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治国之道?

作者&投稿:仪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家,道家,儒家,各有什么治国之道~

与其说治国,倒不如说对国家的态度。
法家人眼中,国家就是一切。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家庭的幸福,个人的个性、兴趣,社会福利、生态环境、伦理关系都可以随意践踏。记住:是随意践踏。比如愚min政策,高度限制言论自某油,为了节约开支不给难民发救济粮,为了震慑fan罪可以一次杀几百人。这一思想由于符合君主的利益,所以在封建长河中被真正贯彻。
道家:国家完全是无所谓的概念,在道家看来,一切都是由天道(其实就是客观规律,现在的话就是科学)决定的,人的意志是对客观规律的违背,所以早期的道家人大都支持愚人愚己,避免违背“道”。但道家尊重客观规律的核心,被中国古人完美的继承,你可以发现宋代以前中国领先于世界时,杰出的科学家是否信奉儒家不说,至少信奉道家!
儒家:儒家的核心则有两点(或者三点):尊重人性和人本身、最大程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第三点便是维护周礼。儒家思想中所有的观点的根据都是人性。为什么讲仁爱(爱父母>爱兄弟>堂长辈>表长辈>朋友>其他),因为“近者更亲”“恻隐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什么孔孟都反对战争,因为战争害死太多人,太多家庭(而不是像墨家,因为对社会大利(可以理解为生产力及生活资料)损害太大)。因为尊重人性,所以儒家人最重视伦理。这一影响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特点!但早期儒家人因为维护周礼,对人性的解读有很多违背事实之处。结果造成了后代对人性的扭曲越来越多,最终堕落为压抑人性的工具。

儒家是不能实现的,高度理想化的治国之道,只是用于麻醉被统治阶层的一个理论工具,如果执政者的素质有象儒家所说的那么高,就不会亡国了

  王道政治是儒家的治国之道
  儒家的治国之道非常丰富,可以说《五经》、《四书》讲的都是治国之道。法国保守主义者迈斯特说真正最有权威的宪法是写在人心之中的,所以《五经》、《四书》就是写在二千年来中国人人心之中的最有权威的宪法。王道政治的义理价值来自《五经》、《四书》,《五经》、《四书》讲的都是王道,所以说王道政治讲的都是儒家的治国之道。王道政治作为儒家的治国之道内容非常丰富,但最核心的价值则是解决政治秩序合法性的问题。中国近百年来政治动荡,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则是政治秩序合法性的问题。此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政治权力就不会获得合法的统治权威,中国的政治秩序就不可能长治久安,而随时都处在动乱的边缘。卢梭有句话讲得很好:只有将统治变为权利,将服从变为义务,人们才会自觉服从政治权威,政治权力才能得到国民的认同,从而政治秩序才能合法。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以德服人,而不能以力服人,如此才能使人真正心悦诚服地服从政治权威,达到社会的长期治理而稳定和谐。根据儒家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出了王道政治的理念。在王道政治的理念中确立了政治秩序三重合法性的主张。在儒家看来,任何政治秩序,只有同时具有政治秩序合法性的三重基础才能合法,缺一则不能合法。不合法,就意味着人们对政治权力不是心悦诚服;人们对政治权力不是心悦诚服,动乱的种子就埋在人们的心中了。一旦因客观形势变化,政治控制力衰退,动乱就随之发生了。因此,儒家的治国之道,就是确立政治秩序合法性而防止动乱之道,具体说来就是“重建王道政治,确立政治秩序三重合法性”之道。

二个字



以礼治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貌似是讲究仁政.


东汉思想家荀悦是怎样概括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
在上而国家不治,难也。治国家则必勤身、苦思、矫情以从道,难也。有难之难,暗主取之。无难之难,明主居之。大臣之患,常立于二罪之间。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罪也。尽忠直之道焉,则必矫上拂下,罪也。有罪之罪,邪臣由之。无罪之罪,忠臣置之。”(《杂言上》)荀悦关于君臣“二难...

列举孔子 朱熹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_百度...
相同点:仁,统治阶级要有德有为,重视人民。不同点:孔子——仁为爱人,为伦理标准;朱熹——理学,辨证思想。1、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3、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要知道,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4、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5、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6、原文如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治国之论 高分!
治国之论:治国之首在于安民,“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上层官员和政府部门也是要依靠人们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当然了这也是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政府官员和人民和谐相处,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而当今中国首要解决的 一个是民生问题 包括世界各地都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 ...

孔子和老子在治国之道上有什么分歧呢?
儒道两家在治国之道上的确有着很大的分歧,所谓“问礼于老子”我个人觉得有待谈论,究竟孔子是不是老子的学生,也是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我们读过《论语》与《德道经》后就会发现,在给国君的国策上,老子与孔子有很大的分歧。孔子向往的是“克己复礼”就是说礼乐制度是根本,而礼乐制度是周公时期的方针...

孔子﹑孙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分别是什么家
孔子: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孙子:军事家、思想家、兵家,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老子:思想家、道家,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话有什么道理,道理何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就是所谓的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国家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所谓修身,指的就是自身道德问题。中国是个讲美德的国家,也以美德而成名。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对以往的人生道路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何处?
学之道指出明确的方法和路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指出明明德的具体进修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即大学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谁的影响最大呢?
所以他们的统治才会二世而亡,很快的就覆灭了,如果当时秦始皇采用的是儒家的思想,或许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二、治国之道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也成为了治国之道,成为了很多的君王都尊崇的正统思想。像后来的汉朝和唐朝,他们所遵从的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所以才能够营造出一个和平盛世,能够...

老子是什么学派
思想体系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学派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
藤卷那素:[答案] 1、主张“仁”,行仁政,即提倡“德治”. 2、主张“礼”,提倡 “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3、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即行王道. 4、强调“中庸”之道.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法家治国之道述评 -
藤卷那素: 法家:客观 ;公平; 公开; 关顾现实; 面对现实问题,研拟具体方案;因时制宜;主张因势利导,使人自利,兼能互惠,公私两全.是法[固定的法则],术[控制的手段,]势[政治的权力]三大端的融共. 儒家:主张[德政],倡导仁义礼智孝,更留意于人文的终极关怀,《大学》的三大纲领,明德、亲民、至善.三者由内而外,并由[格物] [致知]为初始,[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为过程,最终达到[治国] [平天下]的目地.由[内圣]而[外王].形成紧密地联系,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治国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能不能具体点? -
藤卷那素:[答案] 儒教强调“先王之道”,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37]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尊王攘夷.以「正名」、「民无信不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总纲.儒家主张...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思想在治国方面的精髓是什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 -
藤卷那素:[答案] 孔子核心是“仁” 到孟子为“仁政” 再到荀子为“仁政”和“王道” 总的来说是为政以德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之道是什么 -
藤卷那素: 儒家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组成的. “仁”是儒家思想最高原则和道德标准境界也是儒学核心.包括了: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这些内容.其中“孝,弟(悌)为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之柱之一.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的主要治国思想是什么?他要劝解君主向怎样发展,如果用于当下还合适吗?说明理由. -
藤卷那素:[答案] 1.中国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此话虽然有些夸大,但也说明了治国之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儒家礼治即以礼治国的主张,也就是施仁政,以德治国.总的来说儒家的治国思想有德治、仁治、礼治、孝治等,注重...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道家法家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方略 -
藤卷那素:[答案] 儒家以“天理”求功名,领悟本体的内在运动,符合“天理”的规范作为行动指南.“仁”即“大我”的胸怀,“义”即“大我”的关系,“礼”即“大我”的秩序,“智”即“大我”的功能,“信”即“大我”的准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巫溪县15077937336: 儒家之道是什么 -
藤卷那素:王道政治是儒家的治国之道 儒家的治国之道非常丰富,可以说《五经》、《四书》讲的都是治国之道.法国保守主义者迈斯特说真正最有权威的宪法是写在人心之中的,所以《五经》、《四书》就是写在...

巫溪县15077937336: 孔子主张的思想是什么 -
藤卷那素:[答案]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

巫溪县15077937336: 孔子儒家思想是什么 -
藤卷那素:[答案]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