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言文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作者&投稿:佼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观点?”~

这句话意思是:人,是物质之一;人之外的其他万物,也是物质。既然万物消失后不会成为鬼,为何单单人死后能成为鬼呢?
这句话表达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出自东汉王充的《论衡·自然篇》,是王充对迷信鬼神思想的批判。



扩展资料
王充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其思想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并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
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

人,是东西!东西也是东西,东西死了不会变成鬼,凭什么说人死后会变成鬼?

观点:人死后不会成鬼,鬼是不存在的。

摘自 东汉王充《论衡·福虚篇》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万物之生,含血之类,知饥知寒,见五谷可食,取而食之,见丝麻可衣,取而衣之。或说以为天生五谷以食人,生丝麻以衣人,此谓天为人作农夫桑女之徒也,不合自然,故其义疑,未可从也。试依道家论之,天者普施气万物之中,榖愈饥而丝麻救寒,故人食榖衣丝麻也。夫天之不故生五谷丝麻以衣食人,由其有灾变不欲以谴告人也;物白生而人衣食之,气自变而人畏惧之。以若说论之,厌於人心矣。(论衡自然篇)

世谓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试以物类验之,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何以验之?验之以物。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友土,何用为鬼?人无耳目则无所知,故聋言之人比於草木。夫精气去人,岂徒与无耳日同哉。朽则消亡,荒忽不见,故谓之鬼神。人见鬼神之形,故非死人之精也。何则?鬼神,荒忽不见之名也,人死,精神升天,骸骨归土,故谓之鬼,鬼者,归也。神者,荒忽无形者也。或说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神者,伸也。……

人之精神藏於形体之内,犹栗米在囊橐之中也。死而形体朽,精气散,犹囊橐穿败,粟米弃出也。粟米弃出,囊橐无复有形,精气散亡,何能复有体而人得见之乎?禽兽之死也,其肉尽索,皮毛尚在,制以为裘,人望见之,似禽兽之形,故世有衣狗裘为狗盗者,人不觉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今人死,皮毛朽败,虽精气尚在,神安能复借此形而以行见乎?夫死人不能假生人之形以见,犹生人不能假死人之魂以亡矣。……

夫死人不能为鬼,则亦无所知矣。何以验之?以未生之时,无所知也。人未生,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元气荒忽,人气在其中。人未生,无所知;其死,归无知之木,何能有知乎?人之所以聪明智慧者,以含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所以在人者,以五藏在形中也。五藏不伤,则人智慧;五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愚凝矣。人死,五藏腐朽,腐朽则五常无所托矣,所用藏智者已败矣,所用为智者已去矣。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篇)

故夫可知之事者,思虑所能见也,不可知之事,不学不问,不能知也。不学白知,不问白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虽大无难;不可知之事,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故智能之上,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论衡实知篇)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来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何以明之?孔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有诸?”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孔子曰:“岂其然乎?岂其然乎?”天下之人有如伯夷之廉,不取一芥於人,未有不言不笑者也。孔子既不能如心揣度,以决然否,心怪不信,又不能达视遥见;以审其实;问公明贾乃知其情。孔子不能先知,一也。(论衡知实篇)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於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睹真是之传,与虚妄之书相违,则并谓短书不可信用。夫幽冥之实尚可知,沈隐之情尚可定,显文露书,是非易见。笼总并传,非实事。用精不专,无思於事也。夫世问传书诸子之语,多欲立奇造异,作惊目之论,以骇世俗之人,为谲诡之书,以著珠异之名。……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闾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阎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抚其目而正之,因与俱下,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盖以精神不能若孔子,强力自极,精华竭尽,”故早夭死。世俗闻之,皆以为然。如实论之,殆虚言也。案论语之文,不见此言;考六经之传,亦无此语。夫颜渊能见千里之外,与圣人同,孔子诸子何讳不言?盖人目之所见,不过十里,过此不见,非所明察,远也。传曰:“太山之高巍然,去之百里,不见■螺。”远也。……案鲁去吴千有馀里,使离朱望之,终不能见,况使颜渊,何能审之?……非颜渊不能见,孔子亦不能见也。(论衡书虚篇)

世论行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福祸之应皆天也,人为之,天应之。阳恩,人君赏其行;阴惠,天地报其德。无贵贱贤愚,奠谓不然。徒见其行事,有其文传,又见善人时遇福,故遂信之,谓之实然。斯言或时贤圣欲劝人为善,著必然之语,以明德报,或福时适遇者以为然。如实论之,安得德佑乎,楚惠王食寒蕴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问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葅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废法而威不立也,非所以使国人闻之也。谴而行诛乎,则庖厨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吾恐左右见之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唯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夕也,惠王之后而蛭出,及久患心腹之积皆愈。故天之亲德也,可谓不察乎?曰:此虚言也。(论衡福虚篇)

人是 物,物也是物,物死了不会变为鬼,为什么只有人死了就能变为鬼呢?

“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转换:事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为什么一种)事物的泯灭就是他本身的消亡,(而)人的死亡就为什么偏偏有鬼(来替代他)呢?

( )中表示为叙事完整而补充的部分。一家之言,供君参阅。


...还有很多人比我过得苦,所以我还是幸运的。求文言文翻译
翻译为:或比我幸,然亦有多人胜过得苦,故吾犹也。觉得能帮到你,还望采纳,谢谢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文言文翻译
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文言文翻译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出自《新五代史》,翻译是: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唐明宗做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并不觉得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正扼守着杨刘,梁军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寻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自告奋勇请求前去,于是将延...

天工开物黄金文言文翻译
天工开物黄金文言文翻译1.跪求《天工开物》白话文《天工开物》序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异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匹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鲜经,而侈谈...

苏轼登州海市文言文翻译
询问本地的老人,说:“二十年前曾在白天路过这个县,也清楚可以看见人与物。”当地人也称这(种景象)为“海市”。同登州所看见的大致上相同。2. 《登州海市》文言文 【出自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

翻译文言文: 1.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2.若以与我,皆丧宝...
《人有其宝》译文: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予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雕玉的人认为是宝物,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财物当作宝物,你把玉当作宝物,你如果把玉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脆拜行礼...

《秦观劝学》 文言文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
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治学徐干原文及翻译
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治学》译文如下: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品行,身体死亡而名声不朽,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他的东边邻居有桑树,桑葚落到了他的家,赵轨派人把桑葚全都拾起来还给它的主人,他告诫他几个儿子说:"我不是用这种行为求得名声,想来大概是不是劳作得来的东西,不愿意侵占别人。你们应该把这话作为告诫。"他在齐州四年,考核政绩连续最佳。持节使者郃阳公梁子恭的文状上奏朝廷,隋高祖很赞许赵轨...

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文言文翻译
先生的志趣爱好与我相近,不要做一个县官埋没自己的才华

龙沙区14753299722: 帮忙解释一下句子! -
迪差硫酸: ——《世谓死人为鬼》 世谓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试以物类验之,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何以验之?验之以物.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为鬼?世能别人物不能为鬼,则为鬼不为鬼尚难分明;如不能别,...

龙沙区14753299722: 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是什么意思?谁的观点? -
迪差硫酸: 这是王夫之的观点,在《庄子解》中出现.强调天人合一,人与天地自然是相互对应,相通相融的.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天”是自然之天,人只是天地自然的产物.《易经》中的“天”字以天地、阴阳、乾坤并举,“天地氤...

龙沙区14753299722: 文言文中“物”的意思 -
迪差硫酸: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2. 同本义 [object]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物以群分.——《礼记·乐记》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物也者,大...

龙沙区14753299722: 求古文翻译"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
迪差硫酸: 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 《孔雀东南飞》

龙沙区14753299722: 人非人,物非物,是什么意思 -
迪差硫酸: “人非人,物非物”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已改变.人已非当年之人,物亦非当年之物. 这句话由“物是人非”一词变通来的,比喻看起来很像似的东西,却并非原本的东西了.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

龙沙区14753299722: 文言文《读书忌二物》翻译 -
迪差硫酸: 读书忌“二物” [原文] 子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①.暗疏②之,亦不甚失③.然负④自放⑤,喜从饮酒滑稽⑥者游.旬朔⑦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⑧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⑨数年来,颇发愤惩艾10,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11...

龙沙区14753299722: “物我所物也 鱼我所欲也”是什么意思? -
迪差硫酸: 错了吧,应该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以鱼和熊掌分别比作生和义,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论证君子重义.

龙沙区14753299722: 善假于物也这句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是什么意思 -
迪差硫酸: 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龙沙区14753299722: 求翻译以下古文 -
迪差硫酸: 向郭注说:“谁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阳者即所谓物耳.谁又先阴阳者乎?吾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尔耳.吾以至道为先之矣,而至道者乃至无也.既以无矣,又奚为先?然则先物者谁乎哉?而犹有物,无已,明物之自...

龙沙区14753299722: 《物各有长短》文言文翻译 -
迪差硫酸: 《物各有长短》的文言文译文为: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户(指艄公)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还能做君王的说客吗?”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