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两者是矛盾的吗,具体解释一下

作者&投稿:伍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思想,两者是矛盾的吗,具体解释一下~

两者是不矛盾的.这是因为.....


●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涵盖了社会全体成员,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人为本中的“本”,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首先应弄清楚其中“人”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人”为本。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因素,但都不全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人”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是包含所有个人、群体和整个人类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始终重视尊重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宪法赋予的其他权益。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应包括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切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在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理所当然地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人人”和人民这两个层面去理解,才能全面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还应弄清楚其中“本”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本”,只是一种价值观,主要涉及人的利益和价值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只是一种价值观,还具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以人为本中“本”的基本含义,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它深刻阐明了人民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立场,这就是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人民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所说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社会属性的人,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人本主义”所讲的人,是超越社会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即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的人,其主体是有资产阶级身份的人。
“民本思想”是历史上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等及其为他们服务的学者提出的思想。最著名的代表性观点是“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其中的“水”比喻的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被统治的广大劳苦大众,其中的“舟”比喻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和统治者。

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缺乏实践基础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以及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基础之上、围绕君主和臣民关系展开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赋予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还是发展精神文明,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离开社会而存在的人。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发展。

  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社会之上,置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违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首先,二者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以人为本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思想家关于人的学说的积极成果,肯定了它们在摧毁封建主义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中起过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扬弃了他的狭隘的人本主义原则,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活动的具体的人、社会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强调的是脱离具体时代和各种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西方当代人本主义强调的也是所谓“感性的”、“个别的”主体,虽然也提出了所谓的“主体间性”,却由于缺乏社会实践性而陷入空谈。其次,二者对人的价值实现途径的认识不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制约发展的各种矛盾也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则是针对神学和思辨哲学提出的,认为理性、意志和爱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仅仅是意识形态批判或者精神体验式的反叛;对于种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病”,人本主义只有所谓人道主义的同情,却无法实施对社会的有力改造。

  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区别。民本思想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本质上看,它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有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与臣民这一对关系展开的,所谓的“重民”、“亲民”,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用民之道、御民之术。民本思想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君主把人民看成是国家的“私产”,而不是一个对等的政治主体。民本思想中强调的“民”,只能是臣民和子民,在实践中不可能有人民的影子。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要求党员干部自觉与封建专制主义的“官本位”意识决裂,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统筹兼顾各种具体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为本思想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强调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不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其中人民的地位与民本思想中“民”的地位有着本质区别。


以人为本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一样吗
以人为本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并不一样。现代社会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

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两者是矛盾的吗,具体解释...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缺乏实践基础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以及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基础之上、围绕君主和臣民关系展开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

你认为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与现代以人为本思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以人为本最早起源于中国,二千多年前的西周便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之后儒家的“仁”政、墨家“兼爱、非攻”都含此义。其中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直接地阐述了把人或民当作根本的思想。但以人为本的思想普遍被人们接受是在16世纪的西方。众所周知,中世纪的欧洲是宗教神学统治的黑暗时...

《孙子兵法》里的“以人为本”
大家看到“以人为本”这个话题,一般都会认为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官本位的思想。其实我们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也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以人为思考出发点的思想。 如在《孙子兵法》中,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战略思想贯彻始终。《孙子兵法》讲取得成功的要诀是“先知”,就是预先掌握对方的情况。“先知者,必...

科学发展观所说的以人为本是()
1、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它强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它强调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高谈阔论小弟不敢,但看到这个问题真的很欣慰,原来还有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师兄,加油,我可是个传统迷呢

如何认识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之间...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人文思维,充满了浓厚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文化的外延来思考中华文化,不外乎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思考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说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个人的看法是...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
以人为本思想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依据是什么,用政治常识回答_百度...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并说明坚持这一理念的政治学依据。解析: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于其政治学依据主要从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指导思想。参考答案:(1)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2)坚持这一理念的原因: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如何认识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之... -
琴通尼康:[答案]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什么层次 -
琴通尼康: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以下层次:1. 以民为本: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强调重视人、重视人民、重视人才,将人民置于权力本体地位.2. 重人伦远鬼神: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忽视或者贬低人与神之间的关系.3. 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中国传统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应该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向善.4. 强调人文主义是一种浓厚的人本关怀,具有道德伦理特征.这些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推动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发展.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仁和匠心是正规品牌吗 -
琴通尼康: 屁 根本不是 就是贴牌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概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 -
琴通尼康:[答案] 首先,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前者...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和现代以人为本思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传统 -
琴通尼康:[答案] 传统的以民为本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的通知而采用的政策,其以民为本,目的便是使人们甘受其通知,以维护天下太平,从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论中便可看出. 而当代以人为本,是中共提出的科学理论,以人为本...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易中天曾说过三句话,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第三句是什么? -
琴通尼康: 易中天归纳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即天人合一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现实精神(脚踏实地);美善合一的艺术精神(追求和谐)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文学发展的意义
琴通尼康: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中国古代倡导人本主义的思想家是谁 -
琴通尼康: 如果说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话,那么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应该是法家先祖——管仲,所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

青龙满族自治县13353572244: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什么精神?
琴通尼康: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 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 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