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心”的定义

作者&投稿:僪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对“心”的定义~

  就怕你看不懂!

  心
  [在汉语定义的范围内]
  【心】1.有形之心:处在胸部左侧肺部之中,统称[心脏]。属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器官。
  2.无形之心:灵魂的另一个名字,也称[心灵]。属于神主生成的非物质活体。身心健康的人就是指生命构造健全而灵魂也同样拥有完全神志的健康人。
  3.在不同词组语句中生成新的含义,如:城市中心;文章中心思想;组织核心;心情;诚心诚意;心神不定;心慌意乱;用心;随心所欲;三心二意;散心;处心积虑;关心等等。
  [关注中]:古人对于心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大脑思维活动的重视,从这种智慧成果造成的语言体系上看就能略知一二。再看早期出现的一种佛教揭示,对于心的理解已经十分深刻了。
  自[一名京人]编注
  (梵citta,巴citta,藏sems)

  即具有缘虑作用的心王、心所等。又称心法、心事。在佛典中,依派别或经论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指谓。略如下述∶

  (一)心王及心所法的总称∶相对于色、身而言。亦即不分心王、心所,广指能缘虑知之法,于五蕴中总指受、想、行、识等四蕴。旧译《华严经》卷十载(大正9·465c)∶‘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大乘起信论》(大正32·575c)∶‘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二)指心王∶相对于‘心所法’而言。为精神作用的根本主体。指六识或八识,此系就有虑知之法中,特将六识或八识称为心。若就五蕴分别之,心即识蕴,心所法摄受、想、行等三蕴,如《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云(大正31·705a)∶‘心谓识蕴七识界及意处,心所有法谓受蕴、想蕴、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又,《辩中边论》卷上(大正31·465a)∶‘异门相者,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诸心所法。’

  小乘说一切有部谓心王仅有一种,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乃心王所摄,而不是六个独立个体。此中,眼等前五识系指与五种感官相应之识,第六识——意识则对于一切事理都有思虑分别之作用。大乘瑜伽行派则谓心王有八,即于眼等六识上加末那、阿赖耶等二识。据瑜伽行派所述,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又以第八识为所攀缘之对境,不断地进行思维度量,执为自内我相。第八识之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现象之种子,并由种子显现行起(现行)而变现出一切现象。

  (三)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相对于此,前六识称为识,第七识名为意。《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三(大正30·651b)∶‘诸识皆名心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大正31·701a)∶‘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此乃以心为积集之义,阿赖耶识有积集种子之义,故特以心为其别名。

  另外,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二(末),谓心总有四种之别(大正39·218b)∶
  ‘凡言心者有四义∶(一)真实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为心故,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彼名干栗心。(二)缘虑心,即通八识,彼名质多。(三)积集义名心,亦通八识,通能所积集故。(四)积聚最胜义名心,即唯第八。’

  此中,第二、第三系以八识名为心,相当于以心王为心之义;第四唯将第八阿赖耶识名为心,即以心为阿赖耶识的别名。

  第一之真实心,即指汗栗驮(hr!d)心。梵语hr!d,或译作肉团心、坚实心,原语系具有心、精神、心脏等义之中性名词。犹如树木之心,为万物所具有的本质,为中心之‘心’。亦如万法具有真如法性之真实心,即指如来藏心,非为缘虑心。另依《大日经疏》卷四所说,系指肉团心(心脏)而言。密教谓观想凡夫之汗栗驮(即肉团心、心脏)为八叶莲华,以开显自己之佛身,故众生之自性真实心称为汗栗驮。

  ◎附一∶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三章(摘录)

  ‘心’有种种统一的意义,所以在佛法的发展中,学者的解说,倾向于心的统一。

  (1)如阿毗达磨论者的‘心王’说∶人心有或善或恶,或受或想或思等无数的作用,在分别的论究中,受、想等被分离出来,称为‘从心而有’,‘依心而起’的‘心所有法’。‘心所’以外的,称为心(王)——六识。分离了‘心所有法’的心,近于现代心理学上的统觉作用。从种种心所而论到所依的一心(六识中的一识),也会被误解为心体与心用。好在阿毗达磨论者不这么说,认为心与心所是同样的,只是总相知(是心)与种种别相知(是心所)的差别。

  (2)如一心论者∶引用‘心遍行独行’,而以为不同的六识,只是一心的差别。

  (3)如心性本净论者∶经上说∶‘心极光净,客尘所染’,依世俗的譬喻,而解说为‘性净而相染’。心是内在的一心,杂染或离染,而心体是清净的。佛教界倾于内在的统一,是与世间心境相应的。一般人的见解,总是这样的∶说到生死相续,就想到有一贯通前死后生者的存在,否则就不能说前后延续。说到从杂染到清净,从系缚到解脱,就设想为必有一贯通染与净,贯通缚与脱的存在。这是世间的知见,为成立一心,或神我的意识根源。心染而有烦恼,烦恼除了而心还清净,‘心’就是贯通染净的所依自体,正如洗衣的衣,磨镜的镜,炼金的金一样。以世俗譬喻而成立的‘心性本净’,确是适合于世间一般的见识,而富有启发人心向善的作用。

  ◎附二∶〈五心〉(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所谓‘五心’,是心识缘对境时,次第而起的五种作用。语出《瑜伽师地论》卷一、卷三等。即∶

  (1)率尔心∶详称率尔堕心,即能缘的心初堕所缘境之意,指心识初缘对境那一刹那的心。此时,心还未有任何分别,只不过忽然现起能缘的作用而已。

  (2)寻求心∶谓率尔心一转,思寻推求,审细了知所缘境为何。

  (3)决定心∶谓寻求心一转,了知决定所缘境。

  (4)染净心∶谓决定心一转,根据对境的差别,对有怨者起恶心,对亲者生善心,对怨亲共无者住舍心。

  (5)等流心∶染净心相续等流。

  此五心,率尔心只是一刹那,其余绵亘多念。五念具生是在因位新接一境的情况,若是旧境,则只有后三心、后二心或一心发生。又,寻求心必有率尔心。在前五识,有率尔心必有寻求心;第八识则不然。八地已上至佛果得任运决定,故无寻求心,只有四心。若就八识论五心的有无,前六识具五心,七、八二识仅有四心。但前六识中,第六识虽具有五心,前五识的因位无染净心,因势力劣弱无可分之故,至果位方有五心。

  第七识中,未转依位缺率尔、寻求二心;初转依位有可称为率尔心者,故具四心。第八识不与欲心所俱起,故无寻求心,只有四心。又有一说认为前五识只有率尔与寻求二心。以上是依《法苑义林章》之意。《宗镜录》主张前五识没有寻求心,唯第六识具有五心,第七、第八二识缺率尔、寻求二心,仅有三心。

  此外,《法苑义林章》在自他识上论乱不乱之义,立自他俱不乱、他乱自不乱、自乱心不乱、他乱自亦乱、自乱心亦乱五门。

  ◎附三∶〈心行〉(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心行’一词,即梵语citta-carya的汉译。有下列诸义∶

  (一)精神作用∶如《大般若经》卷五五五云(大正7·864b )∶‘色蕴心无边际,色蕴心行生故。受想行识蕴心无边际,受蕴等心行生故。’《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建立品〉云(大正30·574c)∶‘如阿罗汉梦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萨心行当知亦尔;如阿罗汉觉时心行,如来心行当知亦尔。’

  此外,《小品般若经》卷九〈随知品〉云(大正8·580a)∶‘色心所行故无边,受想行识心所行故无边。’《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云(大正9·50a)∶‘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其中,‘心所行’或‘心之所行’皆同心行之意。

  (二)心的行境∶即精神能力之范围界限。如《中论》卷三〈观法品〉第七偈云(大正30·24a)∶‘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盘。’《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云(大正14 ·544c)∶‘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三)心之所念∶即‘希望’。《入楞伽经》卷一〈请佛品〉云(大正16·517b)∶‘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先受楞伽罗婆那王所启 请已念楞伽王,知诸一切大菩萨众心行之法。’新译《华严经》卷六十二云(大正10·335c)∶‘时此如来,即伸右手,而摩我顶,为我演说普眼法门。(中略)能照一切众生心行,能了一切众生诸根,随众生心,悉令开悟。’此外,《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云(大正9·7c)∶‘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大般若经》卷五五一云(大正7·837a)∶‘愿垂照察我心所念及诚谛言。’其中,‘心所念’即是心行。

  (四)指意向、意气等∶如《摩诃止观》卷五(上)云(大正46·59b)∶‘众生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种心行,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多人一人亦然,须广施法网之目,捕心行之鸟耳。’又,《碧岩录》第六十九则(大正48·198c)∶‘举南泉、归宗、麻谷同去礼拜忠国师。至中路,南泉于地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归宗于圆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云∶恁么则不去也。归宗云∶是什么心行。’皆是此意。

  (五)心与行之并称∶如净土教以安心与起行为他力之心行,发心与修行为自力之心行。

中国古人对天是情有独钟的,大小皇帝头子自称天子,手中权利是“君权天授”,至高无上,小老百姓也信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皇帝头子利用天牢牢控制着臣民,使其心甘情愿的为之服务,无怨无悔的受之奴役。百姓们自然也逆来顺受,运气好点,遇上清明的皇帝老子,还会歌功颂德,老天有眼,庆幸一把;遇上昏君暴君,只好自认倒霉,唯唯诺诺,希望死后升天,图个来世变天。鲁迅先生精辟的论断过,做惯了奴隶与作稳了奴隶,中国古代的大多数百姓做惯了奴隶,但做稳了奴隶的却又在少数。
中国古人对其头顶上的天(星)空有着独特的认识,并在这独特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一门学说------“天学”。“天学”虽以各种天体的运行情况作为观测和研究对象,但并非以揭示天体运行规律作为最终目的,而是以研究天体运行情况为载体为出发点,最终是以其展示的“天象”为依据,来决定或预知人事的安排和进退。这种“天学”的哲学理论基础就是人们熟知的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观念。在对天的敬畏中,古人处处将人事与天象对应起来,对天象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模仿,以为只有法天而行才能得到天的保佑和庇护。所以,中国古人头顶之天是借“自然之天”而显示其“真实性”、“客观性”、“存在性”的“神灵之天”。

  中国古代“天学”的核心概念是“天文”。“天文”一词,今人常视为“天文学”之同义语,以之对译西文astronomy一词,也即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但在古代,“天文”并无此义。古籍中较早出现“天文”一词者,见于《易•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又《易•系辞上》云: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在这里,“天文”与“人文”、“地理”相对。按王弼注:“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说文》也说:“文,错画也。”所以,古代“天文”就是一种天之纹饰,实指“天象”,即各种天体交错运行而在天空所呈现的景象。

  然而,“天文”即“天象”其实只是对古代“天文”概念的一种静态考察,实际上在古代更为重要的是对“天文”的动态考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实质。《汉书• 艺文志》对“天文”的动态概念作出了解释:“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此句话已把“天文”的实质表露得一览无遗。所谓“天文”之事,就是指利用二十八宿作为座标,来测量日月五星等天体的运行情况,以考察天象的吉凶祸福,作为君王施政的基本根据。这种“天文”的实质其实早在《易经•系辞》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就已明确体现。可以说,观天象并测其运行规律,乃现代科学意义上之“天文学”之事,但是这样的科学行为却被预决吉凶以定人事的目的所掩没。“观测天象”,实际只是考察上天的“吉凶之象”,于是“天象”就自然成了古代术数中可用来占卜的“象”。所以,对这样的天象进行考察,实际上就是对日月五星等具有神性天体的运行星象进行占卜,从中获得神意或天意,来决定国家和个人重要事务的可行性和合法性。显然,所谓“天文”之学即“天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星占学”或“星占术”。

  可以说,在古代“天学”的理论下,一切人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都应该在“天”的许可视野下进行,要与“天”同步或共振,否则就会招致天的不满甚至天谴天怒天罚。那是一个“天”统治一切决定一切的世界。人事繁多,从国家大事到个人小事无一都不寓于“天”的框定之中。本文仅选取人间刑罚运行一事作一分析,以窥“天学”视野下“天”对人事全面决定关系中的一些点滴。

  在中国古代,法律最主要的功能可能就是刑罚了。刑罚以其直接对人的肉体进行破坏或对人的自由进行限制的方式,最为直接又最为有效地打击了犯罪,从而建立和维护了适应统治阶级利益的秩序。然而,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刑罚的运行完全是统治者人力资源所为,但是在中国古代,一切关于刑罚运行的法律问题都离不开天的主宰力和影响力。

  一、天罚之行

  按中国古人观念,人是天的创造物,人是天副之物,如人的身体“头圆足方”,就是象天法地“天圆地方”之结果。天生万物,并不希望人与人之间发生争斗,而是要和,只不过是一种在等级秩序上的和谐,是“礼别”基础上的“乐和”。然而,总有人要破坏这种和谐,于是天的惩罚就出现了。但是,天并不会亲自行罚,而是由天“相中”的人来执行。

  (一)代天行罚

  最早从理论上来说明代天行罚之可行性的是尧舜时期的大法官皋陶。皋陶有一次在对大禹教诫如何为君之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天工,人其代之。

  这句话十分重要,它成了后来人们特别是人君代天行事的重要语录。皋陶虽然并非圣王,但他的德行和功劳足以让他那个时代的人们甚至圣王所钦佩,所以皋陶虽非圣王却胜似圣王。这样一个人物其言其行当然也就有了深远的感召力,此话就是明证。

  皋陶的这句话用在天罚上就是“代天行罚”。不过,在那个“天下为公”的王位禅让时代,代天行罚的运用并不明显。代天行罚的高频度运用是进入“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时代,而且往往多用“大刑用甲兵”的形式表现出来。夏启夺取王位后,有扈氏不服,于是夏启便起兵讨伐,战前作的誓辞用的口气正是“代天行罚”: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这可谓是“代天行罚”的首次运用。至仲康君临天下之时,因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羲和撤离职守,遂派胤侯前往征伐。胤侯在作战前总动员时也说:

  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

  夏的代天行罚主要是在夏的统治时期内对那些违法乱纪不服命令者的大刑惩罚,其特点并不会导致天命转移,其目的是维护天命。然而,代天行罚并不止于国内之罚,后来汤武革命更是冠以“代天行罚”之名,而且是改换天命之举。汤伐夏桀时作誓辞说: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

  看来,虽然汤自感以下犯上是为“称乱”,但由于搬出他是代天行罚之为,汤并没有因所谓“称乱”而底气不足,而是语气坚定,豪言壮语。在成汤灭夏回来之后,汤遂向天下所有的部落邦国大发诰命,再次言及“代天行罚”: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予小子将天命明威,弗敢赦。

  武王伐纣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之天命革命,更是宣扬“代天行罚”: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只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厎天之罚。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可见,汤武革命之“代天行罚”是进行天命转换的极好辨词,这种天罚虽然仍是“甲兵”之“大刑”,但已超出一国之法律秩序,实际上它罚的是违背天德之法律秩序,建的是符合天德之法律秩序。

  上述之代天行罚,无论是为维护一国法律秩序,还是以推翻旧政权而建立新的法律秩序为己任,其实主要发生于奴隶制社会,其由人代行的天罚主要是以“甲兵大刑”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刑罚,即非在一国固有法律秩序下的现有法律运作中的狭义刑罚。虽如此,这种代天行罚仍是一种刑罚,只不过是一种外延和内涵都扩大化了的广义刑罚。

  广义的代天行罚在奴隶制时代以其甲兵之大刑的刑罚规模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在封建时代也经常能看到它的影子。一些为夺取天命的事件也往往冠以“代天行罚”或“替天行道”的响亮口号。南朝萧齐的第六个皇帝东昏侯荒淫无道,萧衍起兵讨伐之时,曾发布了一篇檄文,其中有云:

  独夫扰乱天常,毁弃君德,奸回淫纵,岁月滋甚。……幕府荷眷前朝,义均休戚,上怀委付之重,下惟在原之痛,岂可卧薪引火,坐观倾覆!至尊体自高宗,特钟慈宠,明并日月,粹昭灵神,祥启元龟,符验当璧。……益州刺史刘季连、梁州刺史柳艓、司州刺史王僧景、魏兴太守裴师仁、上庸太守韦睿、新城太守崔僧季,并肃奉明诏,龚行天罚。

  此处“幕府”即萧衍,“至尊”为东昏侯之弟、荆州刺史萧宝融。这里,萧衍在历数了东昏侯的种种罪行之后,指出他本人的报国之志,同时搬出萧宝融的天命之相,最后宣称各路刺史太守均呼应号召,恭行天罚。当然,最后代天行罚成功,东昏侯被杀。不过,饶有趣味的是,四个月后,萧衍便废萧宝融而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萧衍即为梁武帝。于是,在代天行罚的旗号下,天命发生了真正转移。

  不过,封建时代的“代天行罚”除了上述这类事例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在狭义的意义上运用。此时的刑罚,即为一国现有法律之设定和运行情况。对于这种狭义上的刑罚,以天讨、天罚解释者较多,也十分明显。如:

  刑者天讨有罪之具,人君承天以行刑。

  刑杀者天之所以讨有罪。

  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

  盖赏罚者天命之正。人君奉天出治,有善则赏,有过则罚,其柄非人主所得私也。

  可见,在古代中国,凡是对于那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制裁,一般都有“天罚”及“代天行罚”的观念作为理论基础,以增强刑罚的正义感和威严性。前面第三章述及司法审判时击鼓升堂及行刑时击鼓,实际上都是天罚及代天行罚的表象化。击鼓而发出的鼓声即象为雷声,而雷声即象为天之震怒。于此,刑罚之击鼓意义十分重大。

  古代统治运用“代天行罚”、“承天行刑”这样的刑罚理论自然会产生重大的效果。在对天有着知识和思想信仰的语境中,谁还能与“天”搏斗呢?而古代的那些执法官吏们也浸淫在代天行罚的信仰中,往往显得刚正不阿或者有恃无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屡屡发生徇私舞弊、私报公仇之事。为了体现真正的天罚和代天行罚,古代的统治者们又对此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明代宰相丘浚在对历代刑罚理论得失之考察基础上说:

  刑无大小,皆上天所以讨有罪者也。为人上者,苟以私意刑戮人,则非天讨矣。

  这里的“为人上者”,虽然未有所指,但绝不是一般之人,实际上主要是指人君。这是丘浚的正直无畏之处。所谓天讨、天罚的“人其代之”,首先就是人君代之,然后人君才又假手各级官吏。但人君如不从公意出发而私意刑杀,则当然非为天罚,因为天德为民、天心为公。然而,这样的私意刑杀绝非是人君个人之事,它还是个极为重要的“榜样”问题。丘浚接着说道:

  一人杀人有限,而下之人效之,其杀戮滋多,为人上者奈何不谨于刑戮?上拂天意,下失人心,皆自此始。衰世之君,往往任意恣杀,享年所以不久,国祚所以不长,其以此夫。

  所以,私意刑杀,不仅不是执行天罚,替天做事,反而是背离天罚,违反天意,最终会反受天罚而国祚不长。

  私意刑罚非为天罚,而且会反受天罚,但是该天罚之时而不行之,也是不该,是对天的懈怠,从而也可能招来天罚。贞观十六年,唐朝就发生了一件事,就差点让太宗谢罪于天:

  广州都督瓽仁弘尝率乡兵二千助高祖起,封长沙郡公。仁弘交通豪酋,纳金宝,没降獠为奴婢,又擅赋夷人。既还,有舟七十。或告其赃,法当死。帝哀其老且有功,因贷为庶人,乃召五品以上,谓曰:“赏罚所以代天行法,今朕宽仁弘死,是自弄法以负天也。人臣有过,请罪于君,君有过,宜请罪于天。其令有司设藁席于南效三日,朕将请罪。”房兹龄等曰:“宽仁弘不以私而以功,何罪之请?”百僚顿首三请,乃止。

  仁弘犯罪该当处死,是谓天罚,太宗本应代天行罚,但太宗却以私心念其旧功而不将其处死,仅是贬为庶人,故是谓当执行天罚而不罚,当然是有负于天了。特别是对于此,太宗当然心知肚明,宽仁弘之死是“自弄法以负天”,故要请罪于天三日。然而,臣子们却以为太宗宽刑非以私而为,并“顿首三请”进行劝阻。臣子之举固然有着拍马心态,但也反映了太宗之代天行罚与人情之间的矛盾心态。太宗要谢罪于天显示了天罚和代天行罚的最后决定力量。

  可以说,代天行罚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的刑罚历史,它是古人所能理解的,更是统治者所信仰的最好刑罚理论。

  (二)占卜问刑

  上述“代天行罚”只是一种当然之论,而非所以然之论。代天行罚固然端的是气势恢宏,在实践中威力非凡,然而如何获悉天意而代天行罚呢?这往往是摆在统治者面前的事,也往往是使人民百姓服不服从的事。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通过占卜来求问刑罚的问题。如果说“代天行罚”是刑罚的手段的话,那么“占卜问刑”则是获取这种手段的途径。

  以本文讨论范围言之,占卜问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具体天象的变化中求得刑罚如何运行的答案,姑称之为“占星问刑”。这种占卜问刑在事前并无目的性,也无计划性,从而具有随意性和灵活性;对于天人关系来说,人是被动的,天是主动的。另一类则是为寻求某具体个案的刑罚适用性问题而向天进行占卜,姑称之为“占天问刑”。这种占卜问刑在事前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对于天人关系而言,人是主动的,而天则往往是被动的。

  占星问刑之事在各类星占文献中颇多,现列举一些占辞如下:

  月在亢,有变,王者布政失理,宜省刑罚。

  月晕大陵前足,赦死罪;后足,赦小罪。

  火出天梁,守箕,大赦。

  月行疾,则君刑缓;行迟,则君刑急。

  日者德,月者刑,日蚀修德,月蚀修刑。

  五星变色,出入不时,则王者宜变俗更行,……宽刑罚,……

  岁星守东壁,天下大赦。

  荧惑入天庭中,留十日以上,赦。

  荧惑守平星,执政臣忧,若有罪诛者,期一年。

  像这类占辞都是根据天象主要是星象的运行变化,来决定刑罚是否运用以及如何运用。我们发现,上述举例中有四例是与“赦”有关的。实际上,星占文献中存有许多因星象变化而赦免刑罚的占辞。可以说,这是古代中国经常行赦的一个反映。经常行赦,固然与人君宣扬所谓仁义德行有关,但不可否认也往往是出于适应天象变化的需求。不过,经常行赦却引来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如五代张允曾著有《驳赦论》,对赦免就持反对态度。

  通过上述占星问刑的占辞,我们可以发现,待问的刑罚运行问题并非是个案问题,而往往是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种普遍性之所以形成,与人君对刑罚运行的直接参与有关。根据古人天学理论,也就是说,这些具体天象之变就是针对人君德性和政治而起的。所以,这种占星问刑所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与占星问刑之不同,占天问刑的范围要广,它不仅限于人君,一般执法官吏也能行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占卜并非是通过占具体天象而得求结果,而是通过向那一个神秘的存在------“天”的占问,而求取天意,即以此获得天对个案当事人是否惩罚、如何惩罚的意见。

  占天问刑实际上在商代就已存在。虽然学者们对商代占问对象说法不一,但现有的考古研究则表明商周占卜的同源性和承继性。《尚书•洪范》中商人箕子占卜之论也从文献上证明了商周二者的直接传承关系。众所周知,周的占卜则主要是向那个神秘的天占问,这可推知商代的占卜也主要是占问天。虽然二里头文化表明夏代即有了占具,但由于夏没有文字卜辞,故我们无法说明其信仰状态。

  天神的观念在商朝极为兴盛,甚至是全国总动员。《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正出于对天神的信仰,举凡国家大事,如年成丰歉、战争胜负、官吏任免、刮风下雨等等都要通过占卜向天请示,以期从天那里获得意见。司法实践活动当然也不例外。卜辞中就有这样有关刑罚的占卜:

  贞其刖。

  贞刖百。

  “贞其刖”即为向天占问对某罪犯是否要处以刖刑。“贞刖百”即向天占问对一百个罪犯是否处以刖刑。不仅对是否处以某种刑罚要进行占卜,而且对处刑的后果也要进行卜问,如卜辞有云:

  贞其刖百人死。

  这大致是指向天卜问对一百个罪犯处以刖刑是否有人会死亡。显然,上述商代卜辞较为集中地表现了占天问刑的基本情况。

  西周的占天问刑则突出表现在周公身上。武王去世后,管叔、蔡叔和霍叔“三监”叛乱,殷民复反,为此周公辅助成王,在即将平叛时,向多邦诸侯及其官员发布了一个诰辞,通篇即论通过占卜以明周之天命及罚殷叛之事,其中有云: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天亦惟休于前宁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从率宁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周公对那些殷商叛乱罪犯的征伐实际上是周朝一国之内的刑罚之事了。在这样的大刑问题上,周公是以通过占卜“并吉”以获得天意肯定的方式,向多邦诸侯及其官员进行说服、动员和号召的。至于周公如何占卜并得吉卜,我们并不清楚,不过,似乎与哲人的参与有关。因为周公在诰辞中曾说:

  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

  周公的这句话是说,国政是否清明,由哲人决定,所以我用了十位贤才,同时因为这十位贤才引导我得知了上帝之命及其辅助我们的真心话。可见,当时西周的占天问刑中已夹有了人的因素,这是一种发展。

  占卜问刑不仅在奴隶制时代广泛存在,在封建制时代同样存在。秦代虽烧百家书,但对卜筮等书则为保留,从而使得占卜得以发展。不过,由于秦代实行法治,力图追求“皆有法式”,故占卜问刑之事则难见于秦代史籍。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就不信占卜问刑之事,曾著有《饰邪》一文以驳之,并说“然而恃之,愚莫大焉” 。然秦代之后的封建时代都不同程度地有着占卜问刑之举。

  占梦问刑也为占卜问刑之类。实际上,在古代中国,占梦与天学有着密切关系------因为释梦需要天学知识。此有《周礼》所载“占梦”之官的职掌为证:

  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显然,占梦之官既要通历法,又能观天,还具备星占学理论知识。

  占梦问刑即为通过对梦的占卜获知上天于梦的信息从而求得刑罚之义。实际上,按古人之论,梦乃人之魂魄游离身体与天地阴阳之气交会而生,自然,梦中就存有大量的天对做梦者的有关信息。故占梦问刑也就具有了人们予以实践的可行性。前秦时期即有此一案例,不妨引以为例:

  前秦苻融,为司隶校尉。京兆人董丰,游学三年而返,过宿妻家。是夜,妻为贼所杀,妻兄疑丰杀之,送丰有司。丰不堪楚掠,诬引杀妻。融察而疑之,问曰:“汝行往还,颇有怪异及卜筮否?”丰曰:“初将发,夜梦乘马南渡水,返而北渡,复自北而南,马停水中,鞭之不去,俯而视之,见两日在于水中,马左白而湿,右黑燥。寤而心悸,窃以为不祥。还之夜,梦如初。问之筮者,云:‘忧狱讼,远三枕,避三沐。’既至,妻为具沐,夜授丰枕。丰记筮者之言,皆不从之。妻乃自沐,枕枕而寝。”融曰:“吾知之矣。周易坎为水,离为马,坎为北,离为南。梦乘马南渡,旋北而南者,从坎之离。三爻同变,变而成离。离为中女,坎为中男。两日,二夫之象。坎为执法吏,吏诘其夫,妇人被流血而死。坎二阴一阳,离二阳一阴。相承易位,离下坎上,既济。文王遇之囚羑里,有礼而生,无礼而死。马左而湿,湿,水也。左水右马,冯字也。两日,昌字也。其冯昌杀之乎?”于是推检,获昌而诘之。昌具首服,曰:“本与其妻谋杀董丰,期以新沐、枕枕为验,是以误中妇人。”

  这种案例于现代人而言真是神乎其神,也不会相信,但在古人视野中,这却正是显现了占梦问刑的无穷魅力。此处苻融是运用周易坎卦、离卦及既济卦等知识进行了占梦。而众所周知,周易作为古人的占卜之书,其通篇几乎都贯穿着天文历法知识。可见苻融占梦也是应了前述《周礼》占梦素质之说。显然,董丰之梦乃天意托之,苻融占梦也是凭周易知识托问天意。如此有天意融于其中,苻融之占梦问刑岂有不准乎?

  通过占卜来问刑罚是否运行及如何运行,固然是出于司法实践的考虑。不过,从广义论之,其中竟深有其超越法律的政治意义。《礼记》就直言不讳地指出:

  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

  可见,占卜之用与使民畏法令有着直接关系。倘若人人畏惧法令,不去犯罪,不起“狼子野心”,安分守己,于统治者而言岂非快事哉!

  二、刑罚与天变

  人间刑罚的运行是由天罚而来,人只是代天行罚、借天罚罪而已,此论已有上述。然而,人在执行天罚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地理解天意,更有甚至会弃天意不顾而滥行刑罚,这样以至于矛盾丛生,人民怨声载道。这时候,天变就出现了。

  (一)刑冤与天象之变

  刑冤在古代中国总有发生。从天学角度看,刑冤是代天行罚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天罚所向,或者是故意违抗天意之罚,而对无辜者进行刑罚,却对真正的有罪者不予处罚。这样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之“代天行罚”,作为至德保民之天岂有坐视不理之理?于是,天变发生了。这样的天象之变有的是谴责刑罚的黑暗和腐败,有的是激励和帮助刑冤者,有的是鼓励平反这种冤刑之狱,等等。


 

  心
  [在汉语定义的范围内]
  【心】1.有形之心:处在胸部左侧肺部之中,统称[心脏]。属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器官。
  2.无形之心:灵魂的另一个名字,也称[心灵]。属于神主生成的非物质活体。身心健康的人就是指生命构造健全而灵魂也同样拥有完全神志的健康人。
  3.在不同词组语句中生成新的含义,如:城市中心;文章中心思想;组织核心;心情;诚心诚意;心神不定;心慌意乱;用心;随心所欲;三心二意;散心;处心积虑;关心等等。
  [关注中]:古人对于心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大脑思维活动的重视,从这种智慧成果造成的语言体系上看就能略知一二。再看早期出现的一种佛教揭示,对于心的理解已经十分深刻了。
  自[一名京人]编注
  (梵citta,巴citta,藏sems)

  即具有缘虑作用的心王、心所等。又称心法、心事。在佛典中,依派别或经论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指谓。略如下述∶

  (一)心王及心所法的总称∶相对于色、身而言。亦即不分心王、心所,广指能缘虑知之法,于五蕴中总指受、想、行、识等四蕴。旧译《华严经》卷十载(大正9·465c)∶‘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大乘起信论》(大正32·575c)∶‘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二)指心王∶相对于‘心所法’而言。为精神作用的根本主体。指六识或八识,此系就有虑知之法中,特将六识或八识称为心。若就五蕴分别之,心即识蕴,心所法摄受、想、行等三蕴,如《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云(大正31·705a)∶‘心谓识蕴七识界及意处,心所有法谓受蕴、想蕴、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又,《辩中边论》卷上(大正31·465a)∶‘异门相者,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诸心所法。’

  小乘说一切有部谓心王仅有一种,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乃心王所摄,而不是六个独立个体。此中,眼等前五识系指与五种感官相应之识,第六识——意识则对于一切事理都有思虑分别之作用。大乘瑜伽行派则谓心王有八,即于眼等六识上加末那、阿赖耶等二识。据瑜伽行派所述,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又以第八识为所攀缘之对境,不断地进行思维度量,执为自内我相。第八识之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现象之种子,并由种子显现行起(现行)而变现出一切现象。

  (三)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相对于此,前六识称为识,第七识名为意。《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三(大正30·651b)∶‘诸识皆名心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大正31·701a)∶‘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此乃以心为积集之义,阿赖耶识有积集种子之义,故特以心为其别名。

  另外,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二(末),谓心总有四种之别(大正39·218b)∶
  ‘凡言心者有四义∶(一)真实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为心故,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彼名干栗心。(二)缘虑心,即通八识,彼名质多。(三)积集义名心,亦通八识,通能所积集故。(四)积聚最胜义名心,即唯第八。’

  此中,第二、第三系以八识名为心,相当于以心王为心之义;第四唯将第八阿赖耶识名为心,即以心为阿赖耶识的别名。

  第一之真实心,即指汗栗驮(hr!d)心。梵语hr!d,或译作肉团心、坚实心,原语系具有心、精神、心脏等义之中性名词。犹如树木之心,为万物所具有的本质,为中心之‘心’。亦如万法具有真如法性之真实心,即指如来藏心,非为缘虑心。另依《大日经疏》卷四所说,系指肉团心(心脏)而言。密教谓观想凡夫之汗栗驮(即肉团心、心脏)为八叶莲华,以开显自己之佛身,故众生之自性真实心称为汗栗驮。

  ◎附一∶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三章(摘录)

  ‘心’有种种统一的意义,所以在佛法的发展中,学者的解说,倾向于心的统一。

  (1)如阿毗达磨论者的‘心王’说∶人心有或善或恶,或受或想或思等无数的作用,在分别的论究中,受、想等被分离出来,称为‘从心而有’,‘依心而起’的‘心所有法’。‘心所’以外的,称为心(王)——六识。分离了‘心所有法’的心,近于现代心理学上的统觉作用。从种种心所而论到所依的一心(六识中的一识),也会被误解为心体与心用。好在阿毗达磨论者不这么说,认为心与心所是同样的,只是总相知(是心)与种种别相知(是心所)的差别。

  (2)如一心论者∶引用‘心遍行独行’,而以为不同的六识,只是一心的差别。

  (3)如心性本净论者∶经上说∶‘心极光净,客尘所染’,依世俗的譬喻,而解说为‘性净而相染’。心是内在的一心,杂染或离染,而心体是清净的。佛教界倾于内在的统一,是与世间心境相应的。一般人的见解,总是这样的∶说到生死相续,就想到有一贯通前死后生者的存在,否则就不能说前后延续。说到从杂染到清净,从系缚到解脱,就设想为必有一贯通染与净,贯通缚与脱的存在。这是世间的知见,为成立一心,或神我的意识根源。心染而有烦恼,烦恼除了而心还清净,‘心’就是贯通染净的所依自体,正如洗衣的衣,磨镜的镜,炼金的金一样。以世俗譬喻而成立的‘心性本净’,确是适合于世间一般的见识,而富有启发人心向善的作用。

  ◎附二∶〈五心〉(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所谓‘五心’,是心识缘对境时,次第而起的五种作用。语出《瑜伽师地论》卷一、卷三等。即∶

  (1)率尔心∶详称率尔堕心,即能缘的心初堕所缘境之意,指心识初缘对境那一刹那的心。此时,心还未有任何分别,只不过忽然现起能缘的作用而已。

  (2)寻求心∶谓率尔心一转,思寻推求,审细了知所缘境为何。

  (3)决定心∶谓寻求心一转,了知决定所缘境。

  (4)染净心∶谓决定心一转,根据对境的差别,对有怨者起恶心,对亲者生善心,对怨亲共无者住舍心。

  (5)等流心∶染净心相续等流。

  此五心,率尔心只是一刹那,其余绵亘多念。五念具生是在因位新接一境的情况,若是旧境,则只有后三心、后二心或一心发生。又,寻求心必有率尔心。在前五识,有率尔心必有寻求心;第八识则不然。八地已上至佛果得任运决定,故无寻求心,只有四心。若就八识论五心的有无,前六识具五心,七、八二识仅有四心。但前六识中,第六识虽具有五心,前五识的因位无染净心,因势力劣弱无可分之故,至果位方有五心。

  第七识中,未转依位缺率尔、寻求二心;初转依位有可称为率尔心者,故具四心。第八识不与欲心所俱起,故无寻求心,只有四心。又有一说认为前五识只有率尔与寻求二心。以上是依《法苑义林章》之意。《宗镜录》主张前五识没有寻求心,唯第六识具有五心,第七、第八二识缺率尔、寻求二心,仅有三心。

  此外,《法苑义林章》在自他识上论乱不乱之义,立自他俱不乱、他乱自不乱、自乱心不乱、他乱自亦乱、自乱心亦乱五门。

  ◎附三∶〈心行〉(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心行’一词,即梵语citta-carya的汉译。有下列诸义∶

  (一)精神作用∶如《大般若经》卷五五五云(大正7·864b )∶‘色蕴心无边际,色蕴心行生故。受想行识蕴心无边际,受蕴等心行生故。’《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建立品〉云(大正30·574c)∶‘如阿罗汉梦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萨心行当知亦尔;如阿罗汉觉时心行,如来心行当知亦尔。’

  此外,《小品般若经》卷九〈随知品〉云(大正8·580a)∶‘色心所行故无边,受想行识心所行故无边。’《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云(大正9·50a)∶‘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其中,‘心所行’或‘心之所行’皆同心行之意。

  (二)心的行境∶即精神能力之范围界限。如《中论》卷三〈观法品〉第七偈云(大正30·24a)∶‘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盘。’《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云(大正14 ·544c)∶‘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三)心之所念∶即‘希望’。《入楞伽经》卷一〈请佛品〉云(大正16·517b)∶‘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先受楞伽罗婆那王所启 请已念楞伽王,知诸一切大菩萨众心行之法。’新译《华严经》卷六十二云(大正10·335c)∶‘时此如来,即伸右手,而摩我顶,为我演说普眼法门。(中略)能照一切众生心行,能了一切众生诸根,随众生心,悉令开悟。’此外,《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云(大正9·7c)∶‘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大般若经》卷五五一云(大正7·837a)∶‘愿垂照察我心所念及诚谛言。’其中,‘心所念’即是心行。

  (四)指意向、意气等∶如《摩诃止观》卷五(上)云(大正46·59b)∶‘众生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种心行,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多人一人亦然,须广施法网之目,捕心行之鸟耳。’又,《碧岩录》第六十九则(大正48·198c)∶‘举南泉、归宗、麻谷同去礼拜忠国师。至中路,南泉于地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归宗于圆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云∶恁么则不去也。归宗云∶是什么心行。’皆是此意。

  (五)心与行之并称∶如净土教以安心与起行为他力之心行,发心与修行为自力之心行

rs


中国古代对“心”的定义
3.在不同词组语句中生成新的含义,如:城市中心;文章中心思想;组织核心;心情;诚心诚意;心神不定;心慌意乱;用心;随心所欲;三心二意;散心;处心积虑;关心等等。[关注中]:古人对于心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大脑思维活动的重视,从这种智慧成果造成的语言体系上看就能略知一二。再看早期出现的...

古代对心的雅称有哪些?
“心,人心”“在身之中,象形”。人的心脏大小与拳头相仿,所以中国人称之为“方寸”。古人认为这个“方寸”之地容纳了人的心灵,所以也叫“灵台”。“心”的楷书写法是一个斜弯勾加上三点,“斜月三星”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比喻了。《西游记》中这段情节,也暗示了该作品是幻想、虚构出来的神怪...

古代对心的认识
1.1古人对“心”的认识“心”字字形的产生是出于远古时代人们对心脏的实际观察,心字的原始含义很可能仅仅代表实体的心脏本身,因为心脏在情绪变化时的表现较脑更易于察觉,人们很容易就将心与思考、记忆、感知等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礼记》中说“总包万虑谓之心”;“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古人对心的雅称
21、【心君】:心。古人以心为一身之主,故称。“省事心君静,忘情眼界平。”——宋·陆游《夏日杂咏》“烟水幸堪供眼界,世缘何得累心君。”——宋·陆游《对经》22、【天君】:旧时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嗟吾知几...

在古代,定情信物一般有哪些
却不料“闻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 “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何苦这样做呢?还是从心头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意吧。五、香囊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 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

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是什么
戒指既然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女子都不戴戒指。隋代丁六娘《十索诗》所写“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或许可以说明古代,甚至是现代女子对戒指的那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满怀着希望,伸出手来让心爱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许幸福地戴上一辈子,或许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古代男女定情的诗句
1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李之仪 13.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长相思》林逋 14.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南朝乐府民歌》 15.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北朝乐府民歌》 2.中国古代一首诗定情例子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汉族古琴...

古代哪些雅称表达了对心脏的重视?
古代对于心的别称丰富多彩,诸如方寸、一寸、寸田、寸肠、灵台、灵府、丹赤、丹府等,这些名称都蕴含了古人对心的独特理解和崇敬。他们视心为思维的源泉,赋予其深远的意义,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心思、意念、感情、性情或思虑、谋划,都与心密切相关。"方寸"一词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古人认为心如小小之...

13、 灵台方寸山 ——“心”到底是什么?
”释迦牟尼佛讲戒、定、慧,也是同样的原理。戒是去除人的所有欲望和执著心,定是在打坐中入定,慧是开智开慧,达到对宇宙真相和真理的顿悟。三者相辅相成。因此佛家和道家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这可以说是古代圣哲、先知传授给人类的最高的心法和思维技术。心不仅可以映物、悟道,还可以造物、创世。...

中国古代人对爱情有什么认识?
象范蠡与西施这一对,传说的成分大一点,再说即便不是传说,那他们俩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自己牺牲得太多太多。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传说的成分也不小,而且据说后来司马相如还变了心。梁鸿与孟光两口子在我看来都很难说有爱情,因为梁鸿当初娶孟光是冲着孟光的丑去的。孟光是中国古代出了名的丑女。后汉书上说她黑肥丑绝。

渭城区18650038022: 中国古代对“心”的定义 -
乘顺麦道: 就怕你看不懂! 心 [在汉语定义的范围内] 【心】1.有形之心:处在胸部左侧肺部之中,统称[心脏].属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器官. 2.无形之心:灵魂的另一个名字,也称[心灵].属于神主生成的非物质活体.身心健康的人就是指生命构造健全...

渭城区18650038022: 练武的回答?
乘顺麦道: 意由心生.只能意境,不能言传

渭城区18650038022: 古代望心的含义
乘顺麦道: “望心”,“望”应该就是“渴望;远望”,也有“期望,感望”之意,“心”是“内心,人心,君心”. 如唐代崔涂的“过绣岭宫(古殿春残绿野阴)”中的:“三城帐属升平梦,一曲铃关怅望心.” 再如杜甫的“南征(春岸桃花水)”中:“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还有唐朝权德舆的“发硖石路上却寄内(莎栅东行五谷深)”中:“细君几日路经此,应见悲翁相望心.” 再有唐朝宋之问的“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仲春辞国门)”中:“百越去魂断,九疑望心死.” 呵呵,这些诗词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的.

渭城区18650038022: 中国古代哲学家陆象山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一观点是什么? -
乘顺麦道: 主流的解释都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命题.如果你是在回答作业题,实在没什么可讨论的.为什么"宇宙便是吾心"?因为,任何一个辩者,当他说宇宙是什么不是什么时,都是他自己心中意识到的那个情况,就算你使用了一大堆"客...

渭城区18650038022: 星星在中国古代的形象 -
乘顺麦道: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它把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星分为二十八群,各以一个字来命名: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

渭城区18650038022: 我国古代名著《墨经》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是指圆( )? -
乘顺麦道: 我国古代名著《墨经》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是指圆是从中心到周界各点有相同长度的图形.”圆,一中同长也“说的就是圆的外围的每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是古人对于圆的定义.从文言文角度说,就是圆这种图形,有一个...

渭城区18650038022: 中国古时候心脏病被称为什么? -
乘顺麦道: 心痹胸痛

渭城区18650038022: 为啥古代中国人认为思维思想来源于“心”而非“脑” -
乘顺麦道: 其实不仅仅中国人,全世界 在古代都是这样认为,原因也很简单,人感到紧张的时候,首先不是头疼头晕,而是心跳加快,心脏对情绪的反应最为直接,迅速,所以古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思维思想来源于“心”而非“脑”,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么认为的

渭城区18650038022: 我国古代名著《墨经》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一中指什么同长指什么? -
乘顺麦道: 一中:一个中心点;同长:长度相等.一中同长,读音yī zhōng tóng chá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派基谓每个圆只有一铅羡判个中心点,从圆心到圆上作线段,长度都相等.出自《墨子·经上》:“圜,一中同长也.”这是我国最早的几何学...

渭城区18650038022: 嫁人是什么意思? -
乘顺麦道: 嫁意思是:女子结婚,跟“娶” 相对:出嫁|嫁女儿.②把祸害、损失等不好的东西转移给别人:转嫁|嫁祸于人.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2号染色体和猩猩丙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平衡易位)缔合模式接近度超过16N,并臂间多次倒位,其余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是一种高级动物. [1] 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