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士大夫对待西学的态度变化和原因

作者&投稿:蔚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士大夫政治开始出现于什么朝代~

北宋年间形成。

最主要原因就是鸦片战争后,清朝接连吃败仗,在西洋列国面前不堪一击。而且打败后,条约的签订使清朝逐步丧失主权,部分大臣开始觉醒过来,这哪是“天朝上国”啊。
具体说来,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英军的失败使得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可以说从此开始,部分士大夫开始放弃了这种“天朝上国”的架子,主张“师夷长技”了。只不过,此时的“部分”真的是少之又少

  晚清道光咸丰之交中国人与西方人接触时,除了大多数人根本不重视甚至排拒西学的存在之外,仅有少数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注意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但基本上,他们仍不把西学看作是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从魏源的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来看,西学只能是“夷学”,其中虽有可取之处,但其地位远不及中国学术思想.
  在洋务运动早期,大多数人仍存有这种类似的看法,但随著与西方接触的增加,“西学”一词逐渐取代了“夷学”,许多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正视西学,视之为可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思想,并开始探讨应当如何融合二者的优缺点来帮助中国富强,当时在政界学术界都有重要地位的张之洞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便成为晚清新式知识分子们最典型的西学观点,认为西学在器物、制度上胜过中学,但在基本的思想道德人心等方面不如中国.
  这样的中学西学的观点,在晚清一度让这一代的知识分子暂时取得一个安心于学习西学的模式,但在清末最后十多年已开始受到挑战,到了民国初年,当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不满开始视西学为“新学”,认为西学高于中学而应当取代中学时,便引发了进一步的论战.

由排斥到接受,这个过程被称为西学东渐。


东海西海之间内容简介
晚清使西日记,是由清廷派遣至西方各国的外交使者及其随员所撰写的独特文献。这些日记记录了一百多年前中国士大夫对西方世界的观察与见解,它们不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也是近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在研究这些日记时,传统方法往往受到“近代化”视角的影响,对使节们的思考和行为评价偏向负面,缺...

分析清朝士大夫对中英交往认识的变化和启示 历史题
从1840年前后,直到清末新政时期,伴随着中英外交关系的深入,士大夫的英国观也逐渐地发展变化。鸦片战争以前国人群体对英国的认知基本处于模糊状态,除个别士大夫之外,非主动的认识态度、以及“华夷之辨”和“天朝中心观”的影响,导致士人不关注英国形象的存在与否。鸦片战争时代,中国人对英国形象尚缺乏足...

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李鸿章的观点有什么变化
一些封建士大夫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外国器械是奇技淫巧,把洋枪洋炮当作妖法,对他们而言,只有莫名的恐惧;或认为外国利器神妙莫测,无法学习;认为学习西方就是以夷变夏。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

晚清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除了上述原因,笔者还认为频繁地教案与中国民众长期的认知失衡或者心里的忧虑恐慌有关。仔细看天津教案发生的过程,民众长达三小时的愤怒是极其可怕的,他夹杂关无言的恐慌。甚至女人不放过,连尸体都要撕碎,对待中国信徒,也毫不留情,见者就杀,残忍的不可想像。笔者认为,一下以天朝自居的中国人,近几...

近现代哲学思想概述有哪些?
第二,中国近现代哲学在如何对待“西学东渐”上存有不同观点的激烈争论,并逐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清末时期,封建士大夫主张“保存国粹”、“发扬国粹”,拒绝“西学东渐”;洋务派张之洞等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依靠封建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实现国富民强;“五四”时期的胡适则主张“全盘西化”、“一切都...

西方现代医学如何传入中国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国家的科学和医药学。由于当时主要传人的只是浅显的解剖生理知识。而且西医在临床治疗技术上并不优于中医,故影响不大。西医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的传入,随着西医传入的扩大,近代西医学...

我们理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这句话的本意有什么差别?
可以说,魏源的时代中国刚刚惊醒,刚从自己的好梦中苏醒过来,才知道世界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由于,东、西方信息的不对称,且原来的中华文化已经深深烙在了士大夫的心里,所有,他们的局限性也就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以至于,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说服这些士大夫,魏源和那些跟他志同道合...

晚清外交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经世派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倾向反映出那个时代观念变化的先导性,他们已比较实际地体会到一种新的变局的开始,并且认识到西方人对中华的重创与早先骚扰边地的外夷是根本不同色,“西风东渐”的强劲势头是难以遏制的,应因此势,晚清外交思想观念的演进即以此为重要的促进因子缓缓开始了。2.外交理念:从夷务到洋务长久以来,...

康熙帝为什么对西方有兴趣并不在全国大力提倡,却对士大夫强调的仍...
康熙帝毕竟代表的还是中国传统的封建帝王统治阶层,他对于西学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至于程朱理学、八股取士,一方面是祖宗传下来的定制,另一方面,它们也适合维护统治地位的需要。应该说明的是,对于古代帝王的行为,我们要从他当时的时代需要和总的趋势来看。

黎贵惇对越南国内外文化的态度
尽管越南士大夫阶层普遍接受“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黎贵惇在强调越南文化与中华文明联系的同时,也强调本民族的独特性和文化优越性。他以交趾郡的发展为例,主张越南文化与中国的平等地位,并对清朝官员使用“夷官夷目”称呼越南使者表示不满,反映了他对民族尊严的重视。...

渠县19892331571: 在晚清人士的思想中,对于中学和西学的看法是? -
诸狭杞菊:[答案] 不同的人不同看法,有的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的主张 兴中学

渠县19892331571: 概括晚清西学东渐不断变化的原因和表现 -
诸狭杞菊: 明末清初时期 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使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这并未造成中国人对于中西学的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变.西学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术方面 西学东渐 如天文历法、测量以及所谓的“西...

渠县19892331571: 一、晚清人士对“中学”和“西学”的看法以及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
诸狭杞菊: 1,用科学技术为手段,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中学是根本.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核心仍来源于儒家文化,其中出现一些基督教文化的影子

渠县19892331571: 在晚清士人的思想中,对于"中学"和"西学"的看法是什么?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 -
诸狭杞菊: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

渠县19892331571: 根据材料和你所掌握的阐述在晚清士人的思想中,对于“中学”和“西学”的看法是什么?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
诸狭杞菊: 洋务派以封建制度为体,辅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救国,维新派以君主制度为体,要求开议院,伸民权进行改革.维新派的体是一种进步,由单纯的学习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即君主立宪制.

渠县19892331571: 根据材料和你所掌握的阐述在晚清士人的思想中,对于“中学”和“西学”的看法是什么?以及二者的关系 -
诸狭杞菊: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渠县19892331571: 概括晚清西学东渐不断变化的原因和表现 -
诸狭杞菊:[答案] 明末清初时期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使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这并未造成中国人对于中西学的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变.西学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术方面西学东渐如天文历法、测量以及...

渠县19892331571: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内容 -
诸狭杞菊: 熊月之的《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此书主要是研究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晚清社会的影响,而对近代中国海外游记着墨不多《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全书共分十九章,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概括介绍明末清初...

渠县19892331571: 什么是“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诸狭杞菊: 1、西学东渐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西方的东西慢慢的向东方传播. 概念上是: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2、东学西渐,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