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度又有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程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析材料二,说明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八股取士。(或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

明朝时期 ,科举制度成了八股取士,从原来的选拔人才,到现在的选拔官员,从考试的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就毁了科举制度这一伟大的成就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一、科举制的创立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知识点拓展
1、科举制度诞生的背景: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2、科举制度发展的概况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于隋朝:
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于唐朝:
①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②武则天开设殿试,增设武举。
③唐玄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3)明朝时发展到鼎峰:明朝时期,采用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准根据指定观点答题,不准发挥个人见解。
(4)鼎盛于明清:1905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
3、科举制度的利弊
(1)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隋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用人制度改革与创新,也是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它的诞生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同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明清时期的影响: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形式和内容走向模式化和固定化,成为封建统治的御用工具,许多读书人考中做官后,成为皇帝忠实奴仆,同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评析科举制的演变、影响及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c元代的科举制: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开创了以“四书“试士的先例。d明代的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确立八股取士,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e清代的科举制:与明代基本相同,沿用八股取士,科举制的弊 病日益显现,徇私舞弊严重,科举考试日益僵化、衰落。f清末新政时期:废除了科 举制。 (2)影响...

分析图2,说明明朝时这一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
(3)分析图二,说明明朝时这一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4)试指出此制度从唐朝到明朝,其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 (1)科举制度;隋朝。(2分)(2)通过较...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 ...
(2分)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2分)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2分)(3)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4分)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任答两点即可;2分) 试题分析:(1)第一问,材料一反映的是...

图说初中历史:南忠豹思维导图《科举制的发展与影响》
       (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2分)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1分)   (2)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在唐朝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它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3)材料二说明到了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制度”据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称:至...
(1)南北朝以来,门阀世族作威作福于朝野,甚至威胁皇权;庶族地主经济发展,庶族地主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2)从材料二可以看到,宋朝科举考试对于考生的答卷,在形式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在内容上也并不一定以儒学为限,很多出于老庄之学。这些状况说明,当时的北宋统治者对文化思想的控制...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2分)(从正反面考虑,表达流畅,思想新颖得4分,根据答题情况,酌情扣分,以增加区分度。) 试题分析:第(1)问,第(2)问,第(3)问,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时,为了改变原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出身低微但...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1分)材料一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
①科举制度 (1分)②隋朝 唐朝 (2分)③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分)④进士和明经两科 (2分)⑤统治阶级 (1分)⑥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科举制的创立过程以及影响,问题①②③④⑤根据所学知识能得出正确答案...

初一考历史时,卷上总有这样的题:就是给你一段文言文,让你找其中的历史...
这材料说的就是科举制。你可以根据材料的信息来判断的,比如 新科进士,这个词语就知道是科举制的。再根据话,就知道是说,科举制度的举行,有利于更多的阶层参与政治,扩大了统治阶层。对于以后的文言文,一方面,你的语文功底要好,理解材料。另外一个,就如这题,需找到某些关键词,这是最常用的办法...

分析科举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

如何理解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察举制和科举制在强化中央集权方面的共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定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B C两项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分析明朝科举制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
拱背吡贝:[答案] 采取了八股文制度.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它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民思想,维护封...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此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材料二  以下为1904年... -
拱背吡贝:[答案] (1)科举制与察举制相比的变化,可根据材料从方式、依据方面对比;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2)根据材料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试题内容体现的“时局”特点有:外来侵略加剧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风...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科举制度到明清时期在内容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
拱背吡贝:[答案] 从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初衷是选贤举能,不论出身,为朝廷招揽贤士.但在清朝时期,都是依照朱熹所著的关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和言论,来“八股取士”,完全的死读书,不求解.而清时期的“文字狱”表现得最为突出.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的什么作用 -
拱背吡贝: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首先加强官制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这是因为: (1)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和发展?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拱背吡贝: 唐朝时科举得到很大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看重进士科,确立了进士科在科举制度中的主导地位.唐朝的科举考试是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严格限定考试的格式(八股文)和范围(四书五经),并规定应考者不能有个人见解.因此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结合材料,说说唐朝和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分别有怎样的发展 -
拱背吡贝: 唐朝首开殿试制度,完善了科举制.明清时期以考八股文为主,科举制逐渐僵化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制度?
拱背吡贝: 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成立 唐——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女皇武则天又设“武举”“殿试” 唐玄宗进一步完善 明、清——实行“八股取仕” 以上是科举制变化 要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科举制到明朝时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
拱背吡贝: 其一,完全实现了科举与空前完备的官办学校教育的紧密有机结合.尽管科举与学校结合的趋向,早在科举制确立和发展之初的唐代就已出现,如中央各学的生徒成为科举考生的主要来源...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有什么变化 -
拱背吡贝: 八股文.八股文由八个部分组成,其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有两股对仗的文字,故名“八股文”.其禁锢思想,脱离现实,内容空洞,形式呆板.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题必须来自“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回答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否则认为是叛离经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会被录取.

清河门区17157634977: 科举制到清朝有哪些变化 分析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拱背吡贝: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