因居于不适合水稻生长的高度,或因文化传统除哈尼族外而少有水稻种植。

2.科学合理的管理

在这样坡度大的山区,如果没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所开之田会前功尽弃。哈尼人以树为守护神,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惩罚严厉。数个世纪以来,哈尼人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的“森林-水源-梯田”系统。

在灌溉上,也有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从开沟挖渠、用工投入,到沟权所属、水量分配、沟渠管理和维修等等,无不精心经营。

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一至数个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贮存于内,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成为高效农家肥,春耕时节挖开塘口,从大沟中放水将其冲入田中。也因此保持了哀牢山水、土、肥、田自然生态的完整,在今天看来,堪称生态农业的典范。

但是,在这样的地形区,惟一不足的是,由于山高岭峻,出门就要爬坡上坎,其劳动强度和难度比平坝地区要大许多倍。因此,“哈尼梯田”更加突现哈尼人的勤劳、智慧。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和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从滇西北到滇南,随着海拔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降雨量也越来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降雨量竟达到年均1397.6mm,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减少。这就使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鸟瞰全境,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境内最低海拔为144米,最高海拔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县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因地形复杂差悬殊,立体气候突出。河坝区年均温度25度,最高气温42度,高山区年均温度11.6度,两区温差达13.4度。在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坝峡谷因其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雨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河坝区蒸发量大,高山区云雾密度大、降雨丰富。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6.9亿立方米,地表为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6.09亿立方米,可利用1.47亿立方米,这些江河就是元阳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低纬度干热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江河之水大量蒸发(如南沙地区最大蒸发量1995年竟达2306.5mm)。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形成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元阳上半山地区终年大雾笼罩,降雨极其丰富,云海格处神奇壮丽的原因。

1、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鸟瞰全境,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

2、元阳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是哀牢山夹缝中的一座县城。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

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

3、人文因素。全县有63958.4公顷森林,其中东西观音山有18167.6公顷原始森林,分布各山各岭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顷,这些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绿色水库,它们涵养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条小溪、清泉、瀑布和龙潭,提供了全县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正所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扩展资料

元阳有哈尼族、瑶族、苗族、傣族、壮族、彝族等民族。民族风情非常浓郁。在县城的街上就可以看到赶街的少数民族的人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很有味道。但最好的欣赏民族风情的地方就是乡下的街子。老勐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在那里以苗,彝,瑶,哈尼为主,一到赶街日,山民们就盛装出门。

街上商品琳琅满目,有牲畜,生产资料,民族手工艺品,日常用品,农副产品,风味小吃等。这时候摄影是最佳时机。还有很多类似的街子。在三叔客栈打听一下哪里有赶街日以方便计划。

节日太多,如火把节,三月街等。但最有特色的是哈播等地的长街宴,村子里每家每户准备好丰盛的食品,然后摆上沿街摆放的长桌,全村一起分享,外来的客人也可以一起吃。长度可达几百米的大宴会,场面非常壮观,这是在正月间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的形成因素如下:
  一、自然因素:
  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从滇西北到滇南,随着海拔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雨量也越来越。而且大受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和元江的水汽蒸发的影响,形成云雨。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降雨量竟达到年均1397.6mm,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减少。这就使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鸟瞰全境,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境内最低海拔为144米,最高海拔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县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因地形复杂差悬殊,立体气候突出。河坝区年均温度25度,最高气温42度,高山区年均温度11.6度,两区温差达13.4度。在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坝峡谷因其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雨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河坝区蒸发量大,高山区云雾密度大、降雨丰富。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6.9亿立方米,地表为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6.09亿立方米,可利用1.47亿立方米,这些江河就是元阳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低纬度干热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江河之水大量蒸发(如南沙地区最大蒸发量1995年竟达2306.5mm)。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形成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元阳上半山地区终年大雾笼罩,降雨极其丰富,云海格外神奇壮丽的原因。
  二、人文因素:
  全县有63958.4公顷森林,其中东西观音山有18167.6公顷原始森林,分布各山各岭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顷,这些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绿色水库,它们涵养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条小溪、清泉、瀑布和龙潭,提供了全县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可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元阳县共居一山的七个民族大致说来是按海拔高低分层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同时,哈尼族等民族还发挥了巨大的天才各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已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662条。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这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三、梯田耕作法:
  在梯田耕作上哈尼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制度。这种方法就是在找地开田时,要找不怕风吹、向阳、平缓、无病虫害、雀鸟不来吃又终年保水的肥沃坡地,开成台地后先种三年旱地,待其土熟,再垒埂放水把它变成梯田。哈尼族是通过挖筑沟渠来解决梯田用水的,古歌也唱到祖先们是如何在高山深箐和崖石上克服千难万险挖沟的,他们遇到绕不开的巨大岩石,就在岩石上堆上许多干柴,放火把石头烧红,然后用竹筒背来冷水浇上去炸开石头,这样就可以挖沟了。古歌称这样的挖沟是“挖出了岩神的三朵肝花,挖出了岩神的七朵腰花”,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景象啊!梯田要求田面要整理得很平,但古代没有测量仪器,怎么办呢?“田不平不要紧,请水兄弟来帮忙找平”,祖先们用放水平田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都是哈尼祖先智慧和创造精神的表现。
  围绕着梯田构筑和大沟挖掘,哈尼族发明了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从开沟挖渠、用工投入,到沟权所属、水量分配、沟渠管理和维修等,无不精心经营。如水源管理则发明了“水木刻”。这是根据各家权益设置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横木,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来调节各家各户的用水,如此公平合理而又科学的管理,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
  对稻作之民来说,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贮蓄于内,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成为高效农家肥,春耕时节挖开塘口,从大沟中放水将其冲入田中。届时举寨欢腾,男女老少纷纷出动,有的还特意穿上盛装,宛若过节般热闹。大家争先恐后用锄头钉钯搅动糊状发黑的肥水,使其顺畅下淌,沿沟一路均有专人照料疏导,使肥水涓滴不漏悉数入田。这一方法省去了大量运肥劳力。平时牛马猪羊放牧山野,畜粪堆 积在山,六七月大雨泼瓢而至,将满山畜粪和腐殖土冲刷而下,来到山腰,被哈尼族的大沟拦腰截入,顺水纷注入田,此时稻谷恰值扬花孕穗,正须追肥,自然冲肥正好解决了这及时之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很久以前劳动人民就在改造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形,将坡地修筑成梯田,形成层层平地进行耕作。梯田在我国东部丘陵、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广泛分布,其中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哈尼梯田”堪称世界梯田奇观,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

一、位置

“哈尼梯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哀牢山南段,元江南岸,包括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全部镶嵌在海拔600米~2000米之间的山坡上,时隐时现,规模宏大。

哈尼族是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居于我国西南的元江(红河)、把边江、澜沧江流域的哀牢山、无量山和爱尼山地域。哀牢山梯田是居住在该地区的多个民族(哈尼、彝、汉、傣、壮、苗、瑶、拉祜等)共同劳动的结晶,但正如《哈尼族简史》所说:“云南多数的山居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则当首推元江南岸的哈尼族……”。从各少数民族耕山修田的技术来看,只有哀牢山下段哈尼族的梯田达到“殊为精好”的水平。因其开拓者的缘故,这里约4.7万公顷的梯田就被称为“哈尼梯田”。

二、特点

哀牢山地形崎岖,这些梯田既不同于印加、菲律宾梯田,也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梯田,其突出的特点有:

1.面积大,海拔高,主要位于山体中部

哈尼梯田约4.7万公顷,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约1.13万公顷之多,占耕地面积的53.1%。西南少数民族虽共居一山,但各个民族大致来说是按照海拔高低分层而居。海拔144米~600米为河坝地区,为傣族居住;600米~1000米称为峡谷区,为壮族居住;1000米~1400米称为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2000米为上半山区,为哈尼族居住,由此以上为高山区,多为苗族居住,因而,哈尼族的梯田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2000米的上半山区。

2.地形坡度大,梯级多

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多为深切割中山地类型,地形呈V字形发育,从江边河坝到高山峻岭,海拔落差极大,梯田也因势就坡,坡大坡缓开大田,坡小坡陡开小田,大到十几亩,小到如桌面大小。一般而言,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哈尼梯田坡度在15°~75°之间。以元阳梯田为例,坡度15°~25°的有约441.2公顷,25°~75°的有约137.6公顷;在马街乡登云、鸠妈、丫多梯田,15°~25°的也在约75.9公顷,25°~75°的有约226.6公顷。这些数字说明了元阳哈尼梯田壮观与险峻的程度。以一坡而论,少则上百级,最高级数达3000~5000级,一层一层朝着天际陈铺。而闻名于世的印加梯田不过800多级。

3.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哈尼人在哀牢山区扎根繁衍后,随着人口的增多,生产粮食一直是当地人获取生活条件的惟一方式,水稻产量高,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人们的垦殖中,半个世纪前元阳县梯田水稻,一般亩产就可达100千克~150千克,高的可达300千克。在“地无三尺平”、“天平岭自雄”的哀牢山,稻作农耕的生产水平已经与内地平坝地区相当。元阳在云南成为一个主产粮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向外地调出大批粮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4.历史悠久,梯田布局呈良性的生态循环

公元12世纪,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游历梯田美景后写道:“仰坡岭坂之上,沟壑之间,漫山遍野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篇游记,使这种新稻田形式,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称。

在哈尼人居住的山坡,每个村寨上方,都森林茂密,提供着水利、用材、薪炭之源,村寨下方千百级梯田生产粮食;村寨由蘑菇状寨房组合成安度人生的居所;加上江河蒸腾、森林储蓄而成的高山天然绿色水库,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三、哈尼梯田奇观形成的自然因素

1.地形

云南有94%的面积为山地,核心区元阳县则100%的土地是崇山峻岭,这里亿万年来受元江、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凸起两侧低下,山地连绵,地形呈V字形发育,不易耕作。为了生产粮食,必须对当地地形进行改造,这是哈尼梯田形成的重要基础。

2.气候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因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坝峡谷因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水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哈尼族居住的海拔1400米~2000米为上半山区(2000米以上水稻很难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3000毫米),年均温在15℃左右,年日照1670小时,植被介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之间,非常适合水稻生产,因而在元江南岸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稻作梯田。

3.水源

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哀牢山河坝区蒸发旺盛,水汽随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区遇到冷气团而冷却凝聚成浓雾和充沛的降水。

由于植被的垂直变化,哀牢山形成大面积的高山森林,这既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巨大的贮水作用,还有强大的蒸腾作用。森林中有无数泉、溪、瀑、潭、河。境内以元江、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水资源总量26.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1.47亿立方米,是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也是梯田稻作的命脉。

四、哈尼梯田奇观形成的人文因素

1.历史上的修田和种植习俗

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有耕种梯田的传统,据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记载,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后为躲战乱,唐代定居元江南岸哀牢山区,据唐代樊绰所著《蛮书·云南省内特产》描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证明1200年前哈尼族的梯田耕作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虽然哈尼、彝、汉、壮、傣、苗、瑶等民族共居一山,但因居于不适合水稻生长的高度,或因文化传统除哈尼族外而少有水稻种植。

2.科学合理的管理

在这样坡度大的山区,如果没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所开之田会前功尽弃。哈尼人以树为守护神,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惩罚严厉。数个世纪以来,哈尼人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的“森林-水源-梯田”系统。

在灌溉上,也有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从开沟挖渠、用工投入,到沟权所属、水量分配、沟渠管理和维修等等,无不精心经营。

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一至数个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贮存于内,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成为高效农家肥,春耕时节挖开塘口,从大沟中放水将其冲入田中。也因此保持了哀牢山水、土、肥、田自然生态的完整,在今天看来,堪称生态农业的典范。

但是,在这样的地形区,惟一不足的是,由于山高岭峻,出门就要爬坡上坎,其劳动强度和难度比平坝地区要大许多倍。因此,“哈尼梯田”更加突现哈尼人的勤劳、智慧。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和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1. 山地崎岖,海拔高
2. 印度洋带来的水汽带来降水
3. 高山修渠引水


哈尼梯田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1、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鸟瞰全境,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2、元...

哈尼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
四、哈尼梯田奇观形成的人文因素 1.历史上的修田和种植习俗 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有耕种梯田的传统,据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记载,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后为躲战乱,唐代定居元江南岸哀牢山区,据唐...

七彩云南,带着撼路者去滇南环线深度游记
不过尼梯田的最佳观赏季节是11月至次年的4月,我这次来又刚好错过了最佳观赏时间。梯田沿着山脉的走势一直延伸到山脚下,错落有致,层层堆叠而上,带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韵致气势磅礡的元阳梯田,是哈尼族数千年来重要的文化资产,秀丽的山景搭配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梯田,在每天不同的时段里,映照出迷人、迷离又多变的...

主导区位因素有哪些
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地壳运动、太阳辐射、气候、水体、生物、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文化、政治、政策、资金、土地价格、管理、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冷藏技术、良种育种、化肥、机械。此外,历史习惯、时间也属于影响区位...

分析山地景观的旅游功能山地景观主要有哪些方面
1.原因。它是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和过程。比如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原因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界,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2.属性。属性是指对象的特征,包括状态、动作、关系等。旅游资源的属性是指旅游资源的性质、特征、存在形式和状态。比如历史遗迹、古建筑、墓葬、园林、宗教文化、城镇、社会风俗、文学...

松嫩平原沼泽广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松嫩平原沼泽广布的形成条件是气候、地质、地貌等多方面因素。松嫩冲积平原上沼泽湿地面积很广,嫩江下游尤其普遍,嫩江与松花江会流处以北,肇州、安达、杜尔伯特之间,为大片湿地分布区,南北长约170—180公里,东西宽约50—60公里,其他各处也有湿地零星分布,在湿地上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湖泊(泡子)。...

解释下面风俗、民俗的形成是适应什么样的自然环境的
1、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森林资源丰富居木屋,纬度高气候严寒,多雪且不易融化,。2孟加拉地处三角洲,平原区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密布 3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地表闷热潮湿 4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多火山地震,

西畴县14715348347: 哈尼梯田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糜哪百普:[答案] 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

西畴县14715348347: 哈尼梯田是怎么形成的 -
糜哪百普: 哈尼梯田形成一层层朝天的明镜. 记得有一篇文章描写哈尼梯田:哈尼梯田之最壮观者,当属元阳县.秋收之后,早春之前,是观赏哈尼梯田的最佳时节.逆光下的层层梯田有如面面明镜,一层层亮得耀眼,大者如曲池,小者似碎镜,依山势而层层弯曲,顺坡度而块块递进.

西畴县14715348347: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哈尼族人修筑梯田的原因 -
糜哪百普: 云南山地广布,平地极少,而人口又多,因此为了扩展耕地面积,哈尼族需要在山上耕种.同时云南降水充足,温度适宜,山上耕种能获得可观的收成.

西畴县14715348347: 梯田形成的自然原因 -
糜哪百普:[答案] 【成因】 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

西畴县14715348347: 哈尼梯田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糜哪百普: 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

西畴县14715348347: 哈尼梯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原因 -
糜哪百普: 【原因】: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从滇西...

西畴县14715348347: 元阳梯田和东川红土地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其他旅游地可借鉴的经验 -
糜哪百普: 元阳梯田成因及过程: 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

西畴县14715348347: 从昆明去看哈尼族梯田 -
糜哪百普: 有两处:一处是玉溪市的元江县那诺哈尼梯田;另一处就是红河州的元阳梯田,具体的路线在网上再查.

西畴县14715348347: 哈尼梯田的设计原理? -
糜哪百普: 梯田是在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修筑梯田时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西畴县14715348347: 为什么说哈尼梯田堪称世界一绝?
糜哪百普: 梯田农耕是哈尼族千百年来为生存而创造的人间奇观,是人与自然相依相融、和谐发展的典范,它是利用哀牢山的立体地貌、立体气候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建构和与之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