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及第与进士出身有何区别?

作者&投稿:衡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

贡士科举制度中,生员(秀才)一般隶属于本府、州、县学,若考选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明、清两代贡生有不同名目。明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


清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参见“五贡”、“监生”。、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见“贡举”)。汉指郡国荐举的孝廉。《后汉书·左雄传》:“郡国考廉,古之贡士。 ”此称始见于《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
贡士科举制度中进士出身和进士及第,生员(秀才)一般隶属于本府、州、县学,若考选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明、清两代贡生有不同名目。明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

《尚书大传》曰:古诸侯之於天子有功者,天子赐其车服,号曰命诸侯。邳州(古下邳)历史上曾建置为邳国、下邳国、下邳郡、都治和郡治以及东徐州、南兖州、东扬州治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三国魏国时期徐州治所由下邳城迁至彭城。
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东徐州(治所下邳城)置邳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彭城置徐州,因此在建制置历史行政意义上,今天的徐州市古置彭城、武安州,今天的邳州市古置下邳城、东徐州。周天子分封诸侯,周文王之子伯郑,受封于古毛国西河郡(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

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明、清两代贡生有不同名目。明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 京城三年考一次,大约是在乡试的隔年。
先举行会试进士出身和进士及第,由礼部主持,所以叫做部试,考中的就叫贡士,每科的贡士是从全国赴京的举人中间选300外名,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古代科举在明朝时,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为状元(鼎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三甲参加翰林院的考试,学习三年后再授官职。

不要听一楼的,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层次为殿试
殿试共分三甲
一甲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二甲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进士及第
另外在民进一甲、二甲、三甲统称为进士

进士本身没有什么待遇,但会根据实际派人官职,再根据官职大小拿俸禄,一般来说最初授予的官职都很低,第一名状元一般实授韩林编修(六品),其它人就更低的,通常情况进士出身比进士及第授予的官职要大,位置也重要一些,以后提升的机会也更多,待遇主要差别就在这里了,当然以后的升职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才能、关系、金钱等,有的状元一辈子都得不到升迁。这和今天考大学一样,大学不好也不代表以后在社会上混得不好。

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

“赐同进士出身”的背景和故事:
清朝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秀才一点心理安慰,省得他们一时想不开了上街游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如夫人”:所谓“如夫人”乃小老婆——小老婆当然不是夫人,可为了安慰她,或者为了给她指明一条“光明”前程,大老爷就称她为“如夫人”:字面上好像是说,你在我这里“如”同“夫人”一样,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而实际上不过是点明你只是像夫人罢了,根本就不是夫人,要做夫人,你才“万里长征”只迈出第一步!当年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殿试,只是入围三甲,成了“同进士”。这事成了他一个心病——要放在今天,算什么呀?以曾国藩的权势,弄个什么硕士博士文凭,那还不撅腚放屁一般容易?可在满清,这事儿可开不得玩笑。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说的是他做两江总督时,有一天,两个幕僚无聊时对对联玩。一个出上联“如夫人”,另一个就对“同进士”;一个又把上联加为“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就对“同进士出身”;一个再加“替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再对“赐同进士出身”……正对得高兴,突听屋子里一声爆响,接着就见总督大人铁青着脸从里面出来,拂袖而去。两个幕僚莫名其妙,去问老幕僚。老幕僚一听,忙说:“你们二人赶紧收拾行李走人吧。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们不知曾大人就是‘赐同进士出身’?”二人一听,马上收拾家当逃之夭夭——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权倾天下的曾大人居然也就一个“同进士”!

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 会试 殿试.乡/会试后晋级到殿试.
殿试(相当于面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金榜"是黄纸墨字,书满汉两种文字,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统称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能中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连中三元”。

中一甲者,可立即授官,成为翰林院的修撰或编修,这是未来高升的重要台阶。而二甲和三甲,则需选庶吉士,几年以后才会授官,并且只是任州县级的官。

进士及第是合格中的优异者可以优先授予重任,进士出身是成绩较好需要短期磨练,才能任用。

一个比另一个待遇要好!


进士及第与进士出身有何区别?
进士:通过殿试之后可以被授予官职的人。2、待遇不同 进士本身没有什么待遇,但会根据实际派人官职,再根据官职大小拿俸禄,一般来说最初授予的官职都很低,第一名状元一般实授韩林编修(六品),其它人就更低的,通常情况进士出身比进士及第授予的官职要大,位置也重要一些,以后提升的机会也更多。3...

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进士出身”则是第二个档次,就是古代所说的进士“二甲”了。人数大概在四五十人左右,这群人被称为“进士出身”。“进士出身”的头名被称为“传胪”(也就是总排名第四名),也可以直接被授予官职。而“进士出身”除了头名以外的...

同为进士,有人进士及第,有人同进士出身,两者差距为何如此悬殊
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的意义 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 ,「 ”始分三甲”。孝宗乾道二年( 1166),「 ”御试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第三甲、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称「 ”状元”, 第二、三名称「...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都有什么区别?
我们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号来对其进行称呼。其次就是第二个进士出生,也就是处于中间部分,还有末尾的同进士出身。这三个名称就是从本质上把人的能力大小进行划分。然后在考试结束后,进士及第人员,将由翰林院也就相当于现在国家官职分发机构。直接分配上好职位。进士出身则是拥有官位选择权,但是官...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他们之间的区别大吗?
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若干名,同进士出身,第一名也叫传胪;因为进士榜结果是用黄纸书写的,也叫金榜,中进士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金榜题名”。二、那么他们三种身份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呢?到这里,这三甲名次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首...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 有什么不一样么
明清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贡士(非举人,举人是乡试合格者,只有经过会试合格...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进士及第 是说考中了进士 进士出身 是说某人不论现在干什么,他考中过进士,就象现在不论某人做什么工作,只要他曾经上过大学,就会说他是本科毕业一样.同进士出身 一般是对朝廷或国家做过特殊贡献的人,没有考上过进士,皇帝为了表彰他,赐给他一个名头,抬高他的身价,把他视同进士出身,换句话说,...

何谓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的讲...

历史上有哪些父子(祖孙)都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的?
父子、祖孙都是进士的那就太多了,没有上万也有好几千了。如果说都是进士及第或是状元及第的话那就少很多了。清:彭定求、彭启丰:祖孙状元 潘世恩、潘祖荫:祖孙,状元、探花 缪彤、缪曰藻:父子,状元、榜眼 任兰枝、任学金:父子探花 苏兆登、苏敬衡:父子探花 蒋立镛、蒋元溥:父子,状元、...

及第的意思是考试考中,还是中进士的意思?
明清时期,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相似点:“及第”和“登科”都可以表示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中了进士。区别:“及第”在明清时期表示的范围比“登科”窄。“及第”在明清时期,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 榜眼 ,探花。殿试之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

叶城县13746622498: 进士及第与进士出身有何区别? -
崇陈依美: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层次为殿试 殿试共分三甲 一甲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二甲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进士及第 另外在民进一甲、二甲、三甲统称为进士 进士本身没有什么待遇,但会根据实际派人官职,再根据官职大小拿俸禄,一般来说最初授予的官职都很低,第一名状元一般实授韩林编修(六品),其它人就更低的,通常情况进士出身比进士及第授予的官职要大,位置也重要一些,以后提升的机会也更多,待遇主要差别就在这里了,当然以后的升职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才能、关系、金钱等,有的状元一辈子都得不到升迁.这和今天考大学一样,大学不好也不代表以后在社会上混得不好.

叶城县13746622498: 请教“进士及第与进士出生”的区别?
崇陈依美: 前者是说考中了进士 后者的“生”个人觉得应该是“身”,曾经是进士

叶城县13746622498: 同是考中进士,为何有人称进士及第?有人称进士出身? -
崇陈依美: 这种情况还是很正常的,因为古代分为好多种考试,不同的考试会有不同的叫法.

叶城县13746622498: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崇陈依美: 古时科举专用名词.科举从隋代至清代,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为状元(鼎元),第二名...

叶城县13746622498: 何谓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
崇陈依美: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的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叶城县13746622498: 进士与同进士出生什么区别 -
崇陈依美: 同进士及第”的头衔,中国自宋代至清代,实际上没有这个名目,且自从科举之后,只有进士及第(正七品),进士出身(从七品),同进士出身(正八品).所谓“同进士及第”,是宋神宗赵顼的一大发明,这是他对没有科举功名而又有真才实学者的一种褒奖,其职位、待遇与“进士及第”等同.

叶城县13746622498: 同进士出身和进士出身有什么区别 -
崇陈依美: 同进士出身简单的来说就是皇帝赐予的一个等同于进士的身份,不是考试获得的

叶城县13746622498: 进士指的是什么?
崇陈依美: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功名.隋唐时期,设有诸多科目,其中进士科最为人们所重视,视为入仕正途.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正式形成,乡试中榜者称举...

叶城县13746622498: 同进士出身和进士出身是啥意思? -
崇陈依美: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 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宋史·选举志二》:“[ 乾道 ]二年,御试,始推登极恩……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

叶城县13746622498: 什么叫同进士出生? -
崇陈依美: 会试,指的是举人在京城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共录取一百八十名,第一名至第六十名都是称为进士,为一甲;第六十一至第一百二十名为二甲,第一百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八十名为三甲,都称为“赐同进士出身”, 另一说为 “同进士及第”的头衔,中国自宋代至清代,实际上没有这个名目,且自从科举之后,只有进士及第(正七品),进士出身(从七品),同进士出身(正八品).所谓“同进士及第”,是宋神宗赵顼的一大发明,这是他对没有科举功名而又有真才实学者的一种褒奖,其职位、待遇与“进士及第”等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