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道南来,原系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出处及释义

作者&投稿:仰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首先“濂溪”指的是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自号濂溪老人,因为他创立理学是在潇水支流濂溪。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即我的道(学问)是从南边来的,其实就是来自书院的濂溪先生(周敦颐)。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即 即便有大江东去的气象,那也不过是湘水的余波而已。这里是说自己的成就很小,就是一些余波而已。
表现了他的谦逊【摘要】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擅长语言翻译,学前教育,职业综合,累计1v1咨询超过100小时,请您稍后,我正在快马加鞭为您整理答案,1分钟内回复给您,请不要着急哈【回答】
首先“濂溪”指的是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自号濂溪老人,因为他创立理学是在潇水支流濂溪。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即我的道(学问)是从南边来的,其实就是来自书院的濂溪先生(周敦颐)。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即 即便有大江东去的气象,那也不过是湘水的余波而已。这里是说自己的成就很小,就是一些余波而已。
表现了他的谦逊【回答】

此为岳麓山联,出自清代学者杨凯运。
潇水支流濂溪,为周敦颐之故里,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周敦颐在此悟道创立理学,号“濂溪老人”。长沙岳麓书院至今设有濂溪祠。
清代学者杨凯运,湘潭人,曾在湖南长沙城南书院讲学。此人性情高傲,终身不仕不官,曾做过曾国藩幕僚。对联正出自此人手笔。据传,杨凯运曾到江浙一带讲学,当地官员为试他的才学高低,故意探问他的学问之流派、渊源,他便随口而出:“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同行者皆惊。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湘学的鼎定之所,曾被清代皇帝赐匾为“道南正脉”,因此,杨的学问自称是来自书院的濂溪先生,即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而他的成就,即便有大江东去的气象,那也不过是湘水的余波而已。表现出极度谦虚的胸怀,其所用词句非常贴切、自然。
后来,该联另有新意,即湖湘子弟以“胸怀天下”、“敢为天下人之先”为己任.因湖南人素有“霸蛮”一说,即便是文人墨客、丹青妙手,也有如此傲视天下“才器”之豪气,绝非胜步闲庭之风花雪月者可比也!此所谓:舍我其谁?非湖湘弟子莫属哉!由此略见一斑。

扩展资料
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
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并先后恢复重建设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栻、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原貌,清代书院中的园林和书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复。
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上世纪以来,经过几次大修,一些毁于战火的建筑得到了重修。岳麓书院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并先后恢复重建设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栻、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原貌。
清代书院中的园林和书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复。 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三湘人才辈出的历史记录,而爱晚亭内那吟唱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留着一缕长髯的老夫子,那情那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著名的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的;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
碑高4米,宽1.35米,碑文共1400余字,此碑以其书法著名于世,最为艺林所看重,传拓碑文曾风靡一时,笔法刚劲有力,是最为著名的唐碑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节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书院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麓书院

此为岳麓山联

潇水支流濂溪,为周敦颐之故里,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周敦颐在此悟道创立理学,号“濂溪老人”。长沙岳麓书院至今设有濂溪祠。

清代学者杨凯运,湘潭人,曾在湖南长沙城南书院讲学。此人性情高傲,终身不仕不官,曾做过曾国藩幕僚。对联正出自此人手笔。据传,杨凯运曾到江浙一带讲学,当地官员为试他的才学高低,故意探问他的学问之流派、渊源,他便随口而出:“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同行者皆惊。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湘学的鼎定之所,曾被清代皇帝赐匾为“道南正脉”,因此,杨的学问自称是来自书院的濂溪先生,即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而他的成就,即便有大江东去的气象,那也不过是湘水的余波而已。表现出极度谦虚的胸怀,其所用词句非常贴切、自然。

我从山的正面来,原来与溪流不分开;大江滚滚流去,也流过这里。。。。


南川区13570822328: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句话很么意思,解释的仔细些 -
糜唐赖氨:[答案] 此为岳麓山联潇水支流濂溪,为周敦颐之故里,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周敦颐在此悟道创立理学,号“濂溪老人”.长沙岳麓书院至今设有濂溪祠.清代学者杨凯运,湘潭人,曾在湖南长沙城南书院讲学.此人性情高傲,终身不仕...

南川区13570822328: “ 吾道南来,原系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出处及释义 -
糜唐赖氨: 此为岳麓山联 潇水支流濂溪,为周敦颐之故里,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周敦颐在此悟道创立理学,号“濂溪老人”.长沙岳麓书院至今设有濂溪祠. 清代学者杨凯运,湘潭人,曾在湖南长沙城南书院讲学.此人性情高傲,终身不仕...

南川区13570822328: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法”.联中的“濂溪”指的是下列哪位人物10.“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法”.这是... -
糜唐赖氨:[答案] 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因避免宋英宗旧名讳而改敦颐,字茂叔,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筑书堂讲学.因堂前有溪,家乡又有水名为濂溪,所以自号濂溪,世人称其为濂溪先生.

南川区13570822328: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什么意思.? 或者是含义 -
糜唐赖氨:[答案] 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出处: 王闿运壬秋湘绮先生到江浙一带讲学,可是那里的士人见他身材矮小貌甚丑陋.于是就耻笑他.王闿运壬秋湘绮先生就做了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

南川区13570822328: 足道馆 求一对联 要求大气 点名福特美 -
糜唐赖氨: 上联:知足常乐;下联:吾道南来. 此联特制. 大气有加.并镶嵌了足道二字在上下联中. 知足常乐: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此处上联,“足”还兼指足道. 吾道南来:湖南周系英学士,督学江西,年甚少,人颇轻之.校士日题出,即拟作一篇揭示署外,群惊其敏捷.尝撰一联张署首,云:“吾道南来,本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南川区13570822328: 长沙岳路书院门口的对联是? -
糜唐赖氨: 唯楚有材 于斯为盛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

南川区13570822328: 谁知道乐麓学院的上联```下联是:大江东去 湘江余波而已 -
糜唐赖氨: 吾道南来 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 无非湘水余波 (文庙庑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