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进士,有人进士及第,有人同进士出身,两者差距为何如此悬殊

作者&投稿:斐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同为进士,有人进士及第,有人同进士出身,两者差距为何如此悬殊 科举考试可以算是中国自古以来读书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项发明不仅给广发人才带来了希望,还给每个时代添上了不一样的色彩。科举制度最早产生于隋朝,广泛应用于唐朝,它经过许多个朝代才出现完善起来的。到了封建社会末期,也就是明清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那个时候的科举制度选拔主要是文科类的进士,但这些人才都是经过重重选拔,最终参加殿试之后才能获得功名。殿试是由皇帝主持进行的,在殿试之后,其中成绩名列前茅的人,就会依次获得进士及第、进士出身以及同进士出身等功名,那么同样是进士,这三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进士及第比较同进士出身好在哪里呢? 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的意义 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 ,「 ”始分三甲”。孝宗乾道二年( 1166),「 ”御试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第三甲、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称「 ”状元”, 第二、三名称「 ”榜眼”,南宋以第三名为「 ”探花”。也就是说,这些经过殿试的人会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这次考试的前三名,而这三个人的功名就是进士及第。第二个等级的人和第三个等级的人数是不固定的,每一次的考试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的人,一般为几十个到几百个之间。第二等级的叫做进士出身,第三等级则是同进士出身。 进士在为官方面的不同 参加完殿试并获得前三甲的人,其实都可以被称为进士,但是他们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清朝史书的相关记载,清朝一甲前三名也在殿试后授官,授翰林院修撰和修编。其他进士还要进行朝考,按等第分授庶吉士、侍中、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再次授推官、知州和知县等。 也就是说即使他们都是进士出身,但是他们在做官的资质上却是不同的。正常情况下,前三年都是可以留在京城做官的,而后边的二甲和三甲的人主要是没有太硬的官场关系,都会被委任到地方做一个小官而已。 获得进士功名的名人 明清时候,参加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第功名的人应该算是比较多的。因为现在许许多多的古装剧而被大多数人知道的纪晓岚就是进士功名,晓岚是他的字,他的原名叫纪昀,根据《清史稿·纪昀传》记载: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 他获得的是进士出身的功名,因为他的名次比较靠前,所以就被留在了京城做庶吉士,后来就进了翰林院,开始了他一生的官宦生涯,因为科举考试的名次比较好的原因,他的官场之路算是走得比较顺畅的,起码他最开始的起点就是很不错的,晋升的空间比较大,前进的道路也是比较宽的。 根据记载,他曾经担任过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及太子太保等职务,在古代的官场上来看,他的地位基本上到达了文人能够到达的顶端,只不过他并不在乎手中的权力,而是精心于文学创作,所以虽然他的地位很高,但他只是一个好学的文人并没有多少实权。即使是这样,他也是当时许多读书人羡慕的对象,毕竟能够考中进士,留在京城甚至名垂青史的人少之又少。 同进士出身功名的人 北宋诗人柳永就是同进士出身的一个文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成年以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都没有中进士,虽然他没有功名,但是因为他做的诗词非常受欢迎,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他的一生几乎把大半的心血,都放在了参加科举考试和创作诗词方面。虽然后者的成就非常突出,但是前者好像并不太顺利。虽然他在后来一次获得了同进士功名,但却因为言行得罪了皇帝,而被朝廷委任到地方上当县令。不过他这个县令的也算是不错的,根据明《嘉庆余杭县志》记载:柳永,仁宗景祐年间余杭县令,长于词赋,为人风雅不羁,而抚民清净,安于无事,百姓爱之。 他和前边提到的纪晓岚都算是进士出身,他两人的结局却天差地别,前者达到了官场的顶峰。而后者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在官场上走得更远,位置只到县令而已。不过从历史记载看来,柳永对自己的地位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并不是当官,而是写词作诗和美人而已。 其实,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还是在于进士及第和同进士出身的等级差别上,古代一些贵族甚至认为,如果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同进士出身的功名是给家族丢脸,因为这些大家贵族根本不承认同进士出身也是进士。一般来说获得同进士出身功名的人,大多都是出生贫寒的读书人,所以这也就导致获得同进士出身的人,都是会被委派到地方上担任末等品级的官员。 左迁右侍郎评: 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像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高考考试,有人考上985、211,有人上一本,有人上二本三本,还有大专院校,这种等级差异古往今来就存在,曾国藩就对自己同进士出身的功名非常的避讳,据说他甚至不允许别人提起这件事情,否则就会当众翻脸。有人更是用如夫人,同进士来形容这个功名,如夫人就是小妾的意思,这足以说明在大部分官员的心中,这些人是没有资格和其他的进士相提并论的,这也就导致了同进士出身的人很难在官场上走得长久,大多数只能做到县令这个位置。




古代的状元和进士有何区别?为什么进士升迁更快?
进士和状元区别还是非常大的,状元是进士中的第1名,1300年科举史上只出不到700状元,而进士多达十几万,这个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举人通过了会试都可以称之为进士,但是只有在殿试中被皇帝钦点为第1名的才叫状元。状元每三年才有一个,而进士却多达几百人,这就是差距。通过会试的都叫进士及第,...

古代科举考试的排名情况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被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

宋史彭思永传译文
原文:彭思永,字季长,庐陵人。第进士,知南海、分宁县,通判睦州。台州大水败城,人多溺,往摄治焉。尽葬死者,作文祭之;民贫不能葺居,为伐木以助之,数月,公私之舍皆具,城筑高于前,而坚亦如之。知潮州、常州。入为侍御史,论内降授官赏之弊,谓斜封非盛世所当有,仁宗深然之。皇祐...

宋史苏东坡传文言文翻译
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 3. 跪求 文言文翻译 \/f?kz=45701533 宋史*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

文言文吴中复
一天,有一位(会试中选的)贡士(读书人参加会试,中选的参加殿试,最终排定名次,已中选的称为贡士,殿试后分为三等发榜,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均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来拜访,(宾主)坐定后,说:“(我)老想问您一件事,总是忘记。(我)...

程门立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进士第: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进士第,既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④翕(xī)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⑤南:方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向南。⑥瞑(míng)坐:闭着眼睛坐着。〔译文〕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

什么叫做“两榜”进士啊?
连中三元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明清两朝都有数人是连中三元(唐朝两位、宋朝...

古代的时候秀才和状元有什么区别?
秀才应该是科举考试的一个功名,而状元是进士的第一名,这个应该几乎没有可以相比的地方,一般来说,古代的秀才也就是读书人里面有功名的很低的人,下面也就还有童生了,而状元相当于是当时全国考试的第一名,所以说这个差别应该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应该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地方。

柳宗元传中“江岭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 ...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字面上的意思,叙述那时候学子追随柳宗元学习的情况。还有就是作为旁证,以此证明柳宗元的学术地位、声望、教育能力。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过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仕。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6]。由此可见,...

宁远县19275478044: 同是考中进士,为何有人称进士及第?有人称进士出身? -
卞峡日晒: 这种情况还是很正常的,因为古代分为好多种考试,不同的考试会有不同的叫法.

宁远县19275478044: 何谓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 -
卞峡日晒: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

宁远县19275478044: 什么叫同进士出生? -
卞峡日晒: 会试,指的是举人在京城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共录取一百八十名,第一名至第六十名都是称为进士,为一甲;第六十一至第一百二十名为二甲,第一百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八十名为三甲,都称为“赐同进士出身”, 另一说为 “同进士及第”的头衔,中国自宋代至清代,实际上没有这个名目,且自从科举之后,只有进士及第(正七品),进士出身(从七品),同进士出身(正八品).所谓“同进士及第”,是宋神宗赵顼的一大发明,这是他对没有科举功名而又有真才实学者的一种褒奖,其职位、待遇与“进士及第”等同.

宁远县19275478044: 有人说同进士出身是进士,这个对吗 -
卞峡日晒: 1、“同进士出身”当然是进士. 2、历史上,大多数的进士,都是同进士. 科举考试中,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人数只有3人;二甲赐“进士出身”,人数只有10%~20%;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人数占80%. 3、历朝的职官志中记载官员磨勘制度中,也都是把“同进士出身”作为“进士”看待的. 4、曾经有些文人曾经用“同进士”与“如夫人”来调侃,使得后世人对“同进士”有误解.这就像是一个千万富翁面对比尔盖茨、王健林、马云,自嘲自己像个乞丐一样.难道我们也真当他是乞丐? 5、毕竟平均60万个读书人,才出一个进士.就算是三甲“同进士”,也足以骄傲,让后世子孙荣光了

宁远县19275478044: 古代同进士出身有用吗? -
卞峡日晒: 1、非常有用 2、进士考试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要知道,平均7~8万个读书人才出一个进士.就算是第三等级的进士,也是就牛人.举例:进士出身是“哈佛的博士”,同进士出身是“清华博士”. 3、一般来说,同进士出身,授官时候都去地方任职,一般情况下,他们能到达的最高职位是一省巡抚,几乎不能进朝廷最顶级的决策机构.但是能到省部级也已经很好了. 4、有些“同进士出身”一样是有机会逆袭的.这就要看殿试结束后“朝考”.这一场考试,将在新科进士中选拔出“翰林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进修三年,散馆后就能进入中央六部,将来有机会进入最高决策机构.其中杰出人物就是“曾国藩”,他就是同进士出身.

宁远县19275478044: 同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 -
卞峡日晒: 清代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字,其实就是“不同”的意思.“同进士”着实令人尴尬:好似饥肠辘辘之时,旁人端上好饭好菜,却赫然发现盘中粘着一只青头苍蝇,为肚肠计,不能不伸筷子;一伸筷子,又恶心得难受.因此,稍稍自尊自爱之徒,都会将“同进士出身”当作一种不能一洗了之的难言之隐.

宁远县19275478044: 同进士出身和进士出身是啥意思? -
卞峡日晒: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 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宋史·选举志二》:“[ 乾道 ]二年,御试,始推登极恩……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

宁远县19275478044: 什么是“同进士出身”﹖ -
卞峡日晒: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这是其中殿试的第三名,简明扼要,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是【进士及第】 第二是【赐进士出身】 第三是【赐同进士出身】

宁远县19275478044: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
卞峡日晒: 古代科举功名顺序是:童生、生员、秀才、亚元、解元、贡士、会元、进士、传胪、... 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则有若干人,分别赐以这些人为进士...

宁远县19275478044: 唐宋科举考试中榜称呼的顺序?速回! -
卞峡日晒:[答案]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