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山的西华山(二说)

作者&投稿:不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华山的西华山(一说)~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该地为西华公园。解放后几经修葺,十年动乱中遭严重破坏,1980年后修复扩建,1981年在重新修建的同时新开辟场地104亩,建成西华公园。在西华峰120米处,即西华山主峰之腹,有三个山洞,高敞宽阔,状若三只巨眼,因而称三眼洞,相传西华山最早的寺就是依洞而建。西山如戟矗云霄,古刹清幽趣颇饶。后因人们常登临游览,逐渐增修亭台,悬联挂匾,立碑刻石。因登临之人多为秀士文人,故改三眼洞为三元洞,象征科举时代的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中国古代科举中的专指,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都得第一,被称为连中三元。三元为:解元、会元、状元。这是中国古代大部分读书人追的目标。三元洞地势十分险要,气势磅礴,景色秀丽。主洞口宽18米,最高处达14米,洞沿水平延伸,洞内宽敞,空气自然流通。洞外亭台楼阁,层层叠起,雕梁画栋,五光十色。光绪年间,西蜀鲍超曾撰文刻石说:文西山高而秀蔚,然而观者其惟三元洞乎!四壁天然,无斧凿痕,脱尘俗气,真仙境也。蜀之剑阁、峨眉,其雄秀仿佛似之。三元洞内,摩崖题刻甚多,原有的圆联亦不少。郡人李昌的题联云:高阁出林端,久坐渐知诸品静;晚霞明鸟外,凭临但见众山低?此联颇能写出此间意趣。

西华山,在大余县城西北9公里处,钨矿资源甚为丰富,有“世界钨都”之称。大余钨的发现与开采已达100多年。早在1882年,以传教为名的大余(庾)福音堂德国牧师邬礼亨发现西华山乌金,买通西华山庆云寺和尚妙园,盗运钨砂出口。中华民族的地下宝藏,岂容帝国主义的掠夺,大余人民奋起抗争。1901年,大庾爆发以陈大毛为首的反洋教群众运动,火烧梅岭教堂。但斗争残遭镇压,陈大毛被害。富有爱国精神的大余人民不畏强暴,前赴后继。1908年(光绪34年)在大余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清朝江西巡抚俞明震与德国牧师邬礼亨及德国驻华机构多次交涉,在我方凛然正气,广大群众无比义愤强大攻势下,一举收回西华山山权。解放前,钨矿开采、始终停留在工人抡大锤及点火爆破的原始落后状况,破烂小民窑遍布全区各矿区。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发展以钨矿为主体的有色冶金工业。婉延的五岭山脉中,西华山矿列入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属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社会主义建设春风,使得百年老矿青春焕发,面貌大变。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举世闻名的钨都上空,依然笼罩着出口钨矿,进口钨丝的半殖民地阴云。优质钨砂车装船运、漂洋过海、源源流向西方工业国家,换回的是升值了几十倍仍至几百倍钨制品的屈辱,刺痛了华夏子孙,更刺痛了钨都人的心。1969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中国钨砂出口,钨丝进口的局面。改革开放的大潮,使钨都人民实现了总理的遗愿,大余人民完成了从矿石冶炼到钨丝生产的全系列多品种的技术改造,大余生产的黑钨精矿获得国家银奖,白钨精矿获得国家金奖,年产5亿米的钨丝源源流向国际市场,经过深加工的仲钨酸铵和蓝钨(蓝色氧化钨)连连叩开了许多国家的大门。 早在宋朝(公元960--1279年),西华山的观音岩、大水坑、正桥头、牛婆坑一带就有人开始采炼锡矿,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3年)才停止。当时,虽然黑石到处可见,但不知道是钨矿石。清光绪末叶(约1906年)盛夏,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德籍牧师邬利亨,为寻幽揽胜,沿着盘旋曲折的崎岖小道乘轿上了西华山。在徒步观赏了构筑精巧的庆云寺,饱览了景色宜人的自然风光后,发现所到之处,皆是乌黑发亮的石头,邬利亨甚感奇怪,拣了一块一掂,感觉很重,便意识到这是一种贵重矿石.于是又拣了几块带回教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邬利亨携石回国,经鉴定,发现此矿石含有稀有金属一钨。接着,德帝国主义为发展军火工业.指令邬利亨赶回大余.火速没法多搞钨矿石,运回德国。邬利亨回到大余后,便以修建花园为名,暗使教徒上山拣取,并以低价收购。然后雇请挑夫,挑至广东省南雄县,装船经广州、香港,运回德国。不久,邬利亨为独占钨矿资源,私行开采,背着当地政府,用500银元,从西华山庆云寺住僧妙园和尚手中买下山权。这样,邬利亨就开始明目张胆地掠夺矿石了。光绪三十四年冬,有一在南京西江优级学堂(前中央大学)读书的大余籍学生,也将西华山矿石带到该学堂化验室鉴定,始知为含有稀有金属钨的矿石。此时巧逢南安、赣州、吉安、宁都道道台俞明震来大余巡视,得知西华山产出钨矿和山权被卖之事.便命县府收回。经与邬利亨多次交涉.才以1000银元赎回了山权。从此,揭开了“钨都”的光辉历史。 民采时期西华山刚发现钨矿时,山上到处可见裸露地表的钨矿石,福音堂的天主教徒每人每天可拣几十斤,有的多达100余斤。山权赎回后,概由当地百姓自采。民国3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军火工业急需钨制作军械,美、英、德等帝国主义纷纷指派其代理人来到大余县,抢购钨砂。顿时砂价猛涨,因而吸引了大余县及邻近县成千上万的农民上山拣矿、挖矿。当时上山的农民,多不在山上长期居住,只带少许粮食和简单炊具及工具,风餐露宿,挖拣钨砂。农民上山下山,自来自往,毫无约束。民国7年,山上有火余、南康、上犹、崇义、信丰等县民工2万余人,山上工棚鳞次栉比,店铺到处可见,钨砂产量也大大增长,是开山以来的极盛时期。此时,民工用冲水口的方法来选洗粗砂,提高钨砂的纯度。钨砂交易时,由收砂者以肉眼观察,认为所收钨砂符合标准,便予收购。每100市斤钨砂价格为毫洋15元(以下皆为毫洋)。民国8年·湖南省水口山一批民工来到西华山。他们使用钢钎凿岩.黑硝爆破,不仅沿脉露天采挖,而且还掘小窿子,这就将西华山的采矿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于采矿技术的提高,钨砂产量日益增加,加上民国10年锡砂重新上市,致使钨砂价格顿时跌到每100市斤10元。民国11年,各地矿商在美、英、德帝国主义扶植下,纷纷来到大余县城开设收砂公司,其中有“华记”、“瑞记”、“德裕元”、“华南”、“永生”、“越华”、“广钜安”、“桓记”等十几家,可谓公司林立。钨锡砂收购开始按度数论价。山上有小贩收购,钨砂价格每100市斤最高为14元8毫,最低为13元;锡砂每担(105市斤)价格为40元至54元。小贩收砂后,再雇挑夫挑至大余县城转卖给各收砂公司,挑力费每担(125市斤)5毫。大余县城钨砂价格每100市斤为15元5毫。锡砂价格每100市斤55元,故民工们多将钨锡砂挑到大余县城出卖。民国12年,广西军某部进驻大余后,抓丁派捐,大肆抢劫,山上民工纷纷回家躲避。西华山曾一度出现“冷山”。大余县城各收砂公司因收不到钨砂而关门停业。民国13年,广西军离开大余后,山上才恢复正常。随着开采的深化和难度的增大,民国16年,山上开始出现由民工几人或数十人自由组合的生产团伙--“棚”。棚有棚主,形式有四种:一是家庭式,家长为棚主,家庭其他成员有的入窿采挖矿石,有的破碎矿石,有的选矿。二是合股式,民工自由组合,大家平摊伙食费,卖砂所得归大家平分。三是棚主式,一种是一人为棚主,雇工若干人。雇工仅得工资(雇工每日工资2毫至4毫不等)或分净砂。工资额视其工作技能优劣而定,伙食由棚主供给,采矿盈亏全归棚主;另一种是由一人为棚主,雇请若干人,只供伙食不给工资,盈余时,棚主得一半卖砂钱,雇工得一半卖砂钱,亏欠时,棚主损失全棚伙食费,雇工损失劳动力。四是缴棚式,民工之伙食、用具、炸药等费用,均由小贩、商人或士绅贷给,卖砂所得先偿还贷款,余则贷主从中得十分之二,然后民工每人平分。总之,全山除家庭式外,其余流动性极大,民工可以任意选棚入股,无干涉限制。小贩上山收购钨砂每100市斤加秤15市斤,价格比大余县城每100市斤少一元。由于盲目、混乱采挖造成伤亡重、纠纷多,打架斗殴时常发生,民工自然分成派系,当时主要有以颜正为首的江西派和以蒋国裕为首的湖南派。民国17年,江西省政府建设厅为筹集建设基金,开始征收钨砂税,在大余县城由粤商广钜安等7家收砂公司联合组成“利济”公司.承办钨砂的代营运销,并且统一上缴钨砂税。民国18年,大余县城的十几家收砂公司,又联合组成“大余钨砂同业公会”统一包办收购钨砂。由于砂价压得过低,中国共产党西华山支部组织和领导了西华山和荡坪、洪水寨等地工人,举行了反对“包办”的大罢工,迫使政府解散了“大余钨砂同业公会”,取消了私人代营运销。同年,西华山大部分山地被划为“官地”。民工在“官地”上开采,不受任何干涉,政府也不备案,也无资考。民工在“官地”开的窿硐,归已所有,也可以出租,他人不得侵占。但还有少部分山地仍为私人所有的叫私产地,如:石坪里、大水坑、正桥头、果山东脑,不管是“官地”还是私产地区域,基本上不收山租,只有私产地石坪里,收取低微的山租,每个工棚每日收1毫至5毫不等。民国20年,打眼放炮采矿的生产成本提高,加之税捐繁多,钨砂价格上涨到每100市斤25元以上。民国22年,进驻大余的粤军余汉谋部,由军政部派人员上西华山,对民工,工棚进行登记,并加以管理。从而结束了西华山20多年完全自由开采历史,出现官方管理,私人开采的“官督民办”的经营方式。官办时期民国23年(1934年),西华山的钨砂开始由大余县各家收砂公司收交江西省钨矿局,再由该局委托江西裕民银行代营运销。由于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军备竞争激烈,使钨砂价格由每100市斤30~40元上涨到80,后稳定在60元。同年3月13日,由国民政府实业部批准,并呈报行政院备案,在西华山划定国营矿区,计面积1100公倾90公亩,按照矿业法施行细则第55条之规定,依法办理国营钨矿业登记。民国25年,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命粤军第一集团总部军垦处组织调查团,赴西华山调查钨砂的开采和专买情况。7月,粤军撤离大余后,在大余县城设立了江西钨业管理处第十事务所。事务所由主任、事务员书记员各一人组成。专门负责办理西华山、漂塘、洪水寨等矿山的钨砂收购运销事宜。从此,大余县城各家收砂公司全部关闭,10多年来钨砂自由收购的历史随之结束。同年,成立了西华山矿场,徐铅荣任场长。矿场配有工务员3人,总务员2人,会计员1人。工务员负责安排矿场的工程开拓和民窿生产技术指导;总务员负责安排矿场的生活福利和物资供应,并为民窿矿工代购应钢钎、铁锤、乌硝、引线和油、盐、米等生产工具、爆破材料料和生活物资;会计员负责矿场的财务帐目和民窿矿工的生产贷款。民国26年初,西华山工程处成立,程宗扬任主任。工程处设工务员1人,事务员2人,监工3人,雇工3人。主要管理矿场自行开拓的工程(即自办工程)的招工和向外购机器设备等工作。矿山钨砂生产仍以民窿为主体,民窿采挖也有很大发展,除沿脉平窿外,还有横窿、斜窿和直井三种。政府也开始征收钨砂税,有省、县的地方税和国家的矿产税两种。民国27年,西华山矿场自办工程采用机械和手工掘进,开拓了东西大巷(现二坑口四八三中段正巷)。东大巷掘进203米,西大巷掘进204米。矿场还对全山民窿进行实行分区管理,区下设若干组,组下又分若干棚。棚设棚头(头),组设组长,区设监工员。所有民窿矿工,须经登记,按棚发证。从此,山上有了“公窿”和“民窿”,“里工”和“民工”之分。自办工程开拓的窿硐叫“公窿”,公窿里的矿工教“里工”,里工中有采矿工(凿岩工)、选洗工、运矿工、支柱工、铁工、杂工。民国28年,东西大巷掘进主巷163米,分巷162米,贯眼11米。民国29年,不仅掘进主巷53.1米,分巷138.4米,贯眼24.55米,而且对4条0.5米宽,1条0.1米宽的矿脉进行了开采。民国30年,使用新式炸药,提高了爆破率,加快了井巷掘进速度,增加了钨砂产量,掘进主巷217.53米,分巷42.6米,贯眼98.85米,开拓了1号探矿窿,并生产钨精矿288吨。民国31年,撤销第十事务所,西华山民窿的钨砂收购和运销事宜,转由矿场负责办理。这年,开拓主巷280.40米,分巷567.32米,贯眼236.75米,开拓了第2号、第3号、第4号探矿窿。民国32年,又开拓主巷322.37米,分巷183.15米,贯眼80米,开拓了第5号、第6号探矿窿。民国33年上半年,主巷掘进86.61米,分巷51.82米,贯眼3.29米。下半年,日军侵入赣南,同时太平洋战争爆发,钨砂难于销售,砂价猛跌,西华山矿场奉命停止开采和收购钨砂,大部分员工分别遣散回家。民国35年,日军投降后,矿场才恢复生产,至年底主巷掘进5.4米,分巷93.75米,贯眼8.8米。产品品种增加了钼精矿。民国36年,主巷掘进57.55米,分巷272.95米,贯眼396.9米,产钨精矿175吨,开拓了第7号探矿窿,并成立了第一特种矿产管理处员工励进会西华山工程处分会(应社),下设总务组、培训组、体育组、娱乐组。民国37年,在西华山标高474米处建立了一座净砂场。矿场还开办了采选技工培训班,共培训技工1531名。这年,矿场对全场员工进行了技术职称的评定和技工定级。技术职称分为工程师、副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务员、助理工务员;主管理师、管理师、副管理师、助理管理师等3种职称。技工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民国38年7月,解放大军挺进赣南,钨业管理处.西华山工程处和西华山矿场的要员闻风欲逃,500名里工被遣散回家,“自办工程”随之停办。恢复时期1949年8月16日,大余县城解放,以程奇,张安国为首的中国人民解放33师的军代表接管了西华山工程处。8月22日又派军代表李景钦接管了西场,接管后仍由徐凳荣任场长,李景钦任副场长。矿场有管理人员8人,工务员4人,助理工程师1人,废除了监工,同时着手筹划恢复生产,制定了以民窿生产为主,加快进行“自办工程”复工生产准备工作的方针。在全山民窿中,取消了民窿把头制,开办了矿工集体福利,把大量的福利物资和生产器材调运进矿,稳定了在山的民工队伍,逐步恢复和发展了民窿生产。民工由原来380余人,到年底增至1300多人,窿硐由36个增至100个。全山民窿组成了35个工人小组,成立了职工筹备委员会。矿场还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为民窿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检查,对民窿中品位高、效益好的窿硐优先进行扶助,对180个停废窿硐还拨款给予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的补助。在矿场“自办工程”中,招回里工318人,组成若干生产小组,每组选出工友代表参加管理矿山。矿场还建立了工人浴室、工友膳堂等集体福利设。这一年,开拓巷道进尺34.35米,探矿工程640.93米,自选毛砂12.89吨,收购加工净砂1000吨。在收购毛砂时以分计算,每吨定为700分,每公担(合2市担计200市斤)毛砂定价为50市坦食米,在支付时60%折价配米,15%折价配布.25%折价配乌硝、钢钎等,同时,在严厉打击商贩霸头的前提下,允许商贩上山合理收购钨砂。1950年,西华山矿场除配置1名场长外,还配有2名副场长,并设立了工务股、会计股、业务股和总务股。场长负责工程技术,第一副场长负责行政工作,第二副场长负责工运、人事事务。工务股负责自办工程的探、采等事宜及窿生产的技术指导、生产量的统计、生产合同的签订和安全管理.贷款补助等工作。会计股负责审核费用收支情况、制作传票证、编制月报表和兼管供销社会计事务。业务股负责物资采购和材料、生产产品管理。总务股负责文书处理、人事、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及医疗卫生。这年,矿场对所有民窿进行了生产区域的划分,全山共划分为3个区,各区由矿场派1名民窿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区又按地势分数个地段(第一、三区各3个地段,第二区2个地段),各地段设地段委员会,地段委员会设有组织、劳保、生产、文教、青工、安全委员。3个区管理的地域是:第一矿区管辖下坳、石坪里、园龄上、观音岩、牛婆坑、大水坑、芭蕉潭、丝茅坪,欧公洞、马尾水、上石壁河、烂埂子、牛岗地、牛孜石等;第二区管辖中坳、烂埂子上、竹子窝、游屋埂、马鞍山、头崠;第三区管辖上坳、大窝里、杞柴窝、大老虎头、小老虎头、罗坑、扉斗排、大窝坑等。山上总共有民工2916人,炮口(即工作面)165个,水口39个,打小苗子(即小矿脉)的230户,拣零砂的159户。民工与矿场签订生产合同680份,其中炮口166份,水口25份,打小苗子330份,拣零砂159份。当年民窿共产出钨砂1240.85吨。“自办工程”有里工600余人,开拓工程70米,采矿工程600立方米,生产钨精矿17.55吨。1951年,矿场撤销总务股,设立行政股和民窿股。行政股负责文书处理、人事、统计、职工工资、劳动保护、考勤、教育、任免、调遣和矿场管理费的支出及固定资产的保管。民窿股负责民窿的生产、安全等管理工作。矿场还对全山民窿进行了全面的整顿。经勘察,对不安全的废窿予以查封,停止采挖。同时对120多个安全好的窿硐先后进行了549次生产贷款,与580户民工签订了生产合同。这年全山工友生产窿硐157个,民工3053人,其中技工1371人,杂工856人,拣零砂工399人,女工246人,童工171人。固定在山上生产的民工2111人,半工半农的民工942人。全年共手工民工生产的毛砂1696吨,选洗后的精矿1299吨。同年“自办工程”整顿了劳动组织,每个公窿分若干个生产大班,其下分若干个生产小组,以及钳工工组、运钎组、修钎组等。此外,还配有一个拉风工和工房生产管理工。洗选场设桶洗组、槽洗组、破碎组、手选组、挑动组、压砂机管理组等。1952年,矿场对民窿开始实行租赁。这年,矿场共向民工收购毛砂1819吨,锡砂7.7吨,钼砂2.8吨,给183户窿硐生产贷款322次。“自办工程”开拓巷道337.2米,铺道300.85米。扩建准备收回民窿大余解放后,党和政府立即建立了民窿管理机构,并着手进行民窿调查,民工登记,签订生产合同,发展民窿生产,为扩建矿山奠定了基础。1953年又重点进行了民窿内部合伙合同和劳资合同的制订和执行。1953-1954年按区分段对民窿生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全山有窿硐704个,其中废窿硐562个,占总窿硐数的79.8%;生产窿硐126个,占总窿硐数的17.9%;半生产窿硐16个,占总窿硐数的2.3%。1954年,西华山矿场正式成立了民窿接收委员会,由郭福平任主任,宋文、袁九章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政治工作组和总务组。1954年3月18日开始进行民窿收回工作。首先在矿山第三区和第一区一段进行试点,4月16日开始,19日结束,收回民工1365人;第二批8月4日,收回民工436人;第三批9月18日,收回民工776人。三批共收回民工2577人。从此,西华山全部民窿收回国家所有。施工建设1956年.西钨设有生产技术监督科、专家工作科、基建财务科、施工技术科、竖井掘进队、砌璇队等基本建设机构,由主管基建的副矿长全面统一领导。整个建设工程除井巷工程(包括井巷掘进砌6旋.支架与坑内铁道敷设),系西华山钨矿自营外,其余土建与安装概由江西有色冶金建筑第二工程公司.机电安装公司和第九冶金化学建筑总公司等单位承包负责施工。1956年7月,根据技术设计书开始井巷工程施工,至1958年10月份完成了全部坑内运输系统工程。工程项目有215主平窿,431主平窿,1#辅助竖井,2#辅助竖井及全长1636米长的7个溜矿井,除此以外,还掘凿了各生产中段石门.通风井、调车场.坑内水泵房、区域变电所、消防器材库、工具库、凿岩机修理室、坑内炸药库及大量的探矿、采准坑道。1956年3月,进行土建工程施工。开始施工的是矿山自行设计的工人村。1957年12月后才陆续进行工业建设施工。1958年1月动土兴建选矿厂主厂房。1958年9月,除尾沙坝工程以外,全部土建工程基本竣工。随着土建工程的进行,1957年12月开始安装设备,1959年9月底完成了全部安装任务。竣工验收1960年2月23日,成立了西华山钨矿采选企业基本建设工程验收委员会,由江西省冶金工业管理局局长李华封任主任委员,江西省冶金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康文清等4人任副主任委员,中共江西省大余县委剐书记张喜贵等22人任委员。委员们经过4天的现场检查,两天的讨论研究.拟写了验收报告书。2月29日下午2时在西钨会议室举行了竣工验收签字仪式.由中共西华山钨矿党委副书记曲百川致词,西钨工程师章寿吾宣读验收签定书,江西省冶金工业管理局基建处副处长沈炳炎作了重要讲话。至此,工程基本建成,并开始投产。

西华山,原名太阳山,位于施秉旅游服务城西部15公里的五旗村雷洞沟,靠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上舞阳河左岸。由于地处深山僻野,交通闭塞,知其绝境者甚少,当然就欣赏不到西华山的奥妙风光。
据民国《施秉县志》载:西华山,中支一也,山脉从黄平而来。岩复之停,松荫苔医,路转峰回,万山展拓,环列一山,高耸去际,仄经螺旋而上,千仞有奇。以及山巅,有窍微开如太极分两仪,阳施阴合,环顾众山伸者、缩者、俯者、仰者、方者、圆者、四顾层叠。徙步入境,从雷洞沟两岔河沿着十八道湾,进入头道卡门。通过两山悬崖夹着的一条深沟,林荫蔽日,昂首只见一条天空线,故名一线天。过了深渊,即至清道光庚戌年修建的长10米、宽2.5米的石拱桥--天心桥,进而观赏高耸入云、形如大将点兵的将军石。两山排列着,山形奇异、姿态不同,愉似八洞神仙镇山中。再行半里,即至高过百尺。形如宝剑官刀的独峰岩。进入二道卡门,形如天马行空的将军耀入眼里,可谓步有趣、山山有景。
每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组成一幅山奇林茂,鸟语花香的图画,供人们欣赏人间仙景的自然风光。游者在饱览国家级旅游胜景上、下舞阳、云台山、杉木河之后,逗留一日观赏西华山奇景,将使你留连忘返。




西华山西华山(二说)
西华山,原名太阳山,坐落在施秉旅游服务城西部15公里的五旗村雷洞沟,紧邻国家风景名胜区上舞阳河畔。由于其偏远的地理位置,交通不便,鲜有人能领略到西华山的神秘风光。据民国《施秉县志》记载:西华山,为黄平山脉的一支,山势从平原延伸而来,"岩重峦叠,松影斑驳,山路曲折,峰回路转,万山环抱,...

西华山的西华山(二说)
西华山,原名太阳山,位于施秉旅游服务城西部15公里的五旗村雷洞沟,靠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上舞阳河左岸。由于地处深山僻野,交通闭塞,知其绝境者甚少,当然就欣赏不到西华山的奥妙风光。据民国《施秉县志》载:西华山,中支一也,山脉从黄平而来。岩复之停,松荫苔医,路转峰回,万山展拓,环列一山...

三年级作文美丽的西华山
我们在一条像一条长龙的路上,我们走了好久,终于到了——西华山山顶。在西华山,第一眼就看见了大大的池塘;第二眼就看见一个宽阔的广场;第三眼就看见了一座又高又大的大楼。 过了广场,我们来到了梨花园。在梨花园的小路上铺满了梨花,有一个同学说“这里有好多的梨子啊!”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大家笑了...

西华山西华山(一说)
西华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市与贵州施秉县交界处,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游人。strong>横列36峰,峰腰石簇簇,如叠萼莲葩的出水芙蓉,峰顶青灰色石峰如剑戟直指蓝天,仿佛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文山城。山上的古树参天,野花傲立,泉水清澈甘甜,山巅还残留着古堡的遗迹。据传,西华山的游览胜地始...

华山的东峰的西峰分别有多高?
东峰 海拔2090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西峰海拔2082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南峰海拔2160.5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

西华山的世界钨都西华山
西华山位于大余县城西北方向,距离约9公里,以其丰富的钨矿资源而闻名,被誉为“世界钨都”。大余的钨矿开采历史已达100多年。1882年,德国牧师邬礼亨在西华山发现了钨矿,并秘密将钨砂运往国外。1901年,大庾爆发了以陈大毛为首的反洋教群众运动,但这场斗争最终被镇压,陈大毛被害。1908年,清朝江西...

河南省西华山在什么地方?
河南省西华山,即河南省西九华山,位于河南东南边的固始县境内。北依淮河,南靠大别山,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在豫南竹海,到处是一片片竹林,竹子种类多达数十种,皆各自成林,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协调,组成一种天然画画,是一种天造地设的美。西九华山景...

西华山的世界钨都西华山
从而结束了西华山20多年完全自由开采历史,出现官方管理,私人开采的“官督民办”的经营方式。官办时期民国23年(1934年),西华山的钨砂开始由大余县各家收砂公司收交江西省钨矿局,再由该局委托江西裕民银行代营运销。由于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军备竞争激烈,使钨砂价格由每100市斤30~40元上涨到80,后稳定...

原来海原天都山,竟然是西夏王朝的皇家寺院所
天都山,亦称西华山。山势奇峻,一座宝刹依山而建,石壁上雕凿着石佛洞窟,这便是天都山石窟。 天都山之名,起于西夏。 有一种说法,「 ”天都山”是西夏语「 ”上吉之地”,单从汉语字面理解为「 ”天上的都城”。 这是个极为霸气的名字,有自立山头、与宋分庭抗礼之意。 因民间传说在山中发现...

华山的网络解释华山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华山的网络解释是:华山(五岳之西岳华山)华山(MountHua)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

鲁甸县19339204750: 浙江的西华山有什么好玩的
长沙哄凯络: 不好意思,虽然我对西华山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也很向帮助你,我搜索了一些西华山的资料: 西华山,它横列36峰,迄崖峭壁,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峰腰那群石攒簇...

鲁甸县19339204750: 河南省西华山在什么地方? -
长沙哄凯络: 西九华山,不是西华山.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万亩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豫南民俗为基调,形成茶、竹、禅三位一体,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云南有西华山,西华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市,与贵州的施秉县相隔.它横列36峰,迄崖峭壁,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峰腰那群石攒簇,是不是像那叠萼莲葩的出水芙蓉,花瓣清晰可见,西华山因此而得名. 还有些不知名的地方叫西华山,但不是旅游景点.

鲁甸县19339204750: 西华山为何处 -
长沙哄凯络: 现在的华蓥山

鲁甸县19339204750: 石城最高的山是哪面? -
长沙哄凯络: 东华山原名白水顶,又名龙华峰,亦名西华山,位于福建省宁化县城关以西约36公里(直线距离约23公里)的闽赣交界处,属武夷山脉中偏南段,主峰白水顶地理坐标约为北纬26°19'43.19"、东经116°26'30.97".白水顶海拔1148.9米,主脉向东沿宁化石壁、济村两乡镇边界入济村乡长坊村,止于吾家湖;北支深入济村乡上龙头村;南支深入石壁镇的邓坊桥、隆坡、三坑等村边界地带.

鲁甸县19339204750: 华山 简介 -
长沙哄凯络: 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海拔2200米,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又因其西临少华山,故称太华山.“华山自古一条道”,由北向南,贯穿北峰...

鲁甸县19339204750: 三年级作文美丽的西华山 -
长沙哄凯络: 美丽的西华山 在一个春光明睸的星期天,我们坐着去西华山的班车,兴高采烈的到达了目地地. 在我们向西华山的山顶的路上,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欢声笑话,其它班上的同学也一样.我们在路上看见了农民伯伯、叔叔和阿姨在太阳的强烈的光...

鲁甸县19339204750: 华山的特色景观 -
长沙哄凯络: 西岳华山坐落在陕西省华阴市,北瞰黄河,南牵秦岭,因“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又由于其西临少华山,故又有太华山之称. 华山之上,奇峰峻岭、幽谷险道、灵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庙宫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地浑然一体、卓...

鲁甸县19339204750: 你知道西岳华山在哪吗? -
长沙哄凯络: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

鲁甸县19339204750: 华山由那几座山峰组成? -
长沙哄凯络: 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南峰(落雁),中峰(玉女)和北峰(云台 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