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腔的代表作有哪些?

作者&投稿:大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有几大剧种?都有什么代表作?~

中国的五大剧种:京剧、评剧、越剧、豫剧、黄梅戏。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代表作有《贵妃醉酒》、《二进宫》 。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代表作有《花为媒》、《刘巧儿》。

越剧: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代表作有《梁祝》、《红楼梦》 。

豫剧: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代表作有《穆桂英挂帅》、《朝阳沟》 。
黄梅戏: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代表作有《女驸马》、《天下配》。

沔阳高腔是沔阳花鼓戏四大主腔之一,来源于江汉平原田间劳动的薅草歌,农民薅草时,为持续繁重劳动的需要,往往以高亢的音调,悠扬的旋律来抒发感情以减轻疲劳。沔阳花鼓戏吸收其为主腔时,保留了这种声高且嘹亮的特点。由于旋律优美,抒情性强,男女老少都能哼唱,故群众对之冠以各种俗称雅呼。如“骼髅腔”,即高亢、开阔的意思;“枯六腔”,意为意调很高,一般好嗓多唱“六”字调;“箍六腔”,由于唱腔抒缓,每唱六句唱词落一次板;“栈骼髅”,即优美动听的意思。此外,还有“骼髅花鼓”、“骼髅班子”等称呼,是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高腔善于抒发多种感情;如喜、怒、思、悲、恐、惊等,舒缓时如行云流水、激情时又紧张激烈!故又有“喜高腔”、“悲高腔”、“快高腔”、“慢高腔”等多种区别。该唱腔男腔粗犷、豪放,女腔婉转柔和,且字句安排和行腔处理均较为灵活,可塑性也很强,演员和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安排,因而是沔阳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一般多用于本戏中唱腔的演唱。由于高腔善于抒发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许多剧目中被用于重点唱段。 川剧是多声腔剧种,唱腔包括昆腔、高腔、胡琴腔(皮簧腔)、弹戏(梆子腔)、灯戏五种声腔,各种声腔早期分班演出,辛亥革命(1911年)后,逐渐汇合在一起。其中高腔曲牌丰富、唱腔动人,地方风格浓郁,是川剧唱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川剧剧目繁多,高腔部分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代表性剧目:《秋江》代表性演员:陈书舫,川剧女演员。出身京剧世家。七岁学川剧,工闺门旦,十三岁入成都三庆会。建国后,历任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川剧学校校长,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陈书舫嗓音甜润,唱腔委婉,表演细腻,善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代表剧目有《柳荫记》、《玉簪记》等。所演《山伯送行》、《秋江》已搬上银幕。 湘剧唱腔中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用中州韵、长沙方言演唱。湘剧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六大记”为《金印记》、《投笔记》、《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等。代表性剧目:《描容送行》代表性演员:彭俐侬,湘剧女演员,工正旦,湖南长沙人,湘剧著名琴师彭菊生之女。自幼随父学戏,1942年至桂林参加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开始了艺术生涯。在桂林和滨湖一带颇负盛誉。曾主演了《江汉渔歌》、《九件衣》等新剧,对湘剧艺术的革新有所推动。彭俐侬善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取诸家之长,融会到唱腔和表演中,她嗓音清亮,功底深厚,讲究韵味、传情,自成一派,成功塑造了《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拜月记》中的王瑞兰等女性形象。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的地方戏,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一批传统剧目。它原来仅以锣鼓伴奏,清道光后与昆腔、乱弹合班演出,受昆山腔和乱弹腔的影响,在保留原音乐特征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乐器,也有了简单过门。现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红大绿,乐器上大鼓大号,乡土气息浓厚,在剧目、行头、唱法、行当体制、演出程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戏的风貌,对南戏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近代以来,因战乱不断,西安高腔流散于民间。解放后,地方政府对西安高腔进行了抢救,保存了大量相关资料,上演了部分剧目。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西安高腔观众流失严重,人才稀缺,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再次面临新的生存危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松阳县松阳高腔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属单声腔剧种。由于松阳县玉岩镇的白沙岗高腔班演出松阳高腔从未间断,在这一声腔的传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阳高腔又被称作白沙岗之土调,当地人则称为高腔。它起始于明代,以松阳地方杂剧为主,吸收昆腔等外来声腔的艺术因素而最终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松阳高腔主要流行于以松阳为中心的浙西南农村地区,远及闽、赣、皖等地。松阳高腔的演出保留了戏曲的原始状态,具有曲调优美、样式质朴的特点。它的唱腔属曲牌连缀体,但演唱时句式、词格可根据需要而随意变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衬词,并以高八度假嗓帮腔,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松阳高腔采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统中较为特别的一种,乐器包括板、鼓、笛、唢呐、二胡、小锣、大锣、大钹等。原有曲牌一百多支,保存下来的有七十多支。自创建班社起,松阳高腔艺人代代相传,已传承23代,其表演带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的特色,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松阳高腔的脚色早期分生、旦、净、丑、小、贴、外、夫8个行当,清末以来又增加了二旦、作旦、老外、二花、四花等行当。松阳高腔保存剧目四十多个,《夫人戏》、《三状元》、《八仙桥》、《买水记》、《鲤鱼记》、《火珠记》、《酒楼杀家》等是其代表作。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岳西县岳西高腔是安徽省岳西县独存的古老稀有剧种,由明代青阳腔沿袭变化而来。明末清初,文人商贾溯潜水、长河将青阳腔传入岳西,当地文人围鼓习唱,组班结社,岳西高腔初步成型;光绪初期,外来职业高腔艺人系统传授舞台表演艺术,促成了岳西高腔的进一步发展。岳西高腔艺术遗产丰厚,其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及基本活动形式都自成体系,风格独特。通过对岳西境内民间抄本的发掘、搜集、整理,已累积剧目一百二十余种,二百五十多出,可分为正戏和喜曲两类,其中正戏占绝大多数,包括《荆钗记》等南戏五大传奇剧目的精彩折子,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学价值,其最大特征是继承了滚调艺术并发展成畅滚;喜曲所唱均为吉庆之词,主要用于民俗活动,是岳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岳西高腔的音乐体制基本属曲牌联套体,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帮、打三位一体,风格古朴。艺人以独有的箍点标记指导唱腔,传承艺业。岳西高腔剧目的最大特点,便是大量运用滚调。它将传统曲牌结构破开,在曲词的曲前、曲中、曲尾、曲外,自由地增加不拘韵律、句式、字数的唱词和说白。滚调的大量运用,带有明显的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变化的印痕。从音乐方面看,岳西高腔具有声调高锐、人声帮和、以锣鼓伴奏的特点,表演起来一唱众和,既古朴喧闹,又委婉抒情。岳西高腔的另一大特色是演唱与民风民俗融为一体,特定的场合必须唱特定的专题剧目。如寿戏要唱《庆寿》、《讨寿》、《上朝》等。贺新屋要唱《观门楼》、《修造》、《贺屋》等。部分演出还有一定的仪式和程序,形成固定的戏俗。比如闹绣用于闹新房,先在大门外唱《观门楼》,进大门后过中厅时唱《过府》,至堂轩落座时唱《坐场》,用过茶烟稍事休息后再进新房。少则十几出,多则几十出,常通宵达旦,尽兴方休。表演时分两种形式,其一是围鼓,属清唱,由五七艺人围鼓而坐,各执一件打击乐器,以鼓板师领头,一唱众和;另一类是岳西高腔表演中居主导地位的表演形式,化装登台演出。岳西高腔的艺人分为正生、正旦、小生、小旦、净、丑、末、夫、外、杂10行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基本沿用青阳腔的行当角色体制。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弹腔和很少部分昆腔在内的而以高腔为主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且流行于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故名辰河高腔。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弋阳腔。史载山东高腔店卢公,四川为官,明末清初去官还籍,时值战乱,逐客居辰溪,游于士绅中。卢公精音律,懂戏文,乃与诸乡绅士结合地方调子,创曲牌,定唱腔,是为辰河高腔之始。到清道光年间,酵亲王府小恩荣弋阳戏班,部分戏子流落到辰州府,把弋阳腔和地方曲高进一步融合,使辰河高腔在民间得到流传。辰河高腔真正走向民间始自清咸丰年间的大红班。由于堂会组织只是给士绅等有钱人家演唱,远不能满足平民百姓看戏的需求,因此在咸丰年间,老艺人杜风林组建大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各地巡回演出,开始走向民间,此后辰河高腔得到广泛流传。辰河高腔艺术在建国后得到迅速发展。湘西的辰河、沅陵、泸溪等地相继成立高腔剧团,1956年辰河高腔剧目《破窑记》、《李慧娘》等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剧风摩汇演引起轰动,次年进京献艺得到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有48本目连戏及《黄金印》、《红袍记》、《一品忠》、《琵琶记》、《装疯油锅》等剧目,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辰河高腔曲调丰富,有曲牌五百余支,适合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归朝欢】、【降皇龙】、【浪淘沙】、【淘金令】、【扑灯蛾】等。辰河高腔的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则细若游丝,婉转动人。男声用大本嗓演唱,给人以粗犷奔放之感;女声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悦耳动听。演员的表演朴实、自然,带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具有讲究唱功、多唱传奇本高腔、擅演目连戏的特点。演出时的伴奏乐器包括唢呐、笛子、京胡、二胡、三弦、大鼓、小锣、云锣、钹、小鼓等,特制的高腔唢呐声音高亢优美,能与唱腔融为一体,在帮腔和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辰河高腔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较早地在戏剧演出中实现了观众和演员的互动,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辰河高腔在国外演出时曾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戏剧的瑰宝。早期的辰河高腔分生、旦、净、丑、外、副、末、贴八个脚色行当,清末民初之后变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生角又分为正生、老生、红生、小生,旦角又分为正旦、小旦、摇旦、老旦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主要流行于西洞庭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远及鄂西南和黔东一带,1986年更名为武陵戏。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是常德高腔最为兴盛的时期,此后随着弹腔南北路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祭头巾》、《思凡》、《两狼山》、《双猴斗》、《程咬金娶亲》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剧目,解放后又出现了《芙蓉女》、《紫苏传》等新编高腔戏,演出轰动一时。常德高腔有三十余种基本腔和七十余种曲牌,演唱形式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分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两类,人声帮腔一唱众和,乐器随奏以大锣、大钹和唢呐伴奏。其唱腔与本地方言紧密结合,并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演唱时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多种表现方法。常德高腔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常德高腔特别重视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有一套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程式,此外还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特殊的表演范式,形成模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会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演出效果。 瑞安高腔也称温州高腔,一般都认为起源于明末清初,即江南一带花部诸腔开始形成之时。有认为是弋阳腔或其支流。其音乐体系属曲牌制,它的某些曲牌腔格旋律与昆曲有相似之处。仙降镇前林村民间老艺人瞿积柳先生曾于1950年改编瑞安高腔,分不托管弦(干唱)的八平高腔与有丝伴奏的四平高腔两种。在84本传统的“正统”剧本中,有《报恩亭》、《循环板》、《雷公报》、《紫阳观》等四平瑞安高腔大戏和若干折子小戏等等,实际上远不止此数,然素以此数为高腔曲牌联套体制,曲牌名称大都佚名。瑞安高腔的乐队吹奏欢快的唢呐、锣鼓、音乐,在欢快的气氛中,演员按出场为序分:老生、大花、小花、正生、老旦、正旦、青衣旦、文武小生等分别亮相。戏有文戏、武汉、花戏之分。故此称:“生旦净丑,活现历史忠奸善恶;琴笛鼓钹,演奏人间离合悲欢。”高腔一唱众和,演员在台上演唱时,如果是一句七字,句尾一字或三字由后台或台上的乐队帮唱,温州民间谓之“夹燥塔”。演唱发声以自然音为主,音调高昂激越、显示出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演唱时句句帮腔,帮实字,所帮曲词多寡不定,然规律可循,即帮每句之尾腔,只一个帮腔层次(帮腔者一齐同帮),帮腔时有翻高八度,尾音往往呈下滑音,句帮腔句同时锣鼓帮扶,兼为同奏过门。这时以集高腔唱段125段,其中有些曲牌残断或拼杂者尚不少,叫尾声,前尾,快板、慢板、或表演等。

一、川剧高腔:川剧是多声腔剧种,唱腔包括昆腔、高腔、胡琴腔(皮簧腔)、弹戏(梆子腔)、灯戏五种声腔,各种声腔早期分班演出,辛亥革命(1911年)后,逐渐汇合在一起。其中高腔曲牌丰富、唱腔动人,地方风格浓郁,是川剧唱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川剧剧目繁多,高腔部分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代表性剧目:《秋江》

湘剧高腔:湘剧唱腔中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用中州韵、长沙方言演唱。湘剧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六大记”为《金印记》、《投笔记》、《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等。
二、西安高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衢州市
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的地方戏,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一批传统剧目。


四大声腔是什么?
梆子腔:梆子腔的代表戏剧主要有豫剧、秦腔、丝弦腔、晋剧、河北梆子等。高腔:高腔的代表戏剧主要有川剧、调腔、辰河戏、赣剧、湘剧等。皮黄腔:皮黄腔的代表戏剧主要有汉剧。昆腔:昆腔的代表戏剧就是昆剧,昆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影响 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有几个不同时期的“四大声腔...

我国现代戏曲四大声腔是指什么?
皮黄腔主要包括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川剧、滇剧等,这一声腔系统以京剧最为著名,其音乐色彩丰富,表演形式华丽。昆腔,也称作“昆山腔”或“昆曲”,是昆剧的别称。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充分证明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最后,高腔系包括川剧...

高腔的代表作有哪些?
、《玉簪记》、《彩楼记》等。代表性剧目:《秋江》湘剧高腔:湘剧唱腔中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用中州韵、长沙方言演唱。湘剧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六大记”为《...

戏曲常见的种类和代表作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5、评剧,代表作:《安安送米》、《庵堂认母》、《白蛇传》、《败子回头》、《搬窑》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

中国的八大戏曲剧种有那些?
1、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为中国戏曲剧种之首。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

中国各大戏曲及代表作
(我们老师上课有讲一些,我都记下来了,不过作者是谁我就不知道了)戏曲代表作品梅兰芳《霸王别姬》戏曲剧种名及其代表作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昆曲代表作昆曲代表作有哪些呢
1、昆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洪升的《长生殿》、汤显祖文辞绝美,回味深远的《牡丹亭》、孔尚任立意极高,文学性极强的《桃花扇》。2、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

茂腔的代表作有什么
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8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特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经几代艺人的脑记口传和加工整理,茂腔也...

中国戏曲流派及其代表作?
而2008年在北京市出版的《黄梅戏》(中国文联出版社)(金芝,杨庆生著)则特意用了“并称”一词。全国声腔剧种 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

昆曲代表作有哪些?
8、《浣纱记》,由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改编,原名《吴越春秋》,是明代中、晚期作家梁伯龙的代表作,是以吴越战争为题材的大型传奇作品,是第一次以改革后的昆山腔进行舞台演唱的典型之作。9、《宝剑记》,是公认的昆曲十大代表作之一,剧本取材于中国白话小说名著《水浒传》但有所改动,讲述的...

丽江市13810366285: 求解:川剧的代表作是什么? -
威尤黄栀: 川剧:《白蛇传》、《巴山秀才》、《柜中缘》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丽江市13810366285: 我国现代戏曲四大声腔是指什么? -
威尤黄栀: 四大声腔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如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 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一说是“南昆、北弋、东柳(柳子戏)、西梆”,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 梆子腔 梆子腔以秦腔、豫剧、晋剧、河北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为代表. 皮黄腔 皮黄腔系主要有: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川剧、滇剧等. 昆腔 昆腔又名“昆山腔”、“昆曲”.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高腔 高腔系主要有:川剧、湘剧、赣剧、滇剧、辰河戏、调腔等.

丽江市13810366285: 明清戏曲发展中的代表性声腔有哪些? -
威尤黄栀: 你是武汉理工的吧,选修了音乐鉴赏吧?在明代,传奇声腔众多,最重要的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号称“四大声腔”.它们产生、流传于不同地域,使用不同乐器,运用不同...

丽江市13810366285: 浙江八大高腔有哪些 -
威尤黄栀: 越剧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婺剧婺剧是...

丽江市13810366285: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 - ---》《----》《----》.
威尤黄栀: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丽江市13810366285: 高尔基的优秀代表作是什么 -
威尤黄栀: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长篇小说《我的母亲》和剧本《小市民》等

丽江市13810366285: 吉林的代表剧种是什么?四川的代表剧种是什么?
威尤黄栀: 吉林——吉剧 川剧是以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为一体而构成的剧种 亲 求设为满意答案 多谢

丽江市13810366285: 高尔基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威尤黄栀: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丽江市13810366285: 高腔的特点是什么?
威尤黄栀: 高腔属于曲牌体音乐结构,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字少腔多、一泻而尽.常用曲牌大都从南北曲沿袭过来,如〔山坡羊〕、〔红纳袄〕、〔驻云飞〕、〔风人松〕等.演唱时的一人主唱、其他人帮腔、打击乐器在一旁伴奏的方式,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帮、打、唱”的表演特征.高腔质朴高亢,朗诵性强,善于与地方方言相结合,错用乡语、改调而歌.高腔在仅使用高腔的剧种中发展缓慢,而在多种声腔并存的剧种中却发展的极具特色.在各地方戏中,高腔的旋律差异极为明显.

丽江市13810366285: 高尔基的作品有哪些? -
威尤黄栀: 《海燕之歌》 《母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马卡尔·楚德拉》 《伊泽吉尔老太婆》 《圣诞节的故事》 《加那瓦洛夫》 《在草原上》 《奥尔洛夫夫妇》 《沧落的人们》 《春天的旋律》 《戈尔特瓦的集市》 《一本令人不安的书》 《阿尔达莫洛夫家事》 《克里姆·沙姆金的一生》 《小市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