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作者&投稿:索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法典与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民法典是一个国家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所有法律的综合大典,又有“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两种体例,著名的民法典有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等。
《民法通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鉴于当时国情和紧迫形势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权宜之计的产物,但即使这样,这不法律也有着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所以《民法通则》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总则,但从1986年开始,《民法通则》在我国起着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单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门法中有关的民事法律规定一起调整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民法典》是用来做什么的?本质是什么?
民法的根在私权,是私权法。民法反映的是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让老百姓对生活有预期,长期保护他们的利益。以前的经济制度,使财富不断高度集中于国家之手,私有财产不断减少,而且认为公有制是越大越好,将“私”空间不断压缩。改革开放的趋势是让人民自己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利益多元化,权利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市场经济是民商法经济,老百姓是平等性的主体,从事经济生活。这种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就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关系。这就要求民法来调整这个关系。
▲中国有没有民法的法统?
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但大部分是一个权力社会,从来没有权利的概念。老百姓也有民事生活,主要用习惯法调节,用的是“礼”,贯彻儒家思想。中国人没有民法观念,没有民法理论,没有民法制度,没有民法原则。统治者并不关心人民自己的生活关系,认为草民关系不是国家大事。在制定法中,像《唐律》、《宋律》、《明律》都有一些关于民事纠纷的规定,规定在《杂律》中,有《婚律》也有继承也有亲子关系。但处理则是用刑法,也就是惩罚的方式。民法与刑法不同,民法讲的是“同质救济”,比如打碎你一个盆赔你一个盆,不必坐牢。基本形式不是“罚”,而是“救济”——用你的财产赔偿别人的损失。所以老百姓对“法”是很畏惧的,“法”没有亲和力,认为“法”是压迫他的东西。不愿打官司,因为打官司很可能要坐牢。中国也最终没有资产阶级革命,相应的权利意识也没有。
到了清末改良派开始搞《大清民律草案》。还没有实施,清朝灭亡了。北洋军阀时期,起草了《民律二草》,也没有颁布。到了国民党时代,在1929~1930年,公布了一个《中华民国国民法》:五编1225条。参照的是《德国民法典》,但这个法律也没有起作用。
▲建国后我们也曾几次制定民法,直到现在讨论的《民法典》过程是怎样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就把国民党的六法全书都废除了。我们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时制定了《土地改革法大纲》,它也不是民法而是分土地的方法。1954年制定《宪法》,当年就开始制定民法草案,到1957年反右停止了。1962~1965年又制定了一次民法,出了个草案。但由于文化大革命,也中止了。50~80年代民法处于相对真空状态,民法就是《婚姻法》始终在起作用,也有《继承法》,但是没有财产呀,继承什么?主要问题都没有涉及,比如所有权问题、他物权问题、债权、知识产权。所有权只是说国家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没说老百姓的所有权怎么办。在计划体制下,民法制度社会不需要,生产都是执行任务。
1979~1982年又开始制定民法,但由于体制改革刚兴起,条件不成熟,只搞出了草案没实行。后来出了一批民事单行法比如《涉外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涉外企业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但是群龙无首,没有总的统帅性的法律,于是1986年出了一个《民法通则》。但我们的法律体系没有整合好,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后来把三个合同法合并为一个《合同法》,另外《知识产权法》也不断修改,《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也制定出来。20年改革开放,我们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对法律研究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在这种形势下想制定一个《民法典》。我们的民事生活需要制度支撑。
▲几次起草《民法典》,争论与分歧主要是什么?
50年代起草民法,是全盘学苏联,摆脱不了计划经济。1962~1965年,暂时困难刚过,想解决两个问题,财产所有问题和财产流转问题。财产方面,生产资料都是公有了,老百姓只有生活资料的所有权,然后规定了国家和集体所有权。当时财产流转是讲合同问题。于是制定这样的法律:国家、集体控制财产,在计划控制下流转财产。1979~1982年再次立法。我们争论的主要是要不要“物权”,要不要“债”。没有用物权,说是西方法的概念很难懂;也没有用“债”的概念,说债不通俗,一说债就想到“黄世仁逼债”,用的是合同的概念。没有用物权概念,但是关于他物权也作了一些规定,以所有权、合同为中心。1979~1982年的立法已工作了四个稿,我们讲“民法四稿”,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了《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的初衷是想搞一个《民法总则》,为了解决很多单行法没有龙头法的矛盾,感到有些权利不规定也不行,把民法分则上的一些权利规定上去了,像所有权、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人身权。这样它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民法总则的内容,但又不是民法典,就叫《民法通则》。
▲70年代末曾经有一次非常激烈的民法与经济法之争,这场讨论的背景与实质是什么?
经济法这个概念是从苏联移来的。苏联的经济法是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都调整,叫纵横统一说;纵是国家计划,横是执行国家计划相互间签的合同。合同都是从国家计划来的,纵的统治横的。国家计划靠合同执行,合同必须依赖国家计划。纵的是权力关系,横的是平等关系。纵横统一,就是权力和权利交合在一块,统一于一个法来调整,这就叫经济法。它是一个计划经济的产物,这是苏联的学者为他们的计划经济寻找的理论依据。中国在改革初期思想变不过来,还是需要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法是国家干预法。我参加了1962~1965年和1979~1982年的立法工作。1982年我提出了一个民法调整对象的理论——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最后写入《民法通则》。当时少有人支持,说我拿主体立法,我说我是拿社会关系的性质立法。西方法律没有民法调整对象这一条,在西方,民法就是私法。苏联说法很复杂:民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与人身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它说“一定范围”是什么范围?搞不清楚,其中还有很多排除性的条款,还是没有抽象出来。
▲《民法典》与《民法通则》的区别是什么?与单行法的关系是什么?
《民法典》中每一项具体权利都是详细规定的: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继承权、亲权,人身权与财产权都是完备的,体系化的。体系化与科学性,内部把各种关系理顺了,科学和谐的法律整体。《民法典》是二级法,叫基本法,仅次于《宪法》。我们的法学体系,有一个母法——《宪法》,下面六个大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再往下就是单行法和特别法。有些单行法会没有,比如《婚姻法》就要纳入《民法典》。单行法是《民法典》中的基本制度,是《民法典》的一部分。另外还有特别法,指民法制度中有一些特别规律,比如《民法典》中的法人制度,《公司法》就是特别法。还有一些《著作权法》、《商标法》纳入法典的话都是其中一部分。独立出来就是特别法。
▲《民法典》需要着重强调的权利是什么?
先说《民法典》的主要涉及的权利有两大类: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人格权,一部分叫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物质性的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和精神性的人格权(包括表征性的姓名权、肖像权,自由性的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内心自由权等很多,这都属于身上的权利)。身份权主要指亲权。
财产权很多,第一是物权,包括自物权(这是指所有权)、他物权(又分为两部分,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新的民法典中的用益物权规定得很多:居住权、采矿权、探矿权。财产权的第二部分是债权,按照德国法的体系,他有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引起的债权、不当得利引起的债权、缔约过失引起的债权。合同之债叫约定债权或法定债权。知识产权和财产继承权也是财产权。
《民法典》要说出具体的人格权,而不是在用司法解释。在财产所有权方面,我们的立法要肯定,人们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另外多元化的收益在法律中也不明确,比如股票收益,各种投资的收益,这种合法的非劳动也要在民法确立地位,加以保护,防止吃大户。还有关于土地的权利,比如农村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以前有些不明确,有些是债权关系,现在把它们变成物权关系。以前很多土地权规定为合同引起的债权,合同终止就结束了,这是很不稳定的,在土地上设立他物权,使土地成为私权客体。
这一点很重要。土地就不仅是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客体了。这就解决了公共财产作为私权客体进入市场的难题。特别重要在意义在于,土地可以成为农民的财产,可以流通、抵押和转让。
▲在社会转型中,公权与私权如何界定?私权从哪里来?《民法典》如何还权于民?
私权又叫私权利,是人们处理私生活的权利。公权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公权利,是公民在宪法上的权利,参加国家管理之权。在这个意义上,公权与私权是一个公民两种不同法律状态上的权利。公权利的行使是通过代表制度,通过宪法代表大会组成政府,行使过程中就产生了国家权力——公权力,这是公权第二个概念。公共权力是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暴力,军队、警察、法院、行政系统。为什么会有公权力,是因为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大家只能在一起协商,讨论私事怎么管、私事关系怎么处理。不能说谁的力量大谁说了算。我们最早的公权力是皇权,现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公权利是建立在私权利的基础上的。《宪法》是大家制定的。私权发生了纠纷就需要公权力来救济。简单地说,公权力(国家权力)就是公权利和私权利的看门人、守夜人,《民法典》就是要解决公有制财产如何进入市场。民法的根在私权,是私权法。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现场,一本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摆放在与会人员面前,提请会议审议。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民法总则“合体”,成为过去一年来国家立法工作中耀眼的一道印记。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到 “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民法典立法之路蹄疾步稳。

2019年,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拆分审议密集进行。明确禁止高利放贷、进一步完善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无效婚姻的情形、完善高空抛物坠物责任规则……努力倾听人民心声、聚焦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让立法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

民法典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13718位网民提出114574条意见。社会公众普遍认为,编纂民法典,以法典化方式确认、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的法治成果,充分彰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优势。

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临近,民法典草案即将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几代人热切期盼的中国民法典,即将迎来历史性时刻。

《民法典》指一部完整全面的民法法律,关于物权、债权、民事责任等民法上的重要规定都包含在其中。一般说来在有《民法典》的情况下,只需要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文就可以处理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了。

而《民法通则》只是关于民法适用的一些笼统的概括性的规定,《民法通则》确立的制度是在民事法律实践中被普遍适用的,但具体到调整每一个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时,还需要依据民法的其他部门法才能胜任。所以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已经有物权、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但依然还是要制订《物权法》、《知识产权法》、《侵权行为法》等民法法律。

目前我国没有完整的《民法典》,民事法律采用的是《民法通则》做概括规定,各民事部门法作具体规定的方式,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基础和民事立法起步较晚等客观现实状况是相符的。


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民法典是一个国家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所有法律的综合大典,又有“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两种体例,著名的民法典有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等。《民法通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鉴于当时国情和紧迫形势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权宜之计的产物...

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民法典是什么
民法典是一个国家为了规范民事关系,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它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法律,为民众提供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以下是 民法典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律典籍,它涵盖了民事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合同、侵权、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关系的基本规则。...

民法典是什么
民法典是一部全面规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它是民事领域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和行为规范。它既是维护个人权益的有力工具,也是社会生活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以下将对这一概念进行更为详细的解释:首先,民法典是关于民事法律规范的集合。它详细规定了个人与社会中的各类民事主体间的权利义...

民法和民法典是一回事吗
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民法典和民法的区别通常如下:民法典一般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成文法,是用来规范民事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典。而民法则属于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所有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范围...

什么是民法 民法典 和民法学?
民法是指民事法律,包括很多的独立法律,比如合同法、侵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 民法典是把民事法律进行编纂整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消除他们之间互相矛盾的地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民事法律基本完善的重要标志 至于民法学,是研究民法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学说,它不是法律,而是解决民事...

民法典是什么
民法典,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民事法律规范的集合。它主要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典是关于私法领域的最重要法律,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二、内容与结构 民法典的内容涵盖了民事活动的各个领域,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合同、侵权...

民法典是什么
民法典是一种法律体系,旨在对民事关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规范。它是一部民事法律的总称,包含了个人权益、财产权益和合同关系等方面的规定。民法典通常由法律机构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修订。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基本法律框架,用于规范个人和法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民法典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方面:1、人身权益:...

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呢?
《民法典》全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效力级别上属于法律,法规类别则属于民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

什么是民法典?我国为什么没有民法典?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典与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
历选盐酸: 民法典:系统地把民法的各项制度编撰在一起的立法文件.传统民法典的典型形式包括:总则、物权法、债权法、亲属法、继承法,如:《德国民法典》. 《民法通则》:我国制定民法典条件尚不成熟条件下民事立法的特殊形式,包括民法典的一般原则性内容.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典 - 民法通则和民法典有哪些区别,现在制定民法典有哪些困难
历选盐酸: 《民法典》指一部完整全面的民法法律,关于物权、债权、民事责任等民法上的重要规定都包含在其中.一般说来在有《民法典》的情况下,只需要依据《民法典》相关条...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典》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 -
历选盐酸: 同意啊.一楼在说什么梦话…… 我国的民法之所以叫做民法通则,得从它的出台背景来分析.民法通则80年代就出台了,而我国有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争的结束却是90年代后才真正划上句号.依法治国方略更是98年左右才提出.民法的制...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典等于民法通则??二者有区分么?中国为何有民法通则却没有民法典??? -
历选盐酸: 民法典包括民事法律的各个方面,包括物权、债权等,而民法通则虽然对以上方面也均有触及,但太简单.如果以书籍做比喻,民法典就是全书,而民法通则也就算是各章节的简介.没有民法典的缘由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缘由不外乎是没有法治观念或不需要法治感念,特别是制定法律的阶层.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通则》为什么不是民法典?中国现在正在制定民法典,那民法通
历选盐酸: 民法典是对民法这个部门法中的各个单行法的汇编.目前我国民法部门中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等,所以通则不是民法典

拜城县13314385142: 土地登记之民法典与民法通则内容是什么呢?
历选盐酸: 民法典即大陆法系国家形式上的民法,它是指按照一定体例、结构,系统地将民法的各项具体制度编纂在一起的立法文件.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由于历史传统、制度观念上...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 -
历选盐酸: ···o(╯□╰)o 民法是法律上的一种类型的法律称呼.民法通则是一部法律的名称. 民法包含民法通则. 麻烦采纳,谢谢!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区别,二者有何不同 -
历选盐酸: 民法通则于1987年11月1日施行,是全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前的过渡性法律,内容包括总则、物权、合同等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全面制定民法典时机已经到来,2017年完成了民法总则编的颁布,以后还会陆续颁布物权编等其他民法典的内容. 简单来说,民法通则和一系列司法解释构成了一部简单民法,现在我们要制定一部完整的成体系的民法典,民法总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和民法通则哪个是特别法,哪个是一般法 -
历选盐酸: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民法典》,有一部《民法通则》,规定民法一些基本概念和制度,相当于《民法典》的简化版,因此,民法和《民法通则》谈不上哪个是特别法哪个是一般法.

拜城县13314385142: 民法学与民法通则有什么不同 -
历选盐酸: 民法通则并不是民法,而只是民法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在外国有民法典的国家中,我国的民法通慢相当于人家的总则部分,民法通则只是对其他民事法律的一个概括性,对其他民事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详的就采用民法通则进行原则性规范.而且中国的法律并不一定叫....法,还有行政法规,规章等,都具有法律效力,也都是广义的法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